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揭示精細胞存在廣泛的轉錄掃描機制

2021-01-21 生物谷

2020年1月29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精細胞(即精子)在成熟過程中開啟它們的大多數基因,而不是像通常那樣遵循它們的

遺傳

指令,而是在將DNA傳遞給下一代之前對它進行修復。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1月23日的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Widespread Transcriptional Scanning in the Testis Modulates Gene Evolution Rates」。

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19.12.015。

這項研究著重關注生物學的一個奧秘:人精細胞激活的基因數量是迄今為止最多的(90%),這種模式也在小鼠、鳥類和果蠅等其他物種中觀察到。大多數器官中的細胞表達大約60%的

遺傳

密碼,或僅表達某種細胞類型完成它的特定任務所需的一部分基因。

論文通訊作者、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學院(NYU Langone Health)計算醫學研究所的Itai Yanai博士說,「如今看來,很明顯,精子在發育過程中會激活更多的基因,這樣做會讓它們經歷DNA修復過程,並保護即將傳遞給後代的

遺傳

信息的完整性。」

Yanai補充說,「我們還發現,精子中的這種修復過程在被激活或轉錄的基因中具有較低的活性。這支持了一種觀點,即進化將轉錄頻率作為一種槓桿,調高它可保存某些基因中的DNA密碼,但是調低它能夠讓有助於生存的DNA密碼變化發生。」

未被激活、未被修復且未在精子中積累變化的基因的一個例子是那些與免疫有關的基因,如果身體要識別和攻擊不斷變化的

細菌

和病毒入侵者,這些基因必須不斷進化。

為了開展這項新的研究,這些研究人員在單細胞解析度下分析了精子成熟過程中的基因表達模式。他們首先從自願的志願者那裡採集了人體睪丸組織的樣本。隨後,通過使用微流體技術,他們將樣本中的所有細胞通過一個大小恰好足以讓它們依次流過的試管。

在這個試管中,每個細胞被推入它自己的水滴中,每個水滴的作用就像一個微型試管,酶打開每個水滴中的細胞,然後將細胞特異性條形碼附著到每個發生轉錄的

遺傳

物質片段上。這些被標記的轉錄本用於構建在精子成熟過程中的每個時間點哪些基因被開啟的圖譜。他們隨後將這些發現與人群資料庫中已知的DNA變異進行了交叉比對,以估計給定基因中的修復發生頻率。

令人吃驚的是,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在精細胞發育過程中被激活幾次的基因包含的DNA密碼錯誤也要比未表達的基因少15%至20%,而這種差異歸因於轉錄偶聯修復(transcription-coupled repair, TCR)。在轉錄期間,這個過程將在有缺陷的DNA片段包含的指令被轉換為RNA之前將其替換掉。RNA轉錄本隨後經表達後產生構成細胞結構和信號的蛋白。

包括轉錄在內的細胞過程以及環境中的有毒物質不斷地誘導DNA鏈發生錯誤,而TCR移除一些發生變化的DNA密碼。這些研究人員表示,不同之處在於精細胞似乎將TCR應用於比正常情形下更多的基因上,隨後在蛋白產生之前通過未知的機制阻斷基因表達。

接下來,這些研究人員將尋求確認精子來源的

遺傳

變化是否在精子成熟期間未表達的基因中更頻繁發生。

這可能會揭示出許多與年老父親的精子變化有關的

遺傳

疾病的原因。已知男性生殖細胞會在一生當中發生分裂和增殖,每次發生時都會引入錯誤。這些研究人員說,這可能為精子中獨特的廣泛掃描的存在提供了理論依據,這是因為每名女性子宮裡接受的卵細胞在她的餘生中不會發生增殖。

此外,這些研究人員將確定大腦中也表達大量基因的細胞是否像精細胞一樣使用「轉錄掃描」,以及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掃描失敗是否會增加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胚胎

幹細胞

還顯示出高轉錄、低突變的特徵,這可能表明它們在發育過程中也存在這種掃描。(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Bo Xia et al. Widespread Transcriptional Scanning in the Testis Modulates Gene Evolution Rates. 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19.12.015.

