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非「法外之地」,發布這種內容,已經有人被處罰!

2020-12-05 視人生百態

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迅速發展,網商微商也是層出不窮,對實體店也是有著壓力山大的競爭,很多實體店老闆或者小商小販也是看好了微商電商這一塊大蛋糕,都想跑來分一杯羹,同時也是因為網商電商門檻較低,不需要多大的投資,不需要多高的文化水平就能或多或少地掙到錢,甚至有人隨手往朋友圈發布一些產品廣告就能帶來不小的收益,但這樣做真的合理嗎?哪些內容可以發,哪些東西不可以發布,又有多少人清楚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微信朋友圈發這種內容已然違法!

案列一,微信朋友圈配文:「全球最好的榴槤,馬來西亞熊貓山可以吃起來了,樹上熟包好的,榴槤控這一次有福音了,這個冬天最好吃榴槤了。」

案列二,微信朋友圈配文:「奶油青棗又來了它真的來了,脆甜水分足,營養價值高,最好吃的奶油棗沒有之一,今日活動價9.9元3斤,只要9.9元3斤啦。」這個介紹,最好的吃的奶油棗沒有之一,顯然這個廣告詞已經違背了客觀規律,容易誤導消費者,同時也貶低了其他競爭對手,不公平。因此呢,在朋友圈發布這兩則廣告的人,已經被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查處了,並且進行了罰款教育。

