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識水體好壞,從看它們開始:浮遊藻類,水環境的重要指示生物

2020-10-03 騰氏水產商務網

水中的浮遊藻類,是指個體微小、品種繁多、數量龐大、形態美麗的生物群體。別看它們個體微小,大部分藻類需要用顯微鏡觀察,但它們可是水環境狀態的重要指示生物,它們可以指示我們認識養殖水體的質量狀況和成分結構。


(顯微鏡下的浮遊藻類)


1.浮遊藻類與水體指示作用


水中藻類是初級生產者,是整個水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基礎。小小的它們對棲息環境變化及其敏感,若某種藻對某種汙染物比較敏感,當水體被這種物質汙染時,較敏感的藻種最先受到影響,數量減少或消失;有些藻種對某些汙染物具有一定耐受能力或者叫"親和度",當發生汙染時,其他藻類大量減少或消失後,耐受或"親和"種類依然能夠正常生存或受到較小影響,從而成為優勢種群;除此之外,某些藻類對水體中的汙染物還具有一定的吸收富集作用,監測藻體中的成分變化有助於對水質起指示作用。因此,藻類正是因為有這種特性,我們可以利用它們的種類、數量及群落結構等特徵來分析評價水質狀況。


比如:在淡水水體中,藍藻尤其微囊藻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指示種類。它的暴發就表示水的富營養程度相當嚴重了(過肥水)。


(微囊藻和微囊藻水華)


本文下面僅以四類藻類作為水質指示生物的介紹:


2.硅藻門


(1)硅藻結構



細胞壁上有花紋和矽質,其中外層為矽質,內層為果膠質。細胞壁堅硬,由上下兩個半殼套合而成。底棲種類較厚,浮遊種類較薄。


硅藻體內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和葉黃素,掩蓋了葉綠素,呈黃褐色。各細胞的形狀有圓形、線形、橢圓形、賀柱形、圓盤形、三角形等。其主要特徵是細胞壁由上下兩殼互相嵌合而成。殼內含有多量的矽質及微細的小孔,正面形狀各不相同,並且有複雜而規則的花紋。但側面都呈長方形,所以從側而很難分辨其種類。生殖方法有兩種,即分裂生殖和復大芽孢生殖。


(2)硅藻與環境的關係


硅藻的種類繁多,隨著種類的不同,習性也不同。根據硅藻的這種習性,可指示水質的潔淨程度。將水質分三級:Os——貧腐水性,生物耗氧量BOD<1mg/L;βm——中腐水性,BOD<1mg/L,但無機鹽類含量較高;αm——腐水性,BOD>10mg/L,但未達缺氧狀態。


硅藻水質分析表


硅藻的水質指示種


硅藻的生態分布


3.綠藻門


綠藻是單細胞真核生物,也有多數細胞集成的線狀或、帶狀或團狀群體。大多數有細胞壁,細胞壁內層為纖維素,外層為果膠質。運動的細胞通常有兩條頂生等長的鞭毛。在鞭毛著生的基部通常有2個伸縮泡。眼點1個,橘紅色,位於細胞的前部側面。


凡是有水的地方幾乎都能發現綠藻的蹤跡。調查發現,在貧營養水域中,卵囊藻佔優勢,時常伴有---。在中營養水域中,以角星鼓藻屬和鼓藻佔優勢。在富營養水域則以盤星藻和柵藻佔優勢。而角星鼓藻屬中的(S. chaetoceras)纖細角星鼓藻(S. gracile)、(S. planetonicum)、和鼓藻則會出現在中富營養水域。


將藻類分為三種水質級別,α級——貧營養性水質,β級——中營養性水質,γ級——富營養性水質。這三種級別很難給出明確的水質界限,因此可結合水質指標分析長期的水質狀況,如此方能得出一個更可靠的水質調查結果。


綠藻水質級別分析表


貧營養水域指示種


貧中營養水域指示種


中營養水域指示種


中富營養水域指示種


富營養水域指示種


4.藍藻門


藍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類,是原核生物。色素中有豐富的藻膽素,植物體常呈藍綠色,又叫藍綠藻。


(1)主要結構特點


藍藻細胞結構明顯地分為內、外兩部分,即細胞壁以及其上的附屬物和原生質體。


1細胞壁及膠被

細胞壁與細菌相同,常由兩層組成。內層含有一定的纖維素;外層為果膠質。此外,還含有粘質縮氨肽,是藍藻區別於其他藻類的特徵之一。


2假空泡

假空泡一般為黑色、紅色或紫色,甲醛固定後會褪色為灰白色。假空泡內常有氣體,多為氮氣。


2異形胞

異形胞僅存在於一些絲狀藍藻中,較為光亮,由普通的營養細胞變態而成。如眉藻、含珠藻、擬念珠藻均有產生。其中某些藍藻的固氮能力與異形胞有關。


(2)藍藻水華的種類


微囊藻、魚腥藻、色球藻、螺旋藻、擬魚腥藻、腔球藻、尖頭藻、顫藻等。目前在水產養殖中發現的水華種類有微囊藻、顫藻、魚腥藻。其中,魚腥藻水華是在鹼度較高的水體發現的。


