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拍攝到DNA複製視頻 顛覆教科書相關內容

2020-11-29 生物谷

科學家第一次捕獲DNA複製的實時視頻。有趣的是DNA的複製過程超乎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之前預期。事實上,這部視頻顛覆了教科書相關內容。這標誌著科學家第一次捕獲單個DNA分子複製自己的近距離鏡頭。鏡頭是實時的,並表明這個特定的生活組成部分有意想不到的「隨機性」。當稱為解旋酶的酶解開DNA並將DNA的雙螺旋解開分成兩股時,DNA複製發生。

稱為引物酶的第二種酶然後將引物引入未分解的鏈,然後稱為聚合酶的另一種酶伴隨該引物,並添加新的鹼基以形成DNA的另一雙螺旋,從而複製該鏈。這個過程涉及到首先纏繞在雙螺旋中的前導鏈,以及隨後的滯後鏈。科學界的一個長期假設是,在複製過程中,領先和滯後鏈行動相互協調。

複製行為的視頻顯示,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協調。有趣的是,即使每條鏈獨立行動,每次DNA都以某種方式完美複製。該視頻是在玻片上觀察大腸桿菌單個DNA分子複製過程。樣品用粘附在雙螺旋上的染料染色,而不是單鏈。這使得團隊能夠沿著雙螺旋形成兩條新的DNA鏈的方向進行觀測。細菌DNA和人類DNA遵循相同的複製過程,其中完全自主的發展,沒有外來協調。(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複製視頻顛覆教科書相關內容;NASA 披露離子發動機新突破 | 一...
    科學家首次拍攝到 DNA 複製視頻顛,覆教科書相關內容科學家第一次捕獲單個 DNA 分子複製自己的近距離鏡頭。DNA 的複製過程超乎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之前的預期。這部視頻顛覆了教科書相關內容。顯示 DNA 複製有意想不到的「隨機性」。
  • 顛覆教科書,DNA複製方式或遭改寫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斯隆凱特林癌症紀念中心的研究人員首次捕捉到單個DNA分子的複製過程。儘管這段11秒的視頻看起來像是一款上個世紀的視頻遊戲,但它清楚地記錄下DNA複製時散發螢光的單鏈由左向右延伸的過程。   此前人們一直認為,DNA聚合酶構建DNA雙鏈的過程是相互協調以某種方式協同工作的。然而,這項新研究卻有一些意外發現。有時候,一條單鏈會不可預測地停止延伸,而另一條單鏈還在持續;DNA複製的過程也會突然改變速率。
  • 顛覆教科書!人類首次視頻捕捉到DNA複製過程,不少細節將改變已有認知
    從細胞分裂到遺傳信息傳遞,幾乎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體都離不開DNA複製這個過程。近日,科學家首次捕捉到DNA複製的連續影像資料,再次試圖破解這個小小的雙螺旋裡的奧秘。與之前的認知不同,這個過程遠比我們認為的混亂,因此也再一次將細胞是如何預防突變這個問題推到我們面前。該研究發表在近期的《Cell》雜誌上。
  • Cell改寫教科書:首次親眼見證!DNA複製與想像不同
    近日,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首次觀察了單個DNA分子的複製畫面。結果發現,DNA複製的隨機性要比人們想像的要多得多。這一結論足以引發人們對DNA複製和其它生物學過程的重新思考。  6月15日,發表Cell雜誌上題為「Independent and Stochastic Action of DNA Polymerases in the Replisome」的研究中,科學家們首次觀察到了單個
  • 人類首次拍攝DNA複製過程 每條單鏈高度獨立複製
    近日,來自美國加利福尼大學的科學家Stephen博士在頂級雜誌《Cell》上發表成果稱,所在團隊創奇蹟般的攝錄了單個DNA分子複製的近距離高清無碼影像。事實證明人類半個多世紀以來「臆想」的模型是何其錯誤百出,此發現徹底改寫我們高中所學的生物知識。
  • 美科學家首次拍攝DNA複製,證實人類理論完全瞎編...
    近日,來自美國加利福尼大學的科學家Stephen博士在頂級雜誌《Cell》上發表成果稱,所在團隊創奇蹟般的攝錄了單個DNA分子複製的近距離高清無碼影像。事實證明人類半個多世紀以來「臆想」的模型是何其錯誤百出,此發現徹底改寫我們高中所學的生物知識,顛覆了整個科學界!
  • Cell:顛覆傳統認知!DNA雙鏈複製存在極大的隨機性
    2017年6月18日/生物谷BIOON/---幾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依賴於DNA複製。如今,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斯隆凱特林癌症紀念中心的研究人員首次能夠觀察單個DNA分子的複製,並且取得一些令人吃驚的發現。首先,這種複製存在的隨機性要比人們想像中的大很多。
  • 這座奇特的山顛覆科學家的認知,改寫教科書
    編者按:根據新視野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山脈的頂部存在著非常明亮的物質,其成分是凝結成霜狀的甲烷。這個發現意味著冥王星上的山海拔越高溫度也越高,與地球上機制相反,顛覆了科學家的認知,也改寫了教科書。
  • DNA是如何複製的?這個秘密被科學家揭開
