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褶皺裡的防洪點

2020-12-06 騰訊網

大山裡,隧道邊,危石下,一間藍白相間的板旁隱藏在漫山青翠之中。百米之外,便是素有「橋隧博物館」之稱的宜萬鐵路。

每隔一個星期,劉可和程毅明便要從家庭所在地的城市來到這荒野裡,替換下已值班一周的胡金鋼和唐良清,繼續守候著宜萬鐵路安全。

他們都是宜昌綜合維修段恩施橋隧車間巴東巡山工區的職工,今年3月30日入汛以來,盯控危石、確保安全成為他們唯一且重要的任務。

宜萬鐵路位於喀斯特地貌山區,山高壁陡,河谷深切,橋梁、隧道佔總長的74%,地質條件複雜,雨季降雨量大,一旦發生危石掉落,便會危及行車安全。

「我們面前的山是青林頭山,兩山間便是宜萬線榔坪段上下行鐵路,2019年汛前排查時,發現榔坪2號隧道出口正上方有一塊體積較大的危石,構成安全隱患。」7月15日9時20分,久雨後,太陽難得露臉,劉可走在巡查小路上,不一會兒便汗流浹背。

這塊處於宜萬鐵路k1206+226處的危石經武漢局集團公司相關部門實地勘查後,評定為一級防洪點,也是武漢局管內唯一的一處一級防洪重點地段,派人24小時值守。

「我和程毅明每天中午12點換班,9時、16時,值守人員必須上山巡查」,劉可說道。看守房一側的山體有3個觀測點,對面有2個觀測點,在每一個觀測點,劉可拿著望遠鏡觀察對面山體危石情況。「如果發現有石塊掉落到鐵路上,或發生山體滑坡,我們就要立即按下短路閘刀,信號顯示紅燈,列車便會停在危險區域之外。」劉可一臉嚴肅。

沿著曲折、陡峭的臺階,劉可向上攀爬著,不時駐足,用望遠鏡認真仔細觀察,半個多小時後,原路返回到看守棚。

看守棚裡的牆面上,4塊電腦顯示屏上,安設在危石旁的監控儀器把危石狀況顯示出來,危石一動不動,只有微風吹拂的樹葉在輕輕搖曳。

「K1206看守點,G316次列車接近。」10時11分,桌子上的對講機傳來列車司機的聯控電話。

「G316次列車,K1206看守點正常。」劉可查看監控視頻,確認安全後回復道。4分鐘後,G316列車安全駛過防洪點。

上山巡查、視頻盯控、車機聯控......劉可不停地忙碌著。11時10分,程毅明到廚房洗米擇菜做午飯,「我們誰休班誰做飯」。12時,程毅明換下劉可上崗。

「除了有時下山買菜,一天24小時我們都在一起,關係特別好。」程毅明笑著說。在這寂靜的大山裡,兩個人互相幫助,互相體諒,一起度過遠離城市喧囂的山中歲月。

「昨天晚上下大雨,每隔一刻鐘,我就要用高倍望遠鏡看對面山體的危石,射光射程遠,看著沒問題,心裡才稍微踏實些。」程毅明說。

看著天晴,程毅明趕緊拿上硫磺袋子,在房屋四周灑滿硫磺,「山上蛇多,我們上山必須帶好蛇藥,我剛來時第一次遇到蛇,嚇得我一動不敢動」,程毅明至今仍心有餘悸。

劉可今年29歲,談了一年的女朋友感情穩定,「這次休班回信陽兩家人在一起商量婚事了」。程毅明家在荊門,上大學的孩子一直在家,「現在疫情控制了,出省遊恢復了,有機會就帶她出去玩一趟」。每次休班,兩人坐汽車、轉火車,差不多要耗時6個多小時才能到家。

