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速6小時、多次除顫無用!這個患者怎麼治?

2021-01-09 瀟湘名醫

別慌,先找病因……

雙向性室速是一種特殊的室速類型,臨床上相當少見,很多人對此都會比較陌生,對其具體的診療流程也都不大熟悉。

今天就讓我們從一個病例入手,來揭開雙向性室速的神秘面紗!

病例摘要

患者33歲男性,主因「心悸、心前區不適及乏力6小時「就診。

既往體健,否認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否認酒精及藥物濫用史。

體格檢查:心率144次/分,血壓 96/60 mmHg,餘陰性。完善心電圖檢查提示為寬QRS波心動過速(圖1)。

圖1:寬QRS心動過速

寬QRS波心動過速的鑑別診斷是心內科醫生的常備技能,由於這份心電圖可以見到室房分離,所以考慮室速診斷成立。

但是與一般室速不同的地方是,該患者節律並不是十分規整,QRS波有兩種形態,且QRS波電軸在-40°和+160°反覆交替,即符合雙向性室速的特點。

鑑於患者症狀明顯,且血壓尚可接受,首選藥物復律,先後給予利多卡因、可達龍均未成功轉復。

隨後2次電除顫也並未終止室速發作,因此考慮為無休止室速,且對常規治療反應不佳,於是該患者在鎮靜、機械通氣支持下,繼續可達龍和利多卡因連續泵入,中間多次嘗試電除顫效果均不理想,幸運的是在準備急診導管消融的同時,室速在持續6小時後終於轉為竇性心律(圖2)。

圖2:竇性心律

其實患者竇律下的心電圖是基本正常的,那麼該患者為什麼會出現這麼頑固的雙向性室速呢?

於是進一步完善了相關檢查(圖3):

胸片:上縱膈增寬;超聲心動圖:靜息狀態下心臟結構及功能未見異常;心臟MRI:心室壁局灶狀增厚,伴有T2高信號,早期釓增強區域出現在中間隔、前外側和前下壁,延遲釓增強區域主要見於左心室基底節和側節段的心肌中-外膜;18FDG-PET:左心室基底段和前中室間隔、氣管旁淋巴結有放射性高攝取;淋巴結活檢:非壞死樣肉芽腫樣改變,符合結節病表現;實驗室檢查:血鈣、ACE、地高辛濃度及烏頭鹼濃度、結核抗體檢測均未見異常,以及CPVT基因篩查陰性。

圖3:A胸片,B心臟MRI,C PET,D淋巴結活檢

最終該患者診斷為心臟結節病、雙向性室速。

於是該患者在抗心律失常藥物及ICD植入的同時,還接受了激素、免疫抑制劑等針對結節病的病因治療,隨訪4年,該患者並未再次出現室速發作,且心功能正常。

知識點:雙向性室速

雙向性室速是指室速發作時的QRS波呈兩種形態,且QRS波額面電軸呈左偏和右偏交替出現(圖4)。

圖4:A為竇律,B為雙向性室速發作

雙向性室速病因除了本病例中提到的心臟結節病以外,還包括兒茶酚胺敏感性室速、地高辛中度、烏頭鹼中毒、低鉀性周期性麻痺、暴發性心肌炎等。

雙向性室速的發生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可能:

單源性心室異位激動起源於左束支分叉處,激動沿左前、左後分支交替下穿;折返環有兩個不同的出口,分別靠近左前、左後分支部位;心肌細胞內鈣超載引起延遲後除極時,心室壁內、外3層心肌均成為室性異位激動的起源點,外層和內層心肌的異位起搏點交替發放衝動,使其激動心室壁的順序相反,心電圖則表現為QRS主波方向相反的交替。雙向性室速的治療與普通的室速是十分類似的。急性發作期主要根據患者症狀及血流動力學的耐受程度來決定復律方式,之後主要是評估ICD適應症、以及採用藥物或導管消融方式進一步控制室速發作。

但除此之外,雙向性室速的患者更應積極查找可能的病因,恰當的對因治療才是減少室速發作、改善預後的根本。

參考文獻:

[1] Jayaprakash Shenthar. Unusual Incessan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hat Is the Underlying Cause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15 Dec;8(6):1507-11.