2.Scanning system in sperm may control rate of human evolution
https://phys.org/news/2020-01-scanning-sperm-human-evolution.html

相關焦點

  • Cell| 揭示廣泛存在於細菌中的逆轉錄酶系統是抗噬菌體防禦系統的一部分
    揭示了廣泛存在於細菌中的逆轉錄酶系統是抗噬菌體防禦系統的一部分,其機制主要是通過阻礙噬菌體感染介導抗噬菌體活性的產生。逆轉錄酶是由一個非編碼RNA(ncRNA)和一個特殊的逆轉錄酶(RT)組成的遺傳元件。RT以ncRNA為模板,生成RNA和DNA組分共價連接的嵌合RNA/DNA分子。
  • Cell Research:揭示m6A RNA修飾在哺乳動物精子發生中的作用機制
    該研究繪製了小鼠不同發育階段生精細胞的m6A RNA修飾圖譜,揭示了m6A RNA修飾通過調控精子發生過程中關鍵基因的轉錄後翻譯,從而控制精子發生的分子機制。精子發生是高度複雜和特化的細胞發育過程,包括精原細胞增殖、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和精子形成三個階段。精子發生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在轉錄水平、轉錄後水平及翻譯水平上受到精密的調控,從而確保精子發生不同階段功能特異基因的準確表達。
  • 揭示先鋒轉錄因子在細胞凋亡表觀遺傳中的關鍵作用 | Cell Research
    fate 期刊:Cell Research 作者:Rui Gao, Xingqun Liang, Sirisha Cheedipudi, Julio Cordero, Xue Jiang, Qingquan Zhang, Luca Caputo, Stefan Günther, Carsten Kuenne, Yonggang
  • 研究揭示LARP7介導U6修飾及其在生精細胞mRNA精準剪接和精子發生中...
    U6存在多種修飾,其中2′-O-甲基化修飾最為豐富,多個U6修飾從酵母到人完全保守。然而,目前對這些修飾的調控機制及其與mRNA剪接之間的關係尚知之甚少。此外,哺乳動物的精子發生是一個複雜而精細的細胞分化過程,受到特定基因時空特異性的調控。
  • 瞿禮嘉課題組在Science發文揭示植物中調控花粉管細胞完整性與精細胞釋放的分子機制
    ,並揭示了該過程的分子調控機制。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中有幾個重要的事件:1) 花粉粒與柱頭相互識別而萌發; 2) 花粉管在引導組織中極性生長; 3) 花粉管導向胚珠; 4) 花粉管停止生長、爆炸並釋放精細胞; 5) 雌雄配子的融合。在這一系列過程中,花粉管與雌方組織之間存在大量的物質和信號交流。
  • 每日摘要:有花植物雙受精中決定中央細胞細胞命運的轉錄抑制機制(PNAS)
    雙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是被子植物演化成功的關鍵創新之一,由兩種受精的雌配子,分別為卵細胞(egg cell)和中央細胞(central cell),形成胚胎和胚乳組織。包含在孢子體內的雌配子體,即胚囊(embryo sac),來源於單個細胞的單倍體細胞系。
  • 2020年1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3.Cell:新研究揭示蛋白BFD1是弓形蟲分化的主調節物doi:10.1016/j.cell.2019.12.013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Cas9介導的篩選和單細胞分析,鑑定出在細胞培養物和小鼠中的這種分化所必需的Myb樣轉錄因子(BFD1)。
  • 研究揭示肺中髓系細胞多樣性的轉錄組和表觀遺傳機制
    研究揭示肺中髓系細胞多樣性的轉錄組和表觀遺傳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5 10:53:38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Eniko Sajti等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工作揭示了肺中髓系細胞多樣性的轉錄組和表觀遺傳機制
  • 研究揭示轉錄因子Foxp3塑造調節性T細胞身份的機制
    研究揭示轉錄因子Foxp3塑造調節性T細胞身份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1 22:43:59 美國斯隆凱特林研究所Alexander Y.
  • 植物精細胞發育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被子植物的精細胞發育涉及精細調控的細胞分化與命運決定,在此過程中,單倍體的小孢子通過不對稱有絲分裂,產生兩個命運和身份不同的子細胞,即營養細胞和生殖細胞,前者退出細胞周期、在適宜條件下發育成運送精細胞的花粉管;後者通過有絲分裂產生兩個精細胞,這兩個精細胞被花粉管運送到雌蕊的胚囊分別與中央細胞和卵細胞融合啟動雙受精。