「每次家人打電話、視頻,說得最多的,就是注意安全,自身的安全,鐵路的安全」。16時15分,程毅明上山巡查,站在5號觀測點,說話間,D5884次動車飛馳而過,幾秒鐘的時間便通過兩座隧道間的橋梁,車上的人根本看不到鐵路線旁有這樣一個小小的看守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這連綿的大山褶皺裡,藏著你尋覓了100次的的生活真諦
    連綿的大山褶皺裡,藏了無數好東西,融于田間地頭,冶於一飯一蔬。廣西最吸引人的究竟是什麼?長壽的奧秘?與北回歸線重合的甜蜜水果帶?
  • 廣西山川之九萬大山與十萬大山
    最古老的褶皺山脈——九萬大山  九萬大山是廣西最古老的褶皺山脈,位於廣西北部,分布在融水、羅城、環江等地,向西北延伸至貴州省。廣西區域地質調查隊曾對羅城四堡群採樣測定,其同位素年齡為16.7 億年。
  • 中國西南的「地球褶皺」裡,發生了一些奇蹟……
    新華社發在這片地球褶皺裡「中國奇蹟」悄然發生10萬貧困群眾搬下大山轟動「驢友圈」的怒江美麗公路通車全州有了第一條高速公路、第一個通用機場「過江靠溜索」的歷史一去不復返拼版照片上圖:雲南省福貢縣匹河怒族鄉託坪村一景(2016年11月25日攝);下圖:搬遷到怒江邊的託坪村五湖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新村(2020
  • 地球褶皺裡的「中國奇蹟」
    中國西南,幾條巨大的山脈並肩高聳,被稱為「地球褶皺」。這裡是橫斷山區,地球板塊運動最劇烈的地方。  貧困與山區,猶如「孿生姐妹」--地處橫斷山區的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8%以上土地為高山峽谷,貧困發生率曾高達56%,是全國最高的州市之一,可謂「極貧之地」。
  • 地球褶皺裡的「中國奇蹟」——「極貧之地」雲南怒江州脫貧紀實
    中國西南,幾條巨大的山脈並肩高聳,被稱為「地球褶皺」。這裡是橫斷山區,地球板塊運動最劇烈的地方。貧困與山區,猶如「孿生姐妹」——地處橫斷山區的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8%以上土地為高山峽谷,貧困發生率曾高達56%,是全國最高的州市之一,可謂「極貧之地」。
  • 鎮巴的褶皺地質構造,在石灰巖分布的山溝,路邊隨處可見
    這是鎮巴一條普通的山路,兩側都是石灰巖地層為主的大山,前方的路可以看到有山體基巖出露,從顏色和周圍地型判斷,應該也是石灰巖。果然是薄層狀石灰巖,可以看到巖石發生了變形,這就是很明顯的褶皺構造了。正常情況下,石灰巖應該是這種層狀穩定分布。
  • 世界最長的褶皺山系——安第斯山脈,橫跨多個國家!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最長的褶皺山系。從屬於世界的兩大山系帶之一的「環太平洋山系帶」。它北起美國的阿拉斯加,沿北美、南美大陸西境直達阿根廷的火地島,南北長達15000公裡。由於緯度低,山峰氣候已接近極地氣候。
  • 地球褶皺裡的「中國奇蹟」:26.9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中國西南,幾條巨大的山脈並肩高聳,被稱為「地球褶皺」。這裡是橫斷山區,地球板塊運動最劇烈的地方。貧困與山區,猶如「孿生姐妹」——地處橫斷山區的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8%以上土地為高山峽谷,貧困發生率曾高達56%,是全國最高的州市之一,可謂「極貧之地」。
  • 大山裡的山雀,今年的雛鳥,模樣好可愛
    大山裡的山雀,今年的雛鳥,模樣好可愛 2020-11-12 00:00
  • 褶皺泥龜品種簡介
