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院探索物質成癮的大腦機制 尋找新型治療手段

2020-10-24 鉅弘文化

12月8日,由南山區科協與中科創客學院主辦、深圳市中科鉅弘文化有限公司承辦的「創新知行薈」活動在南山傘友咖啡舉辦,邀請深圳先進院朱英傑博士做題為《我們為什麼會上癮》的專題演講。朱英傑告訴記者,成癮是一種大腦的疾病,長期服用成癮性物質導致大腦發生結構性改變,從而上癮;如何逆轉成癮導致的大腦功能紊亂是成癮治療的關鍵。他領導的研究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深圳市基礎研究學科布局的資助,正在開展成癮的大腦環路機制以及利用新型物理刺激幹預治療的創新研究。

先進院朱英傑博士做題為《我們為什麼會上癮》的專題演講。

朱英傑介紹,毒品之所以會上癮,一方面在於其能直接或間接地激活大腦的內在獎賞環路,造成腦內多巴胺濃度的上升,讓人產生強烈的欣快感;另一方面,長期吸食毒品之後,大腦很多腦區發生了結構和功能上巨大的改變。大量證據表明,古柯鹼、海洛因等毒品能夠顯著地改變中腦腹側被蓋區和伏隔核突觸結構和環路功能。例如,單次古柯鹼注射即可誘導多巴胺神經元的長時程突觸增強,古柯鹼自身給藥能誘導伏隔核的突觸發生輸入通路依賴的增強或減弱。這些毒品誘導的大腦突觸和環路結構功能的改變嚴重影響了大腦的正常功能,是導致吸毒者在吸毒後行為和人格發生巨變不顧一切地追求毒品的原因。因此,在科學界已經普遍認為,毒品成癮是一個慢性的大腦疾病。

腦科學是科研領域「皇冠上的明珠」。

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數據,全世界每年都有超過200,000人死於藥物過量和與毒品有關的疾病,而且更多的人死於吸菸和飲酒。 全球超過10億人吸菸,菸草與肺癌等幾大死亡原因密切相關。儘管物質成癮的危害非常大,但目前卻缺乏有效的幹預治療手段,復發率非常高。藥物以小毒替代大毒的辦法並沒有解決問題,手術損毀大腦成癮相關核團帶來巨大的副作用,心理行為療法的效果不甚明確。近年來神經科學家通過精確地解析了成癮物質誘導的特定神經環路上發生的可塑性變化,利用各種神經調控手段如深部腦刺激技術,經顱磁刺激技術以及超聲神經調控技術,逆轉或者恢復神經環路正常功能,將有望成為戒除物質成癮的有效手段。

朱博士的精彩演講吸引了很多專業觀眾。

「創新知行薈」是由南山區科協與中科創客學院主辦的高端科普活動,主要是邀請國際科技前沿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機器人、人工智慧、大數據、生物醫藥、腦科學、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做專題演講以及進行科技成果與產業界對接等。

