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人的身體也是由許多數學知識構成的。人體體溫、人體器官、人體骨骼……各種各樣的數學運算在人體中發生,維持著身體的正常運轉。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人體體溫中的數學知識吧!
人在健康狀態時體溫大致保持在36.2-37.3攝氏度,它不是特指某一具體溫度,而是一個溫度範圍,所以人們通常說人體的平均體溫為36.5攝氏度,按華氏度計算,則為97.7華氏度。
(德斯 • 攝爾修斯)
攝氏度是世界上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溫標,用符號「℃」表示,他是18世紀瑞典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提出來的。攝氏度規定:把穩定的冰水混合物溫度定義為0℃;中間等距離分成100份,每份即1℃。
(華倫 . 海特)
華氏度是以其發明者德國人華倫海特命名的,用符號「℉」表示。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結冰點是32℉,費電為212℉。
攝氏度和華氏度都是用來計量溫度的單位,那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攝氏溫度、華氏溫度對照表
想一想
小朋友們能根據上面的攝氏、華氏溫度對照表來探索他們之間的關係嗎?
大大:我發現當攝氏溫度是0時,華氏溫度是32。攝氏溫度每增加1,華氏溫度就增加1.8,攝氏溫度每增加2,華氏溫度就增加1.8×2……
①攝氏溫度每增加a,華氏溫度就增加1.8a
帝帝:當攝氏溫度為10時,華氏溫度是50,50=10×1.8+32,我發現其他的溫度也有這樣的關係……
②華氏溫度=32+攝氏溫度×1.8
試一試
你能把大大和帝帝測量的體溫用華氏溫度表示出來嗎?
研究指出,人體體溫保持在36.5-37℃時,身體的各項功能最為活躍。體溫每下降1℃,代謝率就會下降約12%,免疫力也會下降30%左右。所以,根據不同的天氣狀況來調整自己的體溫非常重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