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13篇SCI!這位浙大女學霸竟說:運氣比較好...

2020-12-08 北青網

讀研兩年期間

總共發表 SCI 論文 13 篇

其中第一作者論文 5 篇

申請了 3 項中國發明專利

和 3 項國際發明專利

參加了華為中央硬體工程院的實習

獲評優秀實習生

今年,又斬獲竺可楨獎學金

 

她就是

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

高分子材料專業2017級碩士生

連小梅

科研:「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被問及「如何能在眾多竺可楨獎學金角逐者中脫穎而出」時,她只是笑著說「運氣比較好」。然而「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那句「運氣比較好」背後的來之不易, 卻是他人所不知的——高分子行業發展飛快,因而科研論文的投稿特別講究時效性,有時候投稿的時間僅僅相差一兩個月,論文的檔次就會相差很多。連小梅的科研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累累科研成果的背後,是「一把把心酸淚」。

連小梅的論文被ANGEW編輯評為TOP10%且受邀成為封面論文

那時候她的文章發表得特別不順利,一篇論文投出去還未有結果,就要投入下一篇論文涉及到的相關研究。那一年,她經歷著幾個任務的輪番「摧殘」。但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她的努力與堅持下,那幾個任務都得到了十足的回報——在兩年研究生的生涯裡,她總共發表SCI 論文13 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5 篇,文章影響因子均大於10,且均為ZJU 100 期刊,包括國際頂級期刊ANGEW 和AFM 各1 篇,JMCA 3 篇,總計第一作者影響因子大於60。

你以為這就是她的全部?當然不是。

「世界」那麼大,她要去看看

竺獎的競爭可謂是高手過招,競爭者皆「身懷絕技」,連小梅能夠從中脫穎而出,絕不僅僅靠高質量的科研論文。

在實驗室裡,連小梅潛心研究;而在實驗室外,她還參加了華為中央硬體工程院的實習,並在實習期間參與了華為內部的三個研究項目。此外,她還參加了中國材料大會、中國化學會第31屆年會和浙大-拜羅伊特雙邊交流會等會議。

對連小梅來說,這些「瑣事」從來都不是影響科研的「麻煩」。「去參加學術交流活動並不會影響我的科研工作。交流活動一般3-4天,時間較短,如果對科研工作很熟悉,前期準備工作就不會佔用太多時間。」事實上,她認為交流活動也使她了解到最前沿的學術發展情況,並且系統地整理了知識,這能促進科研工作的開展。

華為的實習經歷,不僅讓她遇到了非常優秀的同行,還使她感受到了大公司的企業文化。而企業研發和在校科研截然不同的創新形式也給她帶來了不同的體驗。

「在學校做科研一般情況下都是自己獨立完成的,但是華為的研發更加注重團隊的合作。這就要求我在關注自己工作的同時,還要關注團隊中其他人的工作,這還能讓我在考慮問題時,打開自己的思路。」

「數學,給予了我更富邏輯的思維」

或許每個人的生命裡,總有那麼一樣東西,我們為之付出心血、為之傾注感情,它可以是一個人、一件事或是一座城。對於連小梅而言,這樣東西就是數學。

「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數學一直是我的強項,可以說,我在數學方面花了很多心思吧。」事實上,哪怕到了大學,即便連小梅的專業不是數學,她還是加入了與數學相關的社團,積極參加數學建模比賽。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今站在竺獎領獎臺上的連小梅也不例外——高考失利,在家人的勸說下選擇了較好就業的專業,最終被湖南大學應用化學專業錄取,與熱愛的數學擦肩而過。

看上去,數學與她的專業無關,但是數學的思維還是能夠影響她對本專業的研究。「當然會有點遺憾,但是數學仍然是我的強項,它能夠幫助我開拓思維,轉換思考的方式,為我解決很多科研上的問題提供了思路。」她認為,學科的交叉應用,能夠更好地發揮特長。

「我無法想像如果當初我選擇了數學,現在會有怎樣的發展。」連小梅說,「但既然我已經選擇了現在的專業,就要奮鬥到底!」「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讓她逐漸愛上了化學,而對數學的熱愛仍不斷地影響著她,成為她前行路上的不竭動力。

青山帳外,黃石岸邊,一捧清冽,幾點螢光,煤燈下是新啟的畫布。

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向著自己的夢想前行,不被塵世所侵擾,自顧自地在畫布上留下用心的一筆。墨跡帶著謙虛與自信,輕盈地暈開來,篤定地探索著未知的世界。

努力,是連小梅身上最大的特點

不變的,是她對科研的追尋

新的徵程已經開始

祝福她,取得更大果實

責任編輯:孟祥玉(EN009)

