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創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培育企業「最強大腦」 整合高校資源...

2020-11-28 溫州新聞網

全市規模最大的眾創空間集群浙南·雲谷內街透視圖。

  溫州網訊 新春伊始,奔騰雷射(溫州)有限公司的二期工程現場如火如荼,佔地4000平方米的研發中心新大樓已經封頂,將於今年投入運營;環大羅山科創走廊請來專家學者馬不停蹄地調研論證,加快出臺規劃編制;自創區「一區五園」所在地政府籤下印著八大專項攻堅行動責任書的「軍令狀」,為新一年的自創區建設工作堅定了方向和目標……今年是我市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第二年,從企業到園區,從高校到政府,每一個與之相關的人都在夙興夜寐、只爭朝夕,共同開啟國家自創區建設的新徵程。

  建設一年交出亮眼成績單多項指標實現歷史性突破

  去年2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寧波、溫州2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迎來重大國家戰略機遇。去年11月底,溫州發布了《關於高質量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自創區以溫州國家高新區(浙南科技城)為核心,聯合浙南產業集聚區核心區、甌江口產業集聚區核心區、溫州高教園區、樂清智能電氣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瑞安智能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構建「一區五園」發展格局。

  同時出臺82條配套政策,從工業高質量發展、人才生態環境和科技自主創新等方面,全方位描繪加速溫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作戰圖、時間表,為加快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注入科技新動能,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家自創區建設更是被重點「著墨」。翻閱報告,去年我市「一區五園」高新技術產業投資超百億元,國科大、浙大、北航溫州研究院等高能級創新平臺落地,溫州高新區綜合排名前移5位,浙南科技城新引進科創項目104個,全市R&D經費支出佔比預計達到2.1%。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91家、省級企業研究院30個,新增數均居全省第二;新增院士專家工作站21家,為歷年最多。透過這一系列的數據,可以看到,去年我市啟動國家自創區建設這一年來,多項指標實現歷史性突破,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科技創新是溫州高質量發展的『華山一條路』,要橫下一條心,一心一意抓。要牢牢抓住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這一重大機遇,深入實施八大專項攻堅行動這一重要載體,緊緊盯牢培育新動力、形成新動能這一重要目標,打開溫州創新發展新天地,打造溫州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在此次「兩會」期間也多次強調了國家自創區建設之於溫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他表示,當前,經濟發展階段和理念已經發生深刻變化,誰抓住了創新的制高點,誰就搶佔了未來高質量發展的主導權。

  積極培育「最強大腦」讓企業成為科研主體

  「公司重視研發,研發資金投入逐年提升,每年按20%的速度遞增。」浙江省合興汽車電子省級企業研究院是2018年我市新增的省級企業研究院之一,該研究院所依託的合興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研究院將原來的技術部、研發部、工程部等融合在一起,不僅提升了對外形象,而且更有計劃性,研發速度更快。

  去年,我市共新增30家省級企業研究院,目前全市累計100家,排名全省第三位,這些凝聚科技研發最強力量的研究院,不僅是企業謀求創新發展的「核心關鍵」,更是助力溫州高質量發展的「最強大腦」所在。「一個區域裡,高質量的科技企業數量越多,意味著區域經濟的競爭力越大。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培育科技企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有力抓手。」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說道。

  除了積極建設企業研究院,去年我市還發布了《溫州市科技企業新「雙倍增」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為量質並舉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制定「作戰圖」,力爭到2020年,全市累計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2000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數超10000家,以此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構建動能強勁的經濟生態。

  「出臺鼓勵扶持高新技術企業政策的根本立足點是發展高新技術推動產業化,實踐證明,這是實施創新戰略最有意義的抓手。」市政協委員、浙江科能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劍淼說道。在此次「兩會」上,他特別建議,應建立、落實科技型初創企業培育體系,對符合科技型初創企業的企業進行榮譽、獎金、貸款貼息等形式激勵,由市、區(縣)科技局牽頭組織專家團隊、科技金融機構、科技服務中介深入企業開展調研,以科技型初創企業為主要目標,形成區級科技型初創企業、市級創新型初創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梯度發展。

  借力整合高校資源釋放產學研合作效應

  今年1月,我市和浙江大學深化合作,共同籤訂「市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共建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合作協議」。由此我市國家自創區的建設又多了一個強有力的載體。依託全球浙江大學校友和全球「溫商」的力量,整合海內外項目、資本、人才等資源,落戶溫州、服務溫州、回報溫州,助力溫州經濟創新發展,重塑全國民營經濟發展新標杆。

  回頭望,去年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正式揭牌,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深化合作,北大溫州雷射與光電子聯合研發中心正式籤約,交通安全應急信息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溫州分實驗室在浙南科技城成立,東南大學和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入駐溫州聯合研究院。而在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奔波努力下,復旦大學溫州生命科學創新中心也正在加快落地。一系列創新載體的引入落地,讓校地合作帶來的創新驅動效應日益凸顯。