(3)藍藻毒素


淡水中常見的藍藻毒素(MC)為環肽毒素,目前已鑑定的此類毒素的變式已有75種以上[,最普遍、毒性最大的是MC-LR、MC-RR和MC-YR(L、R、Y分別代表亮氨酸、精氨酸和酪氨酸)。微囊藻、魚腥藻、顫藻、念珠藻均可產生毒素。


據說,微囊藻毒素與肝癌的發生可能有關。


(4)藍藻的指示作用


色球藻、粘球藻、褐色管孢藻是清水的指示生物,其他藍藻通常在溫度較高且富營養化的水域中出現。常常形成單一優勢,但在養殖水體中發現藍藻和裸藻、飛燕角藻可形成共同優勢,這可能與其生態互補作用有關。


藍藻


5.鞭毛藻


鞭毛藻類,多分布於淡水中,為單細胞真核生物,無細胞壁,細胞的一端有一根或兩根鞭毛,可在水體自由移動。在不同汙染程度的水域,鞭毛藻的種類不同。鞭毛藻類以其作為指示生物,可將其分為三類:A類為清淨水域,B為在為汙濁水域,C類為重汙濁水域。


(1)A類(清淨水域)


指示種類,錐囊藻,屬于于金藻門。


錐囊藻多為樹狀群體,細胞具圓錐形、鐘形、圓柱形的囊殼,區別於有纖毛的鐘形蟲(原生動物),前端有2條不等長的鞭毛,長的1條伸出囊殼。眼點1個。伸縮泡1至多個。色素體1-2個,明顯退化。


錐囊藻喜在貧營養的清淨水域生長,屬於水質良好的指標生物。在營養貧乏的湖泊中經常可見錐囊藻優勢。有時和貧營養性的硅藻同時出現。


(2)B類(汙濁水域)


指示種類,團藻類,屬於綠藻門。


團藻體外有膠被,其中多數細胞有兩根鞭毛,靠彼此交織的絲狀物連成群體。群體細胞數量500-2000個。團藻的繁殖方法,由群體中的一個細胞逐漸膨大,再分裂成兩個細胞,經過第二次分裂細胞成為4個,接著細胞以幾何數增長,細胞數目由512增加至1024個後,成為中空的球體,鞭毛向外,發育成新的群體。


團藻類植物喜生長在汙濁的水域,屬於富營養水質的指示生物。當它們大量繁殖時,常使水呈現綠色形成水華。


(3)C類(嚴重汙濁水域)


指示種類,眼蟲類,屬於裸藻門。


眼蟲有葉綠素及紅色眼點,能進行光合作用及感光,有趨光性。最適合生長時間為4-10月。在水中可利用鞭毛和身體扭動進行運動。個體呈梨型,前端稍鈍,後端逐漸尖細。


眼蟲通常喜歡在汙濁且氮磷豐富的有機汙水中生長,在嚴重汙濁水中繁殖很快,常使水面呈現綠色,是一種水質汙染嚴重的指示生物。


鞭毛藻指示水質分析表


附圖


水中浮遊藻類分布很廣,凡是有水的地方幾乎都有它的蹤跡。且種類繁多,生態習性各異;有的喜歡潔淨的水體,有的喜歡汙濁的水。我們藉此可以比照以上內容認識我們的養殖水體,以便有所作為的搞好調水工作。