另外這裡也要提醒大家,用戶只要在朋友圈裡轉發廣告,客觀上為網際網路廣告提供了信息服務平臺,即成為廣告的發布者,所以呢,今後在朋友圈發廣告一定要小心一些,胡亂去轉發一些廣告,也有可能面臨處罰。維護一個好的網絡環境,創造一個積極向上正能量的平臺,我們每一個用戶都有責任。掙錢無可厚非,但切莫連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做了違法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龍警說法丨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朋友圈非洩憤之所
    故將罰單拍照後發至朋友圈和微信群並配侮辱性文字以洩憤一個小時後,其自覺不妥將該條朋友圈刪除2020年7月13日汪某某被傳喚至永中派出所經辦案民警對其法制教育其表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表示以後不會再犯2020年7月13日龍灣公安分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之規定,以公然侮辱他人對汪某某作出罰款五百元的處罰決定。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自媒體時代,人人持有「麥克風」,個人言論的空間前所未有地拓展。不過,天橋區檢察院檢察官提醒您,網絡空間並非「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並不等同於無所不言。侮辱受災群眾網友被刑拘  近日,受颱風「利奇馬」的影響,我國多個省市突發暴雨洪澇災害。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朋友圈罵人也犯法
    為了「洩憤」,張某在自己微信朋友圈發布了涉及李某的侮辱性語言,其中還貼出了李某的照片。張某發布的這些朋友圈內容對所有好友都公開,大家都可以看到,張某微信中的好友人數有1000多人。李某發現張某發的這些朋友圈內容後,多次勸阻張某刪除並賠禮道歉,但張某置之不理,無奈之下李某將張某起訴到了法院,要求張某刪除發布的侵犯名譽信息,在朋友圈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
  • 富平法院:微信群非人格權保護的法外之地
    富平法院:微信群非人格權保護的法外之地 2020-12-31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遵紀守法!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不造謠、不傳謠!6月30日上午,臨湘市組織開展交通聯合執法行動,在群強路永發巷對侵佔路面經營行為依法整治時,遭到謝某玲等人阻攔。謝謀華通過微信朋友圈、微信群進行發布,惡意誣衊執法人員暴力執法,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7月1日,臨湘市公安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之規定,對謝某華予以行政拘留十日嶽陽頭條#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不造謠、不傳謠!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言論應守法!
    網絡是個虛擬的空間,  但並不是法外之地,網民可以在網絡張揚個性、宣洩情緒、表達意見建議,但是,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必須尊重事實01酒駕求被抓,得償所願2月18日,青浦公安接到舉報稱,有人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段自稱酒駕的視頻,並配以「求抓」字樣。視頻中,女子叫囂「酒駕酒駕!求抓進去!關進去可以月瘦十斤的那種,減肥不是夢!」接報後,警方迅速開展調查處置。
  • 微信群發布謠言受處罰
    近日,潮陽公安機關依法查處一起利用微信群發布謠言的案件,依法處罰造謠者。7月15日凌晨,潮陽公安機關發現,一名網民在「揭陽XXX爆料23群」轉發一段學生跳樓的視頻,並聲稱系發生在潮陽區西臚鎮。對此,潮陽公安機關立即組織查處,經核查,該視頻純屬虛構,當日發布該視頻的違法人員陳某被傳喚到公安機關接受調查。經查,陳某系谷饒鎮某公司工作的文員,其對虛構事實、在微信上發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並深表懺悔,主動刪除發布的內容。目前,公安機關己依法對陳某做出處罰。公安機關呼籲,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廣大網民要遵守有關法律法規,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共同維護良好網絡環境。
  • 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微商進行虛假宣傳將承擔法律責任
    【案情簡介】1月26日,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間,四川安嶽縣某母嬰用品店為促進銷售「親力素」牌乳鐵蛋白產品,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布「乳鐵蛋白可以有效抑制SARS冠狀病毒感染,有科學研究報告為證」、「武漢的病毒真的很厲害,家裡有乳鐵蛋白的加量吃」的廣告宣傳信息,一時間引起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和質疑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安徽一謊稱新冠肺炎患者男子被拘留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安徽一謊稱新冠肺炎患者男子被拘留 原標題: 1月14日晚上,安徽省無為市公安局民警在工作巡查中發現,本地有一網民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消息稱自己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並邀約網友去某電競旅館上網。隨後,該朋友圈的截圖在多個微信群被轉發。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別拿罵人不當犯罪,你這麼罵人試試
    晚上8:33初某軍在微信朋友圈發表了一條微信發洩心中對民警的私憤。10月5日上午,初家派出所暗訪組民警再次到該代收點檢查整改情況,初某軍雖然表面配合檢查但心中怨氣更甚,上午11:58再次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洩憤的微信。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朋友圈亦是公共空間,說話需謹慎
    從以前走不到盡頭的路到現在遊遍世界;從郵寄信件告知心情瑣事到現在千萬裡之外都可以聊家常訴心情,感謝這個時代短短髮展十幾年就讓我們見識千萬年人類沒達到的地步,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在自己的朋友圈發布一些心情動態,有的人一天發幾十上百條,有的人發了就設置僅自己可見,他們都在幹什麼呢?想什麼呢?
  • 「警情通報」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喀什4名網民散布疫情謠言被教育訓誡!
    1月23日,喀什市一網民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信息稱「喀什市人民醫院確診新型肺炎病例了」等不實言論,該網民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喀什市公安局網警當面進行批評教育並寫下保證書。1月25日,喀什市一網民在乘坐公交車時聽到車上有人談論「喀什已經也有1例新型肺炎」的不實言論時,隨即將該虛假消息發送至微信群,該網民被喀什市公安局網警當面進行批評教育,並寫下保證書。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可能把自己送進去!
    當前社會信息發達特別是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普及的情況下朋友圈裡總有人傳播一些看似真實實際子虛烏有的消息那微信朋友圈、微博傳播謠言要負什麼責任?2018年5月6日當晚,象山縣公安局民警在象山縣丹西街道大白象工商銀行門口處理一起普通的治安糾紛,並無人員受傷,之後被網友錄製視頻發布於微信群。
  • 一直在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你還不信?
    一般而言,很多人都覺得我在網絡上發幾句話又能怎麼地呢,頂多真就是侵犯了別人的名譽啊,也就是賠個禮道個歉,大不了賠點錢拉倒了,真沒想到這次竟然動真格的了,按照刑法進行處罰了。我們看一看在網絡上隨意發表觀點,可能涉及的幾個罪名。
  • 微信公布朋友圈8月十大謠言:微信群聊涉及色情內容群主將被處以...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今天,微信官方對外公布了八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新冠疫苗開賣、微信群聊涉及色情內容群主將被處以行政拘留以及海霸王冷凍海鮮是日本核汙染海域產品等。日前,朋友圈流傳:「新冠疫苗已經出來了,498一支,打3支。部分人員可以優先使用,年底能普及。」
  • 「平安守護」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切莫發布不實信息
    為吸引大家的眼球,鄢陵縣的康某竟藉助抖音發布不實信息。近日,鄢陵縣公安局對康某作出行政拘留10日並罰款5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身邊的事】12月16日晚,鄢陵縣公安局張橋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人在抖音上發布不實信息誹謗侮辱他人。
  • 【微關注】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兩男子散布謠言自食惡果
    【微關注】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兩男子散布謠言自食惡果 2020-06-03 0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警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發言同樣要謹慎
    而微信平臺上,一位暱稱「高山流水,川流不息」的網民在名為「和諧中鐵」的微信群內發布「殺人者是英雄好漢,警察是拿了證的土匪」等辱警言論,其發布的辱警言論涉及廣泛,造成的影響極其惡劣,被以尋釁滋事罪刑拘。當然這絕對不是第一次,此前有瀋陽民警犧牲,有兩人因發辱警言論以尋釁滋事罪被刑事拘留。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新疆查處曝光12起!
    經查,相關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製作、複製、發布謠言、淫穢、色情、賭博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信息,擾亂經濟秩序、社會秩序,破壞網絡生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防範和懲治網絡傳播虛假信息條例
  • 他們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究竟有幾個意思?
    網際網路飛速發展,極大地豐富了公眾的信息權、表達權、參與權,但與之相應的是,低俗信息和網絡謠言也充斥網絡。為了讓網際網路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有必要向公眾強調「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過,下文談到的幾個例子,口口聲聲也在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而表達的卻是另外的意思。 法院不是你家開的 第一個例子是歌手陳羽凡吸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