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是消化不良,濱州5個月的寶寶檢查發現肝臟竟有顆巨大腫瘤!

2021-01-13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劉文

5個月大的樂樂(化名)是一濱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一位腫瘤患者。前段時間,樂樂媽媽在給他換尿不溼的時候突然摸到孩子肚子有個硬硬的的腫塊,以為是消化不良,家人便帶樂樂到當地醫院就診。檢查後卻發現孩子肝部有一巨大的腫瘤。

確診肝母細胞瘤,手術難度大、風險高

醫生建議他們最好立刻到上級醫院診治,樂樂的爸爸媽媽迅速發動所有親人朋友到處打聽國內這方面的專家,最後經過多方了解,慕名找到了每周末來濱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坐診的外聘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肝膽外科主任孫文兵教授。由於樂樂媽媽的老家就在霑化,為方便治療,樂樂被帶回了位於霑化的濱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住院手術。

樂樂入院後經過詳細檢查確診為肝母細胞瘤,腫瘤和肝臟本身的血管以及腹腔裡巨大的血管,關係非常緊密,且樂樂年齡太小體型相對瘦弱,手術難度大、風險高,任何術中不當操作,都有可能導致大出血危及生命,樂樂的父母聽醫生介紹完病情,心情沉重,幾近絕望。

孫文兵憑藉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安慰樂樂的父母說此類疾病如果能夠及時的治療,預後會比較好。孫文兵自信堅定的話語讓孩子的父母重新看到了希望。

術中出血僅20ml,腫瘤成功切除

1月2日,醫護人員一切準備就緒,樂樂被抱進了手術室。

這場高難度手術也再一次檢驗了麻醉手術科團隊的實力。3個小時後,孫文兵主任及普外科醫師與麻醉手術科團隊通力合作,一起順利為樂樂實施了肝部分切除術,切除了肝臟上重約150克、直徑約7釐米的腫瘤。

據介紹,樂樂手術中最大風險就是出血,由於肝部血管豐富,術中出血量比其他手術要多得多。同時,腫瘤周圍血管由於受到長期擠壓完全變形,只能憑經驗在術中判斷,掌握分寸。在濱州二院醫護團隊的精湛技術和全力配合下,樂樂順利完成手術,術中出血僅20ml。

樂樂肝部的腫瘤是屬於同齡兒童中較大的肝部腫瘤,不僅手術風險極高,切除腫瘤後引起的循環系統問題更是對術後護理的極大挑戰。

手術後,普外科、新生兒科、重症醫學科通力協作,每天兩次多學科聯合會診、查房,制定合理治療方案,所有醫護人員的付出只為確保寶寶儘快康復。

兒童腹脹別忽視,警惕肝臟腫瘤

孫文兵表示,肝母細胞瘤是兒童期最常見的肝臟原發性惡性腫瘤,90%發生於5歲以內。但包括肝母細胞瘤在內的腹腔腫瘤往往都沒有特異性表現,只是偶爾會發現包塊,一般長到很大了才會被發現。因此建議廣大家長,平時給小孩洗澡、換衣服的時候應該注意多觀察小孩腹部情況,當發現不明原因腹脹的時候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目前,小樂樂已經從重症監護室轉到普通病房,飲食、大小便正常,正在逐漸康復中。

