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的成功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陣大的模仿浪潮,無論是日本的無印良品,還是美國的可口可樂,亦或者是亞馬遜,都在加快新零售的布局,希望不要被落下太遠。
近日,美國知名媒體Business Insider參觀了上海的盒馬後,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懸掛鏈上高速運轉的送貨履帶,人臉識別付款,30分鐘極速送達,產品標註原產地和健康指數……
緊接著,這家美媒得出了一個結論,盒馬才是「零售業的未來」。
這樣類似的評價並不是第一次,在2017年7月26日,美國知名科技新聞網站ZDNet就給出了答案,在《零售行業阿里巴巴領頭,亞馬遜追趕》的報導中,ZDNet說:阿里已經領先了一個身位。
就連人民日報也是多次盛讚盒馬,在提升消費升級,推動中國經濟上,有著不容忽視的鯰魚效應。
在2017新零售元年,阿里先後投資了蘇寧、銀泰、 高鑫零售、居然之家等新零售場景,並在全國各地大舉複製盒馬門店,在全球掀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跟風潮」,京東7FRESH、超級物種等數十家生鮮超市都在「學習」盒馬。
而遠在大洋彼岸的亞馬遜在看到盒馬的超前性之時,在去年花費巨資收購了全食超市,以補充線下短板,有意思的是在收購前夕,亞馬遜CEO貝佐斯還專門跑到上海的「偷師」盒馬,最後才敲定了這項137億的天價收購案。
時間證明,貝佐斯去年收購全食超市的這項決定是無比的正確,數據顯示,亞馬遜2017年第四季度收入上漲38%,利潤翻番,是亞馬遜八年來最強勁的銷售增長,而亞馬遜還專門強調,收購全食超市功不可沒。
為了繼續保持這種高速增長,亞馬遜正在儘量與中國的阿里保持步調一致。有消息稱,亞馬遜正在和印度實體超市集團Future Retail談判收購對方10%的股份,以獲得實體零售業的更多籌碼。
不過,亞馬遜的動作跟阿里這個師傅比起來,依然不夠看,先不說阿里八路縱隊早已集結完畢,僅僅在全球化上的布局,阿里早已將亞馬遜甩在了身後。
近年來,阿里不斷出手,先後控股了印度最大的行動支付平臺Paytm,以及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Lazada,並大舉在東南亞各地興建基礎設施,為全球中小企業以及年輕人提供更多的機會。
反觀亞馬遜,與阿里的差距越拉越大,除了調價和藉機多拉攏一些亞馬遜會員,並沒有出現更有創造力的打法。
諾丁漢商學院高級研究員Nelson Blackley表示,「根據亞馬遜過去這些年的變化,中國正在發生的一切將改變接下來若干年零售市場的未來」。
知名貿易和新聞媒體Tamebay的Chris Dawson也評論道,「除非市場熱情擁抱阿里巴巴這樣的新零售整合方案,或者零售商們寄居的平臺利用各種資源和創造性的解決方案支持這一改變,否則西方會一直落後於中國」。
未來,隨著諸如盒馬鮮生、無人超市等阿里新零售作品的不斷湧出,亞馬遜又該如何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