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說人有幾個二十歲,牛有幾顆四六齒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2020-12-04 村裏白哥黑嫂

假如問人最美好的年齡是什麼時候,很多人都會說是二十來歲,因為這個時候人身體和精氣神都是壯的時候,思想也逐漸成熟,對事物的考慮也開始有自己獨到的觀點。

所以,古往今來,農村不少說這方面的老話和俗話,像是這句「人有幾個二十歲,牛有幾顆四六齒」就屬於這方面。

當我們說到人有幾個二十幾時,有些人一思索就能明白,可是這個牛有幾顆四六齒有時候卻會讓人摸不著頭腦。

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牛的四六齒又代表的是什麼?這句話試圖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

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們常常會聽人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那前面呢?十歲不愁,二十不燥。

我們看這個二十歲,主要說是不要燥。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個時候人處在精力旺盛的時期,一身蠻力,身體最是健康,同時也是最容易惹事的時候。所以,遇事需要多思考,不要急躁。

古人說人有幾個二十幾,常常是感嘆歲月的流逝,人到老年了,對著年輕人嘆口氣說你珍惜現在的生活吧,人生能有幾個二十幾歲呢?

但年輕人多半會當成耳旁風一笑置之,可等他年老之後,他還會對別的年輕人說,這就是老話的魅力。這句話的意思是感嘆人生的無常,歲月的易逝,要把握住年輕時候的歲月,不要虛度自己的人生。

既然前半句是講歲月的,那後半句自然也是同樣的意思。

牛有幾顆四六齒,牛在兩歲半和三歲之間會長出永久性中間齒,在三歲到三歲半時會長出永久性外中間齒,也就是我們說的四牙和六牙。

牛的壽命一般在十來歲,長的超過十幾歲,兩歲到三歲時,就等於人類的成年了,跟人類的二十來歲是差不多的。

這時候的牛跟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一樣,處在精力旺盛的時候,假如出生時是朝陽東升,那這個時候的人和牛都是八九點鐘的太陽。

而歲月過去就永遠過去了,人不可能有兩個二十幾歲,牛也不可能有幾顆四六齒。

二、這句話試圖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古人常說韶華易逝,也有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這樣的話,都在試圖告訴我們年輕的美好,都在告訴我們人年輕就是本錢。

但遺憾的是,牛到了這個年齡就開始了自己無休止的勞作,但人多半不會。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比牛想得多!

牛的世界太過簡單,幹活和吃飯,而人除了幹活和吃飯,還有別的很多事需要幹也可以幹,於是就會產生太多的雜念。

很多人的二十幾歲就這麼蹉跎過去了,等到以後醒悟了再去後悔,但歲月不能倒流,人生不能重來,只能用更多的努力去把過去蹉跎的歲月給彌補過來。

可是,時間是一條緩緩流動的河,以螺旋加速度的方式永遠向前,不會後退,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彌補只是讓自己少些遺憾,但任何人都知道,是彌補不過來的。

故,這句話想告訴我們,珍惜當下的年齡,做一些這個年齡應該做的事。那有人會說,二十幾歲時不正是玩的時候嗎?古人三十歲四稱老夫,很多人到這個年齡,已經完成立業,比如說周瑜,比如說霍去病。

當然了,用古代的道理強套在現代人頭上是不合適的,因為現在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多半都還在上學,但上學不等於蹉跎,雖然現代跟古代有所不同,可拼搏進取的精神是不能改變的,既然在上學,就抓住這樣的好機會,好好學習,等以後厚積薄發,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人一樣,牛也一樣。牛如果長出四六齒還不好好幹活,那它的壽命多半長不了,沒有人願意要這麼一頭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和牛,是一模一樣的。

