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體要保持36攝氏度的體溫?聽聽西媒怎麼說

2020-12-0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報導西媒稱,為什麼人體要保持36度的體溫?原因是36到37攝氏度的體溫可保護人們免受感染。不同的研究表明,大約36.7攝氏度是最有效的溫度:它可以用最小的能源消耗,生產避免人們受到病毒、細菌和真菌感染的人體熱量。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12日報導,這是一種自適應機制。數百萬年前,還沒有所謂的「溫血」動物。所有生物的體溫都會隨環境而變化,是變溫動物,也叫做「冷血」動物。但是自然進化選擇了一些能夠調節自身溫度的生物,無論環境如何,它們都可以讓體溫保持恆定。這些生物被稱為恆溫或者「溫血」動物。脊椎動物如鳥類和哺乳動物(如人類)是恆溫動物,爬行動物如兩棲動物和魚類是變溫動物。

報導稱,在19世紀,醫學人員對許多人的體溫進行研究以求出平均值,結果發現正常體溫為36.5攝氏度,不過最近的研究將該平均值設定為36.7攝氏度。人們還發現,在36.5攝氏度和36.7攝氏度之間的體溫對於人類來說是最有效的溫度,因為人體不需要花費過多的能量來產生熱量,與此同時在這個溫度下,真菌不能攻擊人們的身體。的確,如果溫度升高,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對人體的侵襲將進一步減少,但與此同時,人體熱量的上升對身體而言將是過度的,因為需要耗費太多的能量來產生熱量。

報導稱,必須記住,熱量的產生是由於食物為人們提供了讓人體溫度調節機制發揮作用的能量。要提高溫度,就需要吃得更多,可能需要不斷地餵飽自己,這是不可行的。為了不必整天吃東西並降低感染風險,人類的進化將理想體溫(從能量和微生物學角度出發)保持在平均36.7攝氏度。

報導還稱,但是溫度升高不僅僅充當抵抗感染的保護機制。現已證明,參與溫度調節的大腦區域下丘腦,在特定刺激下會釋放稱為白介素1的物質,該物質會引起溫度升高。這就像提醒人們某些事情正在發生的警告。當人們的體溫上升時,會感到難受,可能會出汗,這為大家提供線索,知道身體可能出了問題。同樣在相反的情況下,如果體溫下降,循環開始出現故障,血管開始閉合(發生血管收縮),大家可能會感到手指發冷,然後開始發抖,這是為產生熱量而啟動的防禦機制。