來源:水花魚

相關焦點

  • 水質指示生物——浮遊藻類,認識養殖水體的質量狀況和成分結構
    水中的浮遊藻類,是指個體微小、品種繁多、數量龐大、形態美麗的生物群體。別看它們個體微小,大部分藻類需要用顯微鏡觀察,但它們可是水環境狀態的重要指示生物,它們可以指示我們認識養殖水體的質量狀況和成分結構。
  • 水裡的神秘微生物:看一看那些浮遊動物浮遊植物(藻類)的真面目!
    介於水裡的蟲子有些過於"厭惡",我們先從美麗的藻類開始說起吧。下面這個綠色條狀藻類是"水綿",多細胞藻類。水綿在相對清潔的富氧化水體中挺常見的,它體內的樣子特別美麗,水綿擁有螺旋狀葉綠體:看完兩種常見藻類,我們來看看一些動起來較為緩慢的蟲子,這個擁有纖細觸角的是"苔蘚蟲",它們目前生存的種類將近4000種,它們是固定的群體動物,長得像苔蘚,但其實是動物。
  • 養魚先養水,養水先培藻,詳解養殖水體八大藻類
    中華民族是最有智慧的,老祖宗在水產養殖方面早給我們留下了八字真經:水、種、餌、密、混、輪、防、管。其中,水排在第一位。那些年,老一輩漁農就是養魚先養水,養水先培藻。在日常養殖管理中,「看」水「判」水質,「審」水「量」投料。看水就是看水體顏色和透明度,審水就是肉眼觀察水中的有機物含量。看水色判斷水的好壞肥瘦,憑水體的浮遊動植物含量設定餌料的投餵數量。
  • 水環境的生物監測方法及其應用
    1.2 優勢生物監測對水環境來說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生物監測的優勢在於:1)敏感性,指示生物對低濃度的汙染物比較靈敏,某些生物甚至可以對微量汙染表現出相應的效應;2)穩定性,指示生物的生存環境較為固定,與理化監測手段相比,可以較為方便地在同一區域實現連續監測;3)多樣性,水環境中生物種類繁多,可以反映出汙染物的拮抗、協同等綜合效應,同種生物對不同汙染物的反應也不相同
  • 辨別水質,水體生態環境好壞的指標竟然是這樣……
    行話說養魚就是養水,水好魚才能養得好。那我們應該怎樣才知道水到底養得好還是壞呢?良好的養殖水體無水膜,呈黃綠色通過測含氧量、PH值等等可以得到準確的數據。這裡小魚推薦朋友們用眼睛看就好了,通過看水膜、水色、浮遊生物就知道水質好壞了。無水膜、水色呈黃綠色、水中浮遊生物豐富多樣這樣的養殖水體是最好的!水膜、水色前面有說過,這裡就說浮遊生物吧。
  • 養殖的那些事兒之藻類和水色
    水色是指水體的顏色,水色是水體藻類群落的種類、大小、適應性分布的重要表現,是水質好壞的直觀表現,在環境保護和水產養殖中,藻相已經成為水環境評價的一個重要生物指標。水體的營養情況影響藻類的生長繁殖,進而影響浮遊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使得水環境中形成不同的優勢種群,從而影響水色。此外所有影響藻類生長繁殖的因子還包括如光照、pH、溫度、鹽度和溶氧量等。
  • 水體藻類的危害竟然是……
    當水溫上升到28℃時,由於其它藻類的生長受到抑制,同時又大量被魚類吞食(溫度高魚類攝食代謝增強),藍藻很容易形成優勢種群而大量爆發。①PH值:藻類喜歡偏鹼性的水體,高PH(PH8.0—PH9.5)會促進藍藻的發生,故應避免單一使用潑灑石灰水的方法改善水質。
  •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
    ⑤藍藻的危害:藍藻可以改變膨壓,在高溫強光照的天氣情況下,聚集在水體表層,吸收了大部分的陽光,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時抑制其它藻類的生長。藍藻的大量繁殖,不斷向水體分泌有毒代謝物質,從而影響浮遊生物的種群演替、繁殖周期,還可引起一些浮遊動物的大量死亡。2、藍藻大量發生的危害藍藻顆粒很難被魚類消化,大量繁殖後很快就會成為絕對優勢種群。
  • 池塘浮遊藻類培養關鍵技術節點
    俗話說「養魚先養水」,養水的關鍵則是培藻。培藻能夠提高池塘溶氧、吸收絡合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同化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調節酸鹼度、培育枝角類、橈足類、輪蟲等浮遊動物,為苗種提供優良餌料、增強養殖動物抗病力、抑制有害藻類、底生絲藻繁殖、營造良好水色和合適透明度等等。培藻的目的是將有益藻類培養成優勢種群,構建一個平衡穩定的藻相。
  • 觀賞魚養殖:養水新技能——水體的警戒線
    (這裡泛指水體)進而引入到學生要進行講解的問題——水體的警戒線。我一定要去尋找,就算無盡的星辰令我的探尋希望渺茫,就算我必須單槍匹馬。《艾薩克·阿莫西夫》大家好,我是冰冰的石榴,今天繼續為大家分享養魚知識。今天主要分享一下水體顏色發綠問題。下面開始創作。
  • 城市環境所在水庫藍藻水華發生和消退後浮遊生物群落動態方面取得...
    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雙重影響下容易引發湖庫藻類水華,嚴重威脅生態系統穩定性和供水安全。真核浮遊生物作為水生態系統食物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水體自淨和水質穩定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水生態系統中,真核浮遊生物具有很高的物種多樣性,包含少量的優勢種和大量的稀有種。