    褶皺泥龜褶皺泥龜是泥龜科中比較不被人熟知的品種,背甲發黑頭部顏色較淺。泥龜品種通常都很兇猛,褶皺泥龜更是具有攻擊性和領地意識,人工飼養數量不多,市場上也不是很常見,價格不詳。褶皺泥龜護理知識褶皺泥龜泥龜通常喜歡吃一些肉類食物,褶皺泥龜也不例外,對於褶皺泥龜來說,食物的選擇很多元化,在一些食物不充足的時候,褶皺泥龜也會食用一些腐屍及植物類食物。
  • 在大山深處守望「世界」
    圖①:堅守在大山深處倉庫的官兵。  巡邏、守庫、摘柿子……在這大山裡,上士劉益沒有一絲埋怨。他用自己的熱情,認真雕琢平凡日子裡每一個細節,把生活盡力過得有滋味。它隱蔽在大山深處的褶皺裡,手機信號時有時無,一年四季只有狗吠雞鳴和鳥叫。  劉益20歲就來到了這裡。由於山路崎嶇,人手較少,一周或者更久他和戰友才下山採購一次生活物資。6年間,他適應了北方的寒冬,也適應了大山的孤寂。  新兵宣誓、結婚生子、退伍儀式……這個很短時間就可以走完的地方,見證了他和戰友生命中太多重要時刻。
  • 褶皺,服裝的詩意之美
    空中綿密的雲層、海浪捲起的波紋;風吹起漣漪、光線穿過窗欞投射下的陰影,以及光陰滑過臉頰刻下的印痕都是褶皺紋理。尤其是以百褶形式依附在脖頸上的褶皺,比任何項鍊配飾都更能襯託一個女人的雅致高潔。上衣中的褶皺表現形式,有一種很特殊的空間性,雖是平鋪的,卻又溝壑叢生;雖沒有章法,卻又在固定的空間裡蔓延流淌
  • 記錄生活 圓夢鄉野|@大山裡的秘蜜:重回大山的新一代養蜂人
    近年來,橫樟村裡的養蜂人一度減少。近千人的村子裡,大半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來的養蜂人大多上了年紀,蜂蜜割下來,只能挑到集市上,一個月賣不出幾瓶。張俊傑退伍歸來後,看到村裡養蜂人的無奈,想為家鄉這麼好的蜂蜜努力打開銷路。
  • 他們在大山深處守望「世界」
    堅守在大山深處倉庫的官兵。應急保障演練中,官兵正在核對地圖信息。四級軍士長賀申造清點地圖數量。黃海 攝巡邏、守庫、摘柿子……在這大山裡,上士劉益沒有一絲埋怨。他用自己的熱情,認真雕琢平凡日子裡每一個細節,把生活盡力過得有滋味。這裡是某地圖倉庫眾多倉庫中的一個。
  • 扶貧一線話小康|大山裡的口罩工廠
    扶貧一線話小康大山裡的口罩工廠今天,小虹帶您走進大山裡的口罩工廠,了解虹口對接馬關縣開展產業扶貧的成效
  • 褶皺:讓人糾結的地質構造
    褶皺的面積小到非常細微大的能讓一座山歪斜。這種褶皺常被石油公司稱為V形褶皺,顧名思義就是常呈現V形的褶皺。常常因為當地抗壓應力而形成,但要成型還需要一些非常具體的條件。總共有四個發展階段:曲形成核、平行褶皺、兩翼伸開/中間銳化、尖稜褶皺收緊。
  • 褶皺、斷層分類與判別標誌
    1.2 褶皺分類a) 根據組成褶皺的中心地層(核部)和兩側地層(兩翼)的新、老關係分類:將褶皺分背斜和向斜。背斜是核部由老地層、翼部由新地層組成的褶皺;向斜是核部由新地層、翼部由老地層組成的褶皺。平臥褶皺:軸面近水平,一翼地層正常,另一翼地層倒轉。翻卷褶皺:軸面彎曲的平臥褶皺。
  • 大山深處小溪裡抓螃蟹和燒烤
    天氣炎熱,周末帶小朋友到大山深處小溪裡抓螃蟹和燒烤 用準備好的雞腸子放到水裡,用石頭壓住,一會就可以吸引到螃蟹來咬
  • 北緯30°·中國行 特別節目 大山裡的人《遠方的家》 20121001
    本節目主要內容:本節目為北緯30°·中國行 特別節目 大山裡的人:1、黃山:絕壁上的「舞者」;2、九華山:山中採石耳;3、天柱山:飛簷走壁的採藥人;4、天柱山:記者體驗絕壁採藥;5、天柱山:溪流飛歌;6、池州:仙寓山中的健康村。
  • 褶皺構造,是大自然的工筆畫
    作為一個地質工作者,我在野外最喜歡欣賞的地質美景之一,便是褶皺構造。從專業角度來看,褶皺構造的發現,能夠解讀出很多的地質信息,如地質構造的應力方向,地質構造的強度,地質構造運動發生的次數,等等。而構造地質學也是地質學非常重要的一門分支學科,褶皺構造又是其中特別重要的一個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