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幾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是免疫病 是細胞被病菌汙染的結果

2020-12-03 中國臺灣網

  日光具有的殺菌作用能使骨骼和皮膚更健康,還能控制生物鐘促進睡眠,同時促進血清素的分泌,增進精神和食慾,並強化肝臟。說太陽是維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能量供給源也不為過。免疫力也就是細胞的生命力,細胞從食物及空氣等中吸取營養,經過自身層面上的消化、呼吸、代謝、變異、同化、儲藏、排出過程,由此身體各部分獲得進行新舊更替的必要能量。免疫病則是病菌及本來無害的腸內病菌等造成的全身各處器官、內臟、構造以及組織等細胞內部的感染。 

  在這個系統中,白細胞從淋巴器官裡吸取細菌,經由腸管的M 病菌,再從淋巴管進入靜脈,馬上進入心臟開始肺循環,之後再次回到心臟流入大動脈,細菌被運往全身各處。由此,若各細胞的線粒體產生機能障礙,細胞則會停止呼吸,導致免疫力低下。身體何處的細胞中病 

  菌及病毒滋生,決定該疾病症狀以及病名。人體用嘴呼吸產生的病菌被白細胞攜帶後經由喉部的扁桃旁的淋巴結與淋巴管進入鎖骨下方的靜脈,其次再進入心臟。從心臟到肺部的途中白細胞遍灑病菌,胰、腎、大腸各處的重要內臟器官一旦被靜脈血內攜帶著病菌的白細胞所汙染,就會引發胰腺炎、腎炎、大腸炎。需氧病菌與細胞內的線粒體爭奪氧氣,導致細胞呼吸受阻,則會引發遺傳性皮炎、哮喘、心肌症等病症。 

  食用冰冷食物後導致腸部受涼,白細胞從腸扁桃的M 細胞處吸收厭氧細菌,引發化膿性痤瘡、牛皮癬等病症。另外,搭乘白細胞的病菌若進入大腦,則有可能引發大腦炎、小腦炎、腦膜炎等病症。腦脊髓液是淋巴液體,通過動脈進入大腦,再經由靜脈從大腦中流出。白細胞能攜帶病菌伴隨腦脊髓液自由進入大腦,只有沒有細胞核的紅血球不能通過大腦的細胞間隙。知道這些的話就很容易理解腦炎的產生了。糖尿病是胰腺的胰島細胞處於病菌滋生狀態,其惡化首先會導致視網膜炎再引發各種神經系統症狀,有失明的危險。因此殺死血液裡的病菌,使人體恢復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的話,不僅是糖尿病,神經症狀,甚至連一部分疾病導致的失明也能治好。 

  最近明顯增加的過呼吸症和暴食症、絕食症等攝食障礙,在現代醫學中被看成是神經系統的疾病,然而依我之見,它們大多數都是由於腦幹的神經細胞——神經元被細胞內的病菌感染所造成的。也就是說,腸部受冷會導致大量腸內的病菌突破白細胞的防禦進入腦脊髓液,腦內被稱為「腦幹」的大腦邊緣系統的神經元被病菌感染,導致支配腦幹活動的呼吸、進食、睡眠、排洩、循環等內臟功能低下,產生上述疾病。屬於大腦邊緣系統的神經元,實際上其位置並不是在邊緣而是在核心部位,主管其活動的腦細胞的線粒體活動若是受到阻礙,呼吸和進食等基本的生命活動就會產生故障。 

  我再說詳細一點。大腦之中有著腦內激素、腦內氨和單氨這些神經傳遞物質,神經活動因它們的協同合作得以開展。神經傳遞物質具體還有腎上腺素、多巴胺和血清素等。很多人以為這些物質只存在於大腦,其實腸道中也含有大量此類物質。 

  而且從胚胎學的觀點來看,大腦的神經細胞和腸部的肌肉細胞是同時分化而成的。因此,腸部傳達神經的激素和大腦傳達神經的激素是一樣的。並且內臟肌肉、內臟神經、大腦邊緣系統三者直接相連,所以腸部一旦發生重大異常,與之對應的腸激素就會發生紊亂,同時腸內細菌大舉進入血液中的白細胞,白細胞免疫力下降使得細菌侵入大腦,引發腦內感染。其結果是屬於大腦邊緣系統的神經元的線粒體產生故障,再全盤波及腦內神經細胞,從而使人體產生各種病症。

