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回家前 航天五院寫信囑咐嫦娥五號

2020-12-04 中國青年網

親愛的嫦娥五號,你知道嗎,你在月球的這兩天,很多家人陪你度過了不眠之夜。現在你已經圓滿完成了鑽具鑽取、機械臂表取和採樣封裝,月球上的工暫告段落。你沉穩的操作,展示了紮實的「中國功夫」。家人們要說一聲「你真棒!」

看到你拍攝的月球照片,我們不禁想起了你還在路上的天問哥哥。他離家已經180多天了,想來是趕路辛苦,都沒有時間給家裡寫封信。我們一起祝福他的火星之旅也能這麼順利吧。

你採集的寶貴月壤樣品記得用小罐罐裝好。可別小瞧了這個小罐罐,它內外分層,便於鑽取和表取的月壤分開保存。鑽取月壤放在夾層的軟袋子裡,表取月壤放在內膽裡。針對月球極高真空、高低溫環境和月塵幹擾,密封封裝採用了橡膠圈和金屬擠壓相結合的方式。特別是金屬擠壓,對合金金屬硬度,混合比例都有極高要求。為此,月球樣品密封封裝子系統團隊花了幾年時間,做了大量實驗,就是為了保護樣品既不發生物理變化,也不發生化學變化,把純天然、無汙染的樣品帶回家來。

你一邊在月亮上忙活,另一邊軌返組合體也沒閒著。她已經做了幾次變軌,調整軌道相位,做好了迎接上升器的準備。

光榮的嫦娥五號,準備返航!

