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吧?人體的平均溫度早就不再是37攝氏度了

2020-12-08 36kr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研究發現,自前工業時代以來,人體的溫度其實是在逐漸下降的。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降溫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健康和醫學方面的改善,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生活方式越來越舒適,但具體是什麼原因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本文譯自medium,文章作者Robert Roy Britt,原文標題The Average Human Body Temperature Is No Longer 98.6 F。

圖片來源: Faba-Photography/Getty Images

《生命科學(eLife)》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150多年來,美國人的正常體溫(37攝氏度)逐漸下降了約1.6%,自前工業時代以來就是如此。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降溫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健康和醫學方面的改善,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生活方式越來越舒適。

許多醫療從業者仍然使用古老的、不準確的37攝氏度作為假定的標準,這是1851年一位德國醫生設定的。

「我們的體溫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史丹福大學醫學院(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醫學與健康研究教授、該研究的資深作者Julie Parsonnet博士表示,「每個人從小到大都知道,我們的正常體溫是37攝氏度,但這其實是錯誤的。」

Parsonnet和她的同事們表示,許多醫療從業者仍在使用舊的、不準確的37攝氏度作為假定的標準。而37度是1851年一位德國醫生根據一座城市的2.5萬名患者設定的。

這項新研究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三組醫療記錄,其中包括體溫測量:從1862年到1930年,對23710名內戰老兵進行了測量;從1971年到1975年對15301人進行了全國健康和營養調查;從2007年到2017年,有150280名成年人參觀了史丹福大學的醫療保健中心。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21世紀初出生的男性平均體溫比19世紀初出生的男性低1.06華氏度。與19世紀末出生的女性相比,21世紀初出生的女性體溫下降了0.58華氏度。

這項新研究並不是第一個發現公認的標準不再準確的研究。在2002年,一項對1935年至1999年期間進行的研究的回顧發現,平均體溫低於標準體溫。女性的直腸溫度讀數(通常被認為是最準確的)範圍在36.8攝氏度到37.1攝氏度之間,而男性的直腸溫度讀數範圍在36.7攝氏度到37.5攝氏度之間。2017年,一項針對35488名平均年齡為52.9歲的英國男性和女性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平均體溫為36.6攝氏度。

我們的體溫為什麼下降了?

研究人員說,這些變化並不是因為溫度計的改進。通過研究這些數據集,研究人員發現當儀器相同或相似時,體溫下降的情況會持續數年。

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我們會出現這種情況,但研究人員有一些猜想。

Parsonnet表示:「我認為,這主要是由於我們戰勝了自類人猿進化而來的影響人類的傳染病。即使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炎症的確在減少。身體組織炎症少意味著代謝率低,免疫系統也可以鬆一口氣了。」

我們人類是恆溫動物,無論環境如何,我們都能通過自我調節體溫來生存。這個過程始於身體將食物中的化學物質轉化為能量。新陳代謝產生熱量。代謝率和體溫的變化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性別、飲食、健康、一天的時間以及極端的環境條件或疾病和發燒。

研究人員說,在較小程度上,空調和中央供暖可能迫使人類進行了一些進化。身體不需要花費太多的能量來維持一個恆定的體溫,讓它以較低的代謝率運行。Parsonnet表示:「氣溫總是在17.8攝氏度到22.2攝氏度之間,這可能與我們舒適的生活有關。」她表示還有一些其他的可能,我們越來越多的久坐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為過去的幾代人每天都忙著種地、砍柴,或者在其他方面為生存而苦苦掙扎,而現在,大多數人連續幾個小時坐在辦公椅上,接著是幾個小時坐在沙發上,中間還乘坐著交通工具上下班。

「在生理上,我們確實是和過去不同了,」 Parsonnet說。

目前還不清楚這種體溫的下降是否會繼續,但Parsonnet猜測,隨著幾十年來預期壽命的增加逐漸減少,這種下降可能會逐漸減弱。她也不能斷言體溫下降是否有後續影響。她說:「搞清楚這件事的第一步是要知道它確實正在發生,而我們現在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既然我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我相信未來科學家和醫生就可以找出其中的原因和意義。」