報導同時指出,儘管人類是恆溫生物,但應注意溫度並非完全恆定。它的變化取決於性別、一天中的時間、年齡、體育鍛鍊、女性月經周期甚至進食。根據新陳代謝調節方式的不同,有些人在進食後可能會感到頭昏腦漲和燥熱,或者感到更冷。總之,如果沒有疾病改變它,那麼人體的平均溫度將始終在36.4攝氏度至37攝氏度的範圍內移動。(編譯/王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體要保持36攝氏度的體溫? 聽聽西媒怎麼說
    ,為什麼人體要保持36度的體溫?原因是36到37攝氏度的體溫可保護人們免受感染。不同的研究表明,大約36.7攝氏度是最有效的溫度:它可以用最小的能源消耗,生產避免人們受到病毒、細菌和真菌感染的人體熱量。 據報導,這是一種自適應機制。
  • 人體要保持36-37攝氏度的體溫竟然是因為這個……
    我們知道,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6-37度,低了或高了身體都會不舒服,但這是為什麼呢? 西媒稱,這是因為36到37攝氏度的體溫可保護人們免受感染。
  • 我們的體溫為什麼總是37.2攝氏度?
    可無論是感覺能被烤化的40攝氏度,還是清涼宜人的26攝氏度,我們的體溫卻一直保持在37.2攝氏度左右。不僅僅如此,無論你是生活在北極,還是生活在赤道,無論你長得矮,還是長得高,無論是胖或者痩,除非你生病了,那麼體溫不僅僅是大概不變的,還非同尋常地搖擺在37.2攝氏度左右。  37.2攝氏度實際上只是機體內部的一個平均值,身體各處的具體溫度是不同的。
  • 體溫之謎:人的體溫為什麼是37℃,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體溫之謎:人的體溫為什麼是37℃,看看科學家怎麼說文/猿飛日月對於人體的溫度,我們人人都非常了解,畢竟我們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的話,即使掙再多的錢,恐怕也是醫藥費,我們都知道人的體溫一般都保持在37℃,如果超過了這個溫度,那麼你肯定是發燒感冒了,如果低於這個溫度的話,很可能你的身體也出了某種狀況。
  • 都說人體正常體溫是37度,為什麼每次測量都是36度多,正常嗎?
    都說人體正常體溫是37度,為什麼每次測量都是36度多,正常嗎?自然是正常的。不大正常的是「正常體溫37度」的這個說法。人體「真正」的體溫是多少呢?2002年發表的一項對從1935年到1998年間進行體溫測量的文獻進行的綜述獲得的人體不同部位的溫度分別是:也就是說,最接近人體核心體溫的直腸溫度才在37.0°C左右,看到外國人經常測量的口腔溫度比直腸溫度稍低;而我國習慣測量的腋窩體溫則更低,平均只有36.3
  • 37攝氏度對人體而言是正常體溫嗎?專家的回答絕對是亮點
    當體溫計測量值顯示為37.2攝氏度左右時,你可能會認為這是正常體溫,繼續起床上班。然而今天的一位專家卻不這麼認為,專家是這樣看待人體體溫值的。150多年前的1986年,一項關於人體體溫的古老研究表明:37攝氏度為人體體溫基準,是正常身體與發病的臨界點。
  • 為什麼要對著額頭打?聽聽專家為你解答
    為什麼要對著額頭打?為什麼要對著額頭打?輻射會不會把腦袋打壞?會不會把眼睛灼傷?這麼多問題聽聽專家來解答1.每天多次用額溫槍測量體溫,會不會輻射過度?不會。通常人體溫度在(36℃~37℃)放射的紅外波長為9~13微米。
  • 體溫36度正常嗎 體溫偏低怎麼辦
    身體正常體溫在36—37度左右。但是有的朋友發現,自己的體溫一直在36度甚至更低一點,便會擔心是不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本文詳細的講解了人體體溫的奧秘。體溫36度正常嗎?男女老幼的體溫有什麼差別?要想讓體溫維持正常該怎麼做?相信你看完會有所了解。
  • 試體溫為什麼要摸前額?
    為什麼不摸其他的地方呢?其實,這是人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人體皮膚的溫度因距離心臟遠近不同、各處皮下組織的血液循環情況不同、皮下脂肪厚度不同和皮膚暴露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皮下組織血液循環旺盛、皮下脂肪較厚、有衣物保溫處,皮膚溫度較高,反之亦然。有人做過一個實驗:一個健康男子,全裸,處於25攝氏度無風環境中,他的體溫為36.5攝氏度。
  • 人體體溫的秘密-動態新聞-華龍網
    人體體溫、人體器官、人體骨骼……各種各樣的數學運算在人體中發生,維持著身體的正常運轉。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人體體溫中的數學知識吧!人在健康狀態時體溫大致保持在36.2-37.3攝氏度,它不是特指某一具體溫度,而是一個溫度範圍,所以人們通常說人體的平均體溫為36.5攝氏度,按華氏度計算,則為97.7華氏度。
  • 新的證據表明,人的身體越來越冷|michael gurven|攝氏度|體溫|提斯曼
    似乎有什麼東西正在改變人體的平均溫度,這可能與我們的現代生活方式有關。多年來,人的體溫似乎越來越冷,體溫低於通常的98.6華氏度(37攝氏度),這是一個公認的平均水平。對玻利維亞一個相對偏遠的土著部落Tsimane的最新研究表明,這種趨勢並非偶然,也不是高收入生活的產物。相反,它似乎甚至存在於衛生保健水平極低、感染廣泛的農村和熱帶地區。
  • 為什麼不能摸死人的手?聽聽老人怎麼說!
    為什麼不能摸死人的手?聽聽老人怎麼說,漲知識了人生自古誰無死,這句話是上輩人留下來的經典。
  • 人類正常體溫從過去的37度下降到36.7度,背後的科學原因是什麼?
    從去年疫情發生到現在,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會非常留意自己的體溫,而且出門的時候被測溫已經成為常態,這個期間相信許多人都發現,原來自己正常的體溫值肯定都要比37攝氏度偏低一些,而一些小區、商場等場所也將體溫高於37.3攝氏度作為發熱的標準。為什麼人類的正常體溫,現在要比過去發生偏低的現象呢?
  • 為何人類測量體溫是37攝氏度?專家解釋,或與這個原因有關!
    2020年對於人類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由於疫情的爆發,很多人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出門佩戴口罩,進出測量體溫,成為了每個人每天都必須要做的事情。通過測量體溫,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有沒有感染病毒的情況,一般來說體溫高於37攝氏度,可能就需要觀察一段時間。
  • 孕婦體溫多少正常?為什麼孕婦體溫比正常人高,你可能不知道這個
    在現實生活中,孕婦和正常任人的體溫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女性在懷孕的時候,體溫相對來說會較高一點,女性在懷孕時,是屬於特殊時期,在這一時期要非常注意,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影響到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那孕婦體溫多少正常?為什麼孕婦體溫比正常人高這一問題很多人都不知道。
  • 為什麼人體正常體溫不是30°C、40°C、50°C,而是37攝氏度?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人的正常溫度是37度左右呢?國外的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人體的37度體溫,對生命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如果體溫低於37度,會引起很多細菌感染,而高於這個體溫,我們會不舒服,還會因為身上溫度過高消耗大量的維生素,從而不得不長期服用維生素,來維持生命的正常運轉。
  • 37度非正常體溫?人體溫度逐漸下降,全球大流行原因找到了?
    一般的情況來看,人體的正常溫度就是37度,自從1851年來,德國內科醫生卡爾·溫德利希收集了25000名病人的腋下體溫數據,首次確定了人體正常的體溫為37攝氏度,這麼多年以來一直都沒有變過,但是最近來自科學期刊的《elife》的一項新研究表明 ,這個數字可能已經不太適合現代人了。
  • 人體的平均溫度早就不再是37攝氏度了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研究發現,自前工業時代以來,人體的溫度其實是在逐漸下降的。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降溫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健康和醫學方面的改善,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生活方式越來越舒適,但具體是什麼原因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 37℃不再是正常體溫?人體的體溫持續降低,到底意味著什麼
    論文中提到,自工業革命以來,美國人的平均體溫逐漸下降,不到 200 年間,人體體溫下降了 0.4℃,從 37℃ 降至 36.6℃。最後通過數據分析:每隔10 年,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就會下降 0.03 攝氏度。最後表明:人類正常體溫已不再37℃,而是36℃。但是「下降0.4℃」的說法在我們國內尚無數據說明,國外又研究支持。
  • 體溫測量多次難超36.5度,為什麼我們「變涼」了?
    「我記得原來看書,書上有說,人體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度。我還問了許多朋友,他們測出來的體溫也很少超過36.5度。這是為什麼?怎麼跟書上說的存在差異呢?」 人體體溫難上36.5度?為此,記者採訪了一些市民。 家住渝北空港新城的胡女士告訴記者,因為上班的緣故,工作日她每天至少要測量兩次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