牽掛你的家人們

2020年12月3日

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返程回家前,航天五院寫信囑咐嫦娥五號
    親愛的嫦娥五號,你知道嗎,你在月球的這兩天,很多家人陪你度過了不眠之夜。現在你已經圓滿完成了鑽具鑽取、機械臂表取和採樣封裝,月球上的工暫告段落。你沉穩的操作,展示了紮實的「中國功夫」。家人們要說一聲「你真棒!」看到你拍攝的月球照片,我們不禁想起了你還在路上的天問哥哥。
  •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舉辦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歡迎儀式
    中國日報12月17日電(記者 趙磊)迎「嫦五」回家,賀英雄凱旋。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剛剛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懷著迫不及待的心情經過一天舟車不停的奔波,於17日晚上回到了它的誕生地——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為歡迎嫦娥五號任務試驗隊凱旋和返回器回家,五院在航天城玉琮廣場隆重舉行歡迎活動。
  • 航天五院回信嫦娥五號:好好養精蓄銳,準備迎接大考
    【航天五院回信嫦娥五號:好好養精蓄銳,準備迎接大考】親愛的嫦娥五號: 馬上就要落月了,來信中能體會到你的鎮靜,我們對你的自主控制能力也很有信心。可是你要在短時間內完成一系列難度係數很大的動作,我們還想再叮囑幾句。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舉國歡騰,毛主席卻曾囑咐航天人:不要驕傲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平穩「親吻」祖國大地,圓滿完成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也是中國航天迄今為止最複雜的任務之一。22天21.5小時,往返地月共計約76萬公裡的路程的嫦娥五號完成了太多中國從未完成的任務,更值得稱讚的是嫦娥五號任務原本準備的三十五項故障預案中,一項都沒用到,嫦娥五號就這樣承載著全國人民的祝願一路順利高歌,其背後也顯示出我國航天人的高超水平。嫦娥五號返回器帶回的月土怎麼分?航天人早就有了計劃。
  • 嫦娥五號將挑戰我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人民網北京11月24日電(趙竹青)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雲關注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完成 嫦娥「五姑娘」,期待你回家!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 科研人員為嫦娥五號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道:「鑽取就是通過空心鑽杆的取芯機構,鑽到月球表面兩米深以下處,得到深層樣品的層理信息。
  • @前門小學的小少年們,嫦娥五號回信了!
    近日,一封北京市東城區前門小學的小朋友寫給嫦娥五號的信,經過「學習強國」轉發,一路輾轉來到了嫦娥五號的「娘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這封信來自於前門小學的於安琪小朋友。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文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嫦娥五號起飛,我們等你回家~
    嫦娥五號起飛,我們等你回家~ 2020-12-04 1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嫦娥五號出發,力爭實現中國航天史上5個「首次」
    這是航天科技人員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慶祝髮射成功。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第三步的首次任務。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組成,包含15個分系統。
  • 嫦娥五號返程多虧歐洲幫忙?歐洲專家:我們早能做到,但沒有錢!
    2020-12-17 16:45:00 來源: 崛起大國 舉報   隨著嫦娥五號安全回家
  • 嫦娥五號「挖土」之旅開啟——有望實現中國航天史上多個「首次」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告訴記者,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
  • 嫦娥五號創造中國航天史上多個首次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月球表面;12月3日23時10分,完成月表工作的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鑽取完成、採樣結束、點火起飛……一系列操作在這48小時裡按計劃順利進行,每一步都是中國航天領域的首次嘗試。
  • 航天五院回信嫦娥五號:得知你身心俱佳狀態良好,我們也很安心
    【航天五院回信嫦娥五號:得知你身心俱佳狀態良好,我們也很安心】 親愛的嫦娥五號: 來信收悉。得知你身心俱佳,狀態良好,我們也很安心。回想你一路走來,7年始得長成,3年強健筋骨。如今在萬眾矚目中啟程,大家都稱讚你的風採,身為家人,欣慰之餘也心疼你的不易。 為了你的安全,這次家裡300多名科技人員奔赴發射場,送你出徵,另有200人參加飛控,全程給你支持,確保程序正確,指令正確,狀態正確。
  • 嫦娥五號走過的103小時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著陸哪裡
    嫦娥五號任務被稱為是目前為止系統最複雜、技術難度最大的航天工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經歷了嫦娥一號到五號,他說,「嫦五」到目前的表現可以打100分。而說到「嫦五」任務的難度,葉院士這麼說,難度就在從採樣、起飛上升、交會對接到帶著樣品返回,都沒幹過。
  • 中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即將由嫦娥五號完成,難度究竟有多大?
    在這次「取土之旅」之旅中,嫦娥五號將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每一個首次背後意味著什麼?中國航天人將如何一一破解?就此,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專家進行揭秘。 在這個階段,嫦娥五號將在月面選定區域著陸,並使出渾身解數採集月壤,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為此,來自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設計師們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當著陸上升組合體順利軟著陸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就開始了為期2天的月面工作。
  • 嫦娥五號副總設計師是我們福建人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現就職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空間技術研究院,從事太空飛行器結構設計工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
  • 在起飛回家之前,嫦娥五號還抽空幹了件事
    在起飛回家之前,嫦娥五號還抽空幹了件事:展開五星紅旗。整個嫦娥五號任務中,最核心關鍵的操作,就是自動採樣和封裝。能帶回多少樣品,能否保持樣品無汙染、高質量,全在此一舉。首次月面採樣困難不少,需要考慮探測器的測控、光照條件、電源、熱控等各種約束。著陸後不能移動,鑽取採樣裝置正下方的地面是鬆軟的土壤,還是堅硬的巖石,登陸前不能確定。
  • 「嫦娥五號」今日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幕!
    好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航天小劇場」上演了「真人模擬嫦娥五號任務」,火箭發射、近月制動、著陸器攜上升器分離等等,全過程一看就懂。▼ 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經歷11個飛行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副總設計師是我們福建寧德人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1月26日訊 據福建日報·新福建APP報導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看航天五院518所如何保障嫦娥「挖土」……
    從航天五院518所獲悉,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區軟著陸據航天五院518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此次「挖土」計劃的順利實施,518所與五院總體設計部共同完成了「嫦娥五號」探測器採樣區域模擬月面形貌製備與構築系統。這個構築系統根據「嫦娥五號」探測器登陸月面後回傳的圖像信息,通過技術手段在實驗室模擬真實採樣區域的月面形貌,為快速有效地完成採樣點選擇與採樣策略制定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