相關焦點

  • 爸媽以為娃長得快 檢查卻是腫瘤
    早就發現寶寶肚子大卻以為是孩子長得快看著這些小病人,醫生十分心疼。溫州的蘇蘇(化名)今年一月份出生,現在正好三個月大,是家裡第二個寶寶。蘇蘇出生後沒多久,爸爸媽媽給她做肚臍護理的時候,就發現她的肚子有點大,奶奶也注意到了這點。但他們覺得,孩子出生後乖得很,一向不哭不鬧,能吃能睡,不會有什麼毛病。
  • B超能夠發現早期肝臟腫瘤嗎?在檢查方面,有這3個優勢
    肝臟腫瘤在近些年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大多數是因為很多人沒有在平時做好肝臟保護,導致肝細胞受損,最終引發病變導致肝臟腫瘤。又有很多人因為肝臟腫瘤在發生早期是比較沉默的,所以沒能及時判斷並且治療,導致在發現時已經進入晚期,讓性命喪失。
  • 寶寶乳糖消化不良,可以換成無乳糖奶粉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小張的寶寶剛出生,就總是拉肚子,後來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寶寶是患有乳糖消化不良。本來小張想要讓寶寶以後都喝無乳糖的奶粉,但醫生對她說了很多母乳餵養的好處,以及乳糖對寶寶的重要性,讓小張改變了主意,認為還是要給寶寶攝入乳糖酶,讓他能繼續吃母乳,對他的健康才最好。
  • 女人有這6個特徵,或已成為卵巢癌「候選人」,別以為是月經不調
    在臨床上,卵巢癌如果能早期發現,5年生存率可達80%~90%,但遺憾的是,大部分卵巢癌發現時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30%,有的類型甚至低於20%。2020年5月的一天早上,起床後的童女士感覺身體很不舒服,好像月經提前來了,有點「月經不調」:小肚子有點鼓,下腹和肛門有隱隱的墜脹疼痛感,私處分泌液量少色清。 幾日過後,童女士的不適感逐漸消退,她也就沒去醫院就診。可沒想到,這只是大病的「迴光返照」。
  • 腫瘤免疫治療不良反應及處理
    3、不同不良反應出現的時間不同,大部分可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不良反應可出現在治療開始時、期間、結束後的任何時間,但大多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開始3個月之內,所以任何時候不能對不良反應的檢測和評估放鬆警惕。
  • 蒲公英對肝臟有損傷嗎 蒲公英竟能防治腫瘤
    那麼蒲公英對肝臟有損傷嗎?肝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藥用蒲公英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蒲公英對肝臟有損傷嗎蒲公英對肝是沒有損害的。臨床證實:蒲公英,入肝經。保肝,清肝毒,防止肝損害。蒲公英跟乳薊的功用平起平坐,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特別是蒲公英根,它是在很多防止C型肝炎中最主要的天然營養品。
  • 9個月大寶寶確診惡性腫瘤晚期 腫瘤約10.5釐米大
    家住溫州平陽才9個多月的小男孩龍龍(化名),這個月被上海兒童醫院確診得了肝母細胞瘤,已經到了晚期,腫瘤約10.5釐米大,無法手術,只能採取化療。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育英兒童醫院兒外科副主任醫師趙一鳴透露,惡性腫瘤已成為城市小兒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
  • 30毫克激素麵霜有劇毒!竟致5個月寶寶發育遲緩
    日前全網一段視頻因5個月嬰兒使用消瘦嬰兒面霜後導致嬰兒體內激素過多而成為全網網友熱議的焦點,小編的第一反應也是怎麼會有這樣的廠家和商家如此泯滅人性?信就像當初奶粉出了問題一樣,背後一定有利益驅動,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不可貪得無厭啊。
  • 老人患結直腸巨大型腫瘤不願開刀,消化內鏡醫生團隊13小時成功...
    這個讓張阿姨腹瀉3年的巨大直腸腫瘤終於被消化內科消化內鏡多學科團隊成功「拿掉」,更重要的是老人免去了她所不願的開刀之苦。巨大腫瘤讓醫生直言「奇特」張阿姨來自貴州省,3年前,她開始出現反覆腹瀉症狀,後來查出直腸巨大腺瘤。不願意開刀的她輾轉求醫,當地醫生建議她到廣西找消化內鏡醫生試試。
  • 正確認識腫瘤免疫治療——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健康界
    把身體比作花園,腫瘤比作花園裡的雜草,免疫治療就好比往土壤裡添加除草肥料,這種肥料能夠使土壤肥沃,控制雜草。但是土壤中肥料過多可能會對花園造成損害。免疫治療作為時下熱門的癌症療法,自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之後更受到了多數患者的追捧。那麼,免疫治療適應哪些患者?治療後是否會有不良反應?如果有,怎麼應對?
  • 女孩患流感一個月沒好,竟是因為一年前切掉的痣擴散長出5個腦瘤