相關焦點

  • 自身免疫病:自身耐受與自身免疫
    這種狀態主要由兩種原因引起:一為機體的免疫系統異常,例如免疫缺陷病(見第二十七章);二是特異性免疫不反應,即免疫耐受性(immunetolerance)。免疫耐受產生的機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與抗原的性質和劑量、免疫刺激的途徑和時相、以及機體的免疫狀態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關(參見第七章);所有不利於產生免疫應答的條件均可能誘導免疫耐受。
  • 《柳葉刀—傳染病》:「超級病菌」能抵禦幾乎所有抗生素
    《柳葉刀—傳染病》:「超級病菌」能抵禦幾乎所有抗生素醫學權威雜誌《柳葉刀—傳染病》(The Lancet)8月11日刊登的一篇論文警告說,研究者已經發現一種「超級病菌」,它可以讓致病細菌變得無比強大,抵禦幾乎所有抗生素。目前,這種「超級病菌」已經從南亞傳入英國,並很可能向全球蔓延。
  • 並不是所有的細胞脫分化的結果都必然形成愈傷組織
    第二章1.細胞全能性:一個細胞所具有的產生完整生物個體的因有能力稱之為細胞的全能性。1細胞全能性的絕對性與相對性:不是所有基因型的所有細胞在任何條件下都具有良好的培養反應;即使對於植物細胞而言,細胞全能性也並可意味看任何細胞均可以直接產生植物個體動、植物細胞全能性的表現程度存在明顯的差異。2、細胞全能性學說的主要內容:外植體:植物組織培養中用來進行無菌培養的離體材料,生質體等。5、注意: 1、並不是所有的細胞脫分化的結果都必然形成愈傷組織。
  • 自身免疫病是因為T還是B細胞
    免疫細胞大致可分為二大類:T細胞與B細胞,二者都來自於骨髓,但T細胞形成於胸腺,它的主要功能是吞噬外來侵襲物。   B細胞最主要的功能是生產各種各類的抗體,就像軍隊裡面的武器,以便讓我們抵禦外來的入侵物。人類B細胞可生產超過十億以上不同種類的抗體。 造血幹細胞又稱多能幹細胞,是存在於造血組織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細胞。
  • 第二章 生理學 細胞的基本功能(三)
    【例題20】1999神經纖維電壓門的Na+通道與K+通道的共同點中,錯誤的是    A.都有開放狀態     B.都有關閉狀態     C.都有激活狀態     D.都有失活狀態     E.都有靜息狀態  記憶:①K+通道沒有失活狀態,即使在靜息狀態下,K+通道也處於開放狀態,只不過達到淨外流為
  • 治療自身免疫病有了「萬能鑰匙」—新聞—科學網
    治療自身免疫病有了「萬能鑰匙」 但與腫瘤不同的是,自身免疫病如類風溼關節炎存在分泌多種自身抗體、具有特異性表面抗原受體的多種B細胞,CAR-T能否有效以及有選擇性、特異性地攻擊自身反應性B細胞未見報導。 據統計,我國有近2000萬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銀屑病患者。這類自身免疫性疾病雖不致命,但給患者帶來長期疼痛和生理畸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推測麻風或為自身免疫病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推測麻風或為自身免疫病 麻風遺傳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2017-01-11 中國科學報 郭爽 該病原菌主要侵犯人類巨噬細胞、外周神經施旺氏細胞,能夠引起宿主較強的免疫反應,並損傷神經組織,最終導致皮膚損傷、肢體麻木、失明和肢端無痛性殘疾。麻風具有多樣的臨床表型,可作為研究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疾病的一種潛在的模式疾病。迄今,麻風雖然得到有效控制,但具體的致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近年的研究發現,宿主的遺傳背景和環境因素極大地影響麻風的遺傳易感性。
  • 第二章 生理學 細胞的基本功能(二)
    (2)可興奮細胞或組織 指神經細胞、肌細胞、某些腺細胞。  (3)可興奮細胞的特徵/共同點 產生動作電位。  (4)興奮的標誌 動作電位和鋒電位的產生。  (5)興奮性變化的規律 細胞在產生每個動作電位後,依次出現絕對不應期→相對不應期→超常期→低常期。
  • 《分子與細胞》第二章第一節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學設計
    本節內容是第二章「組成細胞的分子」中的第一節的內容,是「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內容。本節內容是第二章的內容基礎,為本章後續的小節內容的學習,奠定了學習基礎。本小節的內容與初中生物的內容相比,比較複雜、抽象。
  • 《槍炮、病菌與鋼鐵》讀書part 1
    >公元前11000年前各個大陸發生了些什麼第二章歷史的自然實驗地理因素是怎樣塑造玻里尼西亞群島的社會的第三章卡哈馬卡的衝突我說,印加帝國皇帝阿塔瓦爾帕沒有俘虜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第二部分糧食生產的出現和傳播第四章農民的力量槍炮、病菌與鋼鐵的根源第五章歷史上的窮與富糧食生產開始時的地理差異第六章種田還是不種田