譯者:喜湯

相關焦點

  • 人體要保持36-37攝氏度的體溫竟然是因為這個……
    我們知道,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6-37度,低了或高了身體都會不舒服,但這是為什麼呢? 西媒稱,這是因為36到37攝氏度的體溫可保護人們免受感染。
  • 37攝氏度對人體而言是正常體溫嗎?專家的回答絕對是亮點
    當體溫計測量值顯示為37.2攝氏度左右時,你可能會認為這是正常體溫,繼續起床上班。然而今天的一位專家卻不這麼認為,專家是這樣看待人體體溫值的。150多年前的1986年,一項關於人體體溫的古老研究表明:37攝氏度為人體體溫基準,是正常身體與發病的臨界點。
  • 過去一個世紀人體體溫正穩步下降 37℃可能不再是人體正常體溫
    過去一個世紀人體體溫正穩步下降 37℃可能不再是人體正常體溫  olivia chan • 2020-01-09 15:12
  • 正常的人體溫度在37攝氏度左右 這到底是為何?
    作為溫血動物,人類會產生熱量,而熱量是從我們所攝入的食物中提供能量的化學反應的副產物,正是這種熱量能使人體保持在一個相當狹窄的正常體溫範圍內,機體的生理機能才能在這個正常的小範圍內運行地最好。但有多種多樣的因素(內部和外部)會影響機體的體溫,正常的體溫或許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普遍。那么正常體溫是多少呢?
  • 37℃不再是正常體溫?人體的體溫持續降低,到底意味著什麼
    論文中提到,自工業革命以來,美國人的平均體溫逐漸下降,不到 200 年間,人體體溫下降了 0.4℃,從 37℃ 降至 36.6℃。最後通過數據分析:每隔10 年,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就會下降 0.03 攝氏度。最後表明:人類正常體溫已不再37℃,而是36℃。但是「下降0.4℃」的說法在我們國內尚無數據說明,國外又研究支持。
  • 我們的體溫為什麼總是37.2攝氏度?
    可無論是感覺能被烤化的40攝氏度,還是清涼宜人的26攝氏度,我們的體溫卻一直保持在37.2攝氏度左右。不僅僅如此,無論你是生活在北極,還是生活在赤道,無論你長得矮,還是長得高,無論是胖或者痩,除非你生病了,那麼體溫不僅僅是大概不變的,還非同尋常地搖擺在37.2攝氏度左右。  37.2攝氏度實際上只是機體內部的一個平均值,身體各處的具體溫度是不同的。
  • 37度非正常體溫?人體溫度逐漸下降,全球大流行原因找到了?
    一般的情況來看,人體的正常溫度就是37度,自從1851年來,德國內科醫生卡爾·溫德利希收集了25000名病人的腋下體溫數據,首次確定了人體正常的體溫為37攝氏度,這麼多年以來一直都沒有變過,但是最近來自科學期刊的《elife》的一項新研究表明 ,這個數字可能已經不太適合現代人了。
  • 華氏度和攝氏度的換算 37℃=多少華氏度
    華氏度和攝氏度的換算 37℃等於多少華氏度 攝氏溫度,冰點時溫度為0攝氏度,沸點為100攝氏度。
  • 正常體溫已不再是37℃!人體開始變涼了?
    小時候課本上說,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現實中大部分人的體溫都不到37℃?就在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特帶領團隊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研究了美國的相關數據,發現自19世紀以來,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
  • 華氏度和攝氏度的換算 37℃等於多少華氏度
    華氏度和攝氏度的換算 37℃等於多少華氏度 攝氏溫度,冰點時溫度為0攝氏度,沸點為100攝氏度。
  • 人體溫度不再是37℃?體溫過低意味著什麼?對身體影響有多大?
    在我們以往的印象中,身體的正常體溫應該是37℃,這個溫度剛剛好,說明人體處於一個健康的狀態,而隨著新冠肺炎的來襲,打破了人們固有的思想,37℃已經不再是人體的正常體溫了,現在的溫度基本都是在36.5℃。