相關焦點

  • 仁濟醫院團隊揭秘遊戲成癮機制:"多巴胺"得背鍋
    這些行為稱為強化學習及大腦獎賞機制,是人類學習和適應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  當勤奮的小人兒不再願意忍受由正常途徑產生多巴胺,而是通過作弊的方式繞過原本精密設計好的路徑,用自我刺激的方式產生多巴胺,勤奮的小人會變成貪婪的小人,這時我們的大腦就成癮了。那貪婪的小人如何作弊呢?嗑藥、酗酒、賭博,以及打遊戲。
  • 新型毒品成癮導致精神障礙的精準治療
    點擊查看 新型毒品對青年人群的大腦傷害非常嚴重,常常發展為精神障礙,表現敏感多疑、無故吵鬧、幻覺、嫉妒妄想等,導致社會能力下降,而且不認為自己有問題。常規做法往往是戒毒,症狀嚴重的需要進行抗精神病藥物治療。
  • 腦科學日報:藥物成癮記憶的機制;控制社交偏好的「大腦地圖」
    3,Neuron | 深圳先進院朱英傑團隊發現阿片類藥物成癮記憶的丘腦環路機制 來源:中科院深圳先進院 研究團隊發現丘腦室旁核(PVT)通過投射到中央杏仁核(CeA)和伏隔核(NAc)的兩條通路分別調控阿片類物質成癮相關記憶的形成和維持。
  • 深圳先進院腦信息中心:探索腦科學「信息化」 致力基礎前沿研究
    來源:深圳先進院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雙聘教授畢國強和劉北明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通過發展前沿冷凍電鏡斷層三維成像技術,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在分子水平的高精度三維結構,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
  • ...大腦運轉密碼邁進!深圳先進院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三維結構
    人類大腦只有10%左右被利用了,其他90%左右未利用,探索人類大腦的工作機制,揭秘這未被利用的部分,正是人類科學研究最偉大的挑戰之一。 大腦的內部究竟是何模樣?千億個腦神經元是如何工作的?近日,深圳先進院的科學家在破譯大腦運轉密碼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 朝破譯大腦運轉密碼邁進!深圳先進院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三維...
    人類大腦只有10%左右被利用了,其他90%左右未利用,探索人類大腦的工作機制,揭秘這未被利用的部分,正是人類科學研究最偉大的挑戰之一。 大腦的內部究竟是何模樣?千億個腦神經元是如何工作的?近日,深圳先進院的科學家在破譯大腦運轉密碼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 我國科學家發現海洛因成癮可改變大腦皮層可塑性
    成癮的過程被認為是毒品「綁架」了大腦內正常獎賞活動區域(如多巴胺釋放)以對成癮行為進行強化,如同「黑暗學習」。可塑性(大腦結構與功能變化的能力)被認為是大腦對外界環境刺激做出學習性變化的基礎,在過去的幾十年內已有數百篇文獻報導了成癮藥物使用在大腦的邊緣系統和獎賞中樞會誘導可塑性變化,而通過深層腦刺激及非侵入性腦刺激等不同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成癮行為及渴求度產生抑制。
  • 毒品成癮機制的功能影像學研究進展及戒毒措施探討
    我們應該應用現代化科學手段來闡明毒品成癮和復吸的機制,並針對其治療方案進行探討。  不同種類的毒品成癮的機理有所不同,成癮的速度也不同,以往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分子生物學方法上,認為吸毒者由於體內缺乏多巴胺或內啡肽及去甲腎上腺素等化學物質,通過毒品補充,刺激體內產生相應的化學物質,引起機體的欣快感而形成了「補償理論」學說。而近幾年應用現代功能影像學手段來研究毒品成癮機制,也取得了一些證據。
  • 近期成癮症重磅級研究進展
    世界衛生組織將成癮歸類為對一種物質的依賴,比如違禁和處方藥、菸草或酒精;當一個人在身體和行為上對某種物質產生依賴時其就會變得上癮;2013年,第五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為行為上癮引入了更為廣泛的標準,其並不包括身體依賴性的元素,而這些都是被迫從事一項能帶來心理愉悅的任務或行為。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深圳科技創新做對了什麼?
    利用先進的病毒示蹤技術和光纖記錄方法,科研人員觀察到在毒品記憶形成、提取和持續的過程中,小鼠大腦中PVT到中央杏仁核(CeA),以及PVT到伏隔核(NAC)的兩條神經通路被激活了……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內爾神經可塑性諾獎實驗室聯合國際團隊找到了毒品成癮記憶的關鍵通路,並通過抑制通路「擦除」了小鼠的關聯記憶,從而阻止了復吸行為的發生。
  • 網路遊戲是如何控制你的大腦,為何有人迅速上癮有人卻能克制?
