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會因為死亡而感到悲傷,動物也一樣啊

2020-09-05 貓盟CFCA

1

* 為了圈養,殘忍的捕獵者經常剪斷野鳥的翅膀。人類為了飛翔發明了飛機,這些原本屬於天空的小鳥卻被斷送了本能,真的很不公平啊。

2

* 被切去魚鰭的鯊魚,只能被淹死或失血而死,但實際上,魚翅並不比豬蹄更有營養,多一個對魚翅產品say no的人,就多一條自由快樂的小鯊魚。

3

*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每15分鐘就有一頭非洲象遭到獵殺。牙齒是大象非常重要的東西,希望大家能努力拒絕象牙製品,讓大象們的生活,不要再提心弔膽了。

4

* 由於非法捕獵,穿山甲已極度瀕危。人類會因為死亡而感到悲傷,穿山甲也一樣呀。

5

* 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黃腹角雉,因為棲息地被破壞和產蛋量少,目前全球僅存5000餘只,如果能夠許願的話,它們應該希望人類少砍一些樹吧。

6

多虧了動物們的存在,人類在地球上才不會那麼孤獨。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一起保護我們的動物朋友,讓世界多一些溫暖,少一些傷害。

監製 / 餓發

創意 / 坑小土豆、浣熊、熊森林、Quinn Q、鄭在歡

繪製 / 桃心豬鼻、007、西多士

微博/抖音:bibi動物園

----你還需要讀----

全世界的動物加起來,一共多少斤?

不要電魚!也不要吃電的魚!

