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是不好吃還是生存法則?

2020-12-04 大臉科學視野

幾千萬年的進化,讓人類變成了雜食動物,熟食的習性更是讓人類食譜的選擇範圍變得寬廣。肉類作為豐富的蛋白質來源,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來源。可是對比動物的飲食習慣,我們會發現,在人類的餐桌上很少看到食肉動物的身影,大多數的肉類都來自食草動物。

是不好吃還是一種巧合?這種人類獨特的飲食特點真相到底是什麼?我們不妨從進化過程、毒素富集效應以及生理結構這3方面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進化過程

所有生物所表現出的特點,都是為了不斷地適應環境以謀求更好的生存,人類當然也不能例外。雜食性動物「有啥吃啥」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因為那天沒有獵物而飢腸轆轆。然而,在遠古時期,食肉動物大多都是些高大的猛獸,相比較食草動物溫順的性格,後者狩獵確實容易許多。

在人類發展史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動物的馴化。被圈養起來的動物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供其享用,沒有肉類的困擾也大大緩解。顯然,在難度上,兇猛的肉食性動物可能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馴化。

投入和產出比也是人類選擇吃食草動物的主要原因之一。相比較食草動物的食物來源,選擇每天吃幾公斤肉的食肉動物來馴養,完全屬於費力不討好的做法。

據估計,一頭成年北美灰狼一次能吃下7公斤左右的肉,而它的最大體重也只在80公斤左右,加上生長周期長,明顯屬於賠本買賣!

從能量的角度來看,能量的傳遞沿食物鏈是逐級遞減。這意味著越高等級的動物想要獲得相同的能量,就需要攝入更高的食物。

如果按10%的能量傳遞效率,那麼1000噸草可以養活100噸的牛群,100噸牛群又可以養活10噸的獅群,假設人類只吃獅子,能夠養活的人類可能只剩1噸。與直接吃牛肉相比,能量的利用率下降了不少。

毒素富集效應

毒素的富集現象在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一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中不斷累積,而越高級的生物,其有害物質的富集度也越高。這裡就要說到肉食性動物身體中一些常見的寄生蟲和病菌。

食肉動物由於多年吃肉,其肉嘌呤明顯比植食性動物的含量高,這使得它們肉質的酸性更濃重,不僅口感極差還最容易滋養寄生蟲。蛇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植物屬於鹼性,食草動物的肉在酸鹼中和之後口感和能量都會得到改善,毒性風險也相對較低。

生理結構

我們所吃的食物最終是為了我們的能量與營養,因此能夠消化這些食物的身體機能也必然需要被考慮在內。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食肉動物,食草動物以及人類的消化系統,或許也能找到這一問題的答案。

自然界中,肉食性動物大都擁有非常「簡短」的消耗系統,它們的小腸長度大約只有身體的3倍。這是由於肉類食物腐爛得極快,長時間的體內停留會讓生成的毒素被血液吸收,以至危及生命。

食草類動物則是靠樹木枝葉或其它植物維生為生,這需要與它們唾液中的澱粉酶充分混合。另外,植物類的食物並不會很快腐爛,因此可以通過腸道慢慢消化吸收,這也造就了食草類動物長於身體10倍的小腸。

而人類最早時期是以水果等植物的果實為生,這讓我們的消化系統與食草動物非常相似。人類的腸道大約是身體長度的12倍,從這個數據來看,我們其實更適應素食。而火的使用讓人類開始能夠享受肉類的美味,這時顯然食草類動物的肉類要比更高一級的肉食動物更易於我們的消化。

長期的食用植物讓食草動物的肉質更偏鹼性,貼合人體消化系統的內環境,而肉食動物的酸性肉質可能對我們來說更是一種傷害。

其實確切地說,人類只是很少食用陸地上地肉食動物,像海中的一些魚類大多也是肉食動物,卻經常出現在人類的餐桌上,甚至還變成了美味。對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

往期回顧:

眼睛是上帝的設計?如果給動物界的眼睛排名,人類眼睛能完勝嗎?

大猩猩不做力量訓練,肌肉卻很發達,為什麼人類不行?