  • 水產養殖育苗對浮遊生物的利用和控制:浮遊動物必須有但不能多!
    水中浮遊植物多的原因大多是池塘的水體比較肥,細菌、有機碎屑(底部飼料殘餌)豐富而形成。一般魚類在幼魚階段都以浮遊生物為主要食料,人工餌料次之。浮遊植物是鰱魚類的天然餌料,鱅魚類終生都濾食浮遊動物。培水調水工作做得好的池塘,浮遊動物對細菌的攝食量如等於或高於細菌的量時,可以明顯降低魚類的生物性傳染病。水域中天然生長和通過施肥培育的浮遊生物是魚蝦的極好天然餌料。
  • 池塘水色很好,可偏偏不見藻類是怎麼回事呢?
    藻類群落的胞形狀、大小、適應性分布和體色是水色的重要內容,是水體環境質量的外觀表現,在環境保護和水產養殖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藻類已經成為水環境評價的一個重要生物指標。藻類對水色具有重要意義 』31,但關於二者之問關係的專門研究報導卻很少見,本文綜述了藻類對水色的影響以及不同水色中的優勢藻類群落,使人們詳細了解藻類和水色的關係,為識別水色和管理水質提供幫助。
  • 水色及其與藻類的關係,你知道嗎?
    藻類群落的胞形狀、大小、適應性分布和體色是水色的重要內容,是水體環境質量的外觀表現,在環境保護和水產養殖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藻類已經成為水環境評價的一個重要生物指標。藻類對水色具有重要意義,但關於二者之問關係的專門研究報導卻很少見,本文綜述了藻類對水色的影響以及不同水色中的優勢藻類群落,使人們詳細了解藻類和水色的關係, 為識別水色和管理水質提供幫助。
  • 池塘水色及其與藻類的關係,你知道嗎?
    藻類群落的胞形狀、大小、適應性分布和體色是水色的重要內容,是水體環境質量的外觀表現,在環境保護和水產養殖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藻類已經成為水環境評價的一個重要生物指標。這種不同藻類的分層分布,有利於充分利用陽光和空問,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機制;同時不同藻類種類和數量的空間分層分布使水體具有各種各樣的水色。一般情況下藻類類群是水色的表徵,不同水色下的藻類群落結構不同;而藻類生活在一定的營養中,水體營養狀況是水色的重要影響因子&nbsp。
  • 【水生態】湖泊水體生態修復工程技術要點
    圖 1:浮床(左)或浮島(右)實景照片2.4沉水植物調控技術沉水植物是水體自淨生態系統生物鏈中重要的「生產者」,直接吸收底泥中的氮、磷等營養,利用透入水層的太陽光和水體好氧生化分解有機物過程產生的CO2進行光合作用並向水體復氧,從而促進水體好氧生化自淨作用;同時沉水植物又為水體其他生物提供生存或附著的場所,提高生物多樣性
  • 小龍蝦養殖,培育浮遊藻類的一些方法,相關方面的一些介紹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聊小龍蝦養殖培育浮遊藻類的一些方法,肥水的本質是在水中培育浮遊藻類,從而促進水中各種物質的循環,將廢物轉化為財富,為龍蝦提供天然食物和充分的水溶解。氧氣能穩定水環境,使水體變胖、鮮活,更有利於小龍蝦的生長和繁殖。
  • 城市環境所揭示水庫水位波動對水華藻類的影響
    然而,我國水庫特別是亞熱帶地區水庫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問題,具有較高的藻類水華發生風險。修建水庫是人類活動影響地表水循環、調控水資源分布最強烈的表現形式之一,全球範圍內儘管已經積累了大量水庫水文水動力數據,但是水庫浮遊生物生態研究至今依然十分缺乏和滯後。浮遊藻類是水庫生態系統中極其重要的組成成分,在物質循環、能量流動、汙染物降解和水體自淨等方面發揮基礎和關鍵作用。
  • 浮遊動物與水產養殖:不能多也不能少,才能保障水生態系統的生物平衡!
    人們對浮遊植物的認識很強,水中各種藻類也是浮遊植物,在水中多由水色來表達是什麼浮遊植物,水色是我們常見而又特別的謹慎看待它,藻類與水色相關聯,是什麼藻類它就顯示出什麼顏色來,有些不利的藻類(比如藍藻)我們可以通過水色的觀察來"預警"。
  •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_淡水養殖(水質調節技術)_水產養殖網
    ⑤藍藻的危害:藍藻可以改變膨壓,在高溫強光照的天氣情況下,聚集在水體表層,吸收了大部分的陽光,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時抑制其它藻類的生長。藍藻的大量繁殖,不斷向水體分泌有毒代謝物質,從而影響浮遊生物的種群演替、繁殖周期,還可引起一些浮遊動物的大量死亡。2、藍藻大量發生的危害藍藻顆粒很難被魚類消化,大量繁殖後很快就會成為絕對優勢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