    分子生物學教授David Gilbert數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探究一個謎題:關鍵的細胞過程是如何被調節的?這對未來的遺傳學研究意味著什麼?12月27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分子生物學教授David Gilbert和博士生Jiao Sima在《細胞》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DNA分子上有一些特定的位點控制著DNA及其相關物質的複製。在細胞中,DNA及其相關物質以一定的間隔進行複製,這一過程對所有生物都是必不可少的。DNA複製是在20世紀50年代末被發現的,但科學家至今一直未能準確理解這一過程是如何被調控的。
  • 一輪複製:DNA的複製
    本次內容主要為:DNA複製,共50張PPT,需要課件的話,微信聯繫:cuisanyingzi。
  • 我國科學家首次拍攝到水分子內部結構(圖)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首次拍攝到水分子內部結構(圖)   圖a—d為水團簇在鹽表面上的氫鍵構型水是生命之源,其獨特的氫鍵結構也一直讓科學家難以解釋。這些一直都是未解之謎。   日前,我國科學家——北京大學量子材料中心、量子物質科學協同創新中心的江穎課題組和王恩哥課題組共同在水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拍攝到了水分子的內部結構,使得在實驗中直接解析水的氫鍵網絡構型成為可能。這一科研成果已於1月5日以全文的形式在世界權威科學雜誌《自然—材料學》上在線發表。
  • 七年後又獲進展,英國科學家首次在人體活細胞中觀察到四螺旋DNA形成
    近日,英國科學家首次在活細胞中觀察到四螺旋DNA的形成。這一次,Shankar Balasubramanian帶領的團隊聯合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和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螢光標記,該標記能夠附著在人體活細胞中的G4上,這使他們首次觀察到該結構的形成方式及其在活細胞中的作用。該研究於7月20日發表在《自然化學》上。
  • Science:一種新的與DNA複製相關的酶
    生物谷:美國和瑞典的科學家近日從酵母菌體內確定出一種新的酶,它有望在人類等高等生物的DNA複製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相關論文發表在7月6日的《科學》雜誌上。       進行該項研究的是美國NIH國立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NIEHS)的Zachary  Pursell、Thomas  A.
  • 中國科學家首次拍攝到自然界球形閃電 或破解神秘自然現象成因
    據國外媒體報導,中國科學家首次在自然界中拍攝到球形閃電光譜,並識別出構成球狀閃電的主要元素。光譜顯示球狀閃電中包含鐵、矽、鈣,與土壤主要成分相同,這為解釋球形閃電的成因提供了重要線索。研究人員首次使用光譜儀拍攝到球狀閃電(左下角明亮處為球形閃電)中國西北師範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使用光譜儀拍攝到球狀閃電
  • 破解世紀之謎:首次揭秘人類活細胞中的DNA結構
    DNA複製的描述。該研究中,科學家們揭開了關於染色質中DNA組織的世紀之謎,首次在人類活細胞的細胞核中實現了3D基因組成像。在這一研究中,來自Salk生物研究所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們揭開了關於DNA組織的長期生物學之謎。研究人員首次在人類活細胞的細胞核中實現了3D基因組成像。
  • 美科學家拍攝到人體受損DNA修復重要環節
    美科學家拍攝到人體受損DNA修復重要環節
  • 【視頻】全球最罕見的角島鯨,史上首次被鏡頭拍攝到
    近日,一組國際生物學家組成的隊伍在馬達加斯加海岸附近的海裡首次用鏡頭記錄下了角島鯨的身影,右顎是白色,左顎黑色,身形非常優美。據了解,角島鯨的數量十分稀少,在此之前科學家從未在廣袤的海洋裡發現它們確定的蹤跡,所以角島鯨的全球總數亦無從得知。這種鮮為人知的鯨類於2003年首次出現在科學期刊上,活動範圍為熱帶及亞熱帶水域。
  • JoVE Core Biology中文版生物學視頻教科書現已上線,即日起申請免費訪問至6月30日!
    涉及生物科學多個分支及交叉學科領域,專門為生物科學教學設計全球疫情期間,JoVE送上遠程教學利器——JoVE Core Biology全新中文版生物學視頻教科書!包括中文界面,中文字幕,中文配音。即日起,進入JoVE Core Biology頁面,點擊右上角的中文選項,立即暢快瀏覽300多節「中文配音 + 中文字幕」的動畫視頻以及160多節科學家真實實驗片段。https://www.jove.com/science-education/jovecore
  • 史上首次!科學家在野生環境捕獲到稀有海洋動物遷移的視頻畫面
    到目前為止,估計還沒有人在野生環境中看到過它們。 近日,在陽光剛好照射到的海洋邊緣地帶,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遙控潛水器(ROV)在大堡礁水下850到860米的深度首次傳回了生活在自然棲息地的卷殼烏賊的視頻。這是史無前例的第一次!
  • MIT科學家首次觀測到原子氣體具有強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