  「要精準構建行業院企平臺,建立人才、信息搜索平臺,掌握地方產業有關的全國性尖端人才、項目信息資源,為招才引智工作提供參考;調研收集全國科研院所與我市產業相關的科研成果。組建院企平臺專家庫,助力行業把握動態與趨勢;為企業了解科研院所及專家的研究專長、實力、成果及應用前景等,提高合作匹配度。」九三學社市委會的政協委員們在「兩會」期間也特別提出了《關於建議我市構建高質量院地對接平臺助推打造兩個健康示範市》的提案。

  除了尋求外地高校的合作,深挖本土高校資源,開展產學研合作,也是此次「兩會」討論的一個熱點。如市人大代表、帝傑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國勇建議在溫州高教園區大學城設立校企合作中心,在政府層面與上海、杭州、廈門等地政校機關設立合作項目,利用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及高校科研機構原創先進技術,進行產業孵化和應用型開發,開展人工智慧產業高校孵化平臺試點,跟蹤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加強現有人才的培訓和轉型,培養一批掌握人工智慧應用的複合型人才和團隊。

  而據省人大代表、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介紹,近期,溫醫大正在謀劃以優勢學科為龍頭拉動地方經濟,籌建中國眼谷、中國基因藥谷等大的發展平臺,助推溫州經濟發展。「我希望通過產、學、研、資一連串核聚變式的反應,為溫州乃至浙江打造生命健康領域的一張靚麗名片。」李校堃如是說。

  縱觀過去一年我市建設國家自創區的歷程,從小到一個企業的新產品問世,大到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臺,無不充滿著探尋「華山一條路」的果敢和勇氣,任何一個前行的腳步都能講出創新的故事。「科技創新」,就這樣在企業、園區、高校的各個角落裡如影隨形、潤物無聲。「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這是屬於溫州國家自創區建設新的開始、美的啟程!

