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Adv:科學家有望利用嗅覺上皮細胞研究多種精神疾病的發病機制

2021-02-08 生物谷

2019年1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南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方法來研究與精神疾病相關的基因活動,結果他們在人類鼻腔中發現了大量的人類細胞來源。

圖片來源:USC

研究者表示,來自鼻腔中的嗅覺上皮細胞(olfactory epithelial cells)或許能作為腦細胞的替代細胞來幫助進行神經表觀基因組學研究,表觀基因組學是對DNA和控制基因表達/抑制的蛋白質進行修飾的一種特殊系統,表觀基因組的改變有時候會誘發多種疾病發生。

這項研究是PsychENCODE項目進行的首批研究項目,PsychENCODE項目是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於2015年開啟的一項研究計劃,旨在深入研究人類大腦發育和疾病的生物學機制。這項研究目前重點關注三種精神性疾病,包括自閉症譜系障礙、雙相障礙和精神分裂症,研究人員希望深入分析人類機體大腦區域和細胞類型來尋找誘發這些精神疾病的線索。

這項研究就有效推動了科學家們對相關精神疾病的研究,文章中,研究者發現,嗅覺上皮細胞與胚胎神經管中所發現的細胞相似,胚胎神經管能夠發育為大腦和脊髓,利用來自上鼻腔的微小活組織,研究人員就能夠培養出細胞,這或許能夠明顯改善過去利用已故供體的組織來培養幹細胞或大腦細胞的困境。

最後研究者Farnham表示,我們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實驗,但如果想要利用一小塊腦組織來培養細胞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後期我們還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分析嗅覺上皮細胞的特性,從而使其能作為腦細胞的良好替代細胞幫助研究多種精神疾病的發病機制。(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Suhn K. Rhie, Shannon Schreiner, Heather Witt, et al,. Using 3D epigenomic maps of primary olfactory neuronal cells from living individuals to understand gene regulation, Science Advances (2018). doi: 10.1126/sciadv.aav8550