「豹子的尾巴沾著血,但仍像鋼鞭般有力……」

金貓 | 雲豹 | 老虎 | 豹貓 | 寵物豹貓 | 黃喉貂 | 香鼬 | 猛禽 | 毒蛇 | 救助 | 北京華北豹 | 荒野 | 西雙版納 | 山西馬坊 | 新龍 | 貓盟 | 長耳鴞 | 刺蝟 | 狍子 | 鬣羚 | 帶豹回家 | 豹吃人嗎 | 喬治·夏勒 | 個體識別 | 尋豹啟事 |貓盟周邊 |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類對動物的屍體不恐懼,對人類的屍體卻感到害怕呢?
    由於生存環境和地理位置不同,人類也是分很多民族,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但都對人類的屍體或者殘肢感到噁心、不適和恐懼,對此也誕生了許多解讀和傳說,也不乏鬼神之類的。那麼為什麼動物不會對同類的屍體產生恐懼感,而人類卻會對同類屍體感到害怕呢?
  • 動物們為什麼瘋狂奔跑,因為無聊啊!
    當動物感到無聊,它們會怎麼做?當動物瘋狂奔跑,你覺得發生了什麼?當動物+無聊+奔跑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會發生什麼樣的場景啦!繪本的故事歷來是簡單的,這個故事亦是,因為無聊老虎懶洋洋的趴著,因為無聊獵豹四肢展開仰臥著,因為無聊孔雀伸長了脖子坐在地上,因為無聊霸王龍發起了奔跑的遊戲。簡單兩字「跑吧!」觸發了這場遊戲,動物們陸續加入,我明顯感覺到來自動物們的興奮感,當霸王龍再次喊道「跑啊!」
  • 靈長目動物也會悼念死去的同伴,並表現出悲傷情緒
    來源:新浪科技2014年一項研究表明,靈長類動物不僅會表達悲傷情緒,甚至一些個體會照顧瀕臨死亡的同伴,當時研究人員觀察發現一隻雌性狨猴從樹上跌落下來,碰撞在地面上掩埋的硬物導致嚴重受傷,與它配對3年半的一隻雄性狨猴立即趕來,一直照顧著受傷的同伴,直到兩小時後受傷同伴死亡
  • 同是地球上的生物,為何動物不會對同類屍體感到恐懼,而人類會?
    不難發現,很多民族對同類的屍體或者殘肢都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然而看到一些動物的屍體或者殘骸時,卻不以為然,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問題,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鬼神之說,但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鬼神是真的存在的。儘管科學家也在潛心研究,卻始終未果,有人非常奇怪,為什麼動物不會對同類的屍體感到恐懼,而人類卻會呢?
  • 喜鵲銜草給屍體,是人類一樣哀悼死者的葬禮,還是一種防禦機制?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動物也有喜怒哀樂,也會像我們一樣感到悲傷。 狗會哀悼它們的主人,也會哀悼自己的同伴;貓也會因為自己沒有按時吃到食物而悲傷,因為它們的主人喜歡在周六睡懶覺。
  • 靈長類動物對死亡也有認識
    從這種簡單的事情開始,人類創造了喪葬習俗,使人類對待死亡的態度成為了人類這個物種的一個標誌。隨著對其它生物的理解日益加深,人類發現並不是人類是唯一一個在面對死亡時會發生行為變化的物種。研究者們從認知、心理和生理方面廣泛研究了非人類動物的死亡,這也被稱為「比較性死亡學」【1*】。
  • 人類為什麼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是基因決定的,還是後天習得的
    正是因為有了對死亡的恐懼,人類創造了哲學和宗教進行自我安慰,創造了醫學來對抗死亡。那麼,為什麼人類對死亡的恐懼仍然揮之不去呢?害怕死亡源於人類的自我保護我們知道,馴鹿見到老虎時一定會奔跑,老鼠總是會害怕貓咪的叫聲,人也一樣會害怕危險的東西,這一切都是刻在基因裡的自我保護的本能。
  • 動物死掉後,人不會害怕,為什麼對人的屍體會感到驚恐萬分
    動物的死亡對於人來說並不太在意。因為動物已經成為食物鏈中的下一級,也就是說,很多動物都成了人類的食物。既然已經成為了人類的食物,人類自然就不會害怕動物了。但是人類不一樣,人類對於死亡是非常在意的。人類對於死亡問題,有以下幾個基本的態度。
  • 為什麼動物能夠預知死亡?貓會離家出走,象會尋找家族墓冢
    在自然界中,每一個生物都是有靈性的,它們能夠提前預知自己何時死亡。科學家們經過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中,發現動物的感覺器官要比人類更敏感,更特殊。在瀕臨死亡之際,這些乖巧聽話的動物會提前做出一些反常的事情,用老祖宗留下的話來說這大概就是「迴光返照」。
  • 悲傷的動物故事系列(一)鯨鯊
    「鯨鯊的個性是相當溫和的,也會與潛水人員嬉戲。」2.「鯨鯊會保持靜止,將身體倒反來讓潛水人員清理腹部的寄生生物。咱們以前也老聽說猛獸啊鯊魚啊一般不太會主動攻擊人,可是到了鯨鯊這裡,它就根本不會對人類造成威脅,事實上它誰都攻擊不了,它吃個飯都不像別人叫「捕食」,它就是張嘴等著而已。
  • 人類為何會懼怕人類的屍體,卻不怕別的動物的屍體,這是為何?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容量,因為人類是第一個把大腦容量進化到這麼大的物種,我們的腦容量較大,並且可以製作工具,使用工具,而且還有一定的思維認知。,它死亡了之後,同類是不害怕它的屍體的,甚至有的還會同類相殘,當一個動物死亡之後,它的同類會將它的屍體吃掉。
  • 悲傷的人,為什麼喜歡聽悲傷的歌?
    當你感到壓力山大,或者工作不順心時,你會選擇歡快的音樂還是悲傷的音樂?當你正經歷一次可怕的分手時,你會去聽超有節奏的洗腦神曲,還是安靜悽清的悲傷歌曲?當你打開你的音樂歌單,裡面是舒緩的音樂多,還是嗨翻天的音樂多?是不是驚訝地發現,你在難過的時候,想聽的竟然是悲傷的歌曲。
  • 《動物眼中的人類》:因為人類而即將消失的中國動物
    這些機構的設置和法令的完善,為後來各個時期的野生動物保護奠定了基礎。01動物眼中的人類人類在改造自然,可以說人類的文明就是一部改造自然的歷史。與此同時,自然也在改造人類,無時無刻不顯示自己的力量。當人類認識動物的時候,動物也在認識人類。
  • 人在死去的瞬間是否知道自己死亡了,死者是否會感到害怕?
    關於死亡的討論因為死亡的必然性,所以也讓很多人對於這個話題充滿了好奇。人們往往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人在死去的瞬間,是否知道自己即將面臨死亡了?那麼死者是否會感到害怕呢?這樣的問題並沒有人能夠給出確切答案,因為死者生前的感受是不可能留下來資料的,但是這不妨礙很多的人對這個問題充滿了好奇。
  • 動物的葬禮,並非只有人類才擁有尊重死亡的態度!
    很多動物對死亡的同類懷有「惻隱之心」「悼念之情」,並且出現了五花八門的「葬禮」,有些「葬禮」還很隆重。大象表現得最為突出。老象一死,為首的雄象用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用鼻子捲起土塊,朝死象投去。接著眾象也紛紛照辦,很快將死象掩埋。
  • 或許是因為人類?
    大象雖然是動物,但卻是一種情感複雜、智商極高的社交動物。它們和人類一樣也會有各種各種的情感和行為,比如:痛苦、悲傷、高興、沮喪、苦惱甚至是愛。象冢之謎由於象牙的價值,非洲的貧瘠,大量的野象死在了人類的獵槍之下,還有大量的冒險家深入叢林,探尋大象的墳墓。
  • 人類是群居著的獨居動物
    和別人的說話就如同垃圾分類一樣,就像幹垃圾不能扔在溼垃圾桶裡一樣,和A也不能說B話,和B也不能說A話。越來越多的人更喜歡陪著七塊錢的雪花,十幾塊的利群,幾十塊的耳機度過時間。冬日深夜裡,公園的長椅上,中年男人的臉龐已經被凍的通紅,可哆嗦的手依舊夾著一根煙。
  • 滅絕動物生前最後影像曝光!它們死亡是人類的災難
    它叫「班傑明」,可惜這個名字卻只有在它死亡後才被人銘記。作為全世界最的神秘動物之一,袋狼常被稱為「塔斯馬尼亞虎」,因為它是食肉動物,而且身上有條紋。已知最後的袋狼照片,拍攝於1933年博馬裡斯動物園。而之所以叫袋狼,是因為像袋鼠一樣,雌性袋狼也擁有一個向後開口的育兒袋,用於容納並攜帶幼崽。
  • 一條金魚會感到孤獨嗎?
    大家好,這一期我們來聊一聊一條金魚會孤獨嗎?在英國,金魚是第三大最受歡迎的寵物,但與狗和貓相比,它們的受歡迎程度微乎其微。當人們談論金魚的時候,金魚往往會被貶低,主要是關於記憶力和智力水平的不公平評論。事實上,金魚比大多數人意識到的要聰明得多,它們的個性和其他大型動物一樣。
  • 如果動物擁有人類一樣的智力會怎樣?
    如果地球上的每一種動物和昆蟲突然都有了智慧,我們會和平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嗎?嗯……不會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會開始,這是我們能想到的最艱苦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誰會贏呢?人類還是猴子?或者,甚至可能是大象?誰勝出的機率最大?不會的,像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這瘋狂的想法只是我的想像,僅此而已。這只會發生在奇怪的平行宇宙中,即便這樣,它也是不太可能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