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好賽道行業的估值水平則大部分處在歷史高位,如電子、醫藥...

2020-12-01 市商網

李迅雷:2021年分化仍將持續,均值回歸可期;
中泰經濟學家李迅雷近日發文稱,2021年結構分化的格局應該還會持續,因為這是存量經濟主導下的大趨勢。從A股市場的分行業估值(PE和PB)水平看,周期性行業大部分處在估值水平的歷史低位,而好賽道行業的估值水平則大部分處在歷史高位,如電子、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家用電器、休閒服務、汽車等行業;而銀行、房地產、公用事業、建築裝飾、商貿、採掘、非銀金融等的估值水平則處在歷史低位。因此,明年確實存在均值回歸的可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市商網無關。市商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

相關焦點

  • 估值切換後,A股估值水平處在歷史什麼位置
    市場走勢企業盈利加速好轉可能促使A股估值水平可能會在中短期內發生一定的調整經濟持續改善疊加海外需求復甦等,短期內上遊資源品板塊存在估值修復的空間,尤其是鋼鐵、採掘等板塊;二季度以來中遊製造業盈利和估值均已出現較為明顯的好轉,疫苗研發取得新進展對於航空
  • A股開門紅 私募基金:一季度確定性機會較強 部分板塊估值偏高
    有的堅守前期漲幅較大的熱門板塊,如消費、科技和醫藥,有的則認為部分板塊估值偏高,存在系統性調整的市場風險,開始轉戰順周期板塊,關注有色、券商等領域。股市迎來開門紅一季度市場確定性機會強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指出,A股目前處於歷史上第三次裡程碑式的大牛市當中。此前兩次牛市持續時間至少兩年,因此這一次結構化牛市理論上比前兩次持續時間應該更長,上漲幅度應該更高。
  • 估值回調疊加不確定性消減 醫藥股強勢反彈
    來源:經濟參考報圖集 估值回調疊加不確定性消減 醫藥股強勢反彈機構稱行業分化將成常態 看好長期邏輯向好的細分領域經歷階段性調整、估值有所消化後,疊加近期政策不確定性逐漸消除,醫藥板塊12月3日強勢反彈。
  • 買茅臺等於買黃金、醫藥生物上演賽道為王、生豬牽一髮動全身?2021...
    高估值是 21 年食品飲料板塊投資面臨的困難,絕佳好賽道 or 業績高成長,能夠讓我們應對高估值。前者需要我們更加深度思考商業模式,後者我們可以從行業企業高成長、疫情受損反彈兩個方向去選股。結合我們對來年需求形勢和產業趨勢,我們認為,白酒/調味品/滷味/奶粉依然是最佳賽道值得高估值;疫情受損的乳業/啤酒/飲料/烘焙,以及行業高成長的速凍/奶酪,將展現出業績高成長,建議根據業績節奏及估值擇機布局。
  • 醫藥生物五大優質賽道龍頭公司名單新鮮出爐!醫藥生物公司為什麼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對於醫療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醫藥生物行業的優質公司也出現快速增長。當然我們也要具體看看各細分行業龍頭增長較快的優質賽道:第一優質賽道IVD之化學發光,第二優質賽道消費醫療,第三優質賽道創新藥及產業鏈,第四優質賽道創新器械,第五優質賽道創新疫苗。
  • 前瞻2021•徐佳熹:醫藥行業分化加劇,投資聚焦龍頭
    近日,全景·卓識與新財富最佳分析師醫藥行業第一名、興業證券董事總經理、研究院副院長、醫藥行業首席研究員徐佳熹就市場關注的2021年醫藥行業基本走勢、生物醫藥企業估值、投資機會以及關鍵風險點等問題進行了面對面的深入交流。「如果企業在一個競爭激烈的靶點,不能做到前三家,那就沒有機會國際化。」
  • 2021年醫藥行業年度投資策略
    業績表現:好於行業平均水平 上半年隨著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及政策的積極對衝,各板塊陸續恢復增長,但仍 有部分板塊業績承壓,其中醫藥板塊延續了其持續穩定的增長狀態,業績增速高 於行業平均水平,好於大多數細分行業,高新技術行業板塊恢復情況較好,服務 消費行業板塊下滑幅度仍然較大,隨著非經常性因素在 2020 年的逐步消解,預計 後期有望逐步得到恢復
  • 前瞻2021•徐佳熹:醫藥行業分化加劇,投資聚焦龍頭丨全景•卓識
    只不過我可能在一倍或者1.2倍這種PEG上給企業一些溢價或者折價,根據企業品種線的優劣,進行一些溢價和折價,這對大部分公司來說還是有效的。 除此之外,會有一些其他的估值方法。如比較典型的一級市場,大家有的時候會用DCF的方法去做一些估值,那麼,二級市場為了簡化,有的時候會用一個創新藥,未來銷售額我們叫「峰值銷售額」, 用peak sales乘以3倍或者5倍,來進行一個潛在的品種估值,這都是可行的。
  • 電力行業:順周期當道 兼具防禦屬性估值修復行情或將延續
    一些平時機構主力不太關注的冷門板塊,如鋼鐵、煤炭有色等,也呈現較好的市場表現。這些夕陽、強周期板塊走強,一大原因是科技、醫藥、食品飲料等熱門板塊估值水平處於歷史高位,這類熱點板塊部分個股的價格大幅領先業績,已然市場給的期望值過大。而相反對比之下,順周期個股估值水平依舊較低,存在補漲需求。
