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於人類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由於疫情的爆發,很多人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出門佩戴口罩,進出測量體溫,成為了每個人每天都必須要做的事情。通過測量體溫,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有沒有感染病毒的情況,一般來說體溫高於37攝氏度,可能就需要觀察一段時間。有人會納悶了,為什麼測量溫度要以37度為標準呢?
恆溫動物靠體溫來保持能量
在遠古時期,恆溫動物戰勝了變溫動物,最終成為了自然界的話語者。作為恆溫動物來說,如果要保持不變的體溫,就需要大量的進食來保持身體能量。一般來說體溫也受環境影響。人類的體溫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37度是人體體溫的一個平均值,這個溫度最早是由德國的一個科學家提出的,根據多年來科學家的不斷探究,發現37度是可以作為平均值的。
隨著自然界的不斷進化,並不是所有的生物都進化成了恆溫動物,恆溫動物只是一小部分。在自然界中恆溫動物的大腦更加發達。保持足夠的體溫,不僅可以使大腦有充足的能量來運作,而且還可以提升運動速度,抵禦天敵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因此恆溫動物才在歷史的演變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細菌無法在37度以上的環境生存
在自然界的演變過程中,除了恆溫動物佔據了歷史舞臺,大量的微生物也依舊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很多數據顯示。人類自身的免疫系統可以抵擋很多外來的細菌。很多人認為這是人類高等進化的結果,但科學家表示除了人類之外,大部分的恆溫動物也極少受到細菌的侵略。
科學家根據這個現象做了很多實驗,最終得出結論,雖然細菌可以在高溫或者嚴寒的溫度下生存,但是只有極少數的細菌可以在37度以上的環境中生活。所以說37度的溫度也可以幫助人類更好的抵禦細菌入侵。很多體溫比較低的哺乳動物更容易感染細菌,比如曾經北美的冬眠蝙蝠就曾因為感染細菌大量死亡。
科學家發現,36.7度是人體的黃金溫度,在這個溫度下,人類的耗能最小,防禦能力最強,與37度相差無幾,因此37度也就慢慢的成為了標準溫度。由於目前的醫學技術還在發展中,僅僅通過溫度測量就判斷一個人是否感染病菌就顯得有些武斷了,溫度測量只是一個輔助手段,最終的結果還是要以各項血液檢查為準。關於這種情況,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