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阿爾特:C肝病毒暫不能根除 但可以應對

2020-12-05 瀟湘晨報

今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查爾斯·賴斯以及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作為諾獎得主,哈維·阿爾特更關心哪些科學問題,又如何看待當今世界科學的發展呢?

阿爾特,1935年出生於紐約,現任職於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評獎委員會曾表示,今年的獲獎者在與血源性肝炎的鬥爭中做出了「決定性貢獻」。 血源性肝炎是可能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全球重大健康問題,但是大多數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無法解釋,阿爾特等科學家的開創性發現是鑑定出一種新型病毒,即C型肝炎病毒,這個發現揭示了諸多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使得血液檢測和研發抗病毒新藥成為可能,這也意味著數百萬人的生命將被挽救。

2020年諾貝爾獎生理學及醫學獎獲得者 哈維·阿爾特:人類目前還不能根除C肝病毒,但是有了我們的研究,現在完全杜絕C肝病毒的傳播和生存,並不是天方夜譚。

在這三人中,阿爾特最早確認一種未知病毒會導致「非甲型非乙型」的慢性肝炎。而在這一領域,阿爾特整整攻堅了50年。他說,任何科學的進步都離不開長時間的基礎研究。

2020年諾貝爾獎生理學及醫學獎獲得者 哈維·阿爾特:當時,我們有19個工作室參與到研究中,為了一個病例,我們能追蹤病人30年。當然對於現在的青年科學家來說,除了堅持的精神,還要給他們進行基礎研究所必須的資源上的支持。畢竟基礎研究是一切的開始,是取得重大科學發現的開始。

獲得諾貝爾獎後,阿爾特更忙了,除了分享他的研究成果,他還繼續開展著C肝疫苗的研究工作。對於未來,他希望看到全球科學家能夠在氣候問題上,取得更多成果。

2020年諾貝爾獎生理學及醫學獎獲得者 哈維·阿爾特:冰川開始融化,颱風越來越多,氣候的變化還會導致病毒的傳播。但科學和技術可以幫助我們贏得這場戰爭,但前提是我們不僅需要各國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的是全球治理與合作,因為我們人類是一個共同體。

