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忠:晶矽太陽電池技術下一個風口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沈文忠:晶矽太陽電池技術下一個風口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發表於 2020-11-22 12:00:45

2020年11月19日,由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主辦的「OFweek 2020(第十一屆)太陽能光伏產業大會暨光伏行業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在深圳成功舉辦。

本次會議上午場由南昌大學光伏研究院院長周浪教授擔任大會主持。繼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演講後,第二位演講的嘉賓是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沈文忠,沈所長帶來的是《變革中的光伏產業鏈——晶矽太陽電池技術下一個風口》。

對於光伏產業的發展,沈所長也是非常看好,並認為未來三年,光伏新增裝機將分別為40GW、59GW和64GW,「十四五」期間每年需新增裝機量60GW-90GW,才能保障長期需求。

在具體的光伏技術方面,PERC是最主流的電池技術,但光伏企業並未停下對新技術的追求。此後,沈所長詳細介紹了TOPCon、異質結太陽電池產業化現狀。並認為TOPCon異質結電池技術大規模產業化制約因素主要有幾個原因:技術成熟、設備投資成本、重要輔材價格、市場接受程度等。

而異質結電池技術發展會經歷三個重要階段,分別是試水探索期(2019-2021年),差異化競爭期(2022-2023年),成熟與爆發期(2024年及以後),此後大規模生產將成為可能,有望成為主流技術。在詳細的技術細節方面,沈所長和其他專家已經有著作問世,可見沈所長在電池技術領域有著極其深厚的造詣。

