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3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成為孩子成功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2021-01-18 可馨育兒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步青雲,高人一等,或者是迅速走上成功,每個爸爸媽媽都是愛自己孩子的,都在傾其所有的為孩子毫無怨言的付出著,可是,最後培養出來的孩子走向成功的卻寥寥無幾,難道是我不夠愛自己的孩子嗎?當然不是,每位爸爸媽媽對孩子付出的愛都是無法估量的,這時候就有家長問了,那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呢?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失敗呢?其實啊,這一切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孩子缺乏自信,而自信的培養就來源於我們的家庭教育理念,我們家長的不正確的教育理念就是抹殺孩子自信心的罪魁禍首。

父母常見的3種錯誤教育方式,成為孩子成功路上的最大的攔路虎

不自信的孩子心理裝滿了自卑,怯懦,恐懼,逃避,而發生在家庭當中最常見的幾種錯誤教育方式有以下幾種:

第一,沒有及時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記得有一個小夥伴告訴我童年發生的一件事情對她的一生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小夥伴家裡因為小弟弟突發疾病需要去外地求醫,不得以把年僅9歲的她送到姥姥家上學,每次受到同學無理的擠兌她都不敢吭聲,就因為她是外地的孩子,最怕見到上學路上小朋友在父母懷裡撒嬌的場景,她已經快忘記媽媽溫暖的懷抱是什麼感覺,這些還不算什麼。

最嚴重的一件事情是有一次她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去親戚家找小妹妹玩的時候,親戚讓她幫忙把小豬娃的繩子用磚頭壓住,結果,小豬娃跑了,親戚全家人齊上陣恐嚇小夥伴,如果小豬娃找不到今天就打死你,反正你媽媽也不要你了,小夥伴轉身向身後一望,心空了,身後真的沒有靠山,沒有爸爸媽媽在身邊,雖然後來有好心人把小豬娃送來了,從此以後她再也不相信父母是愛她的,她是多餘的,自卑感油然而生越發濃烈,慢慢的成績下滑,失去了對生活的憧憬,後來,父母知道後也沒有正確的引導開解,這件事伴隨她一生,至今都無法釋懷。

還有一位同學的故事,感覺這位同學很幸運,有兩位懂自己的父母,有一次同學考試成績分數沒有及格,垂頭喪氣的回到家中,也不說話,也不吃飯,可是她的父母沒有責怪,坐在孩子身邊耐心詢問,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情,當聽到孩子說沒有考好的時候,父母不但沒有責怪,反而對她特別關心,媽媽在身邊安慰女兒,爸爸趕緊下樓給孩子買點好吃的,所以,我的那位同學不管成績如何,至少她一直是活的很陽光的,對生活是充滿希望和朝氣的。

這兩件事事實證明,無論孩子發生什麼事情,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第一時間站在孩子身邊,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安撫孩子的情緒,讓他說出事情的原委,以免冤枉了孩子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即使孩子做錯了事情也不能噼裡啪啦用武力的方式解決,也要給孩子改過的機會,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無論他做了什麼事情父母永遠都是愛他的。正確的處理方法不但可以保護孩子的自信心不被受挫,而且還可以通過這件事情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關係,從而在孩子心中樹立起更好更偉大的父母形象。

第二,孩子的自信心缺乏來自於父母經常說的那句: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優秀,你怎麼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我們小時候大部分父母都對我們說過這樣的話吧?經常拿我們跟別的孩子來做比較,這樣恰恰會適得其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其實孩子心裡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你怎麼不如別人家的父母?

還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情,夫君是輔導初中文化科的,有一次晚上輔導完一位女同學後跟她的媽媽談話,談一下孩子最近輔導學習的情況,當夫君說道某個學生到這補課成績提高的時候,一旁的媽媽及時插話對她的女兒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棒,你怎麼就不如別人家的孩子?」這時候那個女生的表情更加糾結了,本身那天她還生病感冒著。