[2]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2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室性心律失常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心律失常學雜誌,2016,20(4):279-326.

本文首發: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本文作者:人間世

責任編輯:董小雯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來源: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兒子猝死、父親室速,這是怎麼回事?
    最近病房收治的一個患者,讓我同情又惋惜。患者是一個50歲的中年男性,12年前診斷為肥厚型心肌病,伴有持續性室速,植入除顫器(ICD),當時醫生建議患者完善基因篩查,患者未重視。5年前患者ICD電池耗竭,因考慮7年間並未發生ICD的放電治療,於是更換為普通的起搏器。
  • 低鉀低鎂、室速病因不明,這個30歲小夥怎麼了……
    病例呈現 一位30歲男性因短暫意識喪失並心悸、乏力1小時入院。患者1小時前發生短暫意識喪失1次,甦醒後自覺心悸、頭暈、乏力,由急救車送入急診。在急救車上檢查心電圖提示寬QRS波心動過速,先後推注2次腺苷(6 mg,12 mg)後心律未見恢復。
  • 平息「室速風暴」,「攔截」心臟性猝死
    「室速風暴」是指24小時內自發2次或以上的室性心動過速(室速)或心室顫動(室顫)、並引起嚴重血流動力學障礙而須緊急治療的臨床徵候群。     1、  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室速       首選電復律  積極復律鑑於「室速風暴」可能產生嚴重血流動力學影響及蘊涵SCD風險,凡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室速(注釋1),臨床要積極使用電除顫或電復律終止「室速風暴」發作,尤其對於室顫、無脈性室速(極速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轉室速
  • 室速、室顫10餘次,到底是什麼原因?
    「師兄……」一陣哭腔,「12床反覆室速、室顫,我已經除顫10多次了,撐不住了。」   What?!腎上腺素毫秒級速度飆升,我抄起白大衣跑進監護室。   放大第一次室顫的心電監護一驚,這是尖端扭轉型室速(TdP)(圖1),持續6秒轉為了室顫(圖2)!   再追蹤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每次心電監護起始都是提前出現的室早落入前一個竇性心律的T波、觸發TdP,有些進展為了室顫。
  • 除顫8次,靠10張心電圖把她救回來了
    交感風暴(室速/室顫風暴、電風暴)是指24小時內發作≥3次室速/室顫,通常發生突然、兇險並引起嚴重血流動力學障礙,需要立即電復律或除顫等治療。交感風暴一旦發生,處理棘手,情況非常兇險。因此,早期預計到交感風暴發生的可能性,並積極幹預,對於改善預後非常重要。下面我們通過一例典型病例來了解交感風暴。
  • 射頻消融助患者 走出「電風暴」旋渦
    2年前陳先生就因為心梗及心臟擴大、反覆心衰,先後進行了三腔復律除顫起搏器(CRT-D)植入術和冠脈支架植入術。術後心臟功能好轉,但有頻發室早及短陣室速,平時依靠藥物維持治療,還能正常平穩地生活和工作。
  • 除顫器患者不再有磁共振掃描限制!山東省首例3TMRI兼容ICD在青成功...
    青島新聞網12月14日訊(記者 李麗濤 通訊員 徐福強)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心臟中心李賓公教授團隊成功完成國內首批、山東省首例3.0T磁共振(3TMRI)兼容心律轉復除顫器(ICD)的植入,標誌著全球領先的3TMRI兼容起搏技術在我省正式應用於臨床,該款ICD為全球首款3.0T & 1.5T
  • ESC2015 指南: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臟猝死的預防管理(中文版)
    對於接受最佳藥物治療,左室射血分數水平正常且預期存活時間>1 年但反覆發作持續性室速(非心梗 48 小時之內)的患者,應考慮植入 ICD。(IIa,C)3. 對於室顫/室速且存在 ICD 植入指徵的患者,當無條件植入 ICD,存在禁忌症或患者拒絕時,可考慮使用胺碘酮。
  • 持續室速找不到病因?看完這3張心電圖就明白了
