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也是從點滴開始的,就像種子一樣。我們把種子埋進土裡,土不要很多,一點兒就夠。然後,還需要一些水,以及足夠的耐心。」
這是繪本《爺爺的種子》中的一段話。
本書的文字作者亞歷克西.熱尼獲得過「龔古爾文學獎」,插畫作者湯姆.蒂拉博斯科曾榮獲「安古蘭國際漫畫節評審獎」、「魯道夫·託普佛漫畫獎」、「瑞士謝爾漫畫節獎」等多項大獎。
繪本講述的是,花園一角,年歲已高的爺爺在孫子不解的目光中,親自種下了一棵棵樹。孫子想:爺爺為什麼要種這麼多樹呢?他都那麼老了,可樹卻長得很慢。時光荏苒,樹漸漸長大,開花結果,孫子才開始明白爺爺真正的用意……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開啟不一樣的生命之旅。
一、人生值得耐心等待
年事已高的爺爺站在空蕩蕩的院子裡,他滿臉的憂愁,他想在院子裡種幾棵樹。
我想:「爺爺這麼大年紀了,而且院子裡採光不好,草坪也是潮乎乎的。小樹能種活嗎?」
爺爺、父親和我,一起種下了橄欖樹,蘋果樹,葡萄樹,垂柳和核桃樹。
雖然沒有充足的陽光,但樹苗們卻在慢慢的長大。
春去秋來,小樹漸漸長大,開花結果。爺爺拄著拐杖帶著我站在果樹下,開心的像個孩子。
爺爺從草叢裡撿起一顆核桃,剝開核桃說:「它跟夢想一樣,你種下一顆種子,它會長成一棵樹。但在你種之前你並不知道它以後會長成什麼樣子。夢想也是從點滴開始的。」
每個生命從孕育到結束,就像一粒種子,在時光的流逝中發芽,開花,結果。
我想生命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它賦予了我們希望和夢想。
作者說,夢想也是從點滴開始的,就像種子一樣。我們把種子埋進土裡,土不要很多,一點兒就夠。然後,還需要一些水,以及足夠的耐心。
人生亦如此,在我們感嘆人生坎坷,不公平時,我們應該多學習,用知識滋養自己的內心;對生活多一點耐心,少一點抱怨;對朋友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計較。
努力做好自己,其餘的只需耐心等待。
二,夢想和希望的延續
人生世事無常,有喜有悲,有圓有缺。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但夢想和希望從未消失。
在一個寂靜的夜晚,爺爺安詳的去世了。可爺爺種的樹還在。
夏天,我和父親給樹澆水。周末,我在蘋果樹下看書,聽著鳥叫,聞著草香,感受著樹的呼吸。
時光如昨,我長大了,我約了心愛的女生到家中做客,就在爺爺種的那棵蘋果樹下,我們聊著夢想,想像著未來。
我和心愛的女生結婚了,我們來到院子,在樹下,熱烈的擁吻著。
爺爺種的樹,見證了爺爺的夢想,見證了我的夢想,將來還會見證我的下一代的夢想。
生命也許會突然停止,但不會消失。一個生命離去,會有另一個生命在延續。
夢想亦如此。夢想不會消失,只是來得晚或早。我們無需焦慮,無需急躁,靜下來,靜待花開。
三、如何閱讀繪本
這是我第一次讀繪本。為了能讀懂,特意去查了些相關資料。包括顏色以及線條對繪本的意義。
不同於旅行類的橫版繪本,敘事繪本《爺爺的種子》採用的是豎版。畫面部分作者使用的油畫的畫法,給人以厚重感。線條採用的是粗線條,同樣給人一種厚重感。畫面所呈現的色彩的飽和度以及畫面效果很穩很紮實,與作者所要表達的生命互相輝映。
這本繪本可以從13個不同的角度來閱讀,對於我這樣的新手太難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閱讀這本繪本呢?這裡我選擇了三個簡單的角度。
①、從色彩來看,每一頁的顏色都有不同的變化,春天的嫩綠,夏天的深綠,秋天的黃色,冬天的白。每一頁都用色彩傳遞著不一樣的信息。
除了爺爺去世的那一頁採用了安定的藍色。代表著樂觀、希望和生命的紅色、綠色貫穿於整本繪本中。
②、牆頭上的鳥兒。在繪本的前26,一共出現了9種不同的鳥,且每一隻鳥都是孤鳥一人。直至第27頁,也就是爺爺去世以後,畫面上開始出現了一對鳥,甚至孕育了下一代。
這也是作者的一種表現形式,只有耐心的等待夢想才會出現,才會有生命和希望的延續。
③、敘事角度。敘事角度就如小學生的語文作業,看圖說話,每個讀者看到的自然也不一樣。
我們先看第一頁,畫面上只有爺爺一個人,而第二頁裡,有了三個人,從人物的年齡以及穿著我們可以看出這是祖孫三代,緊接著小樹長大,開花,結果。詳細的就不多說了,前面我已經寫得很清楚。我們可以根據個人的想像力去閱讀自己看到的信息。
當然了,別忘了翻看封面。比如這本繪本的封面就寫到了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正意義以及一些讀者對該書的評價。這些都是不能錯過的重要信息。
繪本看似簡單,但卻很考驗我們的觀察力以及耐心。讀的越慢,讀到的東西越多,領悟的人生價值也就越多。
人與自然生生不息,夢想與希望代代相傳,這就是該書傳遞給我們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