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不文明行為頻發 法小鎮市長籲立法保護勃朗峰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4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3日,法國阿爾卑斯山區,沙莫尼蒙勃朗市市長讓-馬克裴勒克斯發表公開信,希望政府採取措施有效遏制勃朗峰登山的不文明行為,並限制登山遊客數量,保護自然環境。

資料圖:法國勃朗峰。圖片來源:Sipaphoto版權作品 禁止轉載

據報導,近日,法國勃朗峰不斷傳出遊客的不文明行為事件,個別登山愛好者甚至將運動器材丟棄山頂,更有登山愛好者帶狗登峰。

裴勒克斯多年來曾數度警告,歐洲最高山峰勃朗峰已人滿為患,正在危機著勃朗峰自然生態環境。

裴勒克斯說,8月31日,一名前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成員扛著滑雪器材登山表演。表演結束後,由於登山者已無力把器材帶下山,結果把器材丟棄在了海拔4362米的避難小屋內。像這種情況在勃朗峰已屢見不鮮。

裴勒克斯公開信說,上周末一名德國遊客無視巡邏警隊警告,帶著愛犬登山,並保證會在嘗試登頂前,把狗留在避難所。結果這名德國遊客半夜帶著狗偷偷登上勃朗峰峰頂,還拍照留念。照片顯示,狗爪子上到處血跡。

裴勒克斯在公開信中表示,希望總統馬克龍為了保護勃朗峰,敦促立法規範勃朗峰自然景區環境保護條例和遊客行為準則,通過立法遏制登山的不文明行為,有效保護勃朗峰的自然景觀。

據悉,勃朗峰是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位於法國的上薩瓦省和義大利的瓦萊達奧斯塔大區的交界處。勃朗峰是西歐與歐盟境內的最高峰,海拔為4808.73米。勃朗峰於1786年8月8日首次被人類徵服。勃朗峰也被稱為「白色少女」或「白色山峰」。(林朱慶)

