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骨髓穿刺?一文了解骨髓穿刺

2020-12-04 Ta說故事會

謝謝你這麼好看還關注了我

很多人害怕會患血液疾病,主要是害怕一些檢查,比如骨髓穿刺、抽血,其實呢,這個抽血主要是針對暈血的人來說,確實是心理方面的疾病,而骨穿,大家都會覺得一定很疼,是不是做了骨穿就跟做了手術一樣疼痛?好幾天都恢復不了,總感覺缺點什麼?我是不是應該好好休息幾天,燉個排骨好好養一養?

來來來,燉好排骨,往我這裡送點,你就是想吃排骨了吧,小饞貓,今天我們來講一講骨髓穿刺,讓大家明白骨髓穿刺到底是個什麼檢查,有什麼檢查目的?為什麼有的時候需要抽兩次?是不是真的疼?是不是真的好幾天都走不了路。

什麼是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術(bonemarrowpuncture)是採取骨髓液的一種常用診斷技術,其檢查內容包括細胞學、原蟲和細菌學等幾個方面。骨髓活組織檢查會從骨髓中採集少量的骨組織、骨髓腔中的液體和細胞(骨髓),骨髓穿刺只採集骨髓。這些檢查通常是為了找出多種血液疾病的原因,並用於查明腫瘤細胞或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是否已擴散到骨髓。

為什麼要做骨髓穿刺?有什麼診斷意義?

骨髓穿刺是為了了解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情況,以及骨髓中有沒有除骨髓以外,來源於其他組織器官的細胞,主要用於造血系統疾病以及骨髓轉移癌的診斷。例如白血病就是通過觀察骨髓中,含有很多原始和幼稚細胞而診斷的。另外,骨髓液中如果發現肺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癌細胞,可以診斷骨髓轉移癌。總之,骨髓穿刺是診斷血液系統疾病,尤其是惡性血液腫瘤的主要手段,也可用來診斷骨髓轉移癌。

骨髓穿刺的過程是什麼樣的?到底疼不疼?

有的病人覺得骨穿會損傷「元氣」,這也是一種誤解。骨髓是人體再生能力很強的組織,抽了以後會很快生成,所以對病人健康沒有任何損傷。骨髓穿刺的過程簡單地用一根細針刺入人體扁骨,通常是髂骨或胸骨的骨髓腔中,吸取少量骨髓液進行相關檢查,取出的骨髓液通常塗在玻璃片上,乾燥後進行染色,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密度、比例等情況了解患者的造血功能。

患者一般在穿刺部位皮膚會用特殊溶液清洗,並使用局部麻醉劑局部麻醉。然後穿刺針會穿過皮膚,進入骨頭,到達骨髓。取樣時,只需要靜靜地躺著,然後取出針。穿刺可能需要來自身體多個部位的多個樣本,比如骨盆兩側。骨髓活組織檢查使用的是一種可以進入骨骼的特殊工具。因為工具進入骨骼時,患者會感到壓力、聽到嘎吱嘎吱的聲音,很正常。在取樣後,在取樣部位施加壓力以止血,再用繃帶包紮起來。

髓穿刺雖為有創性檢查,但因操作簡單、骨髓液抽取少、病人痛苦小,故對機體無大的損害,不需要特殊護理,而且肯定是會打麻藥的,當天做完,留院觀察一會(沒有出血,暈血的情況)就可以下地正常行走了,該項檢查會打麻藥的,你說疼不疼?如果患者對麻藥耐藥,就只能忍著了。

什麼時候必須做骨髓穿刺?

一般醫生在給病人做血常規,發現三系有問題的時候,這個時候再結合臨床症狀(還有一部分患者持續發熱不退,肝、脾、淋巴結腫大),必要時,會給患者預約骨髓穿刺檢查,比如患者有各種原因所致的貧血,各類型的白血病確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發性骨髓瘤、轉移瘤、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骨髓纖維化、惡性組織細胞病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寄生蟲病,如瘧疾、黑熱病等可檢測寄生蟲,再有就是複查了,要看治療方案應用之後的效果如何。

哪些人慎做骨髓穿刺?

