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別人當面批評,家長該怎麼辦?高智商的父母會這樣做

2020-12-05 兩口育兒

養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呢?孩子比較淘氣,比較調皮,經常會有鄰居或者是同學的家長找上門來,當他們跟你訴說孩子的種種惡劣行為時,應該怎麼做呢?

說實在的,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尷尬的時期,尤其是那些家裡有男孩的。在這時,大部分的家長都會羞惱成怒,立馬把孩子拉過來狠狠的批評幾句,到最後看著對方家長心滿意足的離去,而自己家孩子在那裡抹眼淚,其實家長心中也是非常糾結的,這樣的教育方式到底對不對呢?

在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多育兒方式都是錯誤的,只是每一對父母都沒有經驗可循,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對於錯誤根本都不自知。在遇到外人批評自己孩子時,父母都感覺到面子上無光,為了讓別人感覺到自己不會縱容孩子犯錯,所以無論事情的起因如何,無論是誰對誰錯,在這時都會站在外人的立場上來針對自己的孩子去批評他。

其實在我們小的時候何嘗不是這樣呢?換位思考一下,在你與小朋友有了分歧時,父母卻偏幫著別人,你在當時是什麼樣的心情?慢慢的在孩子心中,他會越來越自卑,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話誰也不相信,就連最愛他的父母也不信任他,處在孤立無援的狀況下,也會變得越來越怯懦了。

在這種錯誤的育兒方式下,孩子幼小的心靈會被殘害,所以從現在開始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如果再有人當著你的面去批評你孩子的時候,這樣做才是最正確的。

第一,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勇敢地面對批評,面對錯誤。

無論是不是孩子的錯誤,在這時不要著急去質疑他,首先要做的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信任。把手輕輕地放在孩子的肩膀上,把你的愛還有溫暖傳遞給他,讓他感受到在這時父母是他堅強的後盾和臂膀。如果真的是他做錯了,就要跟孩子一起面對錯誤,一起去接受批評。如果孩子的做法是對的,我們也不要顧忌面子一味的忍讓,而要給孩子撐起腰,給他一種勇氣,讓他去據理力爭。

第二,以身作則,給孩子做表率。

如果真的是你孩子做錯了,作為家長首先應該要負起這個責任,勇於去承認錯誤。孩子還小,身上如果有這些那些的劣跡,歸根結底都是家長教育的問題,所以說如果孩子犯了錯,家長應該承擔主要的責任。在這時不要因為自己是大人,要顧及面子而羞於承認錯誤,反而過去責罵孩子。

這樣做是讓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起一個表率的作用,其實也就是用實際行動告訴他,有了錯誤就要勇於承認。當然了,有時候孩子犯的錯可能造成的影響比較惡劣,在這時也要現場進行必要的言語教育,等回到家之後,再跟他拆開來說,好好地去溝通,不要讓孩子跟家長之間有了隔閡。

第三,最無知的父母是羞惱成怒,這種反應對孩子也是最大的打擊。

別人當著你的面批評你的孩子,正確的做法就是要冷靜下來。羞惱成怒的行為是最不可取的。這樣的做法會把在孩子心中原本非常高大的形象瞬間給摧毀,而且還不能幫助孩子改掉這個錯誤的行為。只有隻有冷靜下來,才能有著準確的判斷,看看這一次的事件是應該跟孩子一起去承認錯誤,還是應該一起去據理力爭呢?

第四,當外人批評自己孩子時,不要認為這是丟人丟面子的事情,也不要跟別人一起對孩子橫加指責。

俗話說打狗得看主人,所以說別人批評你的孩子其實也就是批評你。在這時如果你也站在外人的立場上一起去指責孩子的話,可想而知,孩子的自尊心是不是會受到極大的傷害呢?家長在這個時候要拋棄自己的面子,靜下心來先聽一聽別人的批評是對是錯。另外,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在受到指責時只有你們能給他十足的安全感。

第五,如果孩子被冤枉了,父母要幫孩子維護自己的利益。

當你理智的分析清楚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明顯的判斷出自己孩子被冤枉了,在這時千萬不能就此偃旗息鼓,也不能默默地被無望指責,而是用自己的行為去引導教育孩子,告訴他們只要是正義的行為,我們都要維護。我們不會去持強凌弱,但是也不能被別人欺負。你這樣的做法會給孩子增添很大的勇氣,也會讓他離正義更加近一點。

大家在平時還有什麼好的教育方法呢?