  • 對話頂級風溼免疫科:為什麼都說風溼免疫病「難治」?
    醫學界有這樣一個說法:風溼免疫病,是臨床上的疑難病症高地。 善於偽裝的早期表現、治療不及時的高致殘率、牽連全身的併發症......風溼免疫病在不知不覺中,對身體造成了大範圍傷害。
  • 細胞汙染的類型
    細胞中如果汙染細菌,最常見的有枯草桿菌等革蘭陽性菌以及大腸桿菌、假單孢菌等革蘭陰性菌,其中又以白色葡萄球菌較常見。培養細胞受細菌汙染後,會很快出現培養液變混濁,pH 改變。也有少數培養液肉眼觀察無多少改變,只能在鏡下發現菌體才知汙染。所以,每天應仔細觀察。
  • 自考生理學章節知識點第二章:細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 細胞的基本功能一、細胞膜的跨膜物質轉運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點?細胞膜對物質轉運形式有單純擴散、易化擴散、主動轉運和人胞、出胞。從能量的角度來看,單純擴散與易化擴散時,物質是順電—化學梯度通過細胞膜的,不耗能,屬於被動轉運。
  • 動漫《工作細胞》盤點和第二季《工作細胞black》的消息
    故事背景:在一個人的身體中,約有60兆個細胞,每種細胞都有各自的任務。冒失又慌張的新人紅血球小姐在差點被肺炎鏈球菌襲擊時遇到了冷酷的白血球先生。白血球不僅在她差點被肺炎鏈球菌襲擊時救了她一命,還順道幫她帶路到肺部。當遇到擦傷時,就需要可愛的血小板妹妹幫忙讓傷口癒合。
  • NMN對於預防慢性病真的能起到作用嗎?
    慢性病也稱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指長期的、不能自愈的,幾乎不能被治癒的疾病,而且患者知曉度低、控制率低,疾病診斷覆蓋範圍小、診斷水準不均衡及患者自身預防意識較差,導致慢性病的防治存在諸多漏洞。常見的慢性病,包括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等。
  • ...代謝調控自身免疫病的新成果 | 研究發現牛磺酸與狼瘡易感基因...
    近日,我院風溼病學研究所團隊在代謝調控狼瘡疾病方面取得創新性進展,在國際頂級風溼病學雜誌《關節炎與風溼病》(Arthritis & Rheumatology影響因子 9.586)在線發表題為《牛磺酸代謝促進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功能加重狼瘡發病進程
  • 我國科學家建立CAR-T精準幹預自身免疫病新方法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田曉航 王晶)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張烜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周德敏教授團隊聯合,開發了基於自身抗原肽的可控、通用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技術,用於自身免疫病的治療,並在國際上首次將光控「開關」分子應用於CAR-T中,實現CAR-T的精確調控以減少不良反應。
  • 探尋治療自身免疫病的「萬能鑰匙」 !協和張烜團隊建立CAR-T精準...
    北京協和醫院張烜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藥學院聯合,創新性地開發了基於自身抗原肽的可控、通用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新技術,並將其應用於自身免疫病的治療。與腫瘤不同的是,自身免疫病如類風溼關節炎存在分泌多種自身抗體、具有特異性表面抗原受體的多種B細胞,CAR-T能否有效以及有選擇性、特異性地攻擊自身反應性B細胞未見報導。同時,CAR-T因製備過程複雜、技術門檻高,以及無法靈活控制和終止激活導致細胞因子風暴等問題,限制了其廣泛應用,如何構建通用型、可調控的CAR-T技術成為當前免疫治療的重要研究方向。
  • (科技)我國科學家建立CAR-T精準幹預自身免疫病新方法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田曉航 王晶)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張烜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周德敏教授團隊聯合,開發了基於自身抗原肽的可控、通用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技術,用於自身免疫病的治療,並在國際上首次將光控「開關」分子應用於CAR-T中,實現CAR-T的精確調控以減少不良反應。
  • 細胞汙染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