如果你有想看地話題,不如評論區給我們留言,我們馬上安排~

相關焦點

  • 食肉動物為什麼很少吃食肉動物?是因為肉不好吃嗎?
    在大自然中,弱肉強食是亙古不變的法則,在自然法則的面前,一切都要按照規則來,就比方說食物鏈,幾千年來各類動植物也都是遵循著食物鏈的法則才能綿延至今。但是大家也能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食肉動物很少會吃食肉動物,仔細想一下是不是這樣的?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肉不好吃嗎?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可以說只有不想吃的,幾乎沒有吃不到的。而在我們的食譜中,肉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說必不可少,像牛肉,羊肉,豬肉等。 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美味佳餚,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所吃的肉,大部分都是食草動物們的肉,很少會有食肉動物們的肉。這是為什麼?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可以說只有不想吃的,幾乎沒有吃不到的。而在我們的食譜中,肉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說必不可少,像牛肉,羊肉,豬肉等。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美味佳餚,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所吃的肉,大部分都是食草動物們的肉,很少會有食肉動物們的肉。這是為什麼?
  • 人類愛吃肉,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不斷有人問,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老虎豹子的肉不好吃嗎?現實生活中還真是這樣子,別說老虎豹子了,就是家貓野貓的肉,一樣很少人吃。這個問題認真琢磨起來,還真是個問題,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確定不是因為動物保護。
  • 為何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食草動物,還是食肉動物,都能夠被人類所獵殺,但事實上,人類並不依靠捕殺食肉動物來獲取生存所需的食肉動物的肉不好吃牛雖然大, 但牛很少傷人,那熊就不一樣了,且它的生長和繁殖也是很緩慢。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動物?專家說出了原因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動物?專家說出了原因 所有的生物想要生存下來就必須要進食,沒有食物註定無法生存,而現在大多數物種可籠統的分為食草動物,食肉動物跟雜食動物,說白了就是吃草的,吃肉的,肉跟草通吃的,對我們人類而言就是雜食性動物,因為我們除了蔬菜瓜果也會吃各種肉食,然而我們人類所選擇的肉類一般都是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那些食肉動物的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動物?專家說出了原因
    所有的生物想要生存下來就必須要進食,沒有食物註定無法生存,而現在大多數物種可籠統的分為食草動物,食肉動物跟雜食動物,說白了就是吃草的,吃肉的,肉跟草通吃的,對我們人類而言就是雜食性動物,因為我們除了蔬菜瓜果也會吃各種肉食,然而我們人類所選擇的肉類一般都是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那些食肉動物的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人類作為雜食動物,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那麼為什麼人類幾乎只吃食草類動物,而很少會去吃食肉類的動物呢?即使是到了現代,食草類動物的人工飼養成本相比較於食肉類動物來說也是低了非常多的,並且容易獵殺。其實早在原始時代,人類還是經常會一起圍捕獅子之類的一些動物來吃,但是到了現在獅子已經是保護動物了。
  • 作為雜食動物的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我們知道,無論是人類也好,動物也好,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進食。一般來說,地球的所有的生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肉食類動物,草食類動物以及雜食類的動物。我們人類就是非常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我們的食譜包含了肉類以及各種水果蔬菜等等。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
    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動會消耗自身能量,如果需要生存就必須從外界獲取新的能量填補空缺,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並且儲存起來供自己使用,但是動物卻沒有這種」本事」,它們必須通過食草或者食肉來為自己補給。
  • 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而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作為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基本上可以獲取得到世界上任何一種食物,即便是再兇猛的獸類都不在話下。但在我們常吃的肉類當中,大多數都是一些食草類動物的肉,比如牛肉、羊肉、豬肉和雞肉等等,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人類為何很少吃食肉動物,到底是不好吃,還是不敢吃?
    比起肉食動物,為何草食動物的肉質更受人類的青睞?人類作為雜食動物,食譜是非常廣泛的。然而,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人類平常主要食用的肉類,主要來源於食草動物,而非食肉動物。我們會經常吃牛肉、羊肉和豬肉等等,但是卻不會想要去吃老虎獅子。
  • 有人問:「為什麼我們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首先要說明的是人類不是不吃,而是主動選擇少吃或者不吃,其次除了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外,還有雜食性動物。好了,那為什麼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 人為什麼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除了魚類外,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我們平常吃的肉類要麼是食草動物,要麼是雜食動物,很少直接以食肉動物為食,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人類之所以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其實有3個主要原因:獵食食肉動物比較危險能量傳遞是有上限的重金屬的富集效應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是不好吃嗎?
    人類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但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我們卻不吃食肉動物的肉,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根據現代進化論,人類是由類人猿演化而來的,而原本類人猿終生生活在樹上,以樹葉和果實為生,屬於典型的食草動物。在下地生存的過程中,它們逐漸演化出了食肉的功能,只不過由於類人猿力量比較弱,智商也不高,所以這些肉都不是自己捕獵而來的,而是撿拾別人吃剩的腐肉。
  • 為什麼人類總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科學家:吃不得
    老話說得好:病從口入,但也有人說中國古代四大名菜就有熊掌,但仔細想想為什麼熊掌會是名菜?因為稀有,物以稀為貴,而食肉動物稀有的原因就是大自然的自然法則,本來就少,如果大家都去吃,吃掉法則中的一環,自然就會崩塌。
  • 為什麼人類總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科學家:吃不得
    因為稀有,物以稀為貴,而食肉動物稀有的原因就是大自然的自然法則,本來就少,如果大家都去吃,吃掉法則中的一環,自然就會崩塌。世界萬物在地球上繁衍生息,所有的行為和現象,例如人吃牛羊,不吃獅子老虎,都是順應自然的一種發展策略,下面我們透過現象看看本質。
  • 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只吃食草動物的肉?
    但是我們的飲食習慣卻從古至今流傳了下來,那就是只吃食草動物的肉的習慣保留了下來,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呢?,但是沒有像肉食動物的利齒和食肉齒,僅僅有著用來切斷植物的切牙,後排牙齒有著凹凸不平的凹槽用來磨碎和咀嚼食物,和食肉動物比較之下,古代人類無論是圈養食草動物還是狩獵食草動物所付出的代價都是少於肉食動物。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而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呢?可能會有一些人會說,如今有許多動物園就能夠將食肉動物馴化的很乖,比如:老虎,獅子等。它們已經喪失了野性,可以和人類共同生活,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什麼不吃它們呢?
  • 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在看到這個題目之前,你是否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那就是人類為什麼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如果人類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供養食肉動物的能量,比供養素食動物的能量要大得多。因此人類如果直接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由於富集效應,人類更容易生病。2:危險性:遠古時期人類狩獵工具簡單,捕食食草動物的危險性遠遠低於食肉動物,因此人類會從事危險程度更低的狩獵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