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新量子力學》,作者對它作詳細解讀。作者預料到的或讀者反饋的問題,在這裡可以找到答案。
本理論屬於後現代科學新理論,主要面向至少具有本科物理專業以上知識的讀者群體。考慮到今日頭條的讀者文化知識水平差異很大,都很熱心於現代科學理論,另外,波和光的知識又是新量子力學的主要基礎知識,還是作者將要發布的關於《相對論》系列文章的主要基礎知識,為此,作者在本章講一下波動方程數學的知識,和麥克斯韋電磁波動方程的知識,讀者才能夠讀懂新量子力學和後續文章。
英文版《The field meaning of wave function》已發布於《Nature》預印本網站,見文後連結。
5、波動方程(高等數學)
波動方程是一種偏微分方程,主要描述自然界的各種波動現象,包括橫波和縱波,例如聲波、光波、無線電波(光波)和水波。波動方程抽象自聲學、物理光學、電磁學、電動力學、流體力學等領域。
一維波動方程可用如下的方式推導:一列質量為m的小質點,相鄰質點間用長度b的彈簧連接。彈簧的彈性係數為k,其中Φ(x)表示位於x的質點偏離平衡位置的距離。由牛頓第二定律計算的質點慣性力,胡克定律計算的彈簧作用力,施加在位於x+b處的質點m上的力為:
彈簧作用力改變運動狀態,兩式相等,得到方程,簡化質點和彈簧為一根張緊的弦,則得到一維波動方程,並推廣到三維情況得到三維波動方程:
係數 v 通常是一個固定常數,代表波的傳播速率,在弦振動問題中,波速與振動和波均無關,而與弦本身的密度和軸向張力有關。方程的解是兩部分的組合,F表示向右的行進波,G表示向左的行進波。波動方程是一個線性微分方程,解出的兩列波振幅可以疊加。
6、駐波方程
兩端固定張緊的彈性弦,兩端固定點為邊界點,以此為邊界條件,則其方程的解為三角函數,即正(餘)弦波。
撥動弦,給弦一個策動力,弦振動,產生一列正向傳播的行進波,此波傳播到固定端點時,另一列同頻的波反向傳播,兩列同頻行進波疊加,就得到了駐波方程:
駐波的特點是各點都在作簡諧振動,頻率相同,各點振幅作周期性變化,與時間無關。振幅為0處n.λ/2稱為波節,振幅最大為2A處(n-½).λ/2稱為波腹。
需要滿足駐波條件才能形成駐波,長為L的弦,駐波條件是,1、兩端固定:L=n.λ/2;2、一端固定一端自由:L=(n-½).λ/2;3、環形:L=2πr=2.n.λ/2。
圖29 駐波的形成
圖30 駐波的模式
7、麥克斯韋電磁波動方程
麥克斯韋高度總結了各個電磁學定律,並加上位移電流假設,得出麥克斯韋方程組:
在無場區,無電流J=0,無電荷ρ=0,則方程組中,第一個方程為0,第四個方程只有第二項。
可看出,電磁波動方程同弦振動方程完全相同,其中波速v正是光速c。
由此看來,電磁波也是一種駐波,從波源激發出的電磁波,像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駐波,在自由空間,它仍像有兩個固定端點的駐波,這與它並不是介質的振動,而電場和磁場交替激發而產生的特點有關。(這是對光的新的預言)
圖31 電磁波也是一種駐波
(未完,待續)
聲明:
1、本文均為作者原創首發,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不得以任何形式的抄襲,特別是不準《360圖書館》、《百度文庫》等網站收錄,否則,作者將對其追究法律責任。
2、其它文章引用本文內容,需註明本文原文出處連結,英文版連結為:https://www.researchsquare.com/article/rs-73948/v1
3、拒絕所有非學術的人格攻擊和惡意評論。
延伸閱讀:
本文英文版《The field meaning of wave function》見下面的《Nature》預印本網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