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消毒劑對非洲豬瘟病毒的有效性

2021-01-08 騰訊網

次氯酸鈉、戊二醛、燒鹼和過氧一硫酸鉀滅活非洲豬瘟病毒(ASFV)的效果最好。

非洲豬瘟(ASF)可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是最危險的豬病之一。這種疾病已經有近100年的歷史了,但仍沒有有效的疫苗或治療方法,只有採取適當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消毒,才能預防疾病的爆發。

本文對甲醛、次氯酸鈉、燒鹼、戊二醛、苯酚、苯扎氯銨、過氧一硫酸鉀、醋酸等8種物質進行了檢測,以證實它們對非洲豬瘟病毒(ASFV)的有效性。這一特定的選擇是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的建議和先前對表面消毒劑的研究進行的。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推薦的濃度下,它們中的大多數都能滅活病毒。為了降低這四種物質的細胞毒性,我們採用了微球蛋白S-400 HR色譜柱,從而使證明四種病毒滴度對數降低成為可能。

次氯酸鈉、戊二醛、燒鹼和過氧一硫酸鉀滅活ASFV的效果最好,效價下降5個對數級以上。儘管採用了微濾技術,但由於甲醛具有很高的細胞毒性,因此無法評估其殺滅病毒的效果。

另外我們的結果表明,清潔是特別重要的,因為清除汙垢可以提高被測化合物的有效性。

來源:Juszkiewicz M, Walczak M, Mazur-Panasiuk N, Woźniakowski G. Effectiveness of Chemical Compounds Used against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in Commercial Available Disinfectants. Pathogens. 2020; 9(11): 878. https://doi.org/10.3390/pathogens9110878

針對非瘟你選對了消毒劑了嗎?消毒前的清洗做好了嗎?消毒濃度、時間做到位了嗎?

