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最大小行星,不斷靠近地球,僅憑藉肉眼就可以看見它

2020-12-01 趣說科學

倘若行星在運行的過程當中,由於受到某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偏離了正常的軌道,那麼很有可能會對其他行星造成嚴重的傷害,6500萬年之前,地球就遭受了一顆小行星的碰撞,直接滅絕了恐龍,可見行星對於一顆星球來說,是多麼大的一種威脅!

不過最近有新聞報導,太陽系中有一顆行星正在不斷的逼近地球,近到人們在夜空中,僅憑藉著肉眼就可以發現這顆發光的行星在不斷的靠近地球了,其實這顆行星的質量很小,所以才會被歸為小行星,但在小行星當中,這個行星的質量居然能排到第二的位置,可以說是太陽系中小行星中質量最大的行星了,不過大家也不用擔心,這顆行星也是有著自己的運行軌道的,它不會跟地球相撞,它只會在接下來的幾十天當中,不斷的靠近地球而已!

這顆小行星名為灶神星,哪怕最接近地球的距離也在1.71億千米開外了,所以地球也不用擔心生命遭到威脅,天文愛好者以及我們可以在這場相遇當中好好的觀賞一下宇宙中的行星,畢竟行星在我們的腦海中一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我們知道宇宙中有很多的星球存在,但是憑藉肉眼,基本上是很難發現這些行星的,僅僅只能依靠先進的科學儀器,可是這些儀器太過於貴重,普通人很難接觸得到,但現在,用我們的眼睛就可以看到這顆行星了,就像看見夜空中的星星一樣!

灶神星的平均直徑達到了525千米,是毀滅恐龍的小行星的50倍,好在不會傷害地球,又由於它反射了太陽的光,又運行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所以我們還可以輕而易舉的看見宇宙中的火星以及其它行星,因為都會被灶神星照亮!