相關焦點

  • 反虐待動物法立法之路還有多遠?
    近幾年,民眾對於反虐待動物已經達成了一定共識,社會輿論對於出臺反虐待動物法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近日,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和浙江理工大學動物法研究所聯合召開專題研討會,探討目前我國反虐待動物法的障礙與路徑選擇,與會的專家學者認為,是時候制定一部針對所有動物的《反虐待動物法》了。虐待動物不僅是動物問題近年來,虐待動物事件頻發。
  • 蝙蝠咬人事件頻發 澳醫務人員籲人們遠離蝙蝠
    蝙蝠咬人事件頻發 澳醫務人員籲人們遠離蝙蝠 2008年12月18日 15: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2月18日電 綜合報導,澳大利亞近來蝙蝠咬人事件頻發,新南威爾斯醫療機構17日呼籲人們遠離蝙蝠,被咬者容易感染可能致命的類似狂犬病毒。
  • 虐待動物事件頻發僅被視為喪失公德,需要專門立法嗎
    ,是否應對虐待動物行為予以立法存在較大爭議  ● 動物保護問題涉及行業發展、民族習俗、宗教習俗、倫理道德等多重複雜因素,全面提高動物保護水平仍將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系統性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 本報記者   王 陽  □ 本報見習記者 白楚玄  近日,有網友爆料,四川廣安一男子凌晨3點持刀虐狗,並將視頻發至當地遛狗群。
  • 英登山者將划船機留在勃朗峰惹爭議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男子馬修·迪斯尼背划船機攀登阿爾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把划船機留在海拔超過4300米的應急小屋內,引起爭議。英國《泰晤士報》3日報導,迪斯尼現年36歲,8月31日上午背負重26千克的划船機試圖登上勃朗峰。
  • 國內登山者劉勇東壁登頂阿爾卑斯山脈主峰勃朗峰[圖]
    三人在勃朗峰頂峰的合影  義大利當地時間7月10日下午1點國內知名阿爾卑斯式登山者劉勇和來自意達利的43歲登山者MICHELE ROSSI及LUCA RADICE成功從東壁線路登頂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勃朗峰(勃朗峰資料)。
  • 虐待動物事件頻發卻僅遭道德譴責 暴力行為毒害整個社會
    ● 虐待動物以及傳播虐待動物圖片和視頻的行為,不管是個人的,還是有組織的、產業化的,本質上都是暴力行為,對整個社會都有毒害作用● 儘管國內專家學者不斷呼籲制定反虐待動物法,但我國市場經濟、社會制度、人文環境與其他國家不同,在反對虐待動物已經達成社會共識的前提下,是否應對虐待動物行為予以立法存在較大爭議● 動物保護問題涉及行業發展
  • 直通人大丨山東在海岸線保護立法上做了什麼?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實省委建設海洋強省、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行動的工作部署,2018年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主任會議提出,省人大常委會要加強立法統籌,推進沿海設區的市海岸帶保護立法工作,並將該項工作列入省人大常委會2019年立法工作計劃。省人大常委會創新工作機制,積極統籌推進全省海岸帶保護立法工作。
  • 體育+旅遊,全球3大特色小鎮案例分析
    如:一些以體育為主題構建的的小鎮,不僅滿足遊客觀賞、遊玩、休息的需求,還滿足了遊客參與體育運動的個性化需求!  登山小鎮——沙木尼  位於法國中部東側,坐落於阿爾卑斯腳下,這裡是「滑雪者的天堂」。阿爾卑斯山為小鎮帶來獨一無二的登山資源,每年接待200萬遊客。
  • 虐貓事件頻發,敲響「動物福利」保護警鐘
    近些年來,虐貓事件的事件頻頻發生,動物無辜遭受某些心理扭曲者的毒手,不僅讓人痛心憤怒,更為我們敲響了「動物福利」保護的警鐘。 簡單來說,動物福利不反對動物利用,但反對任何形式的導致動物痛苦的行為和做法,包括態度。那些視流浪動物的生命為草芥、心理扭曲到以虐待動物為樂的行為是嚴重違背了動物福利保護的要求的。
  • 我反對為貓狗立法,為動物立法從來不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體現
    現代國家都遵循政教分離的原則,怎麼能用立法的方式去強迫人不殺牲畜不吃肉呢?據清華大學教授趙南元介紹,那些「動物權利論」者在西方已經製造了一系列事件,比如動物保護組織的成員縱火燒毀動物實驗室等等。這些行為在歐美國家已經成為科學研究的一大障礙。試想一下如果動物立法支持者的勢力越來越大,動物實驗最終被禁止,最後就只能直接拿人類來當實驗品,把人類直接暴露在危險當中。這實際上就是做反人類的蠢事!
  • TMB定製線路(一) l 看完26個亮點,我怕你把持不住要去勃朗峰!!
