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C不再是人類體溫標杆 人類100多年來平均體溫不斷下滑

2020-12-05 驅動之家

上學的時候很多人應該記得書本上有說人類正常體溫在37°C左右,所以37°C也成為是否發熱的一個關鍵。如今這個數據有可能被打破,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稱100年來人類的體溫越來越低了。

1851年,德國醫生卡爾·萊因霍爾德·奧古斯特·維德利希收集了萊比錫市的2500名患者數百萬次的溫度測量數據,最終將37°C定為人體正常溫度,這也是現在大家認識的來源

根據史丹福大學相關領域的學者發表在生命科學期刊《elife》上的論文,研究人員分析了677423個人類體溫值,涉及到1860年美國內戰到1940二戰期間的士兵體溫、1971年到1975年、2007年到2017年等多個時間點的溫度數據,跨度長達100多年。

對比結果顯示,女性的正常體溫比過去100多年前下降了0.32°C,男性的正常體溫比過去100多年平均下降了0.6°C,平均值從19世紀初的37.16°C下降到了36.6°C

這個測試跨度很長,100多年間人類社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醫學條件、人類平均壽命、健康等條件都有了很大變化,很能說這些溫度變化有什麼因果性,只能說明人體溫度的趨勢是不斷變冷的。

根據論文的介紹,人類的體溫變化不只是好奇那麼簡單,而是與人體基礎代謝率有直接關係,後者又與壽命、體型有關。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體溫#體溫計

