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浮遊藻類,是指個體微小、品種繁多、數量龐大、形態美麗的生物群體。別看它們個體微小,大部分藻類需要用顯微鏡觀察,但它們可是水環境狀態的重要指示生物,它們可以指示我們認識養殖水體的質量狀況和成分結構。
(顯微鏡下的浮遊藻類)
1.浮遊藻類與水體指示作用
水中藻類是初級生產者,是整個水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基礎。小小的它們對棲息環境變化及其敏感,若某種藻對某種汙染物比較敏感,當水體被這種物質汙染時,較敏感的藻種最先受到影響,數量減少或消失;有些藻種對某些汙染物具有一定耐受能力或者叫"親和度",當發生汙染時,其他藻類大量減少或消失後,耐受或"親和"種類依然能夠正常生存或受到較小影響,從而成為優勢種群;除此之外,某些藻類對水體中的汙染物還具有一定的吸收富集作用,監測藻體中的成分變化有助於對水質起指示作用。因此,藻類正是因為有這種特性,我們可以利用它們的種類、數量及群落結構等特徵來分析評價水質狀況。
比如:在淡水水體中,藍藻尤其微囊藻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指示種類。它的暴發就表示水的富營養程度相當嚴重了(過肥水)。
(微囊藻和微囊藻水華)
本文下面僅以四類藻類作為水質指示生物的介紹:
2.硅藻門
(1)硅藻結構
細胞壁上有花紋和矽質,其中外層為矽質,內層為果膠質。細胞壁堅硬,由上下兩個半殼套合而成。底棲種類較厚,浮遊種類較薄。
硅藻體內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和葉黃素,掩蓋了葉綠素,呈黃褐色。各細胞的形狀有圓形、線形、橢圓形、賀柱形、圓盤形、三角形等。其主要特徵是細胞壁由上下兩殼互相嵌合而成。殼內含有多量的矽質及微細的小孔,正面形狀各不相同,並且有複雜而規則的花紋。但側面都呈長方形,所以從側而很難分辨其種類。生殖方法有兩種,即分裂生殖和復大芽孢生殖。
(2)硅藻與環境的關係
硅藻的種類繁多,隨著種類的不同,習性也不同。根據硅藻的這種習性,可指示水質的潔淨程度。將水質分三級:Os——貧腐水性,生物耗氧量BOD<1mg/L;βm——中腐水性,BOD<1mg/L,但無機鹽類含量較高;αm——腐水性,BOD>10mg/L,但未達缺氧狀態。
硅藻水質分析表
硅藻的水質指示種
硅藻的生態分布
3.綠藻門
綠藻是單細胞真核生物,也有多數細胞集成的線狀或、帶狀或團狀群體。大多數有細胞壁,細胞壁內層為纖維素,外層為果膠質。運動的細胞通常有兩條頂生等長的鞭毛。在鞭毛著生的基部通常有2個伸縮泡。眼點1個,橘紅色,位於細胞的前部側面。
凡是有水的地方幾乎都能發現綠藻的蹤跡。調查發現,在貧營養水域中,卵囊藻佔優勢,時常伴有---。在中營養水域中,以角星鼓藻屬和鼓藻佔優勢。在富營養水域則以盤星藻和柵藻佔優勢。而角星鼓藻屬中的(S. chaetoceras)纖細角星鼓藻(S. gracile)、(S. planetonicum)、和鼓藻則會出現在中富營養水域。
將藻類分為三種水質級別,α級——貧營養性水質,β級——中營養性水質,γ級——富營養性水質。這三種級別很難給出明確的水質界限,因此可結合水質指標分析長期的水質狀況,如此方能得出一個更可靠的水質調查結果。
綠藻水質級別分析表
貧營養水域指示種
貧中營養水域指示種
中營養水域指示種
中富營養水域指示種
富營養水域指示種
4.藍藻門
