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現在已經是2020年了,而2018年發生的事情卻依然歷歷在目。當年我的一些朋友似乎是達成了一致意見,紛紛咬著牙也要買房。他們的收入其實並不低,基本上每個月都能有9000元甚至是1萬元的收入。在當下,這種收入條件應該算是比較好的了,時隔兩年,我們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似乎已經走在了崩潰的邊緣,有一位朋友甚至在吃飯的時候眼淚都流出來了,可想而知壓力有多大。
根據我朋友的描述,當年花了40萬元按揭買了一套房子,當然了40萬元不是全款,只是房子的首付款而已。按揭30年,每個月還款5000元左右。當時自己覺得就算每個月只剩下5000元的生活費,也應該是足夠了。畢竟2018年和現在雖然只差了2年時間,但是那個時候的環境還是比較好的,物價還沒有現在這麼高。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僅僅是兩年的時間,物價水平卻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本5000元還足夠每個月生活的,然而現在5000元似乎連自己一個人的生活費都不夠。再加上結婚生子,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家裡也幫不上什麼忙,尤其是經歷了這次疫情之後,自己的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每個月的收入的確不少,但是有5000元用於還房貸,剩下的5000元,光是每個月的生活費就要花掉4000元。這還是在不去任何地方消費的情況下,無奈之下,每天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兼職,甚至連生病都不敢請假。因為請假,可能就會讓自己這個月的房貸還不上了。有些時候每天只能睡4個小時,本以為自己已經堅持了很久,可是算一下,這種日子還要持續28年!
這樣一看,這些人又如何不會崩潰呢?其實在生活中,這種事情屢見不鮮,有些人受不了壓力,最後選擇了「斷供」。你可能會說,寧願把房子賣掉,也比斷供要好。可是事情哪有這麼容易,我的朋友早就想到了這一辦法,可是當自己真正去賣房的時候才發現,如果房價不打個「骨折」,估計都不會有人願意買的。
二手房始終是二手房,現在新房這麼多,二手房如果不降價,根本賣不出去。最關鍵的是,當時自己硬著頭皮買房,本身就是為了便宜,所以選擇了一些比較冷門的地區,現在想要賣出去,估計比登天還難。還不如斷供,讓銀行拿去拍賣,最後一了百了。
其實很多人都是不會去斷供的,只不過是因為實在沒有辦法了,只能選擇「斷供」這條路。40萬元首付,80萬元房貸,分期30年,利息還要80萬元左右,總計200萬元,賣房子才多少錢?這樣一想,其實也就能想通了。對此,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嗎?如果有的話,一定要記得和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