1.嚴重出血的血友病禁忌做骨髓穿刺。有出血傾向或凝血時間明顯延長者不宜做骨髓穿刺,但為了明確診斷疾病也可做,穿刺後必須局部壓迫止血5~10分鐘。

2.晚期妊娠的婦女慎做骨髓穿刺。

3.小兒及不配合的患者不宜做胸骨穿刺。

至於為什麼要骨穿抽兩次,甚至多次?

骨穿做兩次是為了保證骨穿的準確度,以避免外界因素以及自身因素對骨穿檢測結果的影響。這個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因為有的時候,第一次結果並不是特別的明確,但是臨床醫學診斷卻是非常嚴謹的,所以如果遇到了第二次骨穿,坦然面對吧。一般確診需要做兩次,那就是第一次沒有抽好或取樣差,而沒有抽好不能完全怪病理科的人,往往患者自身也是有抽不到的情況,記得門診有過一次醫鬧,就是患者不理解為什麼做兩次,甚至多次,還覺得是大夫在故意整他。

這個確診一定是嚴謹的,所以確診前抽取兩次甚至多次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有一些醫院感覺病理科不太行,也會建議患者上大醫院做確診,然後來市醫院開一些藥的。除此之外,還要看患者具體是哪種血液疾病,如果是白血病,那麼骨穿次數多也就是「家常便飯」,先要診斷,診斷之後,再次做骨穿為了分型,這樣才可以出方案。這就兩次了,在應用藥物治療,放化療之後,要看原始細胞是不是降低,看看骨髓造血微環境是否有好的改善,這個時候就需要定期做骨穿。這個時候至少需要1~3次,加起來就至少4次,然後為了檢測治療之後的情況,雖然說,當前治療用藥,骨髓象已近正常,但仍應定期複查,其目的在於儘早發現病情的變化並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

骨髓穿刺和腰椎穿刺區別是啥?

部位不同:骨髓穿刺是在髂前上棘、髂後上棘或者是胸骨等部位抽取骨髓液,然後把抽取的骨髓液做相關的檢查來診斷疾病或判斷療效;腰穿主要是選擇第三腰椎間隙或第四腰椎間隙作為穿刺部位進行穿刺的。

目的不同:骨髓穿刺是為了診斷血液系統疾病,或者是對血液系統疾病的治療效果作出判斷;腰椎穿刺主要是適用於顱腦損傷,脊髓損傷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

