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捕獲 之 非特異性雜交

2021-02-23 二代測序知多少

寫在前面:

本次更新主要介紹雜交捕獲中出現非特異性雜交的問題,以及如何儘量有效避免非特異性雜交。

1.非特異性雜交是怎麼出現的?

      雜交捕獲,顧名思義就是把我們需要的目的片段通過與探針特異性結合的狀態捕獲出來。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非特異性的雜交。

   說起非特異性雜交,可能每個做雜交捕獲的人大都碰到過這個問題,而且實驗中出現非特異性雜交,可能直接使得洗脫後雜交文庫濃度偏高,進一步導致上機測序中靶率差,最終造成測序失敗。到底在雜交捕獲的過程中非特異性雜交是怎麼出現的?這還得從雜交的源頭說起。

上一期小編介紹了雜交體系中相關試劑和其作用,先看看試劑的影響:

    ①當Human Cot DNA(作用:封閉大量重複的DNA序列,避免非特異性雜交)漏加/加入不足時,可能會造成基因組片段中大量的重複序列未得到較好的封閉,從而它們之間發生互補配對,探針在捕獲目的片段時「順手」牽扯到非特異性片段:

       註:圖中A為Human Cot DNA(黃色表示)封閉較好,未出現非特異性雜交;B表示由於目的片段中重複序列未得到較好的封閉,故在捕獲到目的片段(上面)的同時也「捕獲」到非特異性片段(下面)。

②當Universal Blockers(作用:封閉接頭序列,避免非特異性雜交)漏加/加入不足時,可能會造成文庫接頭未得到較好的封閉,從而它們之間也可能發生鹼基互補配對,探針在捕獲目的片段時同樣「抓」到非特異性片段;

      註:圖中A為Universal Blockers(綠色表示)封閉較好,未出現非特異性雜交;B表示由於文庫片段中接頭序列未得到較好的封閉,故在捕獲到目的片段(中間)的同時也可能「捕獲」到非特異性片段(左邊&右邊各一條)。

除了試劑的影響之外,熟練的實驗操作也是避免非特異性雜交有效手段:

      當雜交完成後需要進行目的片段的捕獲以及後續的洗脫步驟。捕獲是通過生物親和素標記的探針與鏈黴親和素標記的磁珠特異性結合,再利用固相磁力架吸附磁珠,從而得到目的片段。洗脫分為熱洗脫和常溫洗脫,在洗脫的過程中,目的片段與探針特異性結合不容易被洗掉,然而一些結合不緊密的非特異性雜交片段則被洗脫試劑清洗掉。所以熟練快速的捕獲洗脫操作,既能避免引入雜質汙染,也能減少非特異性雜交,也是下遊高質量測序的保證。

2.小編在實踐中也分享一些避免非特異性雜交的經驗:

         ①確保雜交試劑加樣準確無誤;

         ②雜交過程中熟練的操作,在捕獲&洗脫過程時,熱洗脫過程儘量的快速,常溫洗脫中間可適當渦旋震蕩;

