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2018年國內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火爆,許多的城市的房價基本上都上漲了。所以,春節回老家購買住房在春節前那時成了熱點問題,但是現實的情況是。這個購房主題並沒有炒作起來,從春節後返回城市的不少居民反映來看,多數人沒有加入回老家購買住房的行列,今年的情況與早幾年有絕然不同。
春節回老家購買住房沒有炒作起來,各地的政府肯定會不是那樣情願,因為,就目前國內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來說,如果住房市場不能持續下去,當地的經濟要想好起來幾乎不可能的。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問題更是會突出。我記得早幾年去過四川的一些三線城市,當時有城市年財政收入10億左右,但當時的債務負擔有100多億,其債務是收入的十幾倍。2018年我到的許多三四線城市,由於房地產市場繁榮,這種的情況已經完全改觀。但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同樣是個無底洞。
所以,在2018年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房地產政策出臺,如 重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市場定位,提出「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不少地方政府很快就跟著出臺房地產的鬆綁政策,希望讓當地的房地產市場還是如2018年那樣繁榮下去,而不是出現疲軟。所以有人說,2019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不是怕房地產市場價格再快速上漲,而是怕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價格快速下跌或大跌。
因為,就當前的土地制度來看,國內三四線城市土地基本上是無限供給,只要市場上有企業購買有多大的需求,地方政府就會造出多少土地來供給。我去年到過貴州一些城市,那裡可是山多地少的地方,但是那裡的地方政府同樣會造出許多土地出來銷售拍賣。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開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以進入土地交易市場,可用來建造租賃性住房。可以說,如果這個試點成功,這可是地方政府土地市場一個重點的競爭對手,地方政府想完全把土地掌控在自己手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地方政府要藉此機會儘量賣出土地。目前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依賴程度達80%以上,可見土地出讓或土地財政對地方政府是十分重要的。
而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是一個無底洞,我們只要到三四線城市去看看,沒有一個地方政府不是大興工程的。這些工程不僅在於各城市的各種各樣的城市基礎建設,而是地方政府會變著法子設想出一些工程出來,而且這些工程越大越好,造價越高越好。因為只有建造這些巨大的工程政府的業績很快就會出來,並且可達政府土地財政及政府官員都是十全十美的效果。
要建造這些工程,錢從何來?當然是土地財政了。但是要實現土地財政,地方政府的土地大量賣出,就得保證房價不斷地上漲,並且房價漲得越快,土地交易價格也會隨著水漲船高,房地產企業對土地需求也會隨之增加。如何讓房地產市場的價格上漲,以及保持房價只漲不跌呢,最為重要的就是要通過各種政府的房地產政策來刺激市場,讓更多的投資者湧入市場,否則所建造的住房是無人問津,土地也拍賣不出去。當前一些三四線城市急著房地產調控政策鬆綁,原因就在這裡。
但對於國內中西部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來說,都是人口淨流出,居民收入水平增長有限,房價要如何向上衝,也總是那樣的價位。比如有媒體報導,衡陽南方小城,對於這一輪瘋漲,僅僅幾個月時間,房價就已經漲到每平米6000元左右,2017年衡陽中心城區商品房住宅的均價為每平方米4800元,2018年上漲20%以上。現在這個價對於工薪族而言,實在有些吃不消。還有,我去年去過的一些三四線城市,儘管房價也是漲得很快,但房價水平也大致在這樣一個基點上。因為這些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都是十分有限的,人們的就業機會少,人口都淨流出。所以,這些城市的房價要想與一線二線城市那樣快速上漲是不可能。特別是這些城市這幾年根本就沒有出臺過什麼房地產調控政策,居民購買住房很少受到限制,所以這些城市的房地產政策如何鬆綁,想以此再來刺激房價上漲是不容易的事情。特別是當2018年房價快速上漲之後,這些城市的住房供應量在2019年肯定會出現快速增長。所以,這些城市的房價能夠穩定目前這個基準上,還得看有沒有新的住房政策來刺激。但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是則是無底洞,需要房價上漲來填。但何去何從?就得看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