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拉斯維加斯的CES舞臺見證了太多成長。
對於邊緣人工智慧晶片企業地平線來說,四年來每一次的CES登臺都是實打實的印記。
2017年初亮CES時,地平線甚至沒有自己的展臺,而是以英特爾FPGA硬體平臺的嵌入式ADAS系統提供商的身份出現。
一年後,地平線擁有了獨立的展位,並帶來了主打自動駕駛市場的「徵程」系列處理器與瞄準AIoT邊緣計算市場的「旭日」系列處理器,正式向全球宣告地平線的晶片的從無到有。
以晶片為基礎,地平線找到了從技術過渡到產品的切入點。2019年CES上,地平線帶來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Matrix,和基於Matrix的多個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包括Matrix視覺感知解決方案、NaviNet眾包高精地圖採集與定位方案、雷射雷達感知方案)就是最好的證明。
如果說,前三年地平線還在探索一家晶片公司能夠賦能行業的業務空間,那麼2020年CES上的地平線,很明顯已經找到並且堅定了自己的商業化道路。其技術在朝著更為縱深的方向發力時,也在打造著屬於自己的產業鏈生態。
CES 2020展會期間,地平線不僅展示了中國首款車規級 AI 晶片「徵程二代」,基於「徵程二代」推出的單目前視 ADAS 解決方案。同時,已經進行升級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Matrix 2等產品方案也在展會上首次亮相。
此外,在今年地平線的展臺中央,地平線聯合合作夥伴展出了徵程二代賦能的ADAS、自動駕駛、眾包高精地圖、車內多模交互等多個合作落地產品和方案。
地平線展出與部分國際、國內客戶合作的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產品
晶片的從無到有、產品方案的從一到多,產品力的愈發縱深, CES的舞臺一路見證了地平線的崛起。地平線也用自己的方式在人工智慧賽道上走出了一條堅實的商業化道路。
車規級AI晶片填補國產空白
汽車電子晶片行業是個有潛力的市場。
用一個數字來表明:到2021年汽車電子晶片行業需求規模將達到約500億元。2020年全球使用車聯網的汽車數量將從目前的6000萬臺大幅增加至2.5億臺,到2035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將達2100萬輛。
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多年來汽車晶片領域一直被國際少數的大廠壟斷。隨著自動駕駛行業的火爆,國內新興的AI晶片公司也一直期望在這個領域能夠有所突破。
然而,汽車行業對於晶片有著車規級的嚴格要求。車規級的AI晶片需要滿足汽車電子可靠性標準AEC-Q100,需要經過嚴苛的研發、製造、封裝、測試和認證流程,產品開發周期長,難度大。其難度遠非消費電子級晶片和工業級晶片可比。
因此,國內多數涉足自動駕駛的初創企業,大多採用國外的車規級晶片和自身算法來提供不同場景下的ADAS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但在更底層的晶片上,是受制於國外晶片廠商的。
2019年8月,地平線正式推出了中國首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徵程二代。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這款晶片在8月份推出時就已實現流片和小規模量產。這款車規級AI晶片「徵程二代」的出現,補齊了國內汽車AI晶片產業鏈的關鍵空白。
此次CES地平線介紹道,率先搭載徵程二代車規級AI晶片及解決方案的量產車型最早將於2020年初上市。預計今年內,地平線將會陸續推出新一代車規級AI晶片,為自動駕駛的落地發展提供更多動力。
走出國門,秀國產實力
而此次徵程二代(Journey 2)選擇在CES 2020上展出,對地平線而言也是一次秀實力的機會。
這款晶片集成了地平線第二代BPU架構(伯努利架構),能夠提供4 TOPS的等效算力,典型功耗2瓦,能夠高效靈活地實現多類AI任務處理,對多類目標進行實時檢測和精準識別。