         ③維持良好的實驗室環境,避免氣溶膠等汙染。

待續

小編後續會介紹文庫構建過程中樣本處理時片段化的方法選擇和相關優缺點。

下期再見!記得給小編打call、點關注。



相關焦點

  • 第三節 分子雜交
    RNA在代謝過程中被3H尿嘧啶標記,並在過量的情況下與膜上固定的基因組DNA雜交,繼而用RNase處理,消化非特異性結合的RNA。漂洗後計數以測定雜交探針的量。通過計算與已知量DNA雜交的RNA量即可評估rRNA基因數。由於當時缺乏特異探針,這種方法不能用於研究其它特異基因的表達,這些早期過量探針膜雜交試驗實際上是現代膜雜交實驗的基礎。
  • 漁民珠江口捕獲200斤鱘魚 經鑑定系雜交鱘(圖)
    廣州日報記者邱偉榮 攝  疑似中華鱘 經鑑定系雜交鱘 這表明鱘類仍可在此生活  文/ 廣州日報記者劉幸  圖/ 廣州日報記者邱偉榮  珠江口驚現長逾2米,重達200斤的巨魚,是否中華鱘?昨日,記者從珠江水產研究所獲悉,有漁民於上周六在珠江口捕獲巨魚,疑似中華鱘,立馬上報漁政管理部門。
  • 由於雜交信號的強度與探針的特異活性成正比,而與其長度成反比
    有一種比對工具可被用來在起始基因組中尋找和鑑別出對靶DNA特異,且對初始DNA的其他序列沒有高度同源性的一段序列。有時要鑑別出不與初始DNA序列存在同源交叉的探針需要工作者有較強的毅力。Southern雜交獲得的信號強度取決於若干因素,包括與探針互補的固定化DNA比例、探針的大小及特異性、以及轉移到膜上的基因組DNA的數量。在最佳條件下,這種方法的敏感度足以檢測到與Bp標記的高特異性(> 109 cpm/μg)探針互補的<0.1 pg的DNA。
  • 第三節 分子雜交 - 專區 - 生物谷
    RNA在代謝過程中被3H尿嘧啶標記,並在過量的情況下與膜上固定的基因組DNA雜交,繼而用RNase處理,消化非特異性結合的RNA。漂洗後計數以測定雜交探針的量。通過計算與已知量DNA雜交的RNA量即可評估rRNA基因數。由於當時缺乏特異探針,這種方法不能用於研究其它特異基因的表達,這些早期過量探針膜雜交試驗實際上是現代膜雜交實驗的基礎。
  • 當探針與靶基因非同源時,最好在較低的溫度(37~42℃)下進行雜交
    2.若使用雙鏈探針,在100C加熱3p標記的雙鏈DNA 5min,使之變性,然後迅速移至冰水中冷卻。此外,可以加入0.1倍體積的3mol/L NaOH變性探針。室溫下Smin後,將探針移至冰水中,加入0.05倍體積的1mol/L Tris-Cl (pH72)和0.1倍體積3mo/L HCI,冰水放置直到使用。單鏈探針不需變性。
  • 新一代雜交測序:原位雜交螢光染色脫氧核糖核酸測序(DNA)技術全攻略
    通過螢光標記的核酸探針與機體細胞內的有特異突變的核酸序列雜交,採用螢光檢測設備捕捉信號(機體細胞和(或)組織內雜交於具有特異SNP位點的靶序列的彩色螢光信號)以獲得基因特定序列信息。具體原理如下圖:①確定有特異突變(A>G)的目標序列,②根據目標序列設計特異寡核苷酸探針,探針成發卡結構(在5』端連接淬滅基團。
  • 原位雜交簡介
    字面的意思理解就是說在其原來的天然的位置處雜交。原位雜交主要是基於以下這個主要原理:單鏈的DNA或者RNA只要他們的序列是互補的,即符合AT,CG的鹼基配對原則,那麼這樣的兩條核酸鏈之間(DNA-DNA,DNA-RNA,RNA-RNA)就可以形成一個穩定的雜交複合體。這一原理對於檢測一個特異的mRNA在某一種生物體,或者某些組織切片、單個細胞裡具體表達位置非常有用。
  • 科學網—雜交小麥「一步到位」
    他和論文共同通訊作者Tim Kelliher一起,創新性地設計了一對gRNA,只在CenH3蛋白氮端引入回碼突變,不改變羧基段和啟動子區域,最終實現了7%的父本單倍體誘導率。 「7%的誘導率可以說是非常好的開端,是首次在小麥上成功實現,這個效率在商業上具有可操作性。」先正達集團總裁張蓓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說。
  • 核酸突變分析方法抉擇: PCR、雜交、NGS?
    二、雜交雜交是一種將合成的DNA探針或引物與目標序列結合的過程。與PCR技術和NGS技術相比,雜交的主要優點在於操作簡單、可多重檢測、結果可靠,其缺點主要在於該方法不能進行序列擴增,因此必須依賴於信號放大技術或者高靈敏的檢測設備。
  • 雜交小麥「一步到位」—新聞—科學網
    他和論文共同通訊作者Tim Kelliher一起,創新性地設計了一對gRNA,只在CenH3蛋白氮端引入回碼突變,不改變羧基段和啟動子區域,最終實現了7%的父本單倍體誘導率。 「7%的誘導率可以說是非常好的開端,是首次在小麥上成功實現,這個效率在商業上具有可操作性。」先正達集團總裁張蓓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說。