相關焦點

  • 孩子聽不得「批評」怎麼辦?肥皂水效應:批評需要技巧
    很多的家長在孩子的犯錯時,不知道該怎麼做,氣急敗壞的時候,可能對孩子惡語相向、拳腳相加。不但沒有讓孩子真正認識到錯誤,還讓孩子更想要遠離父母。其實我們在生活中,父母教育批評犯錯的孩子也是這樣,如果自己先認可孩子的有點,再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孩子就會輕易接受批評。讓這個黨員真心接受麥金利的批評,同時又讓這個黨員不反感自己,寫出更好的演講稿。
  • 孩子「說不得」的背後,或是聚光燈效應在起作用,家長試試這樣做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導語每個人都會犯錯誤,需要身邊的人善意的提醒或者批評指正,尤其是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教育。然而,往往有一部分孩子「說不得」,別人說了一句他們不是,他們就會很憤怒,大發脾氣或者像是受了很多委屈一樣,一直抹眼淚。對此,家長們也很苦惱,明明都是為了他們好,如果孩子有錯誤,家長也不說,這不是拿孩子的未來開玩笑。
  • 高智商的孩子,一般會有這些「奇怪行為」,家長注意辨別
    而在孩子探索求知的過程中,經常會做出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甚至有的時候會讓父母抓狂到直接訓斥孩子,或者是對孩子動手,要求他們停下自己的行為。要知道,大人經常會用哪個自己的思維模式來判斷孩子的對錯,甚至會用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制定規矩,要求他們按照規矩行事。但是,孩子的行為真的就是錯的嗎?
  • 若孩子有3種怪異舉動,家長不要制止,或是高智商的表現
    現在的家長除了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外,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比較優秀,因此現在的家長特別注重對孩子能力的培養,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聰明,可以超越別人,這樣家長臉上也會更加有光。若孩子有3種怪異舉動,家長不要制止,或是高智商的表現同事小顏在剛開始懷孕時候,就立志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高智商的寶寶,因此在懷孕期間她就對孩子進行胎教,會讓孩子聽各種各樣的音樂,同時還會給孩子講故事。孩子出生以後她更是做了很多的努力,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她就給孩子報了大量的早教班,她覺得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孩子培養成最強大腦。
  • 孩子得理不饒人,怎麼哄都不肯原諒別人,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得理不饒人,怎麼哄都不肯原諒別人,家長應該怎麼辦?【家長傾訴】星期天,她的媽媽將帶依依去她阿姨家。依依特別喜歡她媽媽上周買的那條新裙子。「姨媽能給你做點吃的嗎?」回來批評強子,別哭…姑媽對她的堅持感到驚訝。「我不會的,我不會的!」我得付錢買衣服……「依依還得理不饒人地大叫……」 【專家分析】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讓別人感到遺憾或傷害他們的事情。冥想或過多的關注只會讓自己的情緒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深深的失落之中。能夠微笑是一種寬容。
  • 想要孩子更優秀,專家給出建議,家長不要做「烏鴉嘴」父母
    文/小艾媽聊教育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不好的事情被我們說中,所以,我們不免也會抱怨自己「烏鴉嘴」,這樣的情況似乎很常見,很多細心的家長也會發現,孩子身上的毛病常常也出現「烏鴉嘴」現象,比如,孩子在出現「膽子小」「搗蛋鬼」「太笨了」等等這些問題時,家長不免會對孩子更加嚴厲地進行批評,目的是讓孩子可以規避這些問題
  • 孩子的這3個「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隨意制止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校中,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論孩子以後從事什麼職業,都是要從基礎做起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他們給予孩子的「教育」,只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平庸的人,剝奪孩子創造美好事物的機會。你有怪癖嗎?
  • 孩子聽不得批評怎麼辦?父母巧用「肥皂水效應」,孩子更容易接受
    孩子早上起床晚了,父母會嘮叨,說:讓你晚上早點睡偏不聽,現在起不來了吧?孩子吃飯慢了,父母會批評:天天想著辦法給你做吃的,還這麼挑剔,不愛吃就別吃。孩子不想離開父母去幼兒園,父母便會生氣:別的孩子都能上,就你不敢上,真沒出息!
  • 孩子有這3種「怪異行為」,家長別刻意打壓,這是他高智商的表現
    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尤其近些年來,科學教育要從小做起,在嬰幼兒時期,家長們就注意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尤其是那些小天才小神童,也被大家追捧著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光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好了,到了自己孩子這裡,怎麼就沒有好的成績呢?怎麼樣才能培養出天才來呢?其實父母們不知道,天才就在你的身邊,孩子常常會有這些怪異行為,家長們往往不知,反而刻意的打壓,就會把天才的基因給扼殺了。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多了解,如果家裡孩子有這幾種行為的話,他們的智商往往很高。
  • 父母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太依賴別人
