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顯子組測序有助於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缺陷的篩查

2020-11-30 科學網

外顯子組測序有助於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缺陷的篩查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1 19:01:15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Steven E. Brenner、Aashish N. Adhikari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Jennifer M. Puck研究團隊,合作探究了外顯子組測序(WES)在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缺陷(IEM)篩查中的應用。相關論文於2020年8月10日發表於《自然-醫學》雜誌。

研究人員獲取了2005年至2013年間在加利福尼亞出生的450萬嬰兒中幾乎所有IEM病例的存檔殘留幹血斑和數據,一些嬰兒在串聯質譜(MS / MS)篩查中呈陽性但後續測試為陰性。WES的整體靈敏度為88%,特異性為98.4%,而MS/MS分別為99.0%和99.8%,儘管各個IEM的效果各不相同。因此,對於大多數新生兒篩查(NBS) IEM而言,僅WES不夠靈敏或不適合作為主要篩選工具。

但是,作為對MS/MS篩查異常嬰兒的輔助檢查工具,WES可以減少假陽性結果、有助於及時解決病例,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提供比最初診斷更合適或更具體的診斷。這項研究是迄今為止受IEM影響的整個病例群體中最大的測序工作,從而可以無偏倚的評估WES作為種群篩選工具的可能。

據了解,NBS計劃可在人群中發現需要緊急幹預的罕見可治療疾病。當前MS/MS應用於篩查新生兒中一組罕見的IEM。

附:英文原文

Title: The role of exome sequencing in newborn screening for 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Author: Aashish N. Adhikari, Renata C. Gallagher, Yaqiong Wang, Robert J. Currier, George Amatuni, Laia Bassaganyas, Flavia Chen, Kunal Kundu, Mark Kvale, Sean D. Mooney, Robert L. Nussbaum, Savanna S. Randi, Jeremy Sanford, Joseph T. Shieh, Rajgopal Srinivasan, Uma Sunderam, Hao Tang, Dedeepya Vaka, Yangyun Zou, Barbara A. Koenig, Pui-Yan Kwok, Neil Risch, Jennifer M. Puck, Steven E. Brenner

Issue&Volume: 2020-08-10

Abstract: Public health newborn screening (NBS) programs provide population-scale ascertainment of rare, treatable conditions that require urgent interven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S/MS) is currently used to screen newborns for a panel of rare 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IEMs)1,2,3,4. The NBSeq project evaluated whole-exome sequencing (WES) as an innovative methodology for NBS. We obtained archived residual dried blood spots and data for nearly all IEM cases from the 4.5 million infants born in California between mid-2005 and 2013 and from some infants who screened positive by MS/MS, but were unaffected upon follow-up testing. WES had an overall sensitivity of 88% and specificity of 98.4%, compared to 99.0% and 99.8%, respectively for MS/MS, although effectiveness varied among individual IEMs. Thus, WES alone was insufficiently sensitive or specific to be a primary screen for most NBS IEMs. However, as a secondary test for infants with abnormal MS/MS screens, WES could reduce false-positive results, facilitate timely case resolution and in some instances even suggest more appropriate or specific diagnosis than that initially obtained. This study represents the largest, to date, sequencing effort of an entire population of IEM-affected cases, allowing unbiased assessment of current capabilities of WES as a tool for population screening.

DOI: 10.1038/s41591-020-0966-5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0966-5