相關焦點

  • 在地球上肉眼可以看見行星嗎?
    這個七政又被稱為七緯或者七耀,是七大行星的總稱,在我國古代日月被歸於行星之屬,當然我們現在知道太陽作為一顆恆星是太陽系的中心,而月球古代也稱為太陰和太陽遙遙相對,也被歸為行星之列。剩下的五大行星就是太白、歲星、辰星、螢惑、鎮星。在史記中有記載「天有五星,地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也沿用至今。
  • 一顆小行星正以極快的速度靠近地球,憑藉肉眼,就可以發現它了
    ,也非常想要看到這種行星!除了天文愛好者之外,以及專業的科學研究者之外,普通人很少會具備專業的儀器來觀測宇宙中的星球,但最近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堪稱20年難得一遇,一顆小行星以非常快的速度正在不斷的靠近地球,在一個晴朗無雨的夜晚,抬頭向夜空上看去,很有可能就會發現這顆小行星的存在了!
  • 太陽系最小的行星--水星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最小的行星是水星。而我們的地球直徑約1.28萬千米。18個水星合併起來才抵得上一個地球的大小。水星是一個類地行星,意思是主要由矽酸鹽礦物和金屬組成,比例大約是70%的金屬和30%的矽酸鹽材料。水星的鐵含量比太陽系中任何其他主要行星的鐵含量高。
  • 一顆小行星現在已距離地球很近,你只需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它
    趣味探索訊 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近地小行星的新聞,而無法親眼一睹它風採,這難免讓人大煞風景。不過現在一個20年難遇機會終於到了,一顆巨型小行星已經非常接近地球,在夜晚我們只需用肉眼就能看到。對於天文愛好者這的確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 在地球上,能肉眼看到的太陽系大行星有哪些?
    在地球上,有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可以很明顯地用肉眼看見,所以在七大行星中,也就只有這五顆行星在中國古代有名字,但是由於距離地球實在太遠,只有利用天文望遠鏡才能看到這五顆行星的細節。正是由於水星距離太陽太近,所以在地球上觀測時,基本上只有這三種情況能肉眼看到水星:(1)水星處於東大距時,黃昏可見;(2)水星處於西大距時,凌晨可見;(3)日全食的時候,有可能看到水星。
  • 太陽系體積最大的行星-木星,它到底可以容納多少個地球?
    我們喜歡用我們熟悉的物體來描述陌生物體的大小。我們經常問地球能容納多少月亮,或者多少個地球和太陽一樣大。你可能還想知道多少個地球的體積相當於其他行星。事實上,木星的體積相當於1300個地球。木星的大小比太陽小一個數量級(×0.10045),但仍比地球大一個數量級(×10.9733),大紅斑大約有二到三個地球大(數量級相同)。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被歸類為「氣體巨行星」。如果它的質量比現在大80倍的話,它就有可能變成一顆恆星。科學家甚至說木星和它的衛星在運作方式上與我們的太陽系類似。
  • 太陽系中除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這顆行星也能用肉眼觀察到
    夜空中天上會有很多星星,那些星星絕大多數和太陽一樣屬於恆星,除此之外還有星雲、星系、衛星及太陽系內的幾顆行星,運氣好的時候還能看到彗星及小行星。《史記》中有言:天有五星,地有五行。這是將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和天上的五顆行星配在了一起,從這句話中也能分析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是肉眼能夠看到的五顆行星。金星是比較容易觀察到的一顆行星,它是夜空中除月亮之外最亮的一顆星,有時候下午天還沒黑的時候就能夠在西邊附近看到一顆明亮的星星,那就是金星。有時候天亮之前金星也能夠較太陽更早地升起,所以金星在中國古代也叫啟明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大小、質量、亮度你清楚嗎?
    百科故事在太陽系裡,行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有的行星圍著太陽打轉發光,除月亮這顆矚目的行星外,最為我們了解的是八大行星了。這八大行星中最亮的是那顆,最大的是哪顆呢?這八大行星排列順序是怎麼樣的呢?探秘志為你揭秘這八大行星從質量大小到亮度大小的具體排列順序。
  • 如何觀測太陽系最近的行星?
    水星(英語:Mercury),中國稱為辰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內側的一顆。它也是最小的,並且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偏心率。它的軌道每87.968地球日繞行太陽一周而每公轉2.01圈時也自轉了3圈。水星有著太陽系行星中最小的軌道傾角。
  • 北極星是我們太陽系的行星嗎?
    太陽系行星只有8顆,除了我們地球,依次從靠近太陽算起,還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我們地球夾在金星和火星之間。而在夜空中,我們肉眼能夠看到的星星有6千餘顆,其中只有5顆行星能夠看到,其餘的都是恆星。恆星是什麼?就是由於質量很大,在巨大引力壓縮下,中心不斷發生著核聚變,由此產生巨大的能量輻射,不斷向太空散發著光和熱的天體。
  • 人類用肉眼看到最遠的星星,距離地球究竟有多遠呢?
    事實上,除了太陽和月亮之外,太陽系中肉眼可見的天體還包括六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和天王星。在這六顆行星中,天王星距離地球最遠,只有在日食期間肉眼才能看到,當時天王星距離地球近26億公裡,為17.3個天文單位。
  • 人類肉眼能看見的最遠天體有多遠?——75億光年!
    人類肉眼能否看見一個物體,取決於物體發出的光在到達地球時,其可見光波段的亮度是否足夠強,如果一個物體的亮度足夠強,即便傳播很遠也可能被我們肉眼看見;目前有記錄的,人類肉眼能看見的最遠天體是2008年的一次伽瑪射線暴,對應天體距離地球75億光年。
  • 人類肉眼能看見的最遠天體有多遠?——75億光年!
    人類肉眼能否看見一個物體,取決於物體發出的光在到達地球時,其可見光波段的亮度是否足夠強,如果一個物體的亮度足夠強,即便傳播很遠也可能被我們肉眼看見;目前有記錄的,人類肉眼能看見的最遠天體是2008年的一次伽瑪射線暴,對應天體距離地球75億光年。
  • 九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內行星
    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水星在直徑上小於木星和土星,但它的質量更大。它僅僅勘測了水星表面的45%(並且很不幸運,由於水星太靠近太陽,以致於哈勃望遠鏡無法對它進行安全的攝像)。水星的軌道偏離正圓程度很大,近日點距太陽僅四千六百萬千米,遠日點卻有7千萬千米,在軌道的近日點它以十分緩慢的速度按歲差圍繞太陽向前運行(在十九世紀,天文學家們對水星的軌道半徑進行了非常仔細的觀察,但無法運用牛頓力學對此作出適當的解釋。
  • 太陽系八大行星體積排名,木星是地球的1321倍,地球僅排第五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行星,它的質量是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 。木星為氣態行星,主要由氫組成,儘管木星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行星,但它的質量只是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可想而知太陽的體積有多大!
  • 原來地球有這麼大啊-太陽系中的行星大小排序
    :檢查地球和其他地方的巖石,查看地層中的其他太陽系並進行計算機建模等。這導致了地球和太陽系中其他八個行星的誕生。由於很多氣體最終都進入了系統的外部,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會有氣體巨人-儘管這種假設可能對宇宙中發現的其他太陽系不成立。直到1990年代,科學家們只知道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而在那一刻,人們接受了9顆行星。但是,隨著望遠鏡技術的改進,發生了兩件事。科學家發現了系外行星,即我們太陽系之外的行星。
  • 冬至之夜:太陽系最大的兩顆行星,將抵達800年來最靠近的一次
    今晚,是冬至之夜,同時,也是一次天文觀測的盛宴因為,今晚太陽系的兩大行星:木星和土星,將在地球人的見證之下,在夜空中完成近800年內最「挨近」的一次。因為,此時地球——木星——土星會連成一線。而在地球各個地方,也會觀測到他們800年以來,夜空中最靠近的一次。
  • 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是地球的1408倍,質量僅為太陽的千分之一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原標題: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是什麼?太陽系最小的行星是什麼?感謝提問,為了更好的解答這個問題,並且也為了使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太陽系內八大行星各自的大小,下面小地將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體積全部計算出來供大家參考,按距離太陽由近到遠排序如下。
  • 太陽系最全行星!太震撼了!
    最外側的兩顆行星是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是冰巨星,主要由一些熔點比氫和氦更高的揮發成分組成,比如水、氨和甲烷。幾乎所有的行星都在靠近黃道平面的圓軌道上運行。水星是最靠近太陽(距離太陽0.4天文單位),也是太陽系內最小(0.055地球質量)的行星。水星沒有天然衛星;僅知的地質特徵,除了撞擊坑外,只有淺裂的山脊或大概是在早期歷史擴張與收縮期間產生的峭壁。水星只有非常稀薄的大氣層,它是由太陽風炸飛表面的原子形成的。
  • 太陽系大氣層最冷的行星——天王星
    天王星距離地球大約26億公裡,從地球上是看不到天王星的,這裡長期不為人所知,天王星附近就像是深海潛遊,我們在這裡開始感受到自身的渺小與孤單,它的光環就像是被某顆迷失的行星撞到了一般。天王星的大氣層含有較高比例的氨和甲烷,由於距離太陽太遙遠,溫度過低,氨和甲烷只能以液體存在,天王星是太陽系大氣層最冷的行星,它的內部則是由冰和巖石構成。天王星有一個暗淡的 行星環系統,由直徑約十米的黑暗粒狀物組成。他是繼 土星環之後,在太陽系內發現的第二個環系統。天王星的光環像木星的光環一樣暗,但又像土星的光環那樣有相當大的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