我當時沒有及時糾正,等他們談完話之後跟她媽媽說:「其實孩子已經很用功了,她也不想每天放學了還要上補習班補課,還花費著父母的血汗錢,她也想把成績趕上去,給父母爭光添彩,當我們說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孩子的時候,先問下我們自己有沒有先成為別人家的父母?我們做父母的是孩子最信賴的人,如果我們都不相信孩子還有誰能相信她呢?」這時候,孩子再也控制不住心中壓抑已久的情緒,哇的一聲哭出來了,我笑著對她媽媽說:「我說到孩子心坎了,哭出來就好了」,從那以後那個孩子變得陽光了很多,走路都是那種帶風的自信。

我們做父母的如果不如人,那是我們自己的事情,就不要把這種負擔強加到孩子身上,尤其是父母曾經的「遺憾」,「願望」等等,因為某種原因沒有完成的話,那是我們自己的事情,孩子他屬於一個個體,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規劃,孩子是屬於我們的,但又不屬於我們的,我們只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通道而已,他有自己的使命要去完成,孩子,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學會放手,尊重孩子。

第三,父母榜樣的力量,對於提高孩子自信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記得以前,在弟弟的QQ空間裡面看到一個笑話,特別有意思,有兩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對話,其中一個小朋友說:我覺得爸爸媽媽對我們特別的不公平,我的成績不好,被爸爸媽媽經常罵成是笨鳥。

這個孩子很不服氣地對他的小夥伴說:「其實你知道嗎?世界上有三種鳥,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怕累不飛的。」

「那還有一種呢?」他的小夥伴問。

「最後一種最討厭了,自己不想飛,還為他們的懶惰找藉口,就在窩裡下個蛋,讓下一代使勁飛。」小朋友心有不甘的說。

呵呵,雖然是個笑話,卻是現實家庭當中最普遍的一種現象,都說父母是原件,家庭是複印機,孩子是複印件,如果孩子出了問題,您說是修改複印件呢還是修改原件呢?無庸置疑,當然是修改原件了,只要我們父母樹立好了榜樣,孩子就會照樣學樣。

自信心缺失導致與成功失之交臂,父母3種方法幫孩子輕鬆找回

當父母遇到問題的時候經常說「我不行」,那您就不要責怪孩子「他不行」,當您面對困難的時候總是說「我不敢」,那您就不要責怪孩子「他懦弱」,當需要您解決問題的時候經常說「我不會」,那您就不要嫌棄孩子「他太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學校,父母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只有您給孩子樹立起了好榜樣,做好自己,經常對自己說「我可以」,「我能行」,「我一定能做到」,這樣您才能培養出一個自尊自愛,自立自強,自信心滿滿的孩子。

孩子對於我們來說就像是一個迷宮,在成長的路上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每次遇到孩子問題的時候,家長都會感覺焦頭爛額,其實呢,只要我們家長經常的陪伴孩子,聆聽孩子,關注孩子,那麼就不難發現問題的根源所在,孩子是果子,父母是大樹,果子出了問題,就要找樹根的原因,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多多的讚美孩子,鼓勵孩子,您的孩子就會心裡充滿陽光,充滿自信,成功的大門,一定會為您的孩子敞開!

