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1-25 14:56:09
①淬火裂紋裂紋的斷口呈新鮮的斷口,裂紋間無氧化皮或其他夾雜物,採用金相顯微鏡觀察,可以看到裂紋兩側無氧化,裂紋比較直或尖銳。
②非淬火裂紋裂紋斷口不新鮮,裂紋間有氧化皮或夾雜物,採用顯微鏡觀察,裂紋兩側有明顯的氧化和脫碳現象。
①聲音法用鐵絲將工件吊起,並用鐵塊敲擊工件。無裂紋的工件則聲音尖銳、清亮,聲音的持續時間長;有裂紋的工件則聲音粗啞,而且持續時間短。
②粉筆末浸潤法將工件先在煤油中浸過後晾乾,在檢驗部位塗一層粉筆末,過一段時間,在裂紋處將會有浸油的條紋出現。
③浸蝕法將工件打光後,在檢驗部位塗以4%的硝酸酒精,裂紋處會呈現腐蝕而顏色變深,再用肉眼或10~50倍的放大鏡觀察。
④藉助磁力探傷或著色探傷法進行檢驗。
淬火裂紋淬火時,鋼件內由於體積效應所產生的內應力,如因塑性不足內應力無法得到鬆弛時,便會產生不同類型的淬火裂紋。
淬火裂紋是在淬火過程中或在淬火後的室溫放置過程中產生的裂紋。後者又叫時效裂紋。造成淬火開裂的原因很多,在分析淬火裂紋時,應根據裂紋特徵加以區分。
非淬火裂紋淬火後發生的裂紋,不一定都是淬火所造成的,可根據下面特徵來區分:淬火後發現的裂紋,如果裂紋兩側有氧化脫碳現象,則可以肯定裂紋在淬火之前就已經存在。
淬火冷卻過程中,只有當馬氏體轉變量達到一定數量時,裂紋才有可能形成。與此相對應的溫度,大約在250℃以下。在這樣的低溫下,即使產生了裂紋,裂紋兩側也不會發生脫碳和出現明顯氧化。所以,有氧化脫碳現象的裂紋是非淬火裂紋。如果裂紋在淬火前已經存在,又不與表面相通,這樣的內部裂紋雖不會產生氧化脫碳,但裂紋的線條顯得柔軟,尾端圓禿,也容易與淬火裂紋的線條剛健有力,尾端尖細的特徵區別開來。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