  來源:溫州商報

  記者:張晨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2018年以來,東營市緊緊圍繞國家、省關於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決策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強化新舊動能轉換的思路創新、機制創新、措施創新,加快各項任務推進和落實,新舊動能轉換取得積極成效,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 人民日報署名文章:邁出建設網絡強國的堅實步伐——習近平總書記...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人民日報10月19日署名文章:邁出建設網絡強國的堅實步伐——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重要論述綜述人民日報記者 彭波 張璁 倪弋「相比城市,農村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們的短板。」習近平總書記對推動農村網絡發展有著深深掛念和殷切希望,強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村網際網路建設步伐,「發揮網際網路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更多困難群眾用上網際網路,讓農產品通過網際網路走出鄉村,讓山溝裡的孩子也能接受優質教育」。
  • 馬勇霞:海南將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實現歷史性跨越
    海南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馬勇霞在開幕式發言中表示,隨著自由貿易港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海南必將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實現歷史性的跨越。  馬勇霞介紹,自今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以來,各項核心政策相繼逐項落地見效。
  • 格萊菲石墨烯安全套量產上市 ,邁出壯大新材料產業堅實步伐
    而在目前正在落實和執行十三五規劃期間,中國已經有企業在新材料產業化應用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並走在世界前列。遼寧格萊菲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專利技術和產品——石墨烯安全套,就是在十三五期間的2020年8月正式達成2億隻量產並上市。
  • 銅川:在高質量發展中邁出追趕超越新步伐
    銅川:在高質量發展中邁出追趕超越新步伐 2020-10-15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在推進乾淨茶產業體系上邁出堅實步伐
    2018年8月印發的《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茶產業強省的意見》對全省茶產業發展進行頂層設計,明確了發展思路目標,提出培育品牌、加工升級、開拓市場、質量安全等四項重點工作。去年,省農業農村廳安排茶產業專項資金4275.2萬元,整合綠色防控、產業技術服務體系、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安全檢測培訓共1140萬元等支持茶產業;省科技廳支持25項茶葉科技支撐與成果轉化立項1110萬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安排產業振興專項資金2630萬元支持茶產業項目22個;貴州大學建立茶樹病蟲草害綠色防控基地35個,採集優勢天敵種群3個,篩選病害綠色防控技術5套,推行茶樹病蟲害草害綠色防控技術模式4
  • 美蘭機場「最強大腦」AODB及無線站坪調度系統 完成美蘭機場二期...
    隨著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項目(以下簡稱「美蘭二期」)通過行業驗收,美蘭機場二期向投運通航目標又邁出堅實的一步,建成之後,美蘭機場將實現雙航站樓運行。「最強大腦」為T2各項資源的靈活組合提供信息化支撐AODB系統升級後,可根據業務系統特性對T1、T2數據進行分流或匯合,支持T2航站樓各系統無縫接入機場信息平臺,通過升級對應的系統架構和增強相關功能,對T2航站樓可轉換機位與各類登機門、櫃檯、轉盤的靈活組合使用提供了底層支撐。
  • 廈門去年科技創新工作交出亮眼成績單 科技企業發展環境持續向好
    強動力 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  2019年以來,我市累計引進中科院計算所、新松機器人等9個大院大所名企項目,3-5年內預計將在廈孵化超過100家高新技術企業,帶動產值超過100億元。  對於思路既定後如何落實,全市科技系統有清晰的規劃:通過整合各類科技要素資源,引導推動市場基因的加速融合。
  • 海南重點改革邁出新步伐,看看這些...
    海南重點改革邁出新步伐,看看這些領域的成就→ 2021-01-12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舊動能轉換根基更加堅實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威海市始終堅持產業為王、項目為王、企業為王,圍繞產業來謀劃、依託項目來推進、依靠企業來實施,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邁出高質量發展堅實步伐。堅持產業為王,聚焦優勢產業培植,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質效更高。產業集群發展是區域競爭的優勢所在,直接體現著新舊動能轉換的質量和成效。
  • 青海省高起點開發利用太陽能資源 優化發展環境
    今年下半年,在青海新能源開發建設的主戰場柴達木盆地,總裝機均為200兆瓦的國投華靖首批10兆瓦光伏電站和國電龍源一期20兆瓦光伏電站先後實現併網發電,這不僅標誌著柴達木盆地太陽能發電基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而且預示著高位起步的青海太陽能產業正向著高技術、規模化、可持續方向邁進。
  • 韓國中央大學領導來訪,森海教育留學項目再邁出堅實一步
    姜老師將森海教育學員留學資料交給張處長而此次張處長的專程到訪,標誌著森海教育留學板塊業務再邁出了堅實一步,並就後續與中央大學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實現高效人才輸送達成共識。在說明會正式開始後,張處長為現場學員先介紹了中央大學的概況,並播放了三則中央大學宣傳短片,他說「中央大學是世界排名前300名的大學,是韓國綜合實力排名前十的大學之一,其中多個院系在全韓同專業學科中,均排名第一;目前中央大學每年都有800餘名外國留學生前來就讀,未來的總體目標是建設為世界一流大學!」
  • 貴州省新一輪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邁出關鍵步伐 首批企業(集團)正式...
    原標題:我省新一輪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邁出關鍵步伐 首批企業(集團)正式成立 2月13日,貴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貴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雲上貴州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貴州航空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標誌著我省新一輪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邁出關鍵步伐。
  • 瞄準國家重點實驗室邗江為高新企業配裝"最強大腦"
    記者 鄒平 通訊員 柯季 朱安亮  中國江蘇網4月2日訊 3月30日,21所國家重點實驗室攜347項最新科研成果來揚,與邗江163家科技型企業「會盟」,拉開了邗江對接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大幕。活動現場,哈爾濱工業大學先進焊接與連接、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院機器人學等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與邗江區政府籤約共建成果轉化基地,與邗江企業結對建設20個示範應用點。  眾所周知,科技創新尤其是原始創新,幾乎都源自高水平實驗室。今年是我市推進實驗室等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之年,如何抓住重點實驗室這個「命根子」,提升區域創新能力?
  • 南網財務公司服務「兩新一重」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
    南網財務公司服務「兩新一重」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 發布時間: 2020-09-17 15:19:42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羅慧
  • 科技部: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和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重組
    七是科技創新創業形成新生態,創新創業政策更加健全,科創板上市高新技術企業173家。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大學科技園等構成全鏈條創新創業孵化體系。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均突破20萬家。八是科技體制改革主體架構基本建立,資源統籌配置進一步加強,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不斷優化,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自主權進一步擴大,高校、科研院所創新活力進一步增強。
  • 轉變政府資源供給 激發企業創新動能
    「四兩撥千斤」  改革政府資源供給  「高新」成為企業追求  「科技」和「創新」這兩個關鍵詞,在樂清最具象形的就是在每幢公司的大樓外牆上,與公司名稱並列而立的顯眼標籤——「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彰顯著每家公司對科技與創新的重視。
  • 杭州市下城區:城市大腦建設探索與借鑑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杭州城市大腦起步於2016年4月,以交通領域為突破口,開啟了利用大數據改善城市交通的探索,如今已邁出了從治堵向治城跨越的步伐,取得了許多階段性的成果。今年8月,杭州城市大腦首個區縣樞紐在下城正式建成,實現了「區縣平臺」到「區縣樞紐」的跨越,形成市級中樞—區縣樞紐—街道節點的新模式。2019年以來,杭州市下城區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實戰為檢驗,按照「資源整合、互聯互通、數據協同、分級應用」的理念,全力打好建設、管理、應用三套組合拳,以信息化手段為牽引,推進城市大腦數字駕駛艙在提升中心城區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