    Horace Bénédict de Saussure是一位富有的日內瓦科學家,他於1760年在咫尺之間觀賞到遠處勃朗峰的冰川後激動不已,於是便設立了長期的資金獎勵,希望有人能夠開闢出一條登頂勃朗峰的路線,以幫助他進行地質研究。雖然這項獎勵在當時並沒有立即引發強烈的反響,但卻成為登頂阿爾卑斯山區最高峰以及山地運動發展的催化劑。
  • 野生動物法啟動全面修訂 野兔、青蛙有望納入立法保護範圍
    同時,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各省都加大了對野生動物交易的打擊力度,中國政法大學馬懷德教授牽頭的法律修改研究課題組擬建立清單模式,將野兔、山雞等野生動物納入立法保護範圍內。此外,「食用野生動物的罪責也不能全部歸咎於普通消費者,以我個人從事動物保護工作的經歷,一些管理部門的觀念也很陳舊,有些人甚至充當產業界的利益保護傘。」孫博士說。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教授張立表示,禁食野生動物涉及到國家林草局、工商、公安等多個部門,近年來,執法機關監管力度不到位也是造成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的癥結所在。並建議在疫情發生期間永久叫停野生動物產業。
  • 多名人大代表建議制定《反虐待動物法》,超100萬人支持!
    「「虐待動物行為頻發,難以受懲處。」」而隨著兩會的全面召開,通過立法對虐待動物及公開傳播對動物施暴信息的行為進行懲處,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話題,#反虐待動物法#隨之衝上熱搜。以朱列玉、趙皖平為首的多位人大代表委員建議,立法對虐待動物及公開傳播對動物施暴信息行為進行懲處。
  • 沒爬過山的菜鳥編輯,如何跟著兩位作家徵服勃朗峰
    有一次,當他偶爾向作家朋友,西爾萬·泰松傾吐心聲,道出自己正處在一團亂麻中的生活處境,作家對他說:親愛的呂多維克,我要帶你登上勃朗峰!呂多維克是一個登山菜鳥,不僅從沒登過山,而且還恐高,一到高處就犯頭暈。然而這事就這樣成了。
  • 紐約市地鐵恐怖襲擊頻發,市長卻充耳不聞
    但紐約市市長比爾·德·布拉西奧(Bill de Blasio)一直在否認這一事實,布拉西奧在每周的紐約公共電臺的「問市長」節目上面對憤怒和絕望的紐約市民,以傲慢的態度告訴他們:「你們錯了,地鐵襲擊是很少發生的。」就連紐約市公交管理局臨時主席薩拉·范伯格(Sarah Feinberg)也公開請求布拉西奧對地鐵襲擊事件多一些關注。範伯格說:「我們的城市面臨著危險,這問題需要解決。
  • 《嶽陽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今日正式施行
    鑑於「文明行為」的範圍極其廣泛,立法中宜對較為普遍的、實踐中多發的不文明行為加以規範,同時,對上位法或者我市地方性法規已有規定的內容作概括性、銜接性規定,突出了「促進」為主的立法導向。「法律責任」主要依據上位法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針對第三章「規範與遵守」所規定的部分條文內容,對社會關注度高、反映問題大、違法情形多的行為設立相對應的法律責任。同時突出教育和懲戒相結合的立法理念,在第三十九條設立了參加社會服務從輕減輕處罰的柔性條款,將處罰剛性條款與柔性條款有機結合,剛柔並濟以實現教育、引導的最佳法律效果。
  • 黑客事件頻發 商業機密被盜 亞洲企業需防範商業機密洩漏
    近來,一些引發關注的黑客事件頻發,在亞洲地區,企業最擔心的是自身商業機密洩漏。在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中,企業內部機密信息被認為極具交換價值。對此,全球各主要經濟體都立法保護此類信息,例如美國《商業秘密保護法》與歐盟《商業秘密保護指令》,以及中國的《網絡安全法》。
  • 談談動物保護的立法技術和倫理基礎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立法實踐的嘗試在這一方面也與各國立法模式接近。《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虐待動物法》(專家建議稿)第三條中規定:「本法所稱動物,包括各種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等,但不包括軟體動物、昆蟲、腔腸動物、微生物。」保護對象多是神經系統較發達,痛感較敏銳的動物。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是否具有痛感,是動物是否具有法律保護意義的劃分依據。
  • 禁止虐待動物需要專門立法嗎
    ,是否應對虐待動物行為予以立法存在較大爭議● 動物保護問題涉及行業發展、民族習俗、宗教習俗、倫理道德等多重複雜因素,全面提高動物保護水平仍將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系統性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近日,有網友爆料,四川廣安一男子凌晨3點持刀虐狗,並將視頻發至當地遛狗群。
  • 中使館籲在賴比瑞亞中國公民注意防範拉薩熱疫情
    中使館籲在賴比瑞亞中國公民注意防範拉薩熱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