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之謎:人的體溫為什麼是37℃,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文/猿飛日月
對於人體的溫度,我們人人都非常了解,畢竟我們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的話,即使掙再多的錢,恐怕也是醫藥費,我們都知道人的體溫一般都保持在37℃,如果超過了這個溫度,那麼你肯定是發燒感冒了,如果低於這個溫度的話,很可能你的身體也出了某種狀況。
這就是我們人類和很多動物的不同之處,我們人類屬於恆溫,而很多動物它都屬於變溫,這所導致的結果是這個世界上出現了很多很多冬眠的動物,就比如說,蛇作為冷血動物,他自己的身體很難產生溫度,為了能夠防寒,為了能夠順利過冬,他們都會在冬天來臨之前,將自己餵得飽飽的,然後再打洞入眠。
為何我們人類的體溫不像蛇一樣屬於冷血動物呢?這一點有些科學家的說法受到很多人的認同,在他看來大腦的最佳運作狀態就是在恆溫之下,如果不是在恆溫之下,恐怕在自然災害面前,滅絕的動物會變得更多,對於我們人類而言,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恆溫可能是最佳的選擇。
人的體溫之所以是37℃,這只不過是一個模模糊糊的大概數字而已,要知道人體的各個部位,它的溫度都各不一樣,像是我們人類的口腔,它的溫度就是在36.3至37.2℃,腋窩的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至0.6℃,而在清晨的時候,人的體溫要比下午的時候低上一些,女子的體溫要比男子高上一些。
人類若想要保持一個恆定的體溫,當身體的熱量過多的時候,就要散熱,當身體的熱量過少的時候,就要產熱,在這樣的過程中,人體最容易保持體溫的恆定,對於科學家的說法,大家又是怎麼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