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朗媽媽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這段時間一直在家裡看著孩子學習,最深刻的一個體會就是:孩子的學習效率太低了!
經常出現的狀況是,昨天學的今天就忘,早上學的下午就忘,前一天學習的內容,第二天早讀的時候需要完成,孩子依舊會忘的一乾二淨,像是沒有見過一樣,讓人頭疼。
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說到這個問題,其中一位寶媽提醒我,如果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總是記不住知識點的話,可能不是學習效率的問題,單純由於學習效率造成的知識點記不住,不會出現這麼大的偏差,他們很可能是這兒學的好一些,那兒學的不夠好,記憶不深刻。
那麼孩子無論何種學習都存在記不住的情況,很可能是因為「長期記憶」出現了問題,才導致孩子學習的內容不經大腦,難以應用。
一、孩子總是學完就忘,可能是缺乏「長期記憶」能力
什麼是「長期記憶」?長期記憶是能夠保持幾天到幾年的記憶。
它是相對於短期記憶而言的一個概念,通常與人體記憶方式以及記憶能力有關。
它與工作記憶以及短期記憶不同,後面二者只能夠保持幾秒到幾小時的時間。
生物學表明,短期記憶是神經連接的暫時性強化,但是長期記憶不通,它是通過反覆、強調等途徑,實現的長時間記憶,長期記憶可以通過短期記憶鞏固後形成。
所以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忘記,無法深入學習應用,很可能是沒有將大腦中的短期記憶進行處理,變成能夠維持一定時間的長期記憶。
二、「長期記憶」的特點
1、有序性
就像老師上課講授知識一樣,內容的形成,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一定會有關聯。
比如前面學習的內容會應用到後面的文章,上一個單元學習的修辭手法,在接下來的文章會有所體現。這就是有序性的表現,可以通過一定的秩序加強其條理性,方便記憶和使用。
2、體系化
看出學霸筆記的人都知道,在他們的學習習慣裡,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做「知識樹」,簡單來說,就是把大量的學習內容進行匯總,把它們分門別類,進行體系化的整理。
那麼在長期記憶裡,也會有非常明顯的體系特徵,例如背單詞的時候用詞根連記法,就是知識記憶進行體系處理的表現。
3、方便檢索
一般來說,人在記憶的時候都會藉助一些因素,比如說圖像記憶法,人會自覺的把這個內容與相關的圖像結合,以此達到快速記憶的目標,其實這就是一種長期記憶方式中,對於「檢索簡易性」的使用。
長期的記憶往往會通過特定的方式進行整理,那麼在整理的時候我們就能夠根據一定規律進行處理,從而在使用的時候能夠最快速的找到答案。
三、幫助從孩子「短期記憶」進入「長期記憶」,家長這麼做
1、了解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及時鞏固新知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通過研究發現,人體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呈現一定的規律,這就是「遺忘曲線理論」,在這個理論中,我們可以利用循序漸進的直觀描述,對遺忘規律加以利用。
所以,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制定合理計劃,及時回憶前期學習的內容,將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
2、重視記憶方法的使用
就拿孩子背單詞這件事來說,孩子大可不必抱著詞典一個個的背,而是借用詞根記憶等方式,加深對單詞的記憶和檢索的便利,不再機械的背一個是一個。
重視記憶方法的使用,利用一定方式例如圖像、宮殿記憶等,提高記憶的關聯性,這樣不僅增強了孩子的知識記憶,還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3、學會總結歸納
聰明的孩子都能做到舉一反三,他們在思維邏輯層面往往會比別人反應更快一步,可能別人還沒有想到的問題,思維敏捷的孩子就已經思考出好幾種解決方案了。
因此,對於學習的總結歸納能力,家長們應該看到其重要性,合理的歸納可以加快孩子回憶的速度,進而提高記憶的使用,再一次進入記憶並利用的階段。
孩子總是記不住知識點,父母可以試著培養「長期記憶」,讓孩子變身記憶達人,不再學了就忘。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朗朗媽媽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