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理工在金屬銻單原子催化劑構築及電催化CO2還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張加濤教授與陳文星副研究員在單原子催化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方面,與清華大學李亞棟院士、王定勝副教授團隊合作,在主族金屬單原子銻(Sb)催化劑構築及高效電催化CO2RR應用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Discovery of Main Group Single Sb-N4 Active Sites
-
新疆理化所等在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研究中取得進展
新疆理化所等在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7-09-07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作為有望取代傳統貴金屬鉑催化劑的Fe-N-C材料,因具有多相複雜的結構,對其活性位的定性以及定量一直是這類非貴金屬催化劑研究的難題。
-
雙原子中心型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研究獲進展
雙原子中心型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研究獲進展 2018-06-22 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字體金屬-空氣等燃料電池的陰極反應,氧還原反應(ORR)的研究是當前新能源領域的熱點。
-
北理工基於MOF的銦單原子催化劑設計及電催化CO2還原獲進展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物理化學系能源催化研究所(籌)的陳文星副研究員、張加濤教授和清華大學的王定勝教授、李亞棟院士團隊合作,在In單原子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及高效電催化CO2還原(CO2RR)製備甲酸鹽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Design of a Single-Atom Indiumδ
-
北理工基於MOF的銦單原子催化劑設計及電催化CO2還原獲進展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物理化學系能源催化研究所(籌)的陳文星副研究員、張加濤教授和清華大學的王定勝教授、李亞棟院士團隊合作,在In單原子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及高效電催化CO2還原(CO2RR)製備甲酸鹽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Design of a Single-Atom Indiumδ+-N4 Interface
-
近期國內高校在CO2還原方面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CO2還原是當今研究熱門的課題之一,國內眾多團隊都在參與,近期又有什麼新的進展呢?一起來看看!1、上海高研院二氧化碳加氫催化劑設計開發研究獲進展近日,中國科學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暨上海高研院-上海科技大學低碳能源聯合實驗室研究員孫予罕、高鵬和李聖剛帶領的團隊,在二氧化碳催化加氫催化劑研究中取得進展,實現了更高性能氧化銦催化劑的理性設計與合成,相關研究成果以Rationally
-
華中師範大學在電催化還原CO2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最近,華中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餘穎教授、邱明副教授課題組與美國休斯頓大學任志鋒教授課題組合作,在非典型含氧銅促進電催化還原CO2合成CH4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對於電催化CO2RR生成C2或C2+產物的過程,C-C偶聯反應是非常關鍵的中間決速步驟,這個中間過程需要催化劑的表面牢固地結合*CO中間體,以建立足夠的*CO覆蓋範圍,從而進一步進行*CO二聚。含氧銅結構(含有Cuδ+)被認為是有效進行*CO二聚反應的關鍵,但是由於含氧銅在電催化還原體系中不穩定,以及人們對含氧銅結構認識不足,導致人們對其作用的質疑。
-
湖南大學JMCA報導高性能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
近日,湖南發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應用化學系碩士研究生洪敏在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研究上獲得重要進展,採用富氮石墨烯碳氣凝膠負載FeNx原子簇(FeNx-CN/g-GEL)為燃料電池應用合理設計並規模化製備低成本、高金屬利用率的原子尺度催化劑提供了新的方案
-
北理工陳文星副研究員在碳基單原子催化劑界面調控方面獲系列進展
由於具有極高的原子利用率和相對均一的活性中心,單原子催化劑已經成為當前研究熱點。特別地,碳基載體負載的單原子催化劑在電化學能源轉換方面(如ORR、OER和HER等)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首先,研究小組成功製備了超薄碳納米片負載的單原子Cu催化劑用於高效電催化氧還原反應(ORR)。得益於Cu原子與雜原子(N、S)摻雜調控的碳基載體之間的強協同作用,合成的Cu-SA/SNC單原子催化劑具有明顯增強的ORR活性,在鹼性介質中半波電位可以達到0.893 V vs. RHE。
-
中南劉敏課題組:配位誘導鐵酞菁分子電荷局域化促進氧還原反應
-020-18062-y 全文速覽通過Fe-O配位誘導電荷局域化的策略,打破活性中心鐵的電荷對稱性,提高鐵酞菁催化劑對氧氣的吸附和活化,從而加快氧還原反應速率。這種氧配位的催化劑具有超低的Tafel斜率(27.5 mV dec-1)和0.90 V(相對於RHE)的半波電勢,比簡單負載在乙炔黑(AB)上的沒有軸向O配位FePc催化劑和Pt/C催化劑分別高出30和50 mV。