    這些行為稱為強化學習,及大腦獎賞機制,是人類學習和適應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 然而生活中作弊現象屢見不鮮,大腦中多巴胺的分泌也同樣如此,當勤奮的小人兒不再願意忍受由正常途徑產生多巴胺,而是通過作弊的方式、繞過原本精密設計好的強化學習這條路徑,而通過自我刺激的方式產生多巴胺,勤奮的小人會變成貪婪的小人,這時我們的大腦就可以說是成癮了。
  • 深圳先進院發明新型聲子晶體微量液體傳感器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超聲研究團隊在聲波液體傳感器領域取得研究進展,發明了一種新型聲子晶體高精度微量液體傳感器。因此,該研究成果有望為新型微量液體傳感器的設計提供新的思路和獨特手段。  該工作是深圳先進院醫工所勞特伯醫學影像中心博士生王辰等在研究員蔡飛燕、鄭海榮指導下完成的。該研究獲得了國家納米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 多巴胺、藥物成癮和抑鬱症背後的表觀遺傳學秘密
    該術語是指大腦化學多巴胺除通過突觸傳遞信號外,還可以進入細胞核並控制特定基因的能力。在閱讀本文時,我意識到它完全顛覆了我們對遺傳學和藥物成癮的理解。對酒精和古柯鹼等成癮藥物的強烈渴望可能是由多巴胺控制基因引起的,這些基因改變了大腦迴路,這些基因是成癮的基礎。有趣的是,這些結果也為為什麼治療嚴重抑鬱症的藥物通常必須在服用幾周後才有效做出了回答。
  • 《尋找爽點》快樂和成癮是人類的天性
    本文摘自《尋找爽點》,(美)大衛·林登 (David J. Linden)著,覃薇薇 譯,湛廬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每個人都希望一窺大腦運作的神秘之處,但放眼如今的圖書市場,能見到的多為專業書籍。
  • 新型毒品有哪些危害?
    新型毒品有哪些危害? 新型毒品的身體依賴性雖然不如海洛因等傳統毒品明顯,但會表現出很強的精神依賴性,極易上癮。吸食新型毒品會對大腦神經細胞產生直接的損害作用,導致神經細胞變性、壞死,出現急慢性精神障礙。
  • 大腦中「勤奮的小孩」靠作弊「犒賞」自己
    過度遊戲造成的死亡也不罕見。 周灩打了個比方,人們的大腦裡存在一個隨時隨地想要犒賞自己的勤奮的小人,而它最愛的事情就是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越多,它越興奮,大腦裡亢奮的信號因此迅速傳遞和蔓延。多巴胺是興奮和歡愉的情緒源泉,其分泌有著自己的一套精密設計的原則。這套原則對人們起著正向誘導作用,促使人們去學習、進步、適應環境。這些行為被稱為強化學習及大腦獎賞機制,是人類學習和適應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
  • 深圳先進院與濟寧院齊獲中國產學研大會合作創新獎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濟寧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產學研合作是新時期深圳先進院面向國家和區域產業和社會需求進行的重大科技布局,是深圳市建設國家首個創新型試點城市的重要科技支撐平臺。
  • 深圳先進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創歷史新高
    區域創新聯合基金集成項目首次取得突破,中科院深理工(籌)生命健康學院院長、講席教授,腦所研究員王玉田牽頭申報的「重要神經精神疾病發生與幹預的神經生物學共性機制研究」項目從國家和廣東省需求出發,以解析重大神經精神疾病「共性」神經機制為核心,明確年齡及性別造成的差異,通過研發和應用國際先進的技術,進行多水平跨物種轉化醫學研究,項目的實施將為重大神經精神疾病精準診斷、治療及藥物研發提供新理論和新策略
  • 「毒品、酒精成癮是一種腦部疾病」!
    這些事物是因為什麼使人成癮?世界知名神經科學家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了人類對藥物上癮的原因,在他看來,「成癮是一種嚴重的、慢性的、復發性的腦部疾病。」——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複雜結果,而大腦的生物性改變或許使得所謂的意志力變得脆弱不堪。因此,面對成癮風險,庫赫認為最好的方法仍是預防——「我們仍只能遠離那些被確認成癮性和傷害性高的事物。」
  • Molecular Psychiatry | 深圳先進院揭示生理及病理條件下調控焦慮樣行為的神經環路機制
    然而,目前針對壓力應激引起的焦慮樣行為的大腦神經環路的機制尚不清楚。北京時間2020年6月18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屠潔研究員團隊、王立平研究員團隊一起合作,在國際精神疾病領域頂級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上在線發表題為"A new GABAergic somatostatin projection from the BNST onto accumbal parvalbu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