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都是通過對外擴張來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這一點可參考英美當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那麼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是如何實現資本中積累的,作為經歷過戰爭的國家,中國自然不可能向外擴張,那麼只能通過內部積累,而土地給中國的資本積累提供了重要基礎。
趙燕菁也這樣說到過土地財政,讓中國崛起完成了原始積累。可見土地制度在我國發展過程中所建立下的功能。也許有的人關於此論點有著不同的想法,那麼我們首先來認識趙豔菁這個人。
1984年畢業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的他,擔任中國規劃設計研究院以及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保護所的所長,可以說這是一位紮根在中國土地上對著土城市發展有著深厚理論的學者專家。
從1984年畢業到2015年在廈門大學執教,他見證了中國大部分地區城市化的進程。 不過也確實如此,在中國如今的發展過程中,土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正是因為高房價以及相關的高地價才造就了如此具有競爭力的中國製造才讓中國產品持續多年的超低價格。
1、正確看待土地政策 縱觀歷史的發展,城市這一概念已經出現了幾千年,有興有衰,但是到了近代卻突然出現了不可逆轉的城市化,從社會發展的狀況而言,城市化是工業化的結果。 那麼城市和農村又有著怎樣的區別呢?城市的特徵就是可以提供相對於農村而言沒有的公共設施服務,而在公共服務中,土地是唯一的價值來源。城市人口對於資金的分配也可以展現出來,大多城市人口的投資性產品就是購買不動產,所謂的不動產也就是指土地房子等一些可以升值的物品;而且對於城市的建設,無論是城牆道路是需要大規模的一次性投入,對於傳統經濟中的用剩餘價值再去創造財富,這兩者有著極大的區別。 那麼在城市的公共基礎建設中,沒有足夠的資金去完成一次性的投入時,就需要銀行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那麼銀行為什麼將資金貸給你呢?這時候就出現了現在社會中最常用的詞,信用。傳統的中國社會關係中,信用取決於一個人的社會關係,尤其是熟人之間的關係,因此它是小規模和短周期的。近代以來的中國,非但沒有實現資本積累,反倒成為一些列強的資本積累地。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不得不使轉向計劃經濟來實現國內內部的資本積累。 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的城市化規模有了重大的起步,依靠農業為中國的工業提供原始積累,已經很難跟上現代社會的發展。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開始效仿香港澳門,利用土地作為融資的主要方式,這裡起以土地為信用基礎的土地財政被開創。 在土地財政被開創之期,它是有利於國家的發展以及城市化道路的發展。幫助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還清了債務,甚至有部分還超前發展,成千上百的城市不斷崛起,一座座高樓大廈成為城市發展的地標。無論是城市化增長的速度還是其發展的規模,都超出了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預想,從社會學的角度而言,這樣告訴的增長在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上是不可多見的。 不過這時候就有人會對土地財政進行抨擊了,認為正是當時土地財政的實施才導致了如今的高房價,城市土地寸土寸金。確實,如果沒有土地財政,但之後中國的經濟發展也不會存在許多問題,但同時,也不會有如今城市化的高速發展。
2、中國為何這樣做? 中國居民購買城市的不動產相當於一種長期投資,這也就說明了為何在中國的住宅有著居高臨下的價格,因為本質上它就是資本品,除了居住,還可以帶來收益。因此,在中西方的觀點中,房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歷史表明,西方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是通過對外擴張和掠奪來完成國家的原始積累,這也是一些發達國家進行原始積累的所走的捷徑,但對於中國而言,在一個其他國家崛起後再崛起的國家,顯然原有的資本積累模式是不適合中國的。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中國不僅產品橫掃全世界,而且出乎意料的成為與西方列強肩並肩的資本強國,靠的就是土地財政。 高效的融資確保中國經濟成為全球發展過程中獲利的一方,即使處在水發展水平較低的城市化初級階段,中國也是最有希望崛起和維護國際經濟秩序的國家,土地財政的成功實施,確保了中國的和平崛起。
3、土地財政的風險 任何一個發展模式都是有兩面性的,既存在積極的一面,也存在消極的一面,土地財政也是如此,它雖然給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許多好出,但是這一模式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引起了許多問題。 首先便是土地財政必然會變成不動產變成投資品,目前房價的價格仍然高居不下,雖然政府頻頻出臺政策對高房價進行打壓,可是效果甚微;其次便是貧富差距的擴大,土地財政可以給地方政府帶來巨大的財富,也可以給企業和個人的資本積累提供通道,靠投資不動產完成數代人的資本積累,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故事。然而一些沒有擁有不動產的人,即使他們拼命努力也比不過擁有不動產的居民坐享其成。房價就像股票一樣,越漲越快,中產階級以及貧窮人口的努力速度趕不上房價的增長速度,而這也是成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顯著的重要原因,長期以往便會造成階級的固定。 總結 城市化的發展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潮流,是否能夠找到根據自身特點發展的模式,對於高質量的城市化而言起著巨大的著作用,近些年來,中國一直都在模仿,追趕,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而土地財政政策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創新之一。 從某種方面而言,土地財政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它既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同時也為城市的發展帶來了潛在的風險。將土地財政運用得當,才會保證收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