  • 北極溫度再次突破,高達38攝氏度,遠古病毒有復活的可能性!
    北極溫度再次突破,高達38攝氏度,遠古病毒有復活的可能性!南北兩極溫度的突破在今年的1月份,發現南極已經超過20℃,零下幾十攝氏度的環境突然發生巨變,讓很多人都擔憂不已,最近根據外媒的最新報導,在俄羅斯北邊的小鎮上溫度達到了38攝氏度,這是北極圈有史以來的最高溫度。
  • 溫度在物理上是如何定義的?沒有溫度是啥意思
    比如前面我們說過米的定義,溫度的定義我們該怎麼描述,溫度高低和沒有溫度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溫度是什麼,是怎麼定出來的!小編去美國旅行的時候,夏天美國人抱怨天氣很熱會講,今天的天氣太熱了,一定有100度。我剛開始聽的是一臉懵逼,了不起40度的溫度,怎麼說成100度,100度早就熱死了。
  • 人體開始變涼了?正常體溫已不再是37℃!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無論是進地鐵、超市、小區,人們都會被測體溫,許多人發現測量結果多為36℃多,很少會就在37℃。 不是經常說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嘛?但為什麼大部分人的體溫都不到37℃?
  • 漲知識|人體的正常溫度為什麼剛好是37℃?
    當環境溫度相比於人體溫度比較低時,人體放出的熱量比產生的熱量要多,就會感到寒冷。幸好人體正常溫度沒有更高,否則冬天豈不是會感覺更冷。但包括人在內的恆溫動物都有通過大腦體溫中樞調節溫度的能力,這個體溫中樞位於人腦部的下丘腦區域。因此,一個人的平均體溫是多少,並不由細胞代謝、肌肉運動等決定,而是事先被自然「設計」好的。人的體溫是37℃?
  • 為什麼人體要保持36攝氏度的體溫? 聽聽西媒怎麼說
    原因是36到37攝氏度的體溫可保護人們免受感染。不同的研究表明,大約36.7攝氏度是最有效的溫度:它可以用最小的能源消耗,生產避免人們受到病毒、細菌和真菌感染的人體熱量。 據報導,這是一種自適應機制。
  • 漲知識丨我們的正常體溫不再是37℃了?人體變涼了嗎?
    小時候課本上說,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現實中大部分人的體溫都不到37℃?就在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特帶領團隊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研究了美國的相關數據,發現自19世紀以來,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
  • 為什麼人體要保持36攝氏度的體溫?聽聽西媒怎麼說
    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報導西媒稱,為什麼人體要保持36度的體溫?原因是36到37攝氏度的體溫可保護人們免受感染。不同的研究表明,大約36.7攝氏度是最有效的溫度:它可以用最小的能源消耗,生產避免人們受到病毒、細菌和真菌感染的人體熱量。
  • 最近天天被測溫才發現:我們的正常體溫不再是37℃了!人體變涼了嗎?
    小時候課本上說,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現實中大部分人的體溫都不到37℃?℃,該數值在1851年,被德國內科醫生溫德利希參考了25000個病人腋窩溫度的情況下首次確定,並沿用了相當長的時間,作為人體溫度是否正常的衡量標準,直到一項新研究的誕生。
  • 人體正常溫度已不再是37度?使用額溫槍測體溫,多少度算是發燒?
    其實,發燒並非壞事,它是人體免疫系統抵禦入侵病毒的表現,但每個人的身體溫度各不相同,人們對「發燒」溫度的定義也有所不同?那麼,究竟多少度才是發燒呢?發燒時,我們通過吃退燒藥等手段降溫是否有效果呢?為什麼會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