憑藉這款已經流片的AI晶片,地平線能夠實現諸多的行業賦能,包括自動駕駛視覺感知、眾包高精地圖與定位、視覺ADAS和智能人機互動等智能駕駛場景。
比如基於徵程二代推出的面向全球市場的單目前視 ADAS 解決方案就是典型案例。
得益於徵程二代的性能,地平線的單目前視 ADAS方案能夠在 100 毫秒延遲內有效感知車輛、行人、道路線、交通標誌、車牌、紅綠燈等六大類近百種目標的檢測和識別。
而針對ADAS行業痛點,其單目前視 ADAS 解決方案專門針對中國道路和場景進行了優化。這對國產ADAS廠商進入國內主流汽車供應鏈來說有望成為一股破冰之力。
CES 2020上,基於徵程二代車規級 AI 晶片的地平線自動駕駛計算平臺推出了Matrix 2版本。
與2018年發布的Matrix 1相比,Matrix 2在性能方面裝配有16TOPS的等效算力,而其功耗僅為原來的 2/3。在感知層面,Matrix 2可支持包括攝像頭、雷射雷達等在內的多傳感器感知和融合,低延時實現最多23類語義分割以及五大類目標檢測。
地平線在Matrix 2上實現的感知算法能夠應對複雜環境 ,即使在特殊場景或極端天氣的情況下也能輸出穩定的感知結果。
地平線表示,Matrix 2能夠滿足多個國家、不同場景下高級別自動駕駛運營車隊以及無人低速小車的感知計算需求。「2020 年,Matrix將在全球市場數千輛車上完成批量部署,應用到 ADAS、無人駕駛計程車、接駁巴士、卡車和運輸車隊等領域。」
隨著 Matrix 2上市,地平線在自動駕駛方向的商業化規模有望獲得進一步增長。
除了軟硬體結合,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完整解決方案,地平線還考慮到客戶自主開發和定製化的需求。在方案的提供上,地平線沒有採取國際供應商一貫採用的「黑匣子」模式,而是採取更為開放的合作模式。
客戶可以採用一整套的 ADAS 解決方案參考設計;或是使用地平線提供的AI 工具鏈OpenExplorer(天工開物)來進行完全自主的軟體算法開發。
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地平線OpenExplorer (天工開物)包含面向實際場景進行AI算法和應用開發的全套工具。模型訓練工具、檢查驗證工具、編譯器、模擬器、嵌入式開發包等。此外,工具鏈中還有參考模型樣例、參考整體軟體方案支持客戶快速產品落地。
可見,以「徵程二代」為圓心,在自動駕駛行業的細分場景之下,地平線一步步崛起,形成了自己的產品矩陣,並以「開放賦能「為半徑,不斷拓展自己的生態版圖。CES 2020 讓這些產品方案走出國門,也為地平線帶來了更大的業務想像空間。
紮根四年,地平線友圈生態漸顯
過去的四年,是地平線深度打磨技術的四年,同時也是其紮根行業建立生態的四年。
此前的技術積累,在2019年轉換成商業爆發。隨著2019年車規級「徵程二代」的量產並成功批量部署前裝定點,地平線國內外業務增長迎來了新拐點。
據了解,地平線與全球多家頂級Tier1s在ADAS、自動駕駛、多模交互等領域展開多維度合作,其智能駕駛業務年內訂單高達數億元。
(從左往右分別為:地平線副總裁兼智能駕駛產品線總經理張玉峰、地平線聯合創始人&技術副總裁黃暢、佛吉亞中國區總裁唐德福、佛吉亞歌樂汽車電子事業部中國區總裁班傑明)
CES 2020開展首日,地平線還公布了與全球領先汽車零部件科技公司佛吉亞的戰略合作,雙方合作範圍涉及高級輔助駕駛和智能座艙等多個領域。
此外,在地平線朋友圈的名單上,還包括福瑞泰克、英博超算、中科慧眼、大陸等Tier1;領駿、智行者等自動駕駛公司;SKT、Deepmap等地圖玩家;禾賽科技、速騰聚創等雷射雷達玩家。
地平線智能駕駛合作夥伴
地平線表示:隨著更多項目逐步落地,預計2020年前裝定點項目將達到兩位數,2022 年徵程系列晶片年出貨量將達到百萬級別。
總地來說,AI晶片作為自動駕駛領域的底層技術,玩家們在這條長賽道中要比拼的是耐力、創新力。憑藉著「算法+晶片+工具」的基礎技術平臺,地平線的成長速度肉眼可見,也逐漸得到了市場認可。
在市場和資本的篩選機制下,業內競爭將會更加劇烈。地平線如何保持技術的創新、商業化的持續探索,將是其成長為國產自動駕駛中堅力量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