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恩施大山裡的土家妹子,23歲免試上清華,成為長徵火箭總師

2020-09-04 襄遇阿雨
  • 她參與中國目前唯一的載人運輸火箭長徵二號F火箭的研製;
  • 她三次擔任火箭系統逃逸安控負責人;
  • 她三次擔任發射現場火箭指揮;
  • 她親自把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送上太空……

她就是長徵二號F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容易,一位中國航天科技界的女強人。

容易

容易是一位來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妹子,1978年出生於恩施一座大山裡,恩施州在湖北全省面前是經濟較為靠後的地級州市,地形多為山區,信息相對閉塞。

所以容易一家也並不容易,要想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那該怎麼辦呢?只有勤奮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

容易的寒窗苦讀,讓她順利考進了恩施州最好的高中恩施市一中,她很珍惜一中良好的教育環境,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她於19歲畢業時竟然考上了中國最難考的學校——國防科技大學。

位於湖南的國防科技大學,是毛主席親自創辦的,學校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是軍隊唯一進入國家「985工程」建設行列的院校,也是軍隊唯一納入國家「雙一流」建設支持的院校,被譽為「軍中清華」。

容易進入國防科技大學航天技術系學習了四年,在她23歲時又被直接免試推薦到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又學習了四年時間。

一個是中國最頂尖的軍校,一個是中國最頂尖的大學,這8年的學習生涯為容易日後進軍中國航天奠定了紮實基礎。

一畢業,容易就被分配到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這裡是中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飛彈武器和運載火箭研製、試驗和生產基地,從此,容易就與火箭結上緣了。

在很多人眼中,搞飛彈火箭研發基本都是男性主導的,很少有女性在這一大國重器領域紮根的。

可容易偏偏在火箭領域穩紮穩打,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來達到勝任的標準,畢竟在航天系統,各個項目都是投資大、影響大、作用大,容不得絲毫馬虎的。

為此,她經常加班到深夜,逢年過節也很少回去,完全是在拿青春和熱血奮戰在中國航天事業上。

上級看到了她在航天領域的拼搏勁,考慮到她紮實的理論功底,就任命她為火箭院總體設計部研究室研究組組長。

在異常複雜的火箭系統,別說是女性,對於男性來說都是非常不易的,但容易硬是啃下了這塊硬骨頭,不僅設計出我國一次性運載火箭發展路線圖、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型譜規劃,還創新性地的提出了新一代低成本中型火箭構型方案。

由此看來,容易確實很有能力,在她眼裡這些複雜的火箭系統設計又顯得那般容易。

隨著容易在火箭領域的深入研究,她開始承擔重任,做更先進的、更安全可靠的技術研製。

2009年,容易負責長徵二號F火箭的故障檢查和逃逸總體設計,故檢系統和逃逸系統被稱作是航天員生命安全的「保險繩」,是載人火箭特有的系統,所以故檢系統和逃逸系統的數據正確與否,是確保航天員安全的根基。

容易憑藉早年的經驗和細緻的工作作風,成功完成了各項任務,沒有出現一絲差錯。由此,容易逐漸成為中國火箭系統研製的主力軍,國家多項重要發射任務、重要太空飛行器的研發都有容易的貢獻。

在她參加工作的短短十年時間裡,容易全程參與了中國首個自主研製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天宮一號、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神舟十一號六次發射任務,以及載人航天工程交會對接任務和空間實驗室任務。

此外,她還三次擔任火箭系統逃逸安控負責人、三次擔任發射現場火箭指揮。

容易曾說過:中國正逐漸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而運載火箭是進入空間的基礎,是航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的夢想就是一輩子研製火箭,能夠用火箭,把我們更大的衛星或航天項目送上太空

現如今,容易已經被提拔為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成為一名技術嫻熟的、敢於追夢的新一代女航天人。