自信對孩子如此重要,你是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可馨育兒,一個有溫度的自媒體。喜歡我們的內容,記得收藏關注分享哦。圖片來源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懲罰孩子不能只靠責罵,這3種責罵孩子的方式,最易摧毀孩子自信
    現在年輕的父母經常會有這樣的狀況,看到家中調皮的孩子,一犯錯或一耍脾氣,鬧情緒,前幾句還好聲好氣的教育他們,可看到孩子們一點沒有收斂的架勢,就會直接破口大罵了。或許只是想罵醒孩子,有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也或許是因為看到孩子不聽從自己的命令,這種憤怒就轉變成了怒火。
  • 豆瓣9.3《鷸》:在孩子成才的路上,聰明的父母很「絕情」
    我從三部分剖析:父母的嚴厲教育、個人學習、打破慣性思維,分析對這部奧斯卡短片的理解。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鷸媽媽對寶寶的教育很有意思,也正是鷸媽媽有點「絕情」的教育讓孩子不斷進步,主要分為三段:走出溫暖的巢穴鷸寶寶小時候天真調皮,毫無壓力,在溫暖的巢裡看潮起潮落,看其他鷸驚慌捕食,只需要等著媽媽回來,張大嘴媽媽會把蚌肉塞進來,真正的飯來張口。為了讓寶寶有生存能力,第一步便是走出溫暖的巢穴。
  • 【家教】教育不止靠老師,孩子的問題是父母問題的映射
    優秀的孩子多是優質教育的結果,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孩子的問題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問題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問題的最大製造者,同時也是孩子改正錯誤與缺點的最大障礙。-01-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親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我接觸過這麼多的傑出的父母,沒有一個是輕易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優秀的母親甚至說,很多人都認為我很輕鬆,說你的孩子那麼優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連晚上睡覺其實都有一個眼睛是睜著的!
  • 八種教育方式讓孩子自殺
    一位心理專家告訴記者,某地一高中畢業生因為父母私下改了他的高考志願而跳樓自殺了。這位心理專家分析,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悲劇,正是因為父母的任性培養了孩子的任性。在孩子還只有3歲時,他的母親一定要他在蹦蹦床上玩,在她看來,這是在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
  • 為什麼孩子總是很慫,這三種教育方式就很容易讓孩子變「慫」
    長久下去,孩子的性格越來越懦弱,做家長的也慢慢的無可奈何了。一,那孩子為什麼會「慫」呢?很多家長都表示父母的性格並不是膽小懦弱的,認為自己的孩子「慫」和自己沒多大關係。但是這種認知錯誤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些家長錯誤的教導教育方式會影響到孩子的認知和行為,甚至於有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慫」的變本加厲。
  • 父母要教育孩子學會拒絕毒品
    據媒體報導,今年3月10日,北京市昌平區一名在校生因吸食冰毒過量死亡。今年4月17日,北京朝陽警方在朝陽區一別墅區內抓獲4名涉嫌吸食大麻的學生,其中一對黃姓雙胞胎剛滿18歲,正在一所「貴族學校」讀高中。去年11月8日,年僅17歲的女孩霍某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民生路上的一間出租屋內,和同學關某某、於某某一起吸食了甲基苯丙胺,即冰毒。
  • 愛因斯坦:孩子出生就是天才,是錯誤的教育方式扼殺了他們的天賦
    孩子自打出生後,就被家長寄予厚望,畢竟我們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並對孩子的培養方面非常重視,尤其是最近幾年幼兒教育支出的比率大幅提升,平均下來幾乎佔一個家庭總支出的26%,可以看出家長都有多麼的重視。不過據調查顯示,90%的家長並沒有掌握一些正確的育兒方式,也就是說家長們雖然重視孩子的教育,但是大部分的家長都用錯了教育方式。
  • 辛苦養大的孩子,卻成了白眼狼,只怪父母用了「養狼」的教育方式
    當我們看到這樣的事件的時候,心裡都會非常的氣憤,而在譴責他們的同時,也會產生疑問:為什麼這些孩子長大之後,會不孝順父母成為一個個白眼狼呢?其實這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那麼對於家中有這樣的「小皇帝」,我相信很多家長如果也受到過孩子這樣的對待,心裡也會有同樣的感受,那麼孩子到最後成為白眼狼,跟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們不能再用養狼的方式去對待孩子,而是應該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
  • 不要用錯誤的歸因教育孩子