【來源:央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美科學家阿爾特:C肝病毒暫不能根除 但可以應對
    血源性肝炎是可能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全球重大健康問題,但是大多數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無法解釋,阿爾特等科學家的開創性發現是鑑定出一種新型病毒,即C型肝炎病毒,這個發現揭示了諸多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使得血液檢測和研發抗病毒新藥成為可能,這也意味著數百萬人的生命將被挽救。
  • 2020新晉諾獎得主阿爾特:C肝病毒可以根除 但還有這些障礙……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朱潔琰)訊,C肝現在已是一個可以治癒的疾病,但是C肝疫苗還沒能被研製出來。在這種前提下,還能根除它嗎?「我覺得可以。」美國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在11月1日舉行的病毒之戰——世界頂尖科學家病毒峰會上這樣表示。
  • 專訪新晉諾獎得主阿爾特:美國新冠疫苗最早有望明年2月上市
    在稱讚中國應對疫情反應速度的同時,阿爾特教授強調,在新冠疫苗尚未研發成功之前,人們還是應該正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阿爾特教授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與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以及另一位美國科學家查爾斯·賴斯(Charles Rice)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專訪新晉諾獎得主阿爾特:美國新冠疫苗最早有望明年2月上市
    針對新冠疫苗的研發麵臨的科學挑戰,阿爾特教授認為,由於這是一種全新的病毒,現在對病毒的了解仍然很少。「比如我們還不知道中和抗體是不是能夠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這還需要時間來證明。」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稱讚中國應對疫情反應速度的同時,阿爾特教授強調,在新冠疫苗尚未研發成功之前,人們還是應該正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 新科諾獎阿爾特:新冠疫苗可能得等到明年
    圖|University of Rochester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阿爾特和麥可·霍頓、查爾斯·賴斯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闡述了他所關心的C肝病毒方面的研究,表示現在人類還不能根除C肝病毒,因為我們並沒有針對C肝的疫苗。
  • 釋疑|諾獎得主們對C肝病毒做了些什麼?
    20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家巴魯克·布隆伯格發現B型肝炎病毒會導致後一種血源性肝炎,並因此獲得197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是,病毒性肝炎的病原體研究似乎還有一塊「缺失的拼圖」。當時,阿爾特正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經輸血感染肝炎的病人。他有了令人擔憂的新發現:排除了A肝病毒和B肝病毒感染後,仍有大量肝炎病例存在,這是否意味著還有未知的病原體?
  • ...們如何追蹤C肝病毒——解讀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果
    20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家巴魯克·布隆伯格發現B型肝炎病毒會導致後一種血源性肝炎,並因此獲得197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是,病毒性肝炎的病原體研究似乎還有一塊「缺失的拼圖」。當時,阿爾特正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經輸血感染肝炎的病人。他有了令人擔憂的新發現:排除了A肝病毒和B肝病毒感染後,仍有大量肝炎病例存在,這是否意味著還有未知的病原體?
  • 諾獎得主阿爾特:新冠疫苗大規模面向公眾使用預計要到明年
    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阿爾特和麥可·霍頓、查爾斯·賴斯榮獲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闡述了他所關心的C肝病毒方面的研究,表示現在人類還不能根除C肝病毒,因為我們並沒有針對C肝的疫苗。「C肝病毒的本質就好像愛滋病病毒一樣,這些小RNA病毒很難研發出疫苗,它們太容易逃脫抗體反應了。」阿爾特表示,在疫苗缺失的情況下,完全杜絕C肝病毒的傳播和生存,並不是天方夜譚。但是這需要在全世界範圍進行極大規模的檢測,識別所有的病毒攜帶者,並且大幅度地降低藥價。
  • 頂尖科學家論壇|新科諾獎得主阿爾特預計:新冠疫苗明年才能大規模使用
    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阿爾特和麥可·霍頓、查爾斯·賴斯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闡述了他所關心的C肝病毒方面的研究,表示現在人類還不能根除C肝病毒,因為我們並沒有針對C肝的疫苗。「C肝病毒的本質就好像愛滋病病毒一樣,這些小RNA病毒很難研發出疫苗,它們太容易逃脫抗體反應了。」
  • 讓科學家榮獲諾貝爾獎的C肝病毒究竟有何「威力」?
    與A肝不同,B肝和C肝為慢性疾病,其症狀可以在感染數十年後才出現。全球B肝與C肝患者多達數百萬,被感染的肝細胞周圍會出現瘢痕,加重患者出現肝硬化問題的可能,同時患肝癌的風險顯著增加。在1978年阿爾特發表於《柳葉刀》(The Lancet) 的文章中可以看到,阿爾特及其研究團隊通過使用四位NANBH患者和一位NANBH血液捐獻者的血漿及血清,將其注射到五隻黑猩猩身上。平均約13.4周後,五隻黑猩猩均展現出肺炎的症狀,而這在對照組內是沒有看到的。同時,在這五隻受感染的黑猩猩體內均未檢測出A型或B型肺炎病毒。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位發現C肝病毒的科學家!
    C肝病毒的誕生史、發現史、治療史 被現代醫學確認的C肝病毒,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流行的黃疸性肝炎。近現代以來C肝的爆發和傳播,則更像是二戰戰場上擴散開來的一團烏雲。
  • 新科諾獎得主領銜世界頂尖科學家病毒峰會 道出全球流行病的隱因
    下午,病毒之戰——世界頂尖科學家病毒峰會雲端舉行,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哈維•阿爾特領銜4位頂級科學家參會。在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大背景下,該場峰會引人矚目。4位科學家從各自的角度,談了對病毒疾病的看法。
  • 為什麼只是發現了C肝病毒就能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真這麼容易?
    北京時間10月5日傍晚,2020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阿爾特、霍頓和萊斯獲獎,表彰他們發現C肝變革成就。說到肝炎,大家往往想到的是B肝,其實C肝也是很重要的一種,肝炎和B肝一樣可以通過血液傳播,C型肝炎是慢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全世界的慢性肝病中有40%-60%左右的人只有C型肝炎導致的,而這些慢性肝炎如果無法得到及時治療,就會進一步發展為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那麼這上面諾獎得主分別做出了什麼貢獻呢?分別是發現C肝,確定病毒基因組和正式C肝病毒可引起肝炎。
  • 2020諾貝爾醫學獎:是他們讓根除C肝病毒成為可能
    假設肝炎患者的血液中存在病毒的抗體,研究人員可以利用患者血清來確定,編碼病毒蛋白的克隆的病毒DNA片段。Michael Houghton使用了一種非測試性的策略分離出了被命名為C型肝炎病毒的新病毒的基因組。Charles M. Rice提供了最後的證據,表明C型肝炎病毒本身就可以引起肝炎。
  • C肝病毒發現者,獲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
    這也就意味著,存在第三種肝炎病毒,和B肝病毒一樣,以血液等體液為傳播途徑,隱匿在人群中無聲地傳播,成為影響輸血乃至人類健康的潛在風險。 在之後長達15年的時間裡,受當時的醫學研究手段所限,阿爾特教授和他的團隊都未能窺見這第三種肝炎病毒的真容。
  •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授予研究C肝的科學家,那麼C肝是什麼?
    2020年10月5日,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授予了為抗擊C肝做出決定性貢獻的三位科學家:美國病毒科學家哈維阿爾斯、查爾斯賴斯、和麥可霍頓。三人發現並首次分離了C型肝炎的病原體,推動了C肝病毒的檢測和藥物研發。全球約有7100萬慢性C肝感染者,每年導致約40萬人病亡。
  • 諾獎為何授予C肝病毒科學家
    Rice三位科學家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而共同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三人的工作大致是:Harvey J.Alter發現了C型肝炎;Michael Houghton分離出了C肝病毒的RNA片段(HCV-RNA),使得在分子水平檢測C肝病毒成為可能,這使C肝病毒很快地幾乎從輸血及血製品供應中絕跡,避免了大量的C肝感染。
  • 新晉諾獎得主阿爾特:諾獎得主也是瘋狂打工人,為科學打工
    我不得不減少陪伴家人的時間,不僅是為了達到職業目標,也為了滿足其它不能不滿足的需求。我甚至決定把這個問題刻做我的墓志銘:「生活榨乾了他所有時間。」諾獎得主也是瘋狂打工人。為科學打工。圖|Giphy08尾聲本來,這本回憶錄在C肝病毒分離成功和輸血相關肝炎基本根除的時候就可以結束了。
  • C肝病毒發現者榮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Rice博士(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千年病毒在戰場埋下的根被現代醫學確認的C肝病毒,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流行的黃疸性肝炎。近現代以來C肝的爆發和傳播,則更像是二戰戰場上擴散開來的一團烏雲。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他們使根除C肝成為可能
    / 諾貝爾網站截圖那個時候,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工作的哈維·阿爾特及其同事發現,肝炎患者可以通過血液將疾病傳播給黑猩猩,這是人類之外的唯一易感宿主,並且,未知病原體具有病毒的特徵。至此,阿爾特發現了一種新型肝炎。1975年,這種神秘的疾病被稱為「非甲、非B型肝炎」。 既然發現了新型肝炎,鑑定引發肝炎的病毒成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