    家長總喜歡對孩子進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教育,無論大事小事都讓孩子嘗試自己處理,家長從來不會插手,也不會幫孩子的忙。或者這樣的方式會漸漸地培養出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獨立的孩子會依靠自己的思維和能力解決,即便是最後無法短時間內通過自己去處理,他們也不會依賴別人,孩子會堅持己見嘗試找出解決的辦法,這樣的孩子可以從中鍛鍊思維的開發能力,孩子會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
  • 孩子聽不得「批評」怎麼辦?「肥皂水效應」:批評也要有「技巧」
    孩子聽著我的批評,突然就爆發了:"我就是笨,這和我看不看電視沒有太大的關係。"然後,孩子就跑回房間。不僅僅是我,父母也會為孩子"一聽到批評就爆炸"的現象所困擾。這時,父母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讓孩子聽取"批評"。
  • 高智商孩子的表現,你家寶寶是不是高智商?對照這4點來自測
    對於父母而言,一家之中最為珍貴的便是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剛晉升為父母更是視其孩子為掌上明珠。在一個剛出生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作為家長會怕的就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作為父母最擔心的就是自己孩子智力問題。孩子是代表著未來,作為家長自然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期待,寶寶未來所能夠發展的程度與其智力有著很大聯繫。
  • 孩子做作業拖拉,家長束手無策,寫作業需陪伴?家長該如何教育
    最近經常上熱搜了一個話題,就是家長該不該陪孩子寫作業?我在抖音上也刷到很多這類的視頻。其中有一個視頻是這樣的,一個媽媽正在陪孩子寫作業,孩子應該是一,二年級,因為在寫漢語拼音的時候呢,孩子不會分開寫,而是寫成一長串像寫英文一樣。
  • 別人的娃越批評越親,你家娃壓根說不得?只因你不懂喬哈裡視窗
    隱秘區:自己知道,但是別人不知道這個區域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溝通最容易產生的情況,就是父母們有的時候跟孩子做了一些事情,比如說,交代孩子不要晚睡,或者是其他的事情,但是孩子卻沒有弄懂。而父母們以為孩子已經明白了,最後就很容易出現「翻車」的情況,孩子不僅晚睡,而且還玩得很開心,而父母這邊則是非常的生氣,會覺得孩子不守信用不聽話。
  • 高智商兒童的22個特徵 你家孩子中了幾條?
    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可是高智商孩子的特徵有哪些呢?英國2歲小神童奧斯卡·瑞格雷(下圖)智商超出160;在2歲5個月零11天的時候,被全球高智商人士俱樂部——「門撒國際」接納為會員。
  •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怎麼理解?為什麼傷害自己的孩子?
    還有一種情況,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會在孩子面前表示出特別的失望或者嘆氣。雖然沒有嚴厲的批評孩子、打罵孩子,但對孩子來說,這可能是更可怕的打壓。那意思就是說你這種樣子我真的非常失望、太傷心了。用這樣的方式來實施一種隱形的壓力和威脅,這樣的父母其實他們自己也沒什麼自信,因為能夠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真實的感受告訴孩子的家長,就不會沉浸在這種不愉快的情感當中。
  •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成為高智商的天才?
    ,要想孩子成為高智商的小天才,父母得培養孩子這三個方面的能力,專注力,模仿力和不斷的創造力。倘若家長從小就習慣著追著孩子餵飯的話,那孩子的專注力在一開始就落後於同齡人起跑線了。原因很簡單,邊玩耍邊吃飯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被允許一心兩用,習慣了該行為模式後,孩子在學習上就很難集中注意力,甚至出現上課左顧右看、交頭接耳的現象。很多家長以為這是孩子上學後染上的壞習慣,殊不知,隱患早已埋下。
  • 家長批評有分寸,請停止無休止批評,碎碎念只有反作用
    不知道您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犯了錯,作為家長覺得應該教育孩子該怎樣改正,當時孩子已經很內疚,還要接受教育,心理只會覺得更加痛苦。但是即使家長了解這個情況,還是控制不住要教育一番,除此之外,這件事如果是早上發生的,那麼孩子可能一天隨時都要接受教育。為什麼孩子犯錯父母為什麼碎碎念沒完?家長一直說不停,其實根本就是這兩個方面的原因。
  • 怎樣培養孩子的高智商?這3種方式,父母可以看下
    文/東動育兒日記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家裡的孩子能夠更加聰明,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有不少父母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一些情況就是高智商的表現,但是父母對此卻並不是特別了解,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導致很多父母錯過了孩子成長的最為關鍵的過程。
  • 孩子的這五種「怪癖」,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要懂得正向引導
    孩子的這五種「怪癖」,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過分擔憂,也別盲目制止1、喜歡「指手畫腳」有些小孩子比較強勢,總是對其他小孩子吆喝來吆喝去的,喜歡對其他小孩子指手畫腳,在遊戲中當領導者,喜歡指揮別人。雖然早就料到會有被媽媽痛批一頓,但他們還是敢於冒險,「頂風作案」,還從小樹立風險意識、獨立性很強。那面對自己的高智商「怪癖」寶寶,家長朋友應該怎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