相關焦點

  • 骨髓穿刺真的很恐怖嗎?
    點擊查看 骨髓穿刺是診斷大多數血液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但不少患者及家屬仍對骨髓穿刺心存疑慮,主要顧慮這種操作有無風險。很多病人覺得骨穿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有人將骨髓穿刺誤認為「抽脊髓」,腰椎穿刺,抽取腦脊液,誤認為可能引起截癱。
  • 我就血小板單一低下,還要做骨髓穿刺檢查嗎?
    很多兒童或老年病人早期發現的單一血小板數值低下,有的醫生會建議補充骨髓穿刺檢測,對此是否有必要?是不是每個這樣的患者都需要做骨穿?下文進行相關解析。 我就血小板單一低下,還要做骨髓穿刺檢查嗎?
  • 骨髓穿刺令人聞之色變?揭秘血液科:這項常規操作就是「紙老虎」
    隨後,醫生建議做骨髓穿刺明確骨髓造血情況,但由於王阿姨擔心骨髓穿刺會引起疼痛,認為會對身體帶來傷害,因此執意不做。 之後的2年間,王阿姨貧血反覆並加重,多次住院,予以輸血等對症治療均療效欠佳。
  • 男子暈倒被巧克力堵氣管 小夥剛做完骨髓穿刺救人
    男子暈倒被巧克力堵氣管 小夥剛做完骨髓穿刺救人 2016-05-06 12:05:20曾是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的進修醫生 此次是去北京醫院複查  4月29日13時,北京朝陽門地鐵站上演驚心動魄的一幕,一名40多歲的男子在車廂裡突然暈倒被大家抬到站臺,一名剛好路過的操著東北口音的年輕男子第一時間衝過去,果斷進行心肺復甦,按壓了15分鐘,按完後已大汗淋漓……  而在場的人都不知道,這位救人的年輕男子曾經是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的進修醫生,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他是一位白血病患者,救人時他剛做完骨髓穿刺術一個小時
  • 展博昨骨髓穿刺 愛心款已近5萬
    □「為救早產棄兒 打工夫婦家徒四壁」追蹤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昨日上午,呂展博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了骨髓穿刺骨髓穿刺後展博轉入層流病房  昨日上午9時45分,展博被送進了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診查室進行骨髓穿刺。媽媽陳翠萍在診查室外不停地踱步,聽著裡面不時傳來孩子的哭聲,難掩內心的焦急與心痛。二十分鐘後,展博被抱出來,抽血後轉入層流病房,渾身插滿的管子連接著氧氣和各種儀器。層流病房裡面有空氣消毒機,護士說可以對孩子進行保護性隔離。
  • 捐獻骨髓不會影響健康
    近日,國內多家媒體報導了一位來自山西的白血病女性患者,等待兩個均配型成功的哥哥捐獻骨髓,臨近手術時兩個哥哥卻反悔了,原因是擔心捐獻骨髓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骨髓移植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的對身體有影響嗎?  骨髓是人體的造血組織,成年人的骨髓分兩種: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能製造紅細胞、血小板和各種白細胞。
  • 捐獻骨髓是從骨骼把骨髓抽出來?醫生:真實過程其實跟獻血差不多
    什麼情況下需要捐獻骨髓?小編想大家第一個反應就是白血病吧,不管是影視還是生活中,都或多或少聽過誰誰誰白血病了,必須要有骨髓才能治療。那骨髓捐獻到底是怎麼一個過程,你知道嗎?
  • 骨髓捐獻會影響健康嗎?
    不過,對於「捐獻骨髓,對身體到底有沒有影響?」這個問題,我們倒是可以好好分析一下。不用查找具體數據,光是翻翻新聞就能知道,骨髓存在巨大的缺口,需要移植的多,願意捐獻的少。而阻礙人們捐獻骨髓的原因,總體來說只有兩個:擔心骨髓穿刺引起的疼痛;擔心骨髓捐獻引起的副作用。
  • 血小板增多症進展為骨髓纖維化?這些症狀和治療你需要了解
    骨髓穿刺:骨髓增生明顯活躍,粒系 50.5%,紅系 31%,巨核細胞明顯增多。 專家介紹 鄧琦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鄧琦說病例】 這是一例繼發 ET 的骨髓纖維化的診斷與治療病例。通過病例及文獻、指南的回顧,對於骨髓纖維化診斷、治療、危險分層以及預後等做了詳細解讀。
  • 什麼?骨髓捐獻會影響健康?
    對於白血病,骨髓移植是終極解決方案。對成年人來說,造血幹細胞主要存在於紅骨髓內,所以 20世紀90年代以前,骨髓移植真的要對骨髓下手,用針做骨髓穿刺,從捐獻者體內,抽取一部分骨髓。但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技術進步,人們開始從外周血中篩選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使「骨髓移植」變得簡單易行、風險大為降低。
  • 【科普】「骨髓」捐獻就是抽骨髓嗎?
    1988年,科學家發現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動員造血幹細胞從骨髓中大量轉移到外周血中,這意味著外周血也可以攜帶健康者的造血幹細胞。因此,在採集血液前,醫務人員通常會給捐獻者注射動員劑,將骨髓血中造血幹細胞大量動員到外周血中。目前,動員後的外周血逐漸取代骨髓造血幹細胞,成為造血幹細胞的來源,這一改變也大大提高了捐獻者的安全性。