-
中國石油大學吳明鉑團隊在電催化還原CO2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吳明鉑教授領銜的新型碳材料團隊在高活性金屬氮碳材料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論文《高分散鐵氮氧五配位單原子催化劑高效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Hierarchically micro- and meso-porous Fe-N4O-doped carbon as robust electrocatalyst for CO2 reduction)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Applied Catalysis
-
科學家模擬生物酶設計製備氧還原反應電催化劑
科學家模擬生物酶設計製備氧還原反應電催化劑 2018-06-0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例如,具有Mn輔因子的血紅素銅氧化酶(HCO)可以將O2還原成H2O,其活性中心Mn金屬離子同時與O和N原子配位。
-
合肥研究院製備出氧還原反應非貴金屬基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李越課題組在鐵基納米複合材料的OER催化性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合成的FeP/Fe3O4/CNTs複合材料展現出優異的氧還原反應催化活性及穩定性,並具有很好的本徵活性和快速的動力學過程。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吳明鉑團隊在電催化還原CO2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吳明鉑教授領銜的新型碳材料團隊在高活性金屬氮碳材料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論文《高分散鐵氮氧五配位單原子催化劑高效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Hierarchically micro- and meso-porous Fe-N4O-doped carbon as robust electrocatalyst for CO2 reduction)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
綜述:靜電紡絲非貴金屬納米材料的氧還原性能研究進展
氧還原反應(ORR)是燃料電池的核心反應,製備ORR電催化劑以改善電池的陰極反應引起了廣泛探索。當前,碳載鉑基催化劑(Pt/C)由於其具有良好的ORR活性而被廣泛使用。然而,Pt在地球上的儲存量有限、價格昂貴,阻礙了鉑基催化劑在PEMFCs商業化的應用。
-
燃料電池陰極高效氧還原催化劑研究取得突破
然而,為保證輸出功率,目前的燃料電池仍需擔載較高的貴金屬Pt作為電催化劑,極大地制約了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進程。因此,如何提高目前Pt催化劑的活性同時降低電極中的Pt用量已成為燃料電池技術研究領域的核心課題。 通過實驗和量化計算結果證明,適當地調節催化劑Pt表面的晶格應力可極大地提高其催化活性。
-
哈工大《Angew》:電解水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特種化學電源研究所團隊在單原子Pt電解水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實現了利用醯胺基團(N-C=O)的供電子效應來調節單個原子Pt的電子結構的策略,並表現出優越的電解水制氫性能。目前,原子級分布的鉑原子已經成功地錨定在各種載體材料上,在各種催化反應中表現出了優越的催化性能。SACs中金屬原子與周圍配位環境的相互作用一直被認為是調節單位點催化活性的一個重要參數,但是,這一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通常也沒有很好的研究方法,特別是對於通過熱解方法製備的SACs。
-
青島大學楊東江課題組在非貴金屬ORR催化劑研發取得重要進展
然而陰極氧還原反應(ORR)的緩慢動力學限制了它的大規模應用。目前,貴金屬鉑(Pt)基材料仍是主要的ORR催化劑。然而Pt的儲量稀少且成本高等問題限制了其大規模使用。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一種高活性、低成本的非貴金屬ORR催化劑。目前,含有金屬-氮-碳(M-N4-C)活性位點材料被認為是最有希望取代Pt的ORR催化劑。
-
哈工大在單原子Pt電解水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特種化學電源研究所團隊在單原子Pt電解水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實現了利用醯胺基團(N-C=O)的供電子效應來調節單個原子Pt的電子結構的策略,並表現出優越的電解水制氫性能。(聚乙烯吡咯烷酮協同單原子位點Pt催化劑具有較高的析氫活性)」為題發表在國際化學頂級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響因子12.959),並被選為「Hot Paper」。
-
中科大在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設計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及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的曾傑教授團隊和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鮑駿教授團隊合作,通過精準的氧化刻蝕,調控鈀鉑合金的形貌和組分,設計並構築出了超立方體框架結構催化劑,其在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反應中表現出高活性和高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