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期的生活中,我們可以觀察這樣的經驗,那就是人腋下的溫度總是在37度左右才算是正常,低於這個溫度和高於這個溫度,人們都會出現不舒服的現象,嚴重的還需要到醫院去治療才會恢復健康。那麼,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人的正常溫度是37度左右呢?
國外的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人體的37度體溫,對生命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如果體溫低於37度,會引起很多細菌感染,而高於這個體溫,我們會不舒服,還會因為身上溫度過高消耗大量的維生素,從而不得不長期服用維生素,來維持生命的正常運轉。
為了分析出具體的原因,科學家們做了這樣一個試驗,模擬30度到40度之間的體溫來計算怎麼樣補充食物和能量才能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在經過一番實驗後,結果剛剛好是37度,所以人體在37度的時候能夠使用最小的動力來維持身體需求的平衡,也只有在37度的時候才能獲取少量的能量,就能達到最大的行動力,可以說這是自然進化的最終結果。
由此科學家們猜測,人體的正常溫度之所以是37度左右這是人類在地球上長期進化的結果,受地球的各方面因素和環境的影響,自動調節出了37度的體溫。而如果地球以後發生一系列變化,比如說地心溫度持續升高,或者環境其他因素發生巨大變化,亦或者是其他因素發生變化,人的身體溫度也有可能隨之發生變化。
科學家們在研究中還發現,人體有大量的酶,這些酶作為讓人體內部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一種中介物質,可以說是人體維持健康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而如果想讓這種酶正常工作,其溫度要在37度左右,正是這樣的人體溫度,才能夠讓維持健康的酶正常運轉,我們的身體才不會出現問題。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受地球環境的影響,體溫必須保持在37度左右才能保持攝入能量的減少,又能夠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要知道在進化一開始的人們,生存環境可是非常惡劣的,人們不光要保持體力和野獸鬥智鬥勇,更需要攝入更少的能量來獲得更高的行動力,只有這樣才能長久的生存下去,這是自然進化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