藍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類,是原核生物。色素中有豐富的藻膽素,植物體常呈藍綠色,又叫藍綠藻。
(1)主要結構特點
藍藻細胞結構明顯地分為內、外兩部分,即細胞壁以及其上的附屬物和原生質體。
1細胞壁及膠被
細胞壁與細菌相同,常由兩層組成。內層含有一定的纖維素;外層為果膠質。此外,還含有粘質縮氨肽,是藍藻區別於其他藻類的特徵之一。
2假空泡
假空泡一般為黑色、紅色或紫色,甲醛固定後會褪色為灰白色。假空泡內常有氣體,多為氮氣。
2異形胞
異形胞僅存在於一些絲狀藍藻中,較為光亮,由普通的營養細胞變態而成。如眉藻、含珠藻、擬念珠藻均有產生。其中某些藍藻的固氮能力與異形胞有關。
(2)藍藻水華的種類
微囊藻、魚腥藻、色球藻、螺旋藻、擬魚腥藻、腔球藻、尖頭藻、顫藻等。目前在水產養殖中發現的水華種類有微囊藻、顫藻、魚腥藻。其中,魚腥藻水華是在鹼度較高的水體發現的。
(3)藍藻毒素
淡水中常見的藍藻毒素(MC)為環肽毒素,目前已鑑定的此類毒素的變式已有75種以上[,最普遍、毒性最大的是MC-LR、MC-RR和MC-YR(L、R、Y分別代表亮氨酸、精氨酸和酪氨酸)。微囊藻、魚腥藻、顫藻、念珠藻均可產生毒素。
據說,微囊藻毒素與肝癌的發生可能有關。
(4)藍藻的指示作用
色球藻、粘球藻、褐色管孢藻是清水的指示生物,其他藍藻通常在溫度較高且富營養化的水域中出現。常常形成單一優勢,但在養殖水體中發現藍藻和裸藻、飛燕角藻可形成共同優勢,這可能與其生態互補作用有關。
藍藻
5.鞭毛藻
鞭毛藻類,多分布於淡水中,為單細胞真核生物,無細胞壁,細胞的一端有一根或兩根鞭毛,可在水體自由移動。在不同汙染程度的水域,鞭毛藻的種類不同。鞭毛藻類以其作為指示生物,可將其分為三類:A類為清淨水域,B為在為汙濁水域,C類為重汙濁水域。
(1)A類(清淨水域)
指示種類,錐囊藻,屬于于金藻門。
錐囊藻多為樹狀群體,細胞具圓錐形、鐘形、圓柱形的囊殼,區別於有纖毛的鐘形蟲(原生動物),前端有2條不等長的鞭毛,長的1條伸出囊殼。眼點1個。伸縮泡1至多個。色素體1-2個,明顯退化。
錐囊藻喜在貧營養的清淨水域生長,屬於水質良好的指標生物。在營養貧乏的湖泊中經常可見錐囊藻優勢。有時和貧營養性的硅藻同時出現。
(2)B類(汙濁水域)
指示種類,團藻類,屬於綠藻門。
團藻體外有膠被,其中多數細胞有兩根鞭毛,靠彼此交織的絲狀物連成群體。群體細胞數量500-2000個。團藻的繁殖方法,由群體中的一個細胞逐漸膨大,再分裂成兩個細胞,經過第二次分裂細胞成為4個,接著細胞以幾何數增長,細胞數目由512增加至1024個後,成為中空的球體,鞭毛向外,發育成新的群體。
團藻類植物喜生長在汙濁的水域,屬於富營養水質的指示生物。當它們大量繁殖時,常使水呈現綠色形成水華。
(3)C類(嚴重汙濁水域)
指示種類,眼蟲類,屬於裸藻門。
眼蟲有葉綠素及紅色眼點,能進行光合作用及感光,有趨光性。最適合生長時間為4-10月。在水中可利用鞭毛和身體扭動進行運動。個體呈梨型,前端稍鈍,後端逐漸尖細。
眼蟲通常喜歡在汙濁且氮磷豐富的有機汙水中生長,在嚴重汙濁水中繁殖很快,常使水面呈現綠色,是一種水質汙染嚴重的指示生物。
鞭毛藻指示水質分析表
附圖
水中浮遊藻類分布很廣,凡是有水的地方幾乎都有它的蹤跡。且種類繁多,生態習性各異;有的喜歡潔淨的水體,有的喜歡汙濁的水。我們藉此可以比照以上內容認識我們的養殖水體,以便有所作為的搞好調水工作。
來源:水花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