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問人最美好的年齡是什麼時候,很多人都會說是二十來歲,因為這個時候人身體和精氣神都是壯的時候,思想也逐漸成熟,對事物的考慮也開始有自己獨到的觀點。
所以,古往今來,農村不少說這方面的老話和俗話,像是這句「人有幾個二十歲,牛有幾顆四六齒」就屬於這方面。
當我們說到人有幾個二十幾時,有些人一思索就能明白,可是這個牛有幾顆四六齒有時候卻會讓人摸不著頭腦。
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牛的四六齒又代表的是什麼?這句話試圖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
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們常常會聽人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那前面呢?十歲不愁,二十不燥。
我們看這個二十歲,主要說是不要燥。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個時候人處在精力旺盛的時期,一身蠻力,身體最是健康,同時也是最容易惹事的時候。所以,遇事需要多思考,不要急躁。
古人說人有幾個二十幾,常常是感嘆歲月的流逝,人到老年了,對著年輕人嘆口氣說你珍惜現在的生活吧,人生能有幾個二十幾歲呢?
但年輕人多半會當成耳旁風一笑置之,可等他年老之後,他還會對別的年輕人說,這就是老話的魅力。這句話的意思是感嘆人生的無常,歲月的易逝,要把握住年輕時候的歲月,不要虛度自己的人生。
既然前半句是講歲月的,那後半句自然也是同樣的意思。
牛有幾顆四六齒,牛在兩歲半和三歲之間會長出永久性中間齒,在三歲到三歲半時會長出永久性外中間齒,也就是我們說的四牙和六牙。
牛的壽命一般在十來歲,長的超過十幾歲,兩歲到三歲時,就等於人類的成年了,跟人類的二十來歲是差不多的。
這時候的牛跟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一樣,處在精力旺盛的時候,假如出生時是朝陽東升,那這個時候的人和牛都是八九點鐘的太陽。
而歲月過去就永遠過去了,人不可能有兩個二十幾歲,牛也不可能有幾顆四六齒。
二、這句話試圖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古人常說韶華易逝,也有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這樣的話,都在試圖告訴我們年輕的美好,都在告訴我們人年輕就是本錢。
但遺憾的是,牛到了這個年齡就開始了自己無休止的勞作,但人多半不會。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比牛想得多!
牛的世界太過簡單,幹活和吃飯,而人除了幹活和吃飯,還有別的很多事需要幹也可以幹,於是就會產生太多的雜念。
很多人的二十幾歲就這麼蹉跎過去了,等到以後醒悟了再去後悔,但歲月不能倒流,人生不能重來,只能用更多的努力去把過去蹉跎的歲月給彌補過來。
可是,時間是一條緩緩流動的河,以螺旋加速度的方式永遠向前,不會後退,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彌補只是讓自己少些遺憾,但任何人都知道,是彌補不過來的。
故,這句話想告訴我們,珍惜當下的年齡,做一些這個年齡應該做的事。那有人會說,二十幾歲時不正是玩的時候嗎?古人三十歲四稱老夫,很多人到這個年齡,已經完成立業,比如說周瑜,比如說霍去病。
當然了,用古代的道理強套在現代人頭上是不合適的,因為現在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多半都還在上學,但上學不等於蹉跎,雖然現代跟古代有所不同,可拼搏進取的精神是不能改變的,既然在上學,就抓住這樣的好機會,好好學習,等以後厚積薄發,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人一樣,牛也一樣。牛如果長出四六齒還不好好幹活,那它的壽命多半長不了,沒有人願意要這麼一頭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和牛,是一模一樣的。
最後:當然了,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命運都不同,有人說我拼搏多少年,只不過是別人的起點,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個事實。但因此就不拼搏嗎?如果不拼搏的話,終其一生,都到達不了別人的起點。拼搏有可能失敗,但不拼搏是註定不會成功。既然如此,何不抓住時間給自己的優勢去拼搏,活出自己應有的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