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化和旅遊部近日集中開展了一系列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遺產日非遺活動以線上活動為主,貼近年輕群體。1000餘部非遺傳承紀錄影像、非遺題材紀錄片進行公益性展播,多家網絡平臺聯合舉辦「非遺購物節」。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launched a series of promotional events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CH) before the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Day, which falls on June 13 this year.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the events are mainly staged online in youth-friendly formats. Over 1,000 documentaries on ICH are broadcast free online. China's major e-commerce platforms also jointly hold an online shopping festival to promote the sales of products related to ICH.

一位苗族姑娘正在挑選頭飾。苗族銀飾鍛制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來源:新華社)

【知識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可以是傳統口頭文學、美術書法等藝術形式,也可以是禮儀節慶等民間風俗。截至2019年9月,我國已有40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關係到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身份標識和價值追求,有助於維繫文化認同、增強社會凝聚力,是全民參與、惠益全民的偉大事業。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源自2006年設立的文化遺產日,為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2016年9月,國務院批覆住房城鄉建設部,同意自2017年起,將 「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重要講話】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We will strengthe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nd better preserve and carry forward our cultural heritage.——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sort out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bring back to life relics sleeping in closed palaces, legacies of the vast land of China and records in ancient books.——2013年12月,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相關詞彙】

優秀傳統文化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傳統手工藝traditional handicrafts

文化和自然遺產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實用英語:「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03-08 20:03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
  • 每日一詞∣考古發現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圖片來源:新華社)  【知識點】  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文化事業,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不僅屬於我們,也屬於子孫後代。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 來"波霸餐廳"看新聞最In詞!
    今天小編就跟大伙兒一起回顧今年一月的新聞In詞,咱們不是來看個微信打醬油的,要牢記這些新聞詞,說不定考試就考到了呢?!閏秒Leap second閏月、閏年(leap year)聽說過,但這個「閏秒」是怎麼回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的專家介紹,簡單說來,是因為地球自轉速度快快慢慢導致的。
  • 日本料理被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日本料理被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雙語) 2013-12-20 11:03 來源:ChinaDaily) 作者:
  • 邁向批判性遺產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知識困惑與範式轉型
    一、引言: 民俗學與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知識困惑 自2004年中國政府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來,以行政主導、廣泛的社會動員和明確的制度建構目標為特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在中國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 永遠珍視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以此為標誌,短短十幾年,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已從初始的比較單一的項目性保護,走上了整體性、系統性的全面保護階段。2011年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同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已經在具有自覺性的科學保護的道路上邁進。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效是顯著的,其保護實踐顯示的意義,產生了重要的國際性影響。
  • 蒙古人必須知道的國家級與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阿拉善精神和阿拉善理想的重要源頭,是阿拉善盟建設文化大盟的重要資源,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2008年6月7日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所以,藏族、蒙古族聯合申報這一文化遺產。巴林草原是蒙古族長篇史詩格斯爾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這裡至今保留著全國唯一的一處格斯爾廟,以及格斯爾栓馬樁,格斯爾山豁口,格斯爾阿貴(山洞)、手記長篇格斯爾王傳等。國際格斯爾文化研討會,曾兩度在巴林草原召開。2009年9月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高於一切
    近些年,我國被評選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數量越來越多,但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消失。而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消失,有人認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每一個時代的人喜歡的東西都不一樣,每個時代傳承下來的項目都會帶有時代的色彩,而一些不受歡迎或者不被認可的項目自然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人認為項目雖然消失了,但是它的精神卻傳承了下來,這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與價值所在。
  • 動態保護傳統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
    原標題:動態保護傳統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訪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研究員王鳳蘭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就是要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持續的實踐與傳承,並提升其被繼承的可能性。在傳統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究竟該保護什麼、如何保護,目前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 黔東南州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不得不知的故事
    2012年以來,我州先後出臺了《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年度考核辦法(試行)》、《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性文件。這些地方性法規和政策,進一步保護了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環境,有效地促進了黔東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發展。
  • 非物質文化遺產C位出道的酸菜魚
    本素酸菜魚十五年匠心堅守,靠非物質文化遺產C位出道的酸菜魚~360天基地活水養殖黑魚專供,現撈現殺,魚骨熬湯,精選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酸菜調配的秘制湯底,多種辣度口味自由選擇,一條魚一鍋湯,熱油滋拉一聲響,滿桌飄香,撲鼻而來的濃鬱酸香引得人食慾大開,魚肉大片厚薄均勻,鮮美滑嫩,一口一口完全停不下來!別光吃魚肉,鍋裡的配菜也個個有料,入味非常。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開始試運行
    歷時四年建設、布展,2021年元旦起,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開始試運行,免費向觀眾開放。 新年伊始,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開始試運行。
  • World Heritage Sites Of India / 印度有哪些世界遺產?
    sites, as designated by UNESCO, and each of them is a representation of India's rich natural, cultural and architectural diversity:印度擁有36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每個遺址都代表著印度豐富的自然,文化和建築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