責任編輯:x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印刷氧化鋁技術在黑矽PERC多晶太陽電池中的應用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黑矽PERC 多晶太陽電池採用背拋光工藝,其背面刻蝕深度在4.0±0.2 μm,在800~1050 nm的光學波長範圍內,其反射率較常規刻蝕製備的黑矽多晶太陽電池提升了10% 左右;採用氧化鋁及氮化矽鈍化製備的黑矽PERC 多晶太陽電池,WT-2000 測得其少子壽命達到33 μs;開路電壓提升了15.2 mV,短路電流提高了0.372 A,效率達到20.06%
  • 光伏印刷設備:印刷氧化鋁技術在黑矽PERC多晶太陽電池中的應用
    發表於:2020-03-05 14:47:36     作者:於琨等來源:太陽能雜誌黑矽PERC 多晶太陽電池採用背拋光工藝,其背面刻蝕深度在4.0±0.2 μm,在800~1050 nm的光學波長範圍內,其反射率較常規刻蝕製備的黑矽多晶太陽電池提升了10% 左右;採用氧化鋁及氮化矽鈍化製備的黑矽PERC 多晶太陽電池,WT
  • ...Energy 發表最新成果:免摻雜叉指式背接觸矽太陽電池的邊緣效應...
    叉指式背接觸太陽電池是一種實現最佳短路電流的有效結構,從而不斷逼近矽基太陽電池理論極限。免摻雜異質結技術通過採用空穴及電子傳輸層薄膜與晶體矽基片通過界面能帶調控直接構建異質結電池,免除了傳統pn結太陽電池中的高溫摻雜過程,具有工藝溫度低、製備方法簡單、材料體系廣、結深淺等優點,已成為近年來矽基太陽電池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
  • 光伏行業下一個風口顯現,上市公司競相布局N型異質結電池
    N型異質結(HIT或HJT)電池,因其光電轉換效率高、性能優異、降本空間大和平價上網前景好,為光伏產業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力,形成了新的產業前沿。業內認為異質結電池技術或將成光伏行業的下一個風口。多家上市公司在近期公告中均表示,自己正在關注這一領域。
  • N型異質結電池:光伏牛市的下一個風口?
    發表於:2019-02-21 09:51:55     作者:王革 劉爍 張鵬來源: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摘要✔異質結電池是光伏行業的下一個大風口光伏產業鏈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本質是技術驅動降本提效。目前單晶趨勢已經確立,P型電池提效進度放緩,N型電池效率提升潛力大。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光伏行業最值得期待的變革在於電池環節將由P型電池轉向N型電池,其中異質結電池以其效率高、降本潛力大最有潛力成為光伏行業下一個大風口。✔核心優勢:效率高!
  • 金剛線切割+黑矽+PERC,高效多晶電池效率提升繞不過的三道坎兒!
    其中在工業化生產中應用最成熟的是多主柵及密柵電池技術。本文結合黑矽的表面狀態及背鈍化技術進行分析,探討組件功率提升的完全商業可行的技術。2.1黑矽技術簡介造成常規多晶效率低於單晶效率主要為多晶酸制絨在(300-450nm)的反射率較高,如何才能降低這部分的損失?
  • 寧波材料所等改善非摻雜異質結型晶矽太陽電池界面性能
    為了探索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的方式滿足上述巨量需求,光伏科學界與工業界近年來致力於低成本器件製造工藝、高轉換效率太陽電池技術的研發。矽基雜化異質結太陽電池主要由單晶矽吸收層和載流子選擇性功能層(如氧化鉬、PEDOT:PSS、碳納米管薄膜、石墨烯等)組成,通過異質界面能帶設計來實現光生載流子的分離。
  • 鄭加鎮:協鑫集成多晶黑矽PERC電池已量產 溼法黑矽將極具競爭力
    4月18日,2017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工程論壇光伏科學家大會在上海舉行,協鑫集成執行總裁鄭加鎮博士在會上詳解了協鑫集成的多晶黑矽PERC電池技術,其溼法黑矽方案(MCCE)將成為協鑫集成極具競爭力的技術方案。
  • 光伏牛市下一個風口——N型異質結電池
    其中10億元晶飛光伏疊瓦組件及HJT電池生產項目正式開工,一期將新建2.4GW高效光伏組件,二期將建設年產5GW高效疊瓦組件及1GWHJT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簡介:項目名:晶飛光...我們還特別講到:HJT電池雖然當前在12BB技術下的銀漿耗量比PERC電池高出一倍以上,但在2020年底即將成熟的無主柵技術下,其銀漿耗量則將與PERC打平。更值得興奮的是,在以「銀包銅技術」為代表的低銀耗技術的助...
  • 詳解晶矽太陽能電池表面鈍化技術的演進與展望(2)
    晶矽太陽能電池的表面鈍化一直是設計和優化的重中之重。從早期的僅有背電場鈍化,到正面氮化矽鈍化,再到背面引入諸如氧化矽、氧化鋁、氮化矽等介質層的鈍化局部開孔接觸的PERC/PERL設計。  沒有擴散PN結的太陽能電池  其實這並非一個新鮮的問題,雖然鈍化接觸電池這一說法近兩年才出現,但其所描述的結構確實不折不扣的早已為科學家們所研究。
  • PECVD:晶矽太陽能電池效率提升技術
    根據備案,晶科能源擬出資22127萬美元,通過其境外全資子公司晶科能源(馬來西亞)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檳城建設年產1.8GW光伏組件...上饒市發展改革委:報來《關於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投資建設年產1.8吉瓦太陽能組件及1.8吉瓦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項目申請備案的請示》(饒發改財外字...
  • 多晶黑矽、N型單晶雙面及P型單晶PERC技術優劣分析對比
    目前有企業宣傳該款電池的正面效率大於21%,背面效率大於19%。封裝成組件後,正面功率接近300W,背面功率接近270W。結合各種應用場景,組件發電功率較高。和常規電池相比,該款電池主要增加了雙麵漿料印刷和硼元素摻雜(如旋塗、印刷高溫推進和固態源擴散等)等工藝。目前國內主要企業儲備的該產品技術基本都沒有用到雷射等工藝,因此整個電池製作工藝不對矽片造成額外損傷,組件可在各種使用條件下保持穩定性。
  • 太陽能電池板單晶好還是多晶好,都有什麼特點_太陽能板單晶和多晶...
    簡單的說, 單晶矽與多晶矽的區別在於它們的原子結構排列,單晶是有序排列, 多晶是無序排列,這主要是由它們的加工工藝決定的,多晶多採用澆注法生產,就是直接把矽料倒入堝中融化定型,而單晶是採取西門子法改良直拉,直拉過程就是一個原子結構重組的過程。以我們的肉眼來看,單晶矽看起來表面是一樣的,多晶矽表面看起來就像有很多碎玻璃在裡面,閃閃發光的。
  • 重磅丨「鈣鈦礦」引爆太陽能發電技術革命!全球行業大咖「蘇州論劍」
    論壇上,上海市太陽能學會理事長、光伏領跑者創新論壇專家委員會主任沈文忠代表主辦方致辭,對鈣鈦礦電池產業的發展進行分析與展望,並對協鑫集團提供的巨大支持表示由衷感謝。沈文忠致辭朱共山在賀信中指出,在全體光伏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光伏產業已發展成為「中國名片」之一。
  • 協鑫集成多晶PERC電池量產效率持續突破 達20.8%
    近日,協鑫集成發布消息稱,其高效多晶黑矽PERC電池量產平均轉換效率持續突破,已達20.8%,最高效率達到21.3%,多晶60版型組件功率突破300W。據此,協鑫集成再一次刷新了多晶PERC電池量產效率,鞏固了協鑫集成在多晶電池及組件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 四端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
    發表於:2019-11-20 09:17:33     作者:段連傑 王子瑜來源: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近日,我所薄膜矽太陽電池研究組(DNL1606)劉生忠研究員團隊聯合陝西師範大學楊棟研究員,通過將半透明鈣鈦礦電池與高效矽異質結薄膜電池結合,組成光電轉化效率達到27.0%的四端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
  • 【分析】黑矽技術是多晶針對單晶的大殺器?
    1、引言  多晶電池效率的提升受制於表面反射率的降低。常規多晶主要採用酸制絨,形成蠕蟲狀的坑洞;而單晶採用鹼制絨,形成金字塔結構的絨面。相比單晶電池,常規多晶電池的表面反射率高3%~5%(絕對值)。降低表面反射率是提高多晶電池效率的關鍵。
  • 我國CdTe多晶薄膜電池取得新進展 轉化效率達14.4%
    日前,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化合物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組在CdTe多晶薄膜電池上取得新進展,該團隊在普通廉價玻璃上製備出了厚度僅為2 μm的CdTe多晶薄膜,經中國科學院太陽光伏發電系統和風力發電系統質量檢測中心認證,其轉化效率達到14.4%,距2012年報導的12.78%
  • 一文看懂單、多晶電池光衰原理
    如下圖所示,P型單晶PERC電池的光衰均高於常規單晶,P型多晶PERC電池的光衰也高於常規多晶,單晶PERC電池光衰達到3%後開始恢復,多晶PERC電池在約40小時光衰快速達到約3%後繼續衰減至5.5%以上,鑄造單晶在400小時內也並未發生光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