  • 新型番茄雄性不育系統用於雜交種子生產
    目前番茄的雜交制種以人工去雄授粉的方式進行,存在制種成本高、雜交種純度難保證等風險。利用雄性不育系做母本進行雜交種子生產,可減少人工去雄勞動量,從而降低成本並提高種子純度以及避免親本流失。自然發現的番茄雄性不育系多數是隱性核不育系,轉育過程長並難以找到有效保持系,制約了在番茄雜交制種中的應用。
  • Northern雜交試驗指導手冊(6)-Northern 印跡雜交
    首頁 » Northern雜交試驗指導手冊(6)-Northern 印跡雜交 Northern雜交試驗指導手冊(6)-Northern 印跡雜交 來源:來源網絡
  • NGS 雜交洗脫自動化解決方案
    但NGS文庫構建,尤其是目標區域捕獲的建庫過程較為複雜,一般周期為2-3天,人工操作步驟多達上百步。任何一步的操作失誤都會影響到最終的結果。為了提高目標區域捕獲建庫的效率與通量,降低人工操作帶來的不確定性,奧美泰克與武漢凱德維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共同開發了NGS雜交洗脫自動化流程,該自動化流程一次通量為96個樣本。
  • 核酸雜交又叫分子雜交,是鑑定和篩選重組體的一種方法
    (三)核酸雜交篩選法核酸雜交又叫分子雜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 是鑑定和篩選重組體的一種方法。原理是:兩條具有鹼基互補序列的DNA分子變性後,在溶液中-起進行復性時,可以形成雜種雙鏈DNA分子。同樣,- 條DNA鏈與之具有互補鹼基序列的RNA鏈在一起復性時, 也能形成雙鏈結構(DNA- RNA雜交體)。
  • switch動物之森花卉雜交 教你如何圈地規劃種出雜交花朵
    switch動物之森花卉雜交選種圈地規劃講解,在遊戲裡面我們可以通過圈地種花來獲得雜交的花種,例如紫色玫瑰、藍色三色堇等,這些需要通過一些列的圈地種植才能夠雜交出奇異花朵,那麼要怎樣在遊戲裡面雜交出複雜的花卉呢?一起來看下吧.
  • RNA原位雜交現狀和進展
    如何提高組織切片中雜交信號的敏感度已成為當今原位雜交技術研究的熱點,採用寡核苷酸與多種cRNA探針似雞尾酒混合方式,以同一序列合成不同探針來提高雜交的靈敏度效標記,尤其是低敏感度擴增產物的標記.(3)如何預防凋亡細胞和RNA酶處理後切片中核碎片即非目的核苷酸片段擴增
  • 關於酵母雙雜交系統,你一定需要知道這些!!
    酵母雙雜交酵母雙雜交由Fields在1989年提出,主要用於在酵母體內分析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基因系統,也是轉錄因子模塊結構的一種遺傳學方法。酵母雙雜交系統是在真核模式生物酵母下進行的,研究活細胞內的蛋白質相互作用,對蛋白質之間微弱的、瞬間的作用也能通過報告基因的表達產物敏感的觀察到。
  •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
    1、孟德爾發表論文之時,正值達爾文名著《物種起源》發表不就,幾乎全部的生物學家都轉向對生物進化的討論。然而,達爾文的進化論中卻恰恰不清楚遺傳的本質。   2、當時的科學界缺乏理解孟德爾理論放入思想基礎,不明白孟德爾將生物學和統計學結合的真正含義。
  • 海豚和鯨能雜交,黃牛和水牛為何卻不能雜交?
    世間萬事萬物似乎都遵循著一定的規律發展,如果違背了內在性的規律,多多少少都會受到一定的懲罰。人類的不斷繁衍,使得社會得以延續,但是想要繁衍健康的下一代就不能近親結婚。因為近親結合絕大部分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當然也會有例外,驢和馬的雜交就生出了一個新物種——騾子。
  • 中國雜交水稻的成功經驗
    兩系法雜交水稻是中國獨創的農業科技成果,於1995年研究成功,當前年種植面積佔雜交水稻品種的50%以上。「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與應用」獲2013年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第三代雜交水稻,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可認為是兩系法,它是通過遺傳工程技術自交繁殖普通隱性核雄性不育系而實現雜種優勢利用的方法,目前育成的品種已進入生產試驗示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