相關焦點

  • 非洲豬瘟疫苗再傳喜訊,有效性安全性表現良好
    6月1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發布的最新消息,由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非洲豬瘟疫苗環境釋放和臨床試驗進展順利,表現良好。非洲豬瘟疫苗創製實驗室研究和產業化中間試製工作相繼完成。其中一株基因缺失的疫苗表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夠幫助疫豬抵抗非洲豬瘟病毒的攻擊,並具有較高的穩定性。該疫苗株於2019年12月通過國家評審,批准開展環境釋放試驗;2020年3月獲農業農村部獸用生物製品臨床試驗批件,獲準於4月上旬、5月上旬和6月上旬分別在黑龍江、新疆和河南三個養殖基地開展臨床試驗,試驗豬共計約3000頭。
  • 瀋陽非洲豬瘟答疑:病毒可高溫殺死 生豬暫停調出
    瀋陽非洲豬瘟答疑:不感染人,病毒可被高溫殺死,瀋陽已暫停生豬調出瀋陽市瀋北新區近日出現的非洲豬瘟疫情,系我國首次發生。非洲豬瘟有啥影響?記者採訪相關部門,解答如下:1、根據農業農村部獸醫局負責人解答:非洲豬瘟對人不致病,不是人畜共患傳染病,病毒不會感染人;非洲豬瘟病毒不耐高溫,高溫、消毒劑可以有效殺滅病毒;當地政府已對疫區內生豬撲殺及無害化處理,並劃定範圍實施封鎖,暫停瀋陽市生豬調出。
  • 非洲豬瘟的防控消毒措施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和高度致死性傳染病,病死率可高達100%,本病迄今尚無有效疫苗應用,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必須通報的動物傳染病,也是我國優先防範的重要外來疫病。
  • 非洲豬瘟的發病特點,潛伏期及各種環境下病毒存活時長
    非洲豬瘟的發病特點1、病原學1.1 分類及形態結構非洲豬瘟病毒屬於非洲豬瘟病毒科, 非洲豬瘟病毒屬成員,其病毒粒子直徑為175-215nm,呈20面體對稱,基因組全長170-190kb的雙股DNA病毒。
  • 省疾控中心:非洲豬瘟病毒60℃十分鐘可殺滅 不必恐慌
    掌上春城訊10月30日,記者從雲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獲悉,非洲豬瘟病毒在高溫下無法存活,即烹飪加熱後(溫度達到55℃持續30分鐘或者60℃持續十分鐘)可以殺滅病毒。非洲豬瘟(簡稱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法定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家豬、野豬(包括病豬、康復豬和隱形感染豬)和軟蜱為主要傳染源。非洲豬瘟病毒存在於病豬和死豬的體液、組織、分泌物和排洩物中,能夠汙染飼料、圈舍、圍欄、器具和衣物。
  • 科普:非洲豬瘟科普知識!
    非洲豬瘟(簡稱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法定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非洲豬瘟如何如何傳播主要有兩個途徑1. 蚊蟲傳播:通過蜱蟲、蚊子等昆蟲傳播。非洲豬瘟病毒在這些昆蟲中能夠長期保持活性。2. 體液傳播:豬與豬之間通過血液、體液進行傳播,傳播速度極快。
  • 為什麼非洲豬瘟在中國傳播得更快?養豬人到底如何應對?
    豬肉的需求量在中國有極高集中度,非洲豬瘟對中國豬肉市場的影響非常大。 2.含豬血產品的飼料。這種情況太可怕,因為非洲豬瘟的病毒能夠在血液當中進行長時間的存在,即使只有一滴血,當中可能有三千個病毒存在。 3.採用泔水(餐廚剩餘物)餵豬。在中國,農場有採用泔水飼餵豬只的傳統,因此需要改變這一飼餵方式,並告訴豬農這樣會帶來哪些風險。
  • 非洲豬瘟和經典豬瘟,養殖生產中如何鑑別診斷?答案在這裡
    CSF和ASF是由完全不同的兩種病毒引起豬群的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經典豬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和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豬發病的流行病學特徵和臨床症狀有許多相似點,也有許多不同點。
  • 中國科學家首次「看清」非洲豬瘟病毒,是個「大塊頭」
    大約100年前,它在非洲肯亞被首次確定,而在2018年8月3日,中國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通報我國首例非洲豬瘟疫情,隨後病毒很快傳播到全國大部分地區。動物疾病防控領域的頂級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所長步志高將非洲豬瘟病毒稱為「令人敬畏的對手」。
  • 如何避免非洲豬瘟進入豬場?
    ,宋老師豬病大講堂今天給養殖戶朋友講講如何做可以避免非洲豬瘟,供大家學習參考:非洲豬瘟的傳播還是屬於病毒的傳播,養殖戶要在豬場外部做好消毒和隔離工作,封閉豬場的入口,人員進場之前要提供特定的衣服(工作服)和鞋子(高筒膠鞋),等他們離開豬場的時候再脫掉
  • 非洲豬瘟可怕,但非洲豬瘟病毒長得很「漂亮」,圖文詳細解說病毒
    現今的學術論文也是如此,也要(或借用計算機軟體)畫出研究成果 - 三維的蛋白結構或病毒結構,以展示論文的完美。一、非洲豬瘟病毒是由什麼組成的?《科學》上發表了題為《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裝配機制》的學術論文。
