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雜交信號的強度與探針的特異活性成正比,而與其長度成反比

2020-11-22 小鋪情感

動物基因組DNA這種初始DNA基因組複雜性較高且(或)序列很複雜的情形,最好使用一個基因組瀏覽器去選擇一個合適的探針序列。

有一種比對工具可被用來在起始基因組中尋找和鑑別出對靶DNA特異,且對初始DNA的其他序列沒有高度同源性的一段序列。有時要鑑別出不與初始DNA序列存在同源交叉的探針需要工作者有較強的毅力。

另一種可供選擇的方法就是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自動設計具有高識別力的探針,這種探針的效果應當比手工設計的探針效果好(請參閱Coming et al. 2010)。

Southern雜交獲得的信號強度取決於若干因素,包括與探針互補的固定化DNA比例、探針的大小及特異性、以及轉移到膜上的基因組DNA的數量。在最佳條件下,這種方法的敏感度足以檢測到與Bp標記的高特異性(> 109 cpm/μg)探針互補的<0.1 pg的DNA。

如果有10μg的DNA轉移到膜上,並用長度為幾百個核苷酸的探針雜交,用傳統的X射線片曝光過夜(或者在感光影像儀上曝光15~60min),可以檢測到一段1000bp的哺乳類動物基因組中的單拷貝序列(即300萬分之一)。

由於雜交信號的強度與探針的特異活性成正比,而與其長度成反比,所以當使用極短的探針進行雜交時,Southerm 雜交的靈敏度將達到極限。當用寡核苷酸作為探針去檢測單拷貝基因組序列的雜交信號時,則必須對探針進行放射性標記以獲得可能的最高特異活性,

