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改革資料圖 浙江公共政策研究院提供
中新網杭州8月24日電(見習記者 張煜歡)隨著「最多跑一次」改革、特色小鎮規劃建設、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等一系列帶著鮮明浙江特色的基層治理領域創新實踐落地生根,制度創新、機構改革、公共服務在浙江得到系統推進,廣受好評的浙江基層治理創新模式再次贏得社會矚目。
24日上午,「第四屆浙江省公共管理創新案例評選結果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等7個案例獲「浙江省公共管理創新案例特別貢獻獎」,金華市農村垃圾治理等10個案例獲「浙江省公共管理創新案例十佳創新獎」,義烏市涉外糾紛調解做法等16個案例獲「浙江省公共管理創新案例優秀獎」。
據了解,浙江省公共管理創新案例評選活動自2010年3月起每兩年舉辦一次,旨在總結和推廣浙江各地各部門在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方面的先進典型,提高公共服務管理水平。截至目前,該活動已成功舉辦三屆,共收到案例申報578個,其中兩個案例經推薦後獲得「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活動以其權威性、科學性、公正性獲得廣泛的社會認可。
據活動評選方代表、浙江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金雪軍介紹,本次評選活動共收到案例申報278項,與上屆相比增加了28項,在數量上大幅增加,在內容上覆蓋面更廣,在體系上增加了浙江省直機關部門,在質量上創新性、績效性上都有了明顯提升。
浙江農村文化禮堂建設資料圖 浙江公共政策研究院提供
其中,廣受社會各界歡迎、辦事群眾點讚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就獲得了本次浙江省公共管理創新案例中的特別貢獻獎。自2016年加快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來,其以方便百姓和企業辦事為出發點,依靠社會需求和群眾評判,倒逼各級各部門減權放權治權,用網上辦事讓群眾「不跑腿」,助力浙江打造成為「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政務環境最優、群眾和企業獲得感最強」的省份。
如果說「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的強有力引擎,那麼特色小鎮建設無疑為浙江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增添了巨大馬力。浙江的特色小鎮建設,聚焦信息、環保等八大萬億產業和歷史經典產業,實行「創建制」、「期權激勵制」和「追懲制」,以全新的建設路徑引導浙江經濟高質發展。目前,浙江省11個地市共有78個小鎮被列入浙江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培育對象,成為集聚高端要素、產業創新發展、城鄉統籌發展的試驗田,也由此獲得本次評選活動的特別貢獻獎。
除此以外,醫療資源「雙下沉、兩提升」、治水創舉河長制、農村文化禮堂建設、《今日聚焦》創新建設性輿論監督、平安建設「兩網融合」等為浙江改革發展帶來巨大成效的案例也都榮獲本次浙江省公共管理創新案例的特別貢獻獎。
「本屆評選活動產生的優秀創新案例有三大特點,即與中心工作貼得緊、創新特色十分鮮明、社會影響日益廣泛。」浙江省委常委、秘書長陳金彪表示,這一大批優秀創新案例為浙江省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公共管理和基層治理創新提供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本,讓群眾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提高、深化改革帶來的紅利。
據悉,此次評選活動由《今日浙江》雜誌社與浙江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共同舉辦。發布會上各獲獎單位分享交流了先進經驗,有關專家作相應學術研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