相關焦點

  • 兩年13篇SCI論文,女學霸高考失利,憑藉數學思維逆風「翻盤」!
    讀研兩年,共計發表13篇SCI論文,其中5篇一作論文,申請3項中國發明專利,3項國際發明專利,參加化為中央硬體工程院實習,獲評優秀實習生,今年斬獲竺可楨獎學金。是不是感到難以置信?這位主角就是來自於浙大2017級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的——連小梅。
  • 不一樣的「滅絕師太」:90後浙大美女學霸成為博導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不僅是博士,而且已經成為博士生的導師。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27歲當上博導、獨立研究員……90後浙大美女學霸劉婉璐最近在網絡上成為人們追逐的焦點。美女學霸生活照1992年出生的劉琬璐經歷豐富:5歲上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就參加高考。
  • 又一位90後女學霸成博導!她的「男朋友」很特別
    近日,浙大教師劉琬璐火了!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27歲當上博導、獨立研究員……而科研就是讓她止不住想念到失眠的「對象」。1992年出生的劉琬璐和很多學生都是同齡人,她指導的博士甚至只比她小三歲。「除了老師,我還扮演了一個知心大姐姐的角色。可能因為是同齡人,學生都很願意和我分享生活上的事情。」
  • 如何看待和評價浙江大學18級碩士研究生齊俏兩年發14篇論文,獲浙大最高層次獎學金?
    ,其中一作10篇,包括4篇Top SCI,2篇SCI和4篇EI;持有2項發明專利,出版1部英文專著。打羽毛球是因為我頸椎不太好,醫生讓我沒事多打打羽毛球,但也沒怎麼打,肥宅肥宅,躺著追劇比較多,hhhh。主要導師的因素比較大,會push,會馬上幫你把論文改好,且寫作水平高。 而且寫論文這個,越寫越有感覺。綜上,總之沒有學術不端,主要是導師加研究方向加一些努力和運氣。researchgate和google scholar 都有個人主頁可以看論文。
  • 6年20多篇重磅論文,27歲浙大女博導太颯了~
    這位被歐陽宏偉稱為傳奇的劉琬璐2013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之後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博士、博士後研究,6年內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   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   27歲當上博導、獨立研究員   2013年從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畢業之後,劉琬璐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了5年博士研究、1年博士後研究。
  • 27歲美女學霸美國導師:陸盈盈將成為浙大財富
    月出生的杭州姑娘陸盈盈2月入選國家第十一批「千人計劃」青年人才(下簡稱「青年千人計劃」),成為667人中年齡最小的入選者,8月她將回到母校浙江大學任教。新華社記者電子郵件採訪了陸盈盈博士學位的指導老師、美國康奈爾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系教授LyndenA.Archer,請他談談對這位中國「85後」學術水平的評價。LyndenA.Archer教授介紹說,陸盈盈的博士論文研究的問題是能源儲存領域的一大挑戰,「是一個持續了四十年的學術難題」。「剛開始時,我擔心這個問題對於一個博士生來說有點太大了。
  • 2020年全國「211」大學排名,浙大「無緣」前五!醫學部竟佔其二
    說起大學,不論是老一輩還是現在的青年甚至少年,很多人的夢想都是進入一次清北交復浙上一次大學,但是並不是所有人的都是有那樣的運氣的,所以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考入全國前五的大學真的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人各有別這個道理也是所有人都知道事情,還是希望大家理性對待。
  • 學霸情侶:包攬專業前2名,如今結為夫妻,攜手發表18篇SCI!
    徐開偉,男,湖北天門人,長安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2018級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2018-2019學年專業成績第一名,曾獲國家獎學金,發表SCI 9篇,總影響因子32.917,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 3篇,總影響因子13.71;發表CSCD期刊論文2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主持2019年"長安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培養資助"項目。
  • sci論文比較好的翻譯方法
    發表sci論文,要匹配合適的sci期刊。而sci期刊目錄中,英文期刊最多,即我國學者發表sci論文,往往是先寫中文,再翻譯成英文,這需要作者掌握一些比較好的翻譯方法。對於我國學者來說,sci論文比較好的翻譯方法是增(減)譯法、正(反)譯法、轉換法。
  • 跨校成為浙大學霸!浙江大學化工學院生物化工考研複試|百家故事
    初試出成績大概是在2月中旬。去年好像出的比較晚,以前可能會出早一點。浙大的複試我看一下,好像是全國算比較早的了。2月11號出成績,3月中旬就各個學院陸續就開始複試了。我報考的是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生物化工專業,初試第一進的複試,我總分是422,比第二名還高了40多分,所以我複試其實壓力也沒那麼大。
  • 6年20多篇重磅論文,27歲浙大女博導太颯了