    據《每日郵報》11月27日報導,一名美國女孩在2017年切除了一顆發生癌變的痣。她本以為會從此遠離癌症,沒想到一年之後,她卻被檢查出腦部長有5個腫瘤,而且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全身多個器官。
  • 中年男食管長出鵪鶉蛋大腫瘤,竟與這個不良習慣有關……
    楚天都市報9月3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馬遙遙)46歲的市民沈先生近日出現吞咽困難的症狀,到醫院就醫後被查出患上食管癌。專家詳細詢問後診斷,這應該和他常年吃飯狼吞虎咽有關。46歲的沈先生家住漢口,從小就是個急性子,吃飯總是狼吞虎咽,一頓飯5分鐘左右就吃完了。
  • 5歲男童肚中「暗藏」巨大神經母細胞瘤 醫護6小時聯手取出
    12月23日上午10點半到下午4點多,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小兒外科的醫護人員,用長達6個小時的時間,為5歲的男童恩恩(化名)切除了肚裡的巨大「怪獸」—一個將肝臟、腎臟都擠壓移位的神經母細胞瘤。↑影像檢查結果顯示,恩恩體內的巨大腫瘤(左側深色範圍內)5歲男孩發熱、嘔吐肚子裡竟然有個巨大腫瘤12月16日,恩恩從大邑縣當地醫院轉診到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後收到腎內科,隨後,轉入小兒外科病房。原來,恩恩因為發燒,到大邑當地社區醫院治療,體溫降下去了,但又出現嘔吐、腹痛的症狀。
  • 爸媽以為孩子長得快 卻沒想是神經母細胞瘤
    結果,一些家長在小孩衣服穿少了之後才發現,孩子的肚子異常的鼓,誇張的甚至大得像個排球。  三月份以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腫瘤外科共接待了二十多例這樣的患兒。肚子鼓鼓的,裡面不是氣體,而是實打實的腫瘤。
  • 新生寶寶竟有兩個胃!醫生檢查後,做出這個決定……
    據了解,林林的媽媽在做產前超聲檢查時,已經發現寶寶的胃部發育異常。等到足月分娩後,林林的父母就立即將孩子轉至柳州市婦幼保健院作進一步檢查。林林經過B超、消化道造影及CT檢查後,經過綜合分析,孩子的腹腔中除了正常的胃以外,旁邊竟然還多長了一個胃。那什麼是胃重複畸形呢?
  • 體檢時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先別慌,提醒該做這項檢查排除腫瘤
    在腸鏡檢查中發現,範女士的結腸中有兩枚大小分別為:0.5釐米*0.5釐米和0.6釐米*0.8釐米的息肉,直腸中有數枚小息肉,哈醫大四院內鏡中心劉勇副主任在檢查過程中將息肉均予以切除,並告知範女士應一年後複查腸鏡。及時做了胃腸鏡檢查的範女士不禁感嘆:定期體檢卻一直被忽視掉的胃腸鏡檢查,竟讓自己免於結直腸癌。
  • 寶寶肚子一疼就餵「打蟲藥」,4歲男童被餵成腦炎!這玩意兒,真別隨便給孩子吃!
    嚴重的腸道蛔蟲症患兒還可引發營養不良、貧血、發育遲緩以及智力發育欠佳等情況。3、此外,蛔蟲有遊走鑽孔的習性。當腸道內蛔蟲過多或在孩子發生高熱、消化不良、以及驅蟲不當等情況時,可使蛔蟲產生騷動,從而可引起蛔蟲性腸梗阻、膽道蛔蟲症、蛔蟲性闌尾炎、腹膜炎以及蛔蟲性肝膿腫等嚴重情況。蛔蟲從孩子的鼻中鑽出的情況亦並非少見。
  • 11歲女孩患癌,爸媽卻以為只是「長胖」!這病越來越低齡化…
    前段時間,小雪時常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出現腹痛症狀,家人以為她患上飲食不當引起的「胃腸炎」,可在當地診所檢查、吃藥後,症狀時好時壞。最近,她突然感覺腹脹和腹痛加劇,家人帶她到溫醫大附一院就診。B超顯示,卵巢裡有腫塊,而且血液裡的腫瘤指標很高,醫生懷疑是腫瘤。
  • 媽媽以為是吃胖了,結果最後查出是個30公分的腫瘤
    在過去的5個月時間裡,小嘉媽媽一直以為,自己13歲的女兒可能只是長胖了。  直到小嘉痛得厲害,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醫生看到她那個如同懷孕五六個月的巨大的肚子,都不禁吸了口冷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初一姑娘腹部日漸隆起,母女倆還以為是「長胖了」小嘉11歲初潮,平時月經也還算規律。
  • 肝臟是個「啞巴器官」,若有5個現象,可能是在向你「SOS」
    導語:肝臟是人體內一個默默無聞的器官,它承擔著身體排毒解毒的功能,同時它分泌的膽汁也是作為消化吸收的一部分,但是由於現在人們的一些壞習慣,導致這一年來肝硬化的發病率逐漸升高。肝臟是個「啞巴器官」,若有5個現象,可能是在向你「SOS」1、臉色暗黃肝臟是人體內排毒解毒的重要器官,如果肝臟受損以後,人體內的毒素垃圾排出就會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這時候毒素會通過人體皮膚排洩出體外,而皮膚的代謝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這時候毒素就會堆積在人體的皮膚下層,形成皮膚暗黃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