  • 新能源汽車、醫藥生物、有色金屬 券商2021年三大行業投資策略大梳理
    回顧2020年,上半年疫情對國內外需求造成有較大擾動,但從 2020Q3開始供需兩旺,行業步入中長期確定性較高的向上成長階段。就二級市場而言,我們認為,2020H1行業處於估值擴張時段→2020Q3估值消化(橫盤震蕩整理)→2020Q4/2021年估值切換並維持在高位。   中長期(5~10 年):產業變遷、龍頭崛起、黃金十年。
  • 對話廣發基金經理吳興武:醫藥生物行業高估值是常態 看好三類投資...
    吳興武認為,8月中下旬至9月末,醫藥板塊的下跌是正常回調,醫藥行業長期邏輯沒有發生變化,主線依然是鼓勵創新。他指出,醫藥板塊有消費和科技雙重屬性,其高估值在合理範圍內。醫藥股目前估值相對偏高,其中有一些資金是衝著短期階段性上漲趨勢買入,當市場出現波動的時候,這一類資金又會很快撤出來,這是造成醫藥行業階段回調的中短期因素。
  • 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這一輪牛市將會比歷史上任何一次都長
    6000點高位勸基金持有人贖回的「業界良心」寧泉資產創始人楊東日前發表觀點,給大熱的新能源板塊敲警鐘,稱不認為現在是投資光伏、鋰電、電動汽車股票的好時機。1月10日晚間,老牌私募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發文《大戰正酣,豈言退兵》,稱「從估值的角度看,若干領軍行業呈指數型爆發式增長。新股機會層出不窮,個股成長百花齊放。便宜貨其實遍地皆是。價格是不是友好,關鍵看研究跟不跟的上進度。」
  • 1.6 核心賽道的低估值、大市值股票加速補漲
    中國資本市場處在一個近10幾年來最大的變革階段,如果說2020年是核心賽道龍頭股抱團的預演,那麼2021年的開年,這種趨勢已經進入加速階段,從近期市場的表現,鯤鵬哥發現了一個近幾年以來非常罕見的特徵。下面張圖是總市值超過1000億的公司,在2020年12月30號—2021年1月5號創新高的次數,截止1月5號,兩市超過1000億總市值的公司總共有130家,其中有48家公司的股價在這期間創出過歷史新高,沒有創歷史新高的千億市值公司大多集中在金融、地產、石油石化等傳統行業。
  • 「醫藥女神」葛蘭:醫藥行業是牛股集中營,5G已開啟新一輪科技創新...
    「醫藥行業是一個非常好的長期賽道,它是一個長期的成長性賽道,也是一個有時間價值的賽道。隨著時間的推進,你持倉的這些企業它會成長,然後給你帶來更高的收益。」「從中國的產業鏈來看,目前我們有很多好的企業,在科技領域已經積累了很多年,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和爆發的階段。」「研究一家公司,首先研究行業景氣度及所處行業的競爭格局。其次研究公司的歷史,透過歷史公司管理層的核心價值觀和執行力,並判斷投資價值。」
  • 中歐基金葛蘭:醫藥頂尖經理的新起點、新徵程
    目前看好處於科技創新周期的行業,如TMT、新能源及醫藥等,看好中國製造業的崛起。  關注行業變化,尋找公司拐點,深入研究並判斷變化的重要程度,尋找投資機會。  行業的劇烈變化,無疑能產生絕佳的投資機會,葛蘭比較重視行業變化,曾經在擔任研究員時,就曾抓住過新能源的投資機會。在擔任醫藥基金經理後,又較好的把握住了創新藥和高端仿製藥的投資機會。
  • 高估值是根源
    醫藥板塊的龍頭恆瑞醫藥,此前估值達87倍PE(TTM),也接近2018年1月的過去10年最高估值。海天味業與愛爾眼科也類似,海天味業估值超60倍,愛爾眼科估值達110倍,都處於上市以來最高估值區域。儘管近期豬肉供給略有改善,11月豬肉價格環比回落,但豬肉價格整體仍處在歷史高位。後續大概率仍將帶動通脹上行。後續隨著通脹進一步向上至4%甚至5%以上,階段性難有再次顯著放鬆。此外,後續外資對市場的託力也將減弱。隨著11月26日MSCI年內第三次擴容完成,年底外資流入動力將邊際趨緩,甚至可能因為關帳因素出現階段性流出壓力,其對市場的支撐也將減弱。
  • 買基金這麼久,今天終於把「估值」搞明白了
    由於PE和公司的市價和盈利緊密相連,它就更適合適合盈利比較穩定,周期性較弱的行業。比如消費和醫藥等行業,畢竟每年大家都需要吃東西和看醫生。而對于波動性較大,甚至容易出現負利潤的周期性行業來說,PE這個指標就不具有太大的參考價值。對於這類行業的估值,更適合參考的之後我們會提到的指標:PB。另外,PE還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它無法反應盈利的增長。
  • 中銀基金:未來醫藥板塊或仍有估值切換空間
    本網訊 記者楊毅報導 得益於醫藥生物板塊的表現,今年以來,醫藥主題基金表現十分亮眼。截至今年三季度,醫藥主題基金的年內平均漲幅突破50%。其中,中銀醫療保健表現突出,年內漲幅超70%,領跑同類基金。近日,中銀基金旗下第二隻醫療主題基金——中銀創新醫療啟動發行,擬任基金經理為中銀醫療保健基金經理劉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