  • 確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需要做哪些檢查?
    人不精神,上樓運動會氣喘,兩個月間檢查三次一次比一次差,一直按缺鐵性貧血治療,現在就是想知道怎麼會誤診,這個不是看血紅蛋白指標就可以嗎?為什麼最後是這個MDS?確診MDS應該做哪些檢查?病人B投稿:有位親戚之前總會出現貧血、出血症狀,去醫院檢查之後被初步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請問這種情況要怎麼辦?MDS患者一般會有什麼臨床表現?
  • 什麼是肝穿刺 這幾類人不適合做肝穿刺
    很多肝病的病人被醫生要求做肝穿刺,相對來說,肝穿刺的創傷性很大,因此,好多患者都不願意接受肝穿刺。因此常規檢查也沒有肝活檢的存在。其實,還是有很多人不是太了解肝穿刺,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什麼是肝穿刺,哪些患者是需要做肝穿刺的,我們做肝穿刺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什麼是肝穿刺肝穿刺就是肝臟組織活檢。
  • 醫院兩醫生捐獻骨髓 挽救生命義不容辭
    對於白血病、重度地中海貧血及一些惡性血液病,骨髓移植往往是挽救生命的方法,但對患者而言,想要找到配型成功的捐贈者,簡直如同上蒼的眷顧。 近日,梅州市人民醫院有2名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的醫生分別與2名患者配型成功,當捐贈骨髓的通知送到了他們手裡時,他們信念只有一個,「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
  • 骨髓捐獻會影響健康?
    本文來自:北京科技報近日一新聞中,"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兩位"哥哥"都配型成功,卻在節骨眼上擔心骨髓移植影響自己身體健康,放棄了給妹妹捐獻骨髓。真相是怎樣的呢?對於白血病,骨髓移植是終極解決方案。對成年人來說,造血幹細胞主要存在於紅骨髓內,所以 20世紀90年代以前,骨髓移植真的要對骨髓下手,用針做骨髓穿刺,從捐獻者體內,抽取一部分骨髓。但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技術進步,人們開始從外周血中篩選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使「骨髓移植」變得簡單易行、風險大為降低。
  • 被踢爆抽骨髓化驗疑患重病?61歲TVB「細契」:我還能走能跑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了解最新TVB資訊本文編輯劇透社:Jackson現年61歲的TVB「靚聲王」關菊英,早年憑著在《溏心風暴》中扮演「細契」一角爆紅,加上她當年還主唱了該劇集主題曲《講不出聲》,令入行多年的關菊英演藝事業再創高峰
  • 專家呼籲:破除傳統觀念 參與骨髓捐獻
    對於郭卉兩次捐贈骨髓的善舉,網友直呼她為「最美80後女教師」,在為她的善舉感動之餘,民眾可能會存有這樣疑慮:捐獻骨髓是否有礙健康。為此,中華慈善新聞網專訪了中華骨髓庫洪俊嶺主任。 「捐獻骨髓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符合獻血的條件就符合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條件」 中華慈善新聞網:我們經常聽到捐獻骨髓和捐獻造血幹細胞,這兩個概念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洪俊嶺: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我們做的都是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從骨腔裡採集,就需要骨腔穿刺。
  • 求女兒為母親捐骨髓卻被孩子父親狠心拒絕,網友:大難臨頭各自飛
    小劉今年33歲,6月19日在虛弱的妻子身旁看著檢查報告和費用清單,絕望著哭了,年初妻子檢查出白血病,就在短短半年為了給妻子治病欠下了將近20萬的債務,由於兒子才兩歲沒辦法捐獻骨髓,小劉還向妻子的前夫下跪求前夫讓他們的女兒為妻子做骨髓配型,由於女兒11歲需要經過監護人的同意,於是小劉一次次的登門拜訪
  • 464醫院完成一例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手術
    1日,解放軍464醫院成功完成了天津市首例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手術。  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可以採集肝硬化患者自身的骨髓將其分離出具有「再生」功能的幹細胞,將其輸入到患者肝臟內分化成新的肝細胞,新生的肝細胞會承擔起病肝不能勝任的工作,使患者肝臟功能逐漸恢復。
  • 我要上觀網|志願者反悔率這麼高,「捐骨髓」真的對身體有害?
    【觀察者網 文/陳雅莉】前幾日,一則「患病妻子骨髓移植當天,配型成功的倆哥哥突然反悔,丈夫跪求嶽父」的消息引發了網絡熱議。18號,新聞裡臨時反悔的兩個哥哥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放棄捐獻骨髓是因為覺得骨髓移植25%-30%的成功率太低,以及擔心對自己的身體有很大影響。 有讀者認為這兩個哥哥太過冷血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