    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在朋友圈中說:「浙大不僅只是學生傳奇,教職裡面也有頗多傳奇。27歲的劉琬璐老師(2019年)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醫學出身的她這麼年輕就是博導,這在全國都非常稀少。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
  • 這位90後女孩,讀博5年發表SCI論文25篇,在26歲成為211高校教授...
    2017 年,26 歲的王虹獲得了南洋理工大學的化學博士學位,隨後她就被中國礦業大學聘為了博士生導師和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她完美地詮釋了「學霸」一詞,但是我們並不能忽視她所付出的努力。生活中的王虹長髮披肩,臉上永遠掛著微笑,讓人很難想像這樣甜美的女孩竟能迸發出如此神奇的力量。
  • 她是化學實驗室白衣女神,本科發表10篇SCI,戴眼鏡的美女學霸
    但是,在湖南科技大學卻有一位戴眼鏡的美女學霸,本科階段就發表了10篇第一作者的SCI論文,還被同學戲稱為「化學實驗室的白衣女神」,她就是任德敏。2016年高考,出於對化學的喜愛,任德敏在高考志願上選擇了湖南科技大學化學專業。同年順利被湖科大錄取,成為了該校化學專業的大一新生。初來乍到的她,滿懷著對化學實驗的好奇與熱情,不斷汲取專業知識,遇到不懂的問題主動向老師和學長求助。
  • 27歲美女成浙大特聘研究員 朋友圈已流出婚紗照
    然而,就在網友驚嘆這位人生贏家時,劇情發生了逆轉,浙大出來闢謠了:之前公示的信息有誤。隨後,浙大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修改了她的簡介。「教授、博士生導師」的頭銜被刪去,取而代之的是「特聘研究員」,工作單位中「浙江大學聚合與聚合物工程研究所」一項也被刪除。同時,實驗室發布了致歉聲明。
  • 盤點影視劇中的學霸都考上了什麼大學?清華,浙大……
    這些年國產電視劇的質量也是越來越高了,尤其是青春偶像劇出來了很多讓人懷念的角色,比如錢三一,江辰,餘淮等。也恰好這段時間高考放榜,那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些小說中的學霸最後都是考取了哪些學校吧。這部電視劇中有一個典型的學霸,錢三一中考狀元進入了這個學校。然後和林妙秒等人玩的都非常好,最後在高考中也是脫穎而出,考上了全省狀元,那清華想必是沒得說的了。但是這部電視劇主要在於表達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和孩子的教育問題,租房等多個方面突出的社會問題,所以對於最後的細節描寫的比較少。
  • 這位學霸真牛:他發表30篇SCI論文,發明專利28項,獲國內大獎!
    4月13日,第十五屆王大珩光學獎評審會在北京召開,電子科技大學推薦參評的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永團隊李劍峰教授指導的博士生羅鴻禹從來自35所高校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榮獲「王大珩光學獎-高校學生光學獎」。這是自1996年設置該獎項以來,電子科技大學學子首次獲此殊榮,不僅填補了我校在該獎項的空白,也體現了歷經20餘年的不懈努力,我校光學工程學科在基礎前沿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與進步,社會聲譽和行業影響力日益提升。學霸不是說說而已羅鴻禹在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李劍峰教授的悉心指導下,自2011年起一直從事「中紅外光纖雷射」方向的研究工作。
  • 13年前「破解」北鬥,獲美高度肯定的清華女學霸,現狀讓人解氣
    清華大學女學霸,以破解北鬥系統作為投名狀,從此獲得美國多項榮譽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先進,而如何獲得先進的科技那必然需要願意為國家做貢獻的科學家。現在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已經正式投入使用,在全方位享受便利的同時大家是否還會想到早在幾年前我們還沒有自己導航系統的時候,不僅僅被美國遏制,連想要與歐洲一同開發伽利略導航系統也被別人拒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科學家為此奉獻自己的學識,讓如今的我們不在受限於人,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北鬥開發期間有一位女學霸卻選擇將北鬥導航系統作為自己的投名狀洩密給美國。
  • 哈佛、MIT、斯坦福、牛津等世界頂尖名校及清華、北大學霸齊聚浙大...
    前幾天的紫金港,陽光格外燦爛,那是因為——一群智勇雙全、顏值在線的世界頂尖學霸齊聚浙大。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賽龍舟!走進浙大龍舟訓練之前,「學霸龍舟賽」國際參賽選手首先參觀了浙江大學創新設計成果展,並在浙大食堂用餐。自牛津大學的Julian Godding說,這場展覽非常棒,「我很喜歡那臺寵物相機,寵物帶上它就可以自己拍照,真的太有創意了。」他還說浙大的同學們都非常熱情好客,希望以後還能來浙大。
  • 浙大最美教授胡海嵐,研發的藥物可能改變三億人命運,卻落選院士
    今年的兩院院士增選已經落下帷幕,已經89歲高齡的諾獎得主屠呦呦教授和年輕女科學家顏寧作為備受矚目的優秀科研工作者,雙雙未能成功入列;除此之外,剛剛獲得國際腦研究組織頒發的IBRO-Kemali國際獎、被稱為「世界抑鬱症救星」、身為國際神經領域頂尖科研人才、被寄予高期望的浙大最美女神教授胡海嵐也遺憾落選,更是令人深感遺憾。
  • 中學學渣,大三卻僅用2月破解西塔潘猜想,丘成桐說運氣好而已?
    近年來,經常被90後畢業就被聘為大學博導的新聞刷屏,23歲就在Nature發文的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劉明偵,28歲大學教授博導女博士李琳、浙大90後博導楊樹、90後中南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劉惠穎博士……但是如果要說起來,最轟動的還要屬多年前的劉路了,直接被學校允許提前畢業,直接碩博連讀,22歲破格成為中南大學教授級研究員,這個紀錄至今還沒有誰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