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成功發射,中國航天事業再次走進公眾關注視野。
科技攻堅戰在國際競爭中愈發激烈,科研領域的一次次試驗成功,無疑是給全中國人民服用了一顆強心丹。
在文昌發射現場,幾位女性科研人員的身影引起了格外關注。多年以來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如今已躋身航天大國之列,這一切成果自然離不開更包容、更多元的從業人員。
中國科學家協會最新一屆「求是青年」表彰中,共有10位科研工作者獲此殊榮。其中唯一一位女性獲獎科學家備受矚目,她正是中國航天的驕傲,她就是火箭女設計師容易,也是好媽媽、好妻子,容易。
上個世紀70年代末,容易出生於湖北恩施一個普通的土家族家庭,自幼聰慧過人,小小年紀已經在同學中脫穎而出,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展現出過人的動手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秀的學習能力,讓容易幾乎輕而易舉地考入重點高中。
在上世紀80年代,那場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中,容易也如願以償的輕鬆考取了自己心儀的高校,國防科技大學。優秀的人註定要徵服天空,容易在大學裡主修的專業就是航天技術。
在2001年,年僅23歲的容易,因在校成績優異,被免試保送至清華大學攻讀研究生。
這個土家族妹子一路走來似乎總是輕而易舉,以優異的成績和出色的表現結束學業後,容易順理成章的進入中國火箭運載技術研究院,正式開啟自己的航天事業生涯。
從小頂著優秀的光環,容易一直是外人眼中的天之驕子。
在進入研究所工作後,她越來越意識到,在這個精英雲集的中國頂尖科研團隊,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加倍努力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她從基層做起,日積月累的點滴成績,終於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2016年天宮二號發射現場,她在媒體等公眾平臺驚豔亮相,一襲大方得體的發言,讓世界認識了中國航天人,也讓中國人,認識了她這個女火箭專家。
心懷感恩的容易,從恩施大山走入火箭領域,一路走來實屬不易。
如今,容易不僅多次擔任發射任務要職,還作為長徵二號火箭總設計師,更是享譽國內外的火箭領域學術領頭人。
這一切榮譽的背後離不開她個人的辛勤付出,但她並沒有將一切歸功個人,她沒有忘記黨和國家對她的殷勤培養,也對一直以來支持她的團隊和身邊幫助她的人深表感激。
兢兢業業地努力,換來了領域專業和同行的認可;積極進取的態度,使團隊迎難而上,多次攻堅取得科研成果和長足進步。打鐵自身硬的容易,成長為國內領域行業翹楚。
她曾先後完成載人航天登月實驗,完善重型火箭關鍵技術的同時,還對火箭學科提出進一步優化方案。專注現有科研任務的同時,還見解獨到的對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藍圖有遠見規劃。
火箭領域一直被傳統認為是男性主導的天下,一方面從業人員男性佔比絕對優勢,另一方面專業貢獻度女性也偏低。
作為女性,容易如今所取得的成功,無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艱辛,要突破的不僅是專業成績,還有行業對女性的固有認知。
不僅自己努力做好,還要做到比任何人好,還要帶領更多人做到最好。容易在一條註定不易的道路上,堅定的努力著終於獲得了屬於自己的成功,也是女性群體的成功。
事業成功讓容易滿載榮譽,但更難能可貴的是做到家庭與事業兼顧,雖然一切並不容易,但是容易卻盡最大可能的做到了。
作為婦聯執行委員的容易,深知家庭和諧對事業成功的重要,多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工作繁忙經常加班,但會在回到家後盡力彌補,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全身心的投入到家庭活動中,讓家人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心意和愛意。
在專業領域中,容易是當仁不讓的優秀重型火箭設計師,她以專業的態度和執著的責任感,努力追求著自己和中國的航天事業理想;
在家庭生活中,容易是傾其所有的好媽媽、好妻子,她用真誠的愛意和高超的智慧,努力維護著家庭和諧,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
容易無疑是最成功的人生設計師,她是土家族妹子、是保送清華的學霸、是女火箭專家、是個好媽媽。
似乎很容易就為容易貼上一個標籤,但只有她自己知道,獲得每個身份認同的背後,她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
容易憑藉自己的努力與執著,從大山走到北京,從土家族妹子變身女重型火箭設計師,不僅事業成功更收穫美滿家庭。
容易著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