責任編輯:憲瑞

相關焦點

  • 人類體溫已不再是37度!這很可怕
    2020年上半年期間,人類每日量體溫的次數突破世界紀錄,當人們意識到自己的體溫低於37度時,將會以最佳的心態邁向嶄新的一天,當人們得知自己的體溫高於37度時,這意味著他很可能會受到嚴格的「保護」。顯然,大多數人類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人們的體溫過低,並非是一個好的徵兆,甚至會因此發生更加可怕的事情。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正常體溫早已不是37度,那麼,是什麼讓人類深信不疑的認為我們的正常體溫是37度呢?
  • 37℃正常體溫或成歷史:人類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  一個多世紀以來,37℃(98.6華氏度)一直被用作人類健康的體溫標準,但這個標準卻在不斷受到懷疑,為什麼身邊所有人的體溫都不到37℃呢?  37℃的平均體溫怎麼來的?  說起這個「37 ℃標準體溫」,還是源自1851年德國醫生卡爾溫德利希的研究成果。
  • 人類體溫已不再是37度!這很可怕!
    這一個月,大伙兒算是把這一輩子的體溫都量了。如果知道體溫低於37度,都鬆口氣,如果高於37度,都嚇到不敢喘氣!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人類的體溫其實是越低越可怕。而據研究證明,人類的正常體溫早已不再是37度了!
  • 人類體溫在神秘下降,100年降了0.3℃,體溫低於37℃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37 ℃被認為是人的正常體溫?37 ℃又是指哪裡的溫度呢? 1851年,德國醫學教授卡爾·文德利希(Carl Wunderlich)對2.5萬人的腋窩溫度進行了測量,獲得了上百萬份數據,從而確定了成年人的正常體溫為37 ℃。他把這個數據寫進了自己的書裡,隨後被人們廣泛使用,直至現在。
  • 人類37℃正常體溫將成歷史,人類體溫正在快速變涼
    溫德利希取中間值,確定了人體溫度大約為37℃的標準數值。此後,37℃作為標準正常體溫,收錄進入了教科書,成為了常識,也被作為評估發燒的標準,如今已經沿用了近200年時間。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類的體溫似乎正在緩慢下降。
  • 回不去的37度,科學家確認:人類體溫不斷降低。人類正不斷進化
    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以來,人類每天量體溫的次數突破世界紀錄。當體溫低於37度時,人們便會開心地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體溫檢測也成了家常便飯。說起正常體溫,很多人都認為在37度左右。實際上,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的正常體溫早已不是37度。
  • 人類體溫在神秘下降,100年降了0.3℃,體溫低於37℃意味著什麼?
    眾所周知,人的正常體溫為37 ℃。那麼,這個說法是從何而來的呢?為什麼37 ℃被認為是人的正常體溫?37 ℃又是指哪裡的溫度呢?男性的體溫要比女性低了0.3度;年齡越大,體溫越低。人類體溫在降低37 ℃的標準體溫已經沿用了一百多年,但諸多研究表明,人類的體溫正在下降,正常體溫已經低於19世紀所制定的標準。
  • 人類體溫「涼涼」了,科學家發現: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科學家們發現人類的體溫正在下降,因為在19世紀的時候,德國醫生卡爾從25000位患者中,獲得人類正常體溫是37℃左右,但是在20世紀,研究小組又抽查了148人,平均體溫在36.8℃,2017年的時候,英國又對3.5萬人抽查得出,人類平均體溫到了36.6℃,
  • 37℃不再是正常體溫?人體的體溫持續降低,到底意味著什麼
    比如,美洲原住民中的O型血頻率幾乎為100%,所以不管是什麼傳染病,被感染的必然是O型血最多。區別血型對抗新冠肺炎的說辭顯然站不住腳。體溫能判斷易感人群?論文中提到,自工業革命以來,美國人的平均體溫逐漸下降,不到 200 年間,人體體溫下降了 0.4℃,從 37℃ 降至 36.6℃。
  • 人類再也沒有37℃的正常體溫了,意味著什麼?難以想像!
    文/行走天涯人類再也沒有37℃的正常體溫了,意味著什麼?難以想像!曾幾何時,我們一直以為自己的正常的體溫數值是在37℃,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的快速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原來自己的正常體溫並不是37℃,而是36.7℃。這對於不少人來說就一頭霧水了。殊不知人的體溫其實也不會永遠的恆定不變,雖然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恆溫動物。人的體溫偏高1℃或者偏低一攝氏度。身體都會極為不適。
  • 人類37℃正常體溫將成歷史,人類正在快速「涼涼」
    溫德利希取中間值,確定了人體溫度大約為37℃的標準數值。此後,37℃作為標準正常體溫,收錄進入了教科書,成為了常識,也被作為評估發燒的標準,如今已經沿用了近200年時間。 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類的體溫似乎正在緩慢下降。
  • 體溫37℃,或在發低燒……研究發現人類體溫一直在下降
    清晨六點醒來,渾身酸疼,倍感無力,鼻涕也在試探著往下流淌......這時候你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我可能發燒」了,於是拿起體溫計重新鑽進被窩......當看到體溫計顯示37.2 ℃時,通常我們會鬆一口氣,認為自己的體溫還算健康。
  • 人類再也沒有37℃的正常體溫了,意味著什麼?
    但別忘了近200年時間,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幾乎抵得上以往幾千年,尤其是體力勞動方式的改變,以及抗生素藥物的使用,都會使人體平均體溫出現降低,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形容當前的人體條件:壽命比以前長了,但生命質量卻沒有以前棒了。
  • 體溫37°C已成昨日黃花!人類體溫大範圍降低,或延長壽命30年
    Wunderlich)統計了一百萬人的體溫數據後,得出結論,人類體表平均體溫(腋窩)為37℃,而體內溫度(肛腸,口腔,耳道)溫度稍高一些。所以,正常來說,體溫在36.2℃到37.2℃之間都是正常的。但在傳播中,大眾秉持著「簡單粗暴」的超強記憶法,將37℃列為「最標準體溫」,以致於100多年後的今天,37℃仍然深入人心。
  • 人類體溫為何選擇37℃,而不是27℃或者47℃?
    人類祖先經過長時間的進化,把平均體溫確定在37℃左右,主要是這個溫度下能量消耗達到最優值,還有研究表明,這個溫度下人類感染真菌的概率與能量消耗也達到最優。在某些書籍當中,介紹人類體溫保持在37℃,說是因為這個溫度下體內的酶活性最高,使得人體對能量的利用率也最高。
  • 37°C成為歷史,人類正常體溫現在是多少,我們的身體正在變冷?
    在很多人的認識當中,37攝氏度是人體的正常體溫,不過這件事情,隨著最近不斷的測量體溫而發生了一些顯著的變化。有的人關注健康,所以這一段時期經常測量體溫,不過很多人連著測了十幾天的體溫,卻發現自己的體溫並沒有超過37攝氏度,這是怎麼回事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了解一下,為什麼人體正常體溫是37°C?人是恆溫動物。
  • 正常體溫已不再是37℃!人體開始變涼了?
    他們研究了美國的相關數據,發現自19世紀以來,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0137℃標準體溫怎麼來的?1851年,德國內科醫生卡爾·萊茵霍爾德·奧古斯特·溫德利希在萊比錫市收集了2.5萬人的腋下體溫數據。這些體溫數據從36.2℃到37.5℃不等。
  • 真的不是 37℃了,多項研究發現人類體溫一直在下降
    然而,2002 年一份由 27 項現代研究綜述而成的報告顯示,人類平均體溫一致低於 Wunderlich 的範圍。2017 年,一項對 3.5 萬多名英國患者進行的分析發現,他們的平均口腔溫度為 36.6 攝氏度,也證實了這個較低的數值。
  • 回不去的37℃,人類體溫持續下降到底意味著什麼?
    用不了多久,人類可能就要「變涼」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測量體溫幾乎成了大家的日常。而提及人體的平均溫度,大部分人腦海裡都會閃現出「37℃」這個數字。
  • 人類正常體溫恰好是37攝氏度?事情沒那麼簡單
    人類正常體溫恰好是37攝氏度?首先需要指出,人類的體溫並非恰好是37℃。人類核心體溫差不多在37℃上下波動,是對生存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人類正常體溫為37℃」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人類正常體溫為37℃,西方更常使用98.6°F(華氏度)的說法來自19世紀一位名叫卡爾·德奇的德國醫生,他通過收集和分析超過25000人,100萬人次腋下體溫數據,得出結論稱人的正常體溫平均為37℃,並成為醫學界的圭臬,被長期信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