  • Cell:從結構上揭示新冠病毒複製/轉錄複合物中解旋酶-聚合酶偶聯機制
    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研究提示著nsp13和nsp12相互作用,但是它們之間形成的一種穩定的複合物尚未通過生物化學手段分離出來,也未從結構上加以表徵,而且這種螺旋酶在SARS-CoV-2複製-轉錄中的機製作用尚不清楚。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7.033。
  • Cell:揭示轉錄因子IRF8拉響細菌感染警報機制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8.02.055。這些研究人員證實IRF8調節細胞表達NAIP蛋白(NAIP1、NAIP2、NAIP5和NAIP6)。人們已知NAIP蛋白負責檢測巨噬細胞中的鼠傷寒沙門氏菌、銅綠假單孢菌和其他的革蘭氏陰性菌,並激活一種被稱作NLRC4炎性體的蛋白複合物。
  • Genome Research:精子發生中的lncRNA動態轉錄圖譜
    在哺乳動物的各類器官發育中,精子發生呈現出最為豐富的轉錄組多樣性,特別是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尤其顯著。據研究報導,lncRNA在多個物種的睪丸組織中均富集程度最高,這一表達格局在不同物種間高度保守,提示lncRNA與精子發生之間存在特殊聯繫。
  • 細菌轉錄爆發現象的分子機制被揭示
    最近,哈佛大學化學與生物化學系的謝曉亮實驗室與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的葛顥研究員合作,揭示了細菌內轉錄隨機爆發現象(Transcriptional bursting)的分子機制,這種隨機性是很多細胞和組織中細胞與細胞間基因表達量不同的主要根源之一
  • 揭示反義長鏈非編碼RNA順式調控基因轉錄的新模式
    沈曉驊課題組在《細胞幹細胞》發表論文揭示反義長鏈非編碼RNA順式調控基因轉錄的新模式  清華新聞網3月18日電 3月17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沈曉驊課題組在《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反義長鏈非編碼RNA調控基因表達和多能幹細胞分化
  • Cell|單細胞轉錄組揭示脊索動物原腸胚動態形成過程
    教授與Lars Hufnagel教授團隊在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MorphoSeq: Full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Dynamics Up to Gastrulation in a Chordate的文章,綜合運用單細胞轉錄組學和光片成像技術
  • 細菌ClassIII轉錄因子CueR轉錄激活的分子機制被揭示
    Nature Chem Biol | 張餘研究組揭示細菌ClassIII轉錄因子CueR轉錄激活的分子機制以下文章來源於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 ,作者CEMPS2020年9月28日,Nature Chemical Biology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張餘研究組題為
  • 哺乳動物轉錄組和翻譯組共進化
    哺乳動物轉錄組和翻譯組共進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4 23:33:42 德國海德堡大學分子生物學中心(ZMBH)Henrik Kaessmann和Evgeny Leushkin研究組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
  • 癌細胞克隆轉錄和表觀遺傳狀態維持的機制
    癌細胞克隆轉錄和表觀遺傳狀態維持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30 19:48:56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Amos Tanay課題組通過單細胞分析,揭示了癌細胞克隆如何維持其轉錄和表觀遺傳狀態
  • 研究揭示RNA甲基化調控R-loop形成及轉錄終止機制
    >   R-loop是一種由RNA:DNA雜合鏈和單鏈DNA組成的特殊核酸結構,在原核和真核生物的基因組中分布廣泛且普遍存在R-loop在很多關鍵的生物學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包括染色質修飾、轉錄調控、DNA損傷修復以及基因組穩定性等,但其如何被精確調控的機制尚不清楚。m6A修飾作為信使RNA上豐度最高的修飾類型,廣泛參與哺乳動物的發育、免疫、幹細胞更新、脂肪分化以及腫瘤生成和轉移等生命過程。然而,目前尚不清楚m6A是否能作為R-loop中RNA組分的本源特徵來調控R-loop水平,進而發揮各種生物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