不得不說,容易是共和國新一代的巾幗英雄。

相關焦點

  • 她是重型火箭女專家,長徵二號火箭女設計師,事業家庭雙豐收
    容易」‍上個世紀70年代末,容易出生於湖北恩施一個普通的土家族家庭,自幼聰慧過人,小小年紀已經在同學中脫穎而出,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展現出過人的動手能力。歲的容易,因在校成績優異,被免試保送至清華大學攻讀研究生。
  • 容易,重型火箭女專家,長徵二號火箭女設計師,事業家庭兩不誤
    火箭作為太空飛行器的強大動力源,擔負著護送太空飛行器上天的重任,同時也在其它的國防工程中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一直以來,中國在火箭的研發和製造方面都是十分看重的。在最新一屆的中國科學家協會頒布的"求是青年"獲獎名單上就出現了一位了不起的中國火箭技術女專家,她是來自大山裡面的土家族妹子容易。
  • 從清華博士到航天總師,為了長五的那些年
    後來,他成為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在為長徵五號奮鬥的過程中,他體會過首飛的喜悅,經歷過失利的痛苦,也收穫了鳳凰涅槃的成長。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婁路亮  走出「至暗時刻」  2019年12月27日晚,目送著長徵五號遙三火箭順利飛天,積壓在長徵五號研製隊伍心中的壓力終於得到了疏解
  • 圍棋九段高手被清華免試錄取,網友:清華賺大了
    今天各大社交平臺的體育板塊,簡直被這個消息屠版了,著名的圍棋高手柯潔被清華大學免試錄取了。其實早在幾天前,柯潔就悄悄地關注了清華大學的官方微博。入讀清華之後,他將成為另一名圍棋高手古力的學弟,古力在2015年進入到清華大學歷史系學習,而柯潔則是清華大學的工商管理學院錄取。
  • 他13歲上清華,23歲聞名科學界,晚年成為乞丐
    有這麼一個人,在上世紀60年代,新中國當時只有23位兩彈元勳,而這些人中有9個人都是他教導出來的。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趙九章等9位元勳都是這位老師教導出來的。甚至享譽全世界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也是他的學生。
  • 長徵五號火箭在世界上屬於什麼水平?
    早在蘇美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都開始致力於對太空進行探索,要知道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就是蘇聯發射到太空中的,所以在航天領域曾經一度蘇聯是壓制美國的。當然後面隨著蘇聯的解體,這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威脅到美國在航天領域的地位,即便是繼承蘇聯大半遺產的俄羅斯也沒有眼睛看,因為他們沒有錢去支撐著研究。所幸中國一聲不響的在厚積薄發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直接給全世界來了一款長徵五號。
  • 航天六院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領域總師劉站國|赤子之心 與發動機同...
    2020年11月24日,有著「國之重器」之譽的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在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強大推舉下,從海南文昌發射場躍入蒼穹,它將把我國探月工程第五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送向預定軌道,經過往返76萬公裡的宇宙「深度遊」,嫦娥五號又將取回月壤返回地球,拿到人類進一步探索月球奧秘的「密鑰」。
  • 「託舉火箭的人」——「長徵五號」火箭成功背後
    來源:廣州日報「託舉火箭的人」他們戰鬥在火箭「心臟」 在「雞蛋殼」上精雕細琢隨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長徵五號」火箭再度大放異彩;長五火箭總指揮王珏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它的出現,大幅提升了我國進入太空的能力,是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支撐和顯著標誌
  • 恩施土家刀王飛刀演繹"三棒鼓" 傳承非遺年入20萬
    「真為他捏把汗」,在恩施土家女兒城表演現場,當看到向前和接住在空中旋轉了720度的菜刀時,一位來自江蘇的遊客如是說。向前和在恩施土家女兒城表演  向前和憑藉著他的飛刀絕技,先後登上了湖南衛視《誰是英雄》、湖北衛視《
  • 土家野生蜂蜜(一):遠古時期唯一的甜味來源
    大山深處的三土蜂蜜三土恩施土家野生蜂蜜源自風景秀麗的大山深處,這裡沒有城市的喧譁、浮躁、壓力,大山裡的寧靜讓人身心得到放鬆,走在小路上,遇不到幾個人,聞著山裡特有的清新氣息,忍不住會讓你用力的多吸幾大口,唯願時光能停留。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點火發射升空!