相關焦點

  • NB Seq最新進展:全外顯子組測序可幫助識別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缺陷
    近日,該項目公布了其最新進展:一項回顧性研究表明,對新生兒血點樣本進行外顯子組測序,有助於發現遺傳性先天性代謝缺陷(IEM),這種方式可以補充基於質譜的傳統新生兒篩查測試。在研究的發現和驗證階段,研究人員從1200名新生兒中挑選了一部分幹血點進行外顯子組測序。他們解釋說,這組樣本包括800多名已知具有IEM的新生兒,以及385個通過串聯質譜篩查得出假陽性IEM結果的嬰兒。
  • 【Nature子刊】NB Seq最新進展:全外顯子組測序可幫助識別新生兒...
    近日,該項目公布了其最新進展:一項回顧性研究表明,對新生兒血點樣本進行外顯子組測序,有助於發現遺傳性先天性代謝缺陷(IEM),這種方式可以補充基於質譜的傳統新生兒篩查測試。 在研究的發現和驗證階段,研究人員從1200名新生兒中挑選了一部分幹血點進行外顯子組測序。他們解釋說,這組樣本包括800多名已知具有IEM的新生兒,以及385個通過串聯質譜篩查得出假陽性IEM結果的嬰兒。
  • 足跟血篩查不全面?美國人在給新生兒做基因測序了
    近日,一組科學家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雜誌上報告稱,他們對127名健康新生兒以及32名患病新生兒進行了外顯子組測序,發現了15名攜帶基因變異的嬰兒。這些基因變異會使新生兒具有患病風險,而這類風險是傳統篩查無法檢測到的。新生兒測序計劃
  • 外顯子組測序揭示散發性先天性腦積水成因
    外顯子組測序揭示散發性先天性腦積水成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0 15:36:36 耶魯大學醫學院Kristopher T.
  • ACMG:胎兒外顯子組檢測技術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指南
    外顯子組測序 (Exome Sequencing, ES) 技術在兒科及成年疑似遺傳病患者中的應用已較成熟,診斷率為25-29%。鑑於ES在成人和兒童中的成功應用及當前產前遺傳學診斷方法的局限性,ES目前也被用於胎兒超聲異常的臨床檢測。小範圍的研究表明,產前外顯子組測序診斷率可高達50-80%。
  • 《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團體標準宣貫活動火爆,線...
    培訓活動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現場氣氛活動,線上人氣火爆,當天線上觀看直播超過172萬人次,說明了行業對《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團體標準的高度關注和參與熱情。她指出,產前篩查與診斷的質控是出生缺陷防治的關鍵,而本次標準所規範的內容,對高通量測序等前沿技術在產前遺傳診斷的臨床應用極為重要。
  • 相約912,專家為你權威解讀《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
    相約912,專家為你權威解讀《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 2020-09-11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外顯子組測序(WES)
    2019-03-05 01:12:50 來源: 康安智檢 舉報   全外顯子組測序簡介
  • Am J Hum Genet:全外顯子組測序法鑑定代謝性疾病的病因
    對一個病人的全基因組測序來發現他或她的疾病的起源還是不能作為常規的。但是,遺傳學家正在努力靠近。發表在這周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的一份病例報告表明研究人員能將簡單血液測試與基因組專業概要掃描相結合來診斷嚴重代謝性疾病。埃默裡大學醫學院和桑福德-伯納姆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使用全外顯子組測序法在2004年出生的男孩身上來尋找導致糖基化作用紊亂的突變。
  • 關於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的那些事兒
    紅網時刻8月28日訊(通訊員 張蓓)一提起遺傳代謝疾病,家長朋友們就談虎色變。好像寶寶一旦得了,立馬就會有嚴重的後果或生命危險。那麼,真的會像他們擔心的那樣嗎?關於新生兒遺傳代謝病,大家最想了解的一些事兒都在這裡。1.什麼是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
  • 山西加強科普篩查新生兒知識 阻斷遺傳病
    科普篩查知識有了新渠道  3月下旬,山西省生殖科學研究所(原山西省人口計生委科研所)新生兒篩查實驗室微信公眾平臺正式運行。新生兒家屬可以通過這一平臺,了解、諮詢遺傳代謝、耳聾基因篩查工作。「這一平臺的運行,為家屬了解新生兒篩查知識提供了更多便利,開通了新生兒出生缺陷篩查知識科普的新渠道。」
  • 文獻編譯|外顯子測序揭示散發性先天性腦積水成因-王世尊 葛明 | 北兒神外周刊
    第31期神外前沿訊,耶魯大學醫學院課題組近期發現,外顯子組測序顯示散發性先天性腦積水中產前神經膠質發生過程中的基因突變。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10月19日的《自然-醫學》上。與MTOR CH DNMs的GoF機制一致,MTOR抑制劑雷帕黴素可以緩解因原發性纖毛缺陷導致的NSC中mTORC1過度激活相關的嚴重新生兒腦積水。MTOR還有其他具有不確定意義的可遺傳或未定位的罕見的有害性錯義突變(p.Arg769Cys,p.Arg1161Gly,p.Arg1170Cys和p.His1782Arg)。
  • 29種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免費篩查
    29種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免費篩查記者從市衛健委獲悉,《合肥市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項目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於近日印發,我市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免費篩查病種為29種,全市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免費篩查率達85%以上。
  • 新生兒健康基因早知道,基因篩查來把關!
    遺傳代謝病的危害 遺傳代謝病是由於遺傳缺陷,使體內營養物質代謝缺陷所導致的一類疾病,目前已發現的常見遺傳代謝病多達500種。我國是出生缺陷高發國家,每年約有40-50萬個遺傳代謝病患兒出生。遺傳代謝病對體內多種器官均可造成巨大的傷害,患兒出現典型症狀時,身體和智力上的損害已不可逆。
  • 史上最大全外顯子組測序!深扒2型糖尿病遺傳學細節
    全外顯子組測序全基因組外顯子測序技術是指利用目標序列捕獲技術將基因組的全部外顯子區域DNA捕獲後進行高通量測序的基因組分析方法。全基因組外顯子序列在人類基因組序列中所佔比例不足1%,卻包含了合成蛋白質所需的大部分遺傳信息,人類85%以上致病基因的突變都是由外顯子區域鹼基突變造成。
  • 重慶印發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管理實施細則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8日16時訊(首席記者 黃宇)今(28)日,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公布《重慶市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明確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和萬州區婦幼保健院為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劃片管理本區域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
  • 篩查52種新生兒遺傳代謝病
    目前我國已列入篩查範圍的疾病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CH)、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CAH)和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G6PD)。 遺傳代謝病臨床危害極大,嚴重影響著寶寶的智力與體格發育,其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檢測、早診斷、早治療!
  • 關注罕見病 全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11月22日報導:2020年國際溶酶體貯積症高峰論壇暨中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大會今天在上海舉行。作為中國新生兒篩查領域內首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網,它對全國新生兒篩查以及兒童罕見病診療能力的提升具有裡程碑意義。
  • 濟南新生兒40病免費初次篩查,如何享受新政策看這裡
    是的你沒有聽錯,40種遺傳代謝病篩查項目全部由 政 府 買 單 !而你要做的就是,帶著你的寶寶接受這份新篩大禮包~對於每個家庭來說,最令人喜悅的莫過於一個健康寶寶的降臨。但是有些寶寶從出生就存在先天性機體代謝方面的異常,若沒得到及時的幹預,將對寶寶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甚至是危及生命。
  • 省級新生兒遺傳代謝疾病篩查(紅河州)分中心成立
    近日,由州衛生健康委主辦,州婦幼保健院承辦的「紅河州新生兒遺傳代謝疾病篩查技術能力提升培訓班暨雲南省新生兒遺傳代謝疾病篩查分中心啟動會」在蒙自舉辦。本次培訓採取遠程視頻的方式,主會場設在紅河州衛健委,分會場設在各縣市衛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