最後:當然了,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命運都不同,有人說我拼搏多少年,只不過是別人的起點,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個事實。但因此就不拼搏嗎?如果不拼搏的話,終其一生,都到達不了別人的起點。拼搏有可能失敗,但不拼搏是註定不會成功。既然如此,何不抓住時間給自己的優勢去拼搏,活出自己應有的價值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在農村的人生活久了的話,就知道一些農村的特色,而在城裡是沒有見過的這些,其實也可以說是祖先們留下來的一些規矩,需要後人去遵守吧,經常會把這些些規矩濃縮成了農村的俗語,告訴後人他們該怎麼做?其實這些事祖先智慧的結晶,從這些詞語中可以了解農民的一些想法,還有農村的情況,下面就有三句俗語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有什麼道理呢?小夥伴們,隨小編去看看這三句是什麼吧!1.冬不坐石頭,夏不坐木,相信聽了的人都能夠非常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說的就是在冬天不能坐石頭,在夏天不能坐木頭,怎麼會有這種說法?我們可以知道在農村人嗎?幹活幹累了就隨地而坐,經常都是些石頭或者木頭,甚至是席地而坐。
  • 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現在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廣泛流傳著,而這些俗語也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實踐經驗所總結而來。這也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 農村有句老話「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是啥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有句老話「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是啥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嗎? 偉人領袖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因此,要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 明年牛年,農村俗語「寡年遇牛,米麵生蟲」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明年是辛丑牛年,還是沒有立春節氣的寡婦年,在農村有「寡年遇牛,米麵生蟲」的說法,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寡年遇牛,米麵生蟲的意思是,當寡婦年和牛年為同一個年份時,當年降雨會很充沛,莊稼會有一個好的收成,放在糧倉中的米麵太多吃不完都要生蟲子了。寡年指的是沒有立春的農曆年,又被人們稱為無春年、滑年、盲年等。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是春季開始的信號。
  • 在農村,老人說:「有錢莫沾三,沒錢莫望二」,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有錢莫沾三,沒錢莫望二」,啥意思?有道理嗎】社會在發展,人口在流動,城市發展之後,湧入城市就業的農村人口越來越多,脫離土地,把戶口遷到城鎮的農村居民逐年增加,留守在農村生活的也只剩下老弱婦孺,農忙的時候,筆者回村幫忙收割糧食,在地裡幹活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年輕的村民看不到幾個。
  • 農村老話:「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歷史戰鬥機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提高,不管是農村或者是城市,發展的都是非常的快的。雖然他們都在發展,但是他們的差距到現在還是沒有壓縮到很小。許多待在城市的人都感覺在城市裡非常的有壓力,而且也非常的不舒服。比不上在農村待的舒服。因為農村的空氣非常的清新,人文素養也非常的樸實。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蓋房子可是大事情,一方面現在能給批塊宅基地很不容易,而且蓋房建設成本也很高,蓋好一棟二層房子要是沒有二十來萬根本不可能;另一方面蓋房時要考慮很多,既要有好的房屋戶型,更要有好的風水,因為農村人對於這個比較講究。
  • 農村俗話「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句話俗話叫「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倘若十分都用盡,後輩兒孫不如人」。很多人冷不丁看到這句話時,常常會產生誤解。因為大多數人會向玄奇迷信上理解走。比如說我們村以前有個人叫「王學道」,他會一些東西,就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一輩子為別人看病,看邪氣啥的。他去世後,他的後人現在村裡不那麼聰明,看著呆呆的。
  • 農村俗語:「一家有三象,神鬼不敢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一家有三象,神鬼不敢撞」,是怎麼回事?有道理嗎?在農村裡,人們做事也是有禮節,還有很多講究的。而農村老人也常常教導一些年輕人,凡事在做人、做事的時候,要禮讓別人三分,給別人一條路,給自己一條後路,這樣才能皆大歡喜。
  • 俗話說:「香椿過房,主人恐傷」,啥意思?背後有科學道理嗎?
    我們上樹掏鳥窩,下河去捉魚等等,現在回想起來還歷歷在目,很懷念那段快樂的童年時光,但是老一輩人經常囑咐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那時候老人在我們小孩子的眼裡就是百事通,什麼都知道,雖然他們沒有上過什麼學,但是他們滿肚子都是學問,沒有他們不知道的,所以經常纏著他們給我們講故事。
  • 農村俗話:『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卻又折射出人生大道理,是中華燦爛文化的一部分,源從何方無從考究,但真知灼見卻有目共睹。在古代農耕時代,女子的地位相當低下,向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然視為不貞,而男子多耕種為主,男婚女嫁時,為了考察這個人的品行,往往通過看這個人的身體一部分,即可知曉其性情品行,有句農俗『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 農村俗語「白露水、毒死人,寒露水、救世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白露水、毒死人,寒露水、救世人」,啥意思?有道理嗎?例如農村俗語說的:「白露水,毒死人,寒露水,救濟人」。其實是指下雨,意思是說白露下不下雨,對種冬小麥爛不爛種爛苗而言的。而另一種說法是指白露水,白露水即水氣遇涼凝結成露,表示秋涼了,再不隨便喝生水洗涼水了,不然容易感冒生病,這都有一種警誡的作用,注意身體保養。人們常說「蚊子喝了白露水就張不開嘴,知了喝了白露水就成了啞巴」。
  • 農村老人言:苞米去了頭,力氣大似牛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老人言:苞米去了頭,力氣大似牛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在以前的時候,這些俗語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有的農民就喜歡用俗語來判斷農作物的收成情況,還有的人喜歡用俗語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種關於農村的俗語。
  • 牛、馬等哺乳動物,通過什麼來判斷年齡?農村牲口經紀有絕活!
    在農村,有經驗的老人都知道看牲畜「牙口」來判斷年齡,像牛、羊等長角的動物,還可以看角輪(一年多一圈,就像樹年輪一樣),另外結合毛皮顏色和蹄冠程度等,判斷牛、馬等哺乳動物的年齡,八九不離十。一、牙口怎麼看?動物跟人一樣,也要換牙的,了解了牲畜滿口(也叫「齊口」)牙的個數,數一下動物牙齒多少,牙槽磨損情況,就很容易判斷牲畜年齡了。
  • 農村俗語「寡婦牛年馱五穀,四馬駝糧二人分」啥意思?有道理嗎?
    雖然已經到了三九天,但是最近幾天氣溫有些回升,所以很多農村老人從家中走出來,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曬太陽閒聊天。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寡婦牛年,在農村有「寡婦牛年馱五穀,四馬駝糧二人分」的說法,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兔子沒人追」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兔子沒人追」是啥意思,有道理嗎?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歷經時間的洗刷慢慢的被人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後一直流傳至今。那麼農村俗語也是農村傳統文化的一種,而很多流傳很久的俗語也蘊含了深厚的中國文化。
  • 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的生活都是比較寧靜而平淡的。以前的農村沒有什麼多餘的活動還有娛樂的東西。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人說:「8年老狗6年雞,必定要成精」啥意思?有道理嗎?
    眨眼間,已外出打工十餘年,每當迷茫與彷徨時,就會懷念兒時農村的點點滴滴。許多人在回憶農村生活時,都能描繪出一幅屬於自己的立體「田園詩卷」,確實,農村的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無憂無慮。這足以讓人留下較深的影響,但在我的內心中,農村的生活卻是那麼有內涵。特別是和村裡的長輩在一起嘮嗑暢聊時,從他們口中說出來的話,至今對我影響著。
  • 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俗語流傳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它真正存在的道理,有些俗語是關於農業生產,有的關於做人處事,有的卻是關于禁忌及忌諱,農村看似自由隨意,但實際有好多講究的事情,比如閏月給父母買紅衣服、出嫁回娘家夫妻不同床、大年初一不打掃垃圾等等,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