  • 非洲豬瘟流行、存活力與滅活方法!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性傳染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非洲豬瘟病毒是非洲豬瘟科非洲豬瘟病毒屬的重要成員。非洲豬瘟病毒是一種較新的病毒,其歷史只有300-400年(一說1000年),期間非洲豬瘟病毒一直存在於非洲的自然界中,由非洲野豬和軟蜱攜帶。攜帶非洲豬瘟病毒的非洲野豬不表現症狀。
  • 非洲豬瘟過後多久可以復養?復養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答案來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非洲豬瘟過後多久可以復養?復養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答案來了非洲豬瘟是一種惡劣行傳染病毒,它有三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值得我們去注意,那就是抗病性強,傳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由於非洲豬瘟病毒比較複雜,疫苗研製直到現在也是全世界的一個難題。而對於農村散養豬不幸中招豬瘟,被要求三年內禁養,這個明顯就是一個錯誤的話題,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 非洲豬瘟病毒長這樣啊!
    非洲豬瘟病毒整體結構(左:5層切面圖;右:衣殼層整體結構)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
  • 多家品牌水餃內檢出非洲豬瘟病毒,該如何看待?談談非洲豬瘟的各種知識!
    據報導,還有多家水餃中被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三全水餃中已經有非洲豬瘟病毒,任何豬肉產品中都可能有病毒。含非洲豬瘟病毒餃子對人無害並不意味著餃子廠家沒有問題可查。非洲豬瘟病毒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屬非洲豬瘟病毒科 (Asfarviridae)、非洲豬瘟病毒屬 (Asfivirus) 的病毒,也是目前唯一已知的 DNA 蟲媒病毒(Arbovirus),DNA長約 190 千鹼基對 (kb),可編碼超過 170 種病毒蛋白,其中至少有 28 個是結構蛋白。
  • 非洲豬瘟持續蔓延,豬肉不能吃?謠言!
    2018年8月,中國確診了首例非洲豬瘟疫情。此後,全國各大省市陸續爆出了生豬感染非洲豬瘟的消息。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談豬瘟色變」,認為豬肉不能吃,會感染豬瘟,也引起了社會公眾的恐慌。國家有關部門已闢謠,儘管非洲豬瘟持續蔓延,但是豬肉是安全的,能吃!1.首先我們要知道,非洲豬瘟是什麼?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家豬和各種野豬而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是我國重點防範的一類動物疫情。2.這可怕的非洲豬瘟是怎麼來的呢?
  • 認清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特徵,抓住關鍵,務求實效
    重慶南方金山谷農牧有限公司吳榮傑分享《認清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特徵,抓住關鍵,務求實效》,旨在為養豬人提振信心,應對挑戰、化解風險,堅持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和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兩手抓。 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個「大塊頭」病毒,病毒粒子直徑長達260 nm,嗜鹽,喜歡營養不足的個體,就像是一隻「失去運動能力的粘蟲」,自身不能實施「空陸」作戰,只能藉助人類和媒介生物活動等侵害豬只。
  • 中國研發出非洲豬瘟實驗性疫苗
    原文作者:Smriti Mallapaty 中國養殖了4.4億頭豬,其中40%已經因非洲豬瘟死亡。非洲豬瘟病毒已經讓中國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自2018年8月該病毒首次在瀋陽出現以來,中國超過4.4億頭的生豬數量已經縮減了40%。不過,目前看來疫情似乎已得到了控制,步志高說。 病毒學家們表示,中國團隊在檢測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已經領先了其他團隊。數據看起來很有希望,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病毒學家Daniel Rock說。
  • 中國農科院發布升級版非洲豬瘟防控與豬場復養技術要點
    3月1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正式發布規模化豬場復養、非洲豬瘟診斷與檢測、非洲豬瘟清潔消毒3項升級版技術要點。  據介紹,3項技術要點自去年9月發布以來,已向全國多個省份、養殖企業進行了技術諮詢與推廣應用,助力養殖場戶提高對於非洲豬瘟的生物安全防護能力,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
  • 非洲豬瘟病毒結構研究獲進展
    非洲豬瘟病毒作為非洲豬瘟的病原體,是導致非洲豬瘟疫情的罪魁禍首,理解其基本構成和組裝機制對於疫情防控和疫苗研發至關重要。  通過收集大量的冷凍電鏡數據,研究人員成功解析了非洲豬瘟全病毒的精細三維結構。這些精細的結構信息為人們了解非洲豬瘟病毒的基本結構和組裝機制提供了堅實基礎,對疫苗研發和疫病防控具有重要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