    如果說這樣做可以教育出特別好的孩子也就罷了,但問題是,家庭這樣給孩子歸因,企圖讓孩子聽話,改正錯誤,孩子是看不到背後的邏輯和道理的,他只能儘量去不讓媽媽生氣和逃避媽媽的懲罰。- 04 -長期被用錯誤的歸因教育的孩子,往往是是非觀念比較模糊,比較無助,甚至於非常喜歡推卸責任。孩子們會不斷的探索父母和外界對他行為的底線。
  • 《地球上的星星》:告別直升機父母,學會用「情感引導」教育孩子
    所以,本文將著重分析父母在養育過程中犯的錯誤以及對伊桑性格的影響,在本文最後一部分我將淺談如何告別「直升機父母」,學會用「情感引導」教育孩子。過度付出和超高期望使得父母變成「直升機父母」,而這個特徵又讓他們在育兒過程中犯了很多錯誤「我哪裡做的不夠?
  • 「我兒子在外面欠下的錢是個天文數字,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收場 」 :孩子還沒長大,是父母這輩子最大的機會
    節目中白髮如雪的老人叫李雪英,多年前,她的兒子大學畢業後炒股欠下了75萬元外債,兒子離家出走,那之後音訊全無。 李雪英老人堅定地認為,只要自己替兒子還清了所有外債,兒子就可以回家了。她每天提著籃子在大排檔售賣小吃,花甲之年終於替兒子還清了所有債務。
  • 「隨意給差評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挫折」
    3.孩子心裡嚴厲的懲罰者很多來訪者身上都顯現出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內心都住著一個嚴厲的懲罰者,會對自己些微的不好實施嚴厲的懲罰。不做孩子的差評師想要讓孩子不在自滿和驕傲中迷失,父母們都會適度地做出一些「差評」,這一點在我們的教育中也無可厚非,只是,如何才能更好地達到我們原本的目標呢?
  • 哈佛教授:低情商孩子的父母有這3種特徵,孩子沒出息怨不了別人
    孩子的情商來自於父母  情商是人面對社會和他人時所使用的一種方式方法,是人在成長過程中跟隨外界環境受到影響而不斷成長起來的一種能力。父母作為孩子最早接觸、也是接觸最頻繁的社會環境,自然也是孩子情商的發源地,如果父母不能給孩子帶來良好的影響,那麼孩子的情商也自然會因此大打折扣。
  • 心理學專家:情商低的孩子,父母都有5種表現,要從自身找原因
    現在大部分父母把成績高低與智商的優勢作為判定孩子成功的關鍵,忽略了對孩子的情商教育。這導致了很多優秀的人才擁有極高的天賦,卻因為不會為人處世泯然於眾人。這時候家長就會開始抱怨孩子的不足,根本想不到從自身尋找原因。白巖松曾表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而馬雲也認為智商像船,情商像帆,沒有帆的孩子不可能順風順水。
  • 教育孩子時,父母最毒的一句話竟是……
    「他還是個孩子!」已經成為了眾多父母維護自己孩子犯錯的萬能句。不管所犯之錯是大是小,一句「他還是個孩子」總能讓事情悄悄過去。01 不懂事的是孩子,還是大人呢?「他還是個孩子!你幹嘛呢!」他是孩子,他不懂事,你是大人,難道你也不懂事?2 最後為錯誤買單的是誰?
  • 傳統教育中什麼樣的錯誤最無解?心理學:其實是「父母」兩個字
    可以說現在家庭最重視的就是教育,也是社會上比較關注的問題,自古以來教育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更多的是重視心理的建設和成長,讓他們的心理和精神方面得到滿足,孩子的性格才能夠更加健全。 現在的教育方式有很多,教育觀點也是層出不窮,不過對於中國家庭式教育來說,傳統方式佔據了一大部分。
  • 幼兒園裡這3種「冷暴力」,孩子可能在默默忍受,可父母卻不知情
    《少年的你》熱播之後,校園暴力這個話題成為人們討論的重點,其實校園暴力不僅僅發生在初中生、高中生的身上,現在很多幼兒園的孩子,比校園暴力更可怕的就是冷暴力。或許會有家長說,孩子的幼兒園是經過自己精挑細選過的,不會出錯,但是千萬不要盲目自信,新環境也會讓他們產生很多不適應的症狀。
  • 為什麼有的孩子越來越「笨」?哈佛大學: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犯了4種錯誤
    在孩子的成長中,這4種容易讓孩子慢慢變笨的行為,家長要警惕。 這就是著名的「標籤」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也指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
  • 怎樣培養孩子的高智商?這3種方式,父母可以看下
    文/東動育兒日記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家裡的孩子能夠更加聰明,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有不少父母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一些情況就是高智商的表現,但是父母對此卻並不是特別了解,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導致很多父母錯過了孩子成長的最為關鍵的過程。
  • 林永健兒子變身鋼琴小王子,父母的付出決定了孩子的成功
    懂事的大竣知道沒有好好練琴是在犯錯,所以主動向媽媽承認錯誤,讓媽媽來批評教育他。不能一味地批評孩子,更不能放棄藝術,對孩子放任自流。家長們要做的就是正確地引導孩子,多多進行對音樂興趣方面的培養,讓孩子燃起對於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這樣孩子才能逐漸一步步地邁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