    今天晚上19時23分23秒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大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升空!這一幕,成為一代中國人不可磨滅的記憶。而當時這枚火箭,其實是中國最早的一批航天人採用了借鑑飛彈技術來發展火箭的思路。△宇宙高歌「東方紅」長徵一號,這型中國人最早的運載火箭,進行過兩次發射,也讓中國人真正邁出了奔向太空的第一步,它當時直徑只有2.25米,而直到中國人研製成功長徵二號,中國的運載火箭才增大到3.35米的直徑,並一直沿用至今。
  • 大山褶皺裡的防洪點
    大山裡,隧道邊,危石下,一間藍白相間的板旁隱藏在漫山青翠之中。百米之外,便是素有「橋隧博物館」之稱的宜萬鐵路。 他們都是宜昌綜合維修段恩施橋隧車間巴東巡山工區的職工,今年3月30日入汛以來,盯控危石、確保安全成為他們唯一且重要的任務
  • 刷屏的24歲文昌航天巾幗,了解她在清華中學的讀書時光
    她在清華中學又發生了什麼故事呢?比如看到好吃的總是會情不自禁地去發出「哇」的感嘆;聽到好玩的會主動地去嘗試新事物;碰到小困難也會迎刃而上不去逃避……她不僅自己在「發光」,也在用自身的「光芒」去影響著身邊的每一位同學,團結他們,甚至成為班上的「開心果」。
  • 37歲祝學軍院士,昔日女學霸今日火箭女總師的院士之路
    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中,有一位女院士備受矚目,她就是被譽為女學霸、火箭女總師的祝學軍院士。1962年出生的祝學軍院士,是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型號系列總設計師、我國飛彈技術領域專家,擁有一連串的榮譽。
  • 關注「天問一號」|總師又雙叒是「南航造」!這一次的火星探測器也不例外
    揚子晚報網7月23日訊(實習生 張紫略 記者 楊甜子)「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總師又是「南航造」!記者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了解到,南航88級校友孫澤洲擔任了此次火星探測器的總設計師。而中科院院士、南航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更是親歷我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親手推動了中國衛星遙感、月球與深空探測及空間科學的快速發展。
  • 長徵五號火箭總設計師,咱漢中人!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在發射現場難掩興奮之情。 事實上,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四發四中,一飛沖天。它們的表現,讓李東十分滿意。這一系列成功的發射,是整個長五研製團隊日以繼夜精細化的安排、科學的組織、高效的工作換來的。 作為團隊負責人,李東獲評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 湖北恩施大峽谷打造「東方科羅拉多」
    【解說】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23家華文媒體嘉賓,5月18日至19日實地探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恩施大峽谷,華文媒體代表領略了「世界地質奇觀」之美。  【解說】來自印尼《一帶一路報》社長兼總編曾惠陽第一次來到恩施。實地參觀大峽谷後,他不僅被眼前獨峰矗立、雄奇秀美的景觀所震撼,更對當地的土苗文化留下深刻印象。
  • 殲-20總師楊偉的超級「學霸」之路:初中畢業就高考,15歲上大學
    說起學霸,我國殲-20隱形戰鬥機總設計師楊偉也是超級學霸一枚,而且在中學時期就霸氣側漏;本來高考是高中應屆生的獨木橋,而楊總師在初中畢業之後就通過了獨木橋,令人驚嘆。那麼,當年楊總師的初中畢業成績有多強悍呢?畢業考試需要考6門功課,其中5門功課楊總師全部考出了100滿分,另一門也是99分;這個成績即便是現在,也是傲視的存在。
  • 長徵五號總師說:這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將開創中國火箭新時代
    7月23日註定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12時41分,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在紅色火光和白色水氣中騰空而起,開啟了我們國家探火工程的第一步。執行「天問一號」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火星探測器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也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的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