相關焦點

  • 新一代雜交測序:原位雜交螢光染色脫氧核糖核酸測序(DNA)技術全攻略
    通過螢光標記的核酸探針與機體細胞內的有特異突變的核酸序列雜交,採用螢光檢測設備捕捉信號(機體細胞和(或)組織內雜交於具有特異SNP位點的靶序列的彩色螢光信號)以獲得基因特定序列信息。具體原理如下圖:①確定有特異突變(A>G)的目標序列,②根據目標序列設計特異寡核苷酸探針,探針成發卡結構(在5』端連接淬滅基團。
  • 雜交捕獲 之 非特異性雜交
    1.非特異性雜交是怎麼出現的?      雜交捕獲,顧名思義就是把我們需要的目的片段通過與探針特異性結合的狀態捕獲出來。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非特異性的雜交。   說起非特異性雜交,可能每個做雜交捕獲的人大都碰到過這個問題,而且實驗中出現非特異性雜交,可能直接使得洗脫後雜交文庫濃度偏高,進一步導致上機測序中靶率差,最終造成測序失敗。
  • 由於具有高活性和高特異性,DEPC被用作DNA和RNA二級結構的探針
    由於具有高活性和高特異性,DEPC被用作DNA和RNA二級結構的探針。未配對的腺嘌呤殘基具有強反應性(Lconard et al. 1970, 1971), Z-DNA中的鳥嘌呤殘基也具有強反應性(Herr 1985;Johnston and Rich 1985)。
  • 第三節 分子雜交
    通過計算與已知量DNA雜交的RNA量即可評估rRNA基因數。由於當時缺乏特異探針,這種方法不能用於研究其它特異基因的表達,這些早期過量探針膜雜交試驗實際上是現代膜雜交實驗的基礎。   進入70年代早期,許多重要的發展促進了核酸雜交技術的進展。例如,對特異基因轉錄產物的分析和對動力學雜交實驗又有興趣。
  • 第三節 分子雜交 - 專區 - 生物谷
    通過計算與已知量DNA雜交的RNA量即可評估rRNA基因數。由於當時缺乏特異探針,這種方法不能用於研究其它特異基因的表達,這些早期過量探針膜雜交試驗實際上是現代膜雜交實驗的基礎。   進入70年代早期,許多重要的發展促進了核酸雜交技術的進展。例如,對特異基因轉錄產物的分析和對動力學雜交實驗又有興趣。
  • 用於原位雜交的探針可以是單鏈或雙鏈DNA,也可以是RNA探針
    5.組織原位雜交(Tissue in situ hybridization)。組織原位雜交簡稱原位雜交,指組織或細胞的原位雜交,它與菌落原位雜交不同,菌落原位雜交需裂解細菌釋出DNA,然後進行雜交,而原位雜交是經適當處理後,使細胞通透性增加,讓探針進入細胞內與DNA或RNA雜交,因此原位雜交可以確定探針互補序列在胞內的空間位置,這一點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和病理學意義。
  • 定量PCR Taqman探針設計要領
    * 擴增長度應不超過400bp,理想的最好能在100-150bp內,擴增片段越短,有效的擴增反應就越容易獲得。較短的擴增片段也容易保證分析的一致性。* 保持GC含量在20%和80%之間,GC富含區容易產生非特異反應,從而會導致擴增效率的降低,以及出現在螢光染料分析中非特異信號。
  • 當探針與靶基因非同源時,最好在較低的溫度(37~42℃)下進行雜交
    2.若使用雙鏈探針,在100C加熱3p標記的雙鏈DNA 5min,使之變性,然後迅速移至冰水中冷卻。此外,可以加入0.1倍體積的3mol/L NaOH變性探針。室溫下Smin後,將探針移至冰水中,加入0.05倍體積的1mol/L Tris-Cl (pH72)和0.1倍體積3mo/L HCI,冰水放置直到使用。單鏈探針不需變性。
  • Northern雜交試驗指導手冊(6)-Northern 印跡雜交
    探針準備DIG標記的RNA探針與DNA探針相比,顯示較強的雜交信號和較地的非特異性背景,因此,只要可能選用RNA探針可以比DNA探針獲得更好的雜交結果。如果必須使用DNA探針,建議使用高SDS雜交緩衝液或DIG Easy Hyb以減少背景。在正式雜交試驗之前,優化雜交探針濃度是避免顏色背景所必須的。探針濃度的確定可通過模擬雜交進行。
  • 前沿 | 小分子探針與信號轉導
    化學生物學(chemical biology)是 20 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以研究生命的複雜體系為目標,通過化學、生物學、醫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的合作,發展生物相容反應、標記探測方法、活性小分子探針等新技術,系統地探索和闡明從一個信號通路到信號網絡,最終到整個生命體系的分子過程的新興學科。
  • DNA探針不易降解(相對RNA而言),一般能有效抑制DNA酶活性
    基因探針根據標記方法不同可粗分為放射性探針和非放射性探針兩大類,根據探針的核酸性質不同又可分為DNA探針,RNA探針,cDNA探針,cRNA探針及寡核苷酸探針等幾類,DNA探針還有單鏈和雙鏈之分。下面分別介紹這幾種探針。
  • |多色可激活拉曼探針同時檢測多種酶的活性
    文中作者開發了一系列可以被糖苷酶、氨肽酶激活的拉曼探針,用於細胞內酶活性鑑定與成像。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來自東京大學的Yasuyuki Ozeki教授和Mako Kamiya教授。Ozeki教授主要從事生物光子學等方面的研究,Kamiya教授主要從事用於生物和醫學研究的新型小分子光學工具開發。
  • 檢測生物活性物質的多功能螢光探針平臺的構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螢光探針在活性氧 (ROS)、活性氮 (RNS)、活性硫 (RSS)等生物活性物質檢測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該設計策略具有可定製的優點,根據待檢測物的需要,通過簡單的改變識別基團,就可以用於檢測感興趣的生物活性物質。該團隊設計併合成了五種具有代表性的水溶性和細胞器靶向螢光探針PMB、PMN、PMD、PRB和PME,可以檢測活性氧物種 (ROS)、活性氮物種 (RNS)、活性硫物種 (RSS)、ROS/RSS以及大分子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