    既往反覆發作寬QRS波心動過速,患者有活動後氣短和水腫的症狀,心臟超聲提示右室明顯擴大,說明是結構性心臟病的基礎上合併的寬QRS波心動過速,室速的概率大大提升;患者曾行電復律後才終止心動過速,同樣增加了室速的可能。
  • 這 10 種藥物可引發尖端扭轉型室速
    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TdP)是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種特殊類型,因其波形圍繞基線不斷扭轉而得名,常見於心電圖 Q-T 間期延遲者,其致病因素包括低鉀血症、嚴重心動過緩和遺傳因素,可由藥物引發。
  • 常見的室性心律失常心電圖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於心室的心律紊亂,是常見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動過速(室速)、心室顫動(室顫)等。由於心律失常的症狀不同,其心電圖的顯示也有所不同。
  • 心衰反覆加重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患者重啟生命綠燈
    這次王大姐來做CRT-D植入手術後6個月的術後隨訪,整個人的狀態與她第一次來門診時幾乎判若兩人。去年9月,醫生第一次見到王大姐,她端坐在床上大口喘氣,面色發紺,全身高度浮腫,充滿滄桑的臉上沒有一道皺紋,眼中毫無生氣,一幅聽天由命的神情,任由護士及家人搬動她腫得變形的軀體。
  • 都是室上速,差別怎麼就那麼大呢?|識「圖」尋蹤
    心動過速是一個寬泛的定義,頻率>100次/分,都可以叫做心動過速。心動過速有著不同的分類方法,按照QRS波形態可以分成寬QRS波心動過速和窄QRS波心動過速,按照起源部位可以分成室上性心動過速和室性心動過速,起源自希氏束以上者叫做室上速,起源自希氏束以下者叫做室速。
  • 剛治好房性心律失常,又來室性,禍不單行是為何?
    圖2 持續性室速心電圖 患者隨後被轉移至心臟重症監護室(CCU),進一步排查引起室速的誘因,結果顯示QT間期(QTc)輕度延長(465ms);血清化驗除外低鉀血症(4.6mmol/L),冠脈造影除外冠心病,但心臟增強核磁發現左室側壁存在瘢痕(見圖3)。
  • 窄QRS波室速,這些鑑別診斷方法不可不知!
    室速並非都是寬QRS波心動過速。一般情況下,室速多表現為寬QRS波心動過速,但在臨床上仍有一部分室速表現為窄QRS波心動過速。 6月10日到6月14日,由全軍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質量控制委員會、遼寧省醫學會、遼寧省醫師協會共同主辦,北部戰區總醫院承辦的「2020東北心血管病線上論壇(eNCF)」於線上召開。
  • 青島此次疫情由患者共用CT室引發,將提前6小時完成全員檢測
    青島將在今天下午6點,提前6小時完成全員檢測。延伸閱讀:山東省疾控中心:青島此次疫情由患者共用CT室引發山東省疾控中心黨委書記馬立新青島將在今天下午6點,提前6小時完成全員檢測。延伸閱讀:山東省疾控中心:青島此次疫情由患者共用CT室引發山東省疾控中心黨委書記馬立新
  • ...科學領先的具有再同步功能的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COGNIS CRT-D...
    波士頓科學公司宣布其具有再同步功能的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COGNISTM(以下簡稱「therapy)是一種全新的治療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泵血效率,從而改善其心臟功能。CRT-D系統也能夠在患者出現心律不齊症狀時實施除顫。
  • 心肌纖維化預測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猝死風險
    其中,罪魁禍首要數室性心律失常(VA),即室性心動過速和室顫。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s)是延長有 VA 風險的患者生存期的唯一療法。目前的指南建議對室顫或持續室性心動過速的存活者和LVEF<30%或<35%的患者進行ICD治療。然而,在此基礎上每年僅有 2%-5%接受ICD 的患者繼發 SCD。另一方面,心肌梗死後繼發SCD的患者中,相當一部分人的LVEF仍>35%。因此,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和心律協會已經認識到LVEF作為心律失常事件預測指標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