相關焦點

  • Nature:利用K18-hACE2小鼠評估COVID-19發病機制
    在2003-2004年SARS流行期間,由於受感染的小鼠只產生了輕微的疾病,美國愛荷華大學的研究人員和其他人構建出表達hACE2的轉基因小鼠(即K18-hACE2小鼠)。K18-hACE2小鼠在細胞角蛋白18編碼基因的啟動子的驅動下表達hACE2,而且主要是在上皮細胞中表達。受到SARS-CoV感染的K18-hACE2小鼠患上不好處理的腦炎和輕度肺炎。
  • Nat Genet:開發出能深入研究人類遺傳性疾病發病機制的新方法
    2020年7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諸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和血細胞相關特性疾病等多種遺傳性免疫性疾病都是因為關鍵蛋白質沒有產生或功能障礙而導致的,然而研究人員並不清楚引發這些疾病背後的原因;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名為m6A(N6-甲基腺苷)的特殊形式的
  • 科學家們如何利用基因療法治療多種人類疾病?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發表的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聚焦基因療法治療多種人類疾病的研究新進展,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1】Brain解讀:科學家或有望利用新型基因療法來治療多種人類大腦疾病
  • ...深入理解罕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或有望幫助闡明機體胰島素產生的...
    ,這或許有望幫助科學家們開發治療更多常見類型糖尿病的新型療法。,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型療法來治療常見類型糖尿病的患者,目前糖尿病在全球影響著4.6億的健康。研究者Elisa De Franco說道,本文研究強調了基因發現對於理解生物學基本機制的重要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發現了一種對於胰島素產產生細胞和神經元細胞功能都非常重要的基因,同時還闡明了一種此前並不知道的生物學通路或許對於胰島素產生細胞非常重要,這對於後期更好地理解其它類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帶來了一定的幫助。
  • 科學家如何利用聯合療法來有效治療多種癌症?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想要開發出新型療法治療多種類型癌症,而在治療癌症的道路上,研究者們常常會將不同療法進行結合使用來治療癌症,最終也取得了不錯的療效;本文中小編就對近期相關重磅級研究進行了整理,讓我們一起看看科學家們如何利用新型聯合療法來成功治療癌症。
  • Sci Rep:科學家有望利用CRISPR-Cas9成功治療多種遺傳性疾病
    2017年6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發表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皇后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利用基因編輯工具成功治療了遺傳性疾病,相關研究或為後期研究人員開發新型療法治療罕見肝臟疾病及由遺傳突變誘發的其它疾病提供思路和希望。
  • Sci Adv:揭秘名為心磷脂的脂質化合物幫助產生細胞能量的分子機制
    2021年1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酵母進行研究,揭示了一種名為心磷脂(cardiolipin)的脂肪化合物幫助產生細胞能量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闡明影響人類機體代謝的疾病的發病機制,比如心臟病、糖尿病和巴斯綜合症等。
  • 迄今最全面大腦基因圖譜研究成果公布!揭示自閉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發病機理
    、精神分裂症、雙向情感障礙等神經精神疾病與基因的關聯進行了深入分析,成功繪製了人腦基因組圖譜。已有研究揭示了神經精神病遺傳學中的高風險多基因結構,涉及多種常見變異和罕見變異。但由於大多數遺傳變異存在於基因組的非編碼區,因此人們對大腦基因調控和表觀基因組尚沒有全面的了解,這極大地阻礙了基因突變與疾病之間聯繫的研究。
  • 治療多種疾病的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研究者指出,隨著資料庫的不斷更新改進,未來科學家們或許有可能在感染或疫苗接種後利用抗體測序技術來監測病毒特異性B細胞的水平。【5】J Neuroinflammation:開發出首個有望有效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靶向抗體療法doi:10.1186/s12974-020-01915-0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肯塔基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有望開發出一種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新型療法
  • Science:人類「大腦計劃」研究獲重大突破!SCAPE技術有望在3D模式...
    2020年4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國家神經性疾病和卒中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創新性的工具,其能幫助研究人員在3D模式下觀察並分析大腦的神經活性。
  • ...研究獲重大突破!SCAPE技術有望在3D模式下觀察分析人類大腦神經...
    2020年4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國家神經性疾病和卒中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創新性的工具,其能幫助研究人員在3D模式下觀察並分析大腦的神經活性。
  • 治療多種疾病的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of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柏林查理特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成功治療了兩名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患者,利用一種能靶向作用漿細胞(一種免疫細胞)的單克隆抗體—達雷木單抗(daratumumab),研究人員就能調節患者機體出現的異常免疫記憶過程,這種療法能誘發患者出現持續性的臨床反應,同時還能降低患者機體的系統性炎症表現。
  • 治療多種疾病的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COVID-19doi:10.1038/s41591-020-0998-x近日,來自範德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基於目前臨床前研究的積極結果,我們所開發的潛在中和性抗體或有望作為一種潛在的療法幫助抑制和治療COVID-19,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了國際雜誌Nature Medicine上。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表觀遺傳時鐘 有望揭示人類大腦衰老分子機制
    ,相關研究有望幫助研究人員揭示大腦的加速衰老與多種大腦疾病發生之間的關聯,比如阿爾茲海默病和其它形式的痴呆症等。,其有望幫助我們理解機體衰老發生的機制,這種新時鐘能幫助研究者探索人類大腦加速衰老發生的原因,由於研究人員使用的是大腦樣本,而這顯然是一個無法在活人身上使用的模型,因此這無法判斷大腦的衰老速度,但無論如何研究人員將其應用到了捐贈腦組織的研究上,從而就能幫助更多地了解相關腦部疾病發生的原因。
  • 生物技術與新型生物標誌物助力多種疾病的診斷
    "我們之前的研究發現,當膽固醇分子從液態轉變為晶體狀態時,體積將會明顯增大",Abela說道:"膽固醇分子在血管中的擴張會導致血管壁的破裂、阻塞血液的流動,進而導致心臟病以及中風等疾病的發生"。心臟病患者病發時會被送入急救室,而Abela等人則利用此便利將患者體內的斑塊吸出進行分析。
  • Sci Adv:突破!科學家僅利用1毫升尿液就能診斷出多種類型癌症!
    2018年1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名古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納米線設備,該設備能通過對尿液進行測試來實現對癌症的檢測;細胞間能通過一系列不同的機制來互相「交流溝通」,其中有些機制是我們所熟知的,比如在動物之間,捕食威脅能夠有效驅動去甲腎上腺素的產生
  • 重磅級文章解讀科學家們如何利用多種化合物抵禦癌症?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如何利用多種化合物來成功抵禦癌症,分享給大家!的抑制劑,但使用FLT3抑制劑治療的患者常常會出現疾病復發的狀況,原因則是FLT3發生二次突變,而且當前的療法並不能完全成功治療患者的疾病復發。
  • 美國麻省總醫院研究發現多種精神疾病具有共同的基因結構
    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超過1600多萬人,發病率超過1%,且呈逐年上升趨勢。 美國麻省總醫院和精神疾病基因組協會(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的最新研究發現,許多不同的精神疾病具有共同的基因結構。作為迄今為止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人員發現了100多種影響多種(一種以上)精神疾病患病風險的基因變異。
  • EMBO Reports:線粒體研究獲重大突破!科學家有望攻克癌症等多種疾病!
    2017年9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深入闡明了線粒體是如何被製造的?線粒體作為人類細胞的能量工廠,其有著自身的DNA,並且需要多種不同的蛋白質來維持功能,但至今研究人員並未清楚闡明線粒體的形成及其發揮功能的相近分子機制。
  • 科學家們在囊性纖維化疾病研究領域的新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來科學家們發表的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析囊性纖維化疾病研究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CRISPR-Cas技術剔除致病基因突變doi:10.1038/s41467-019-11454-9囊性纖維化是一種目前無法治癒的人類遺傳性疾病,而科學家們也一直在與其抗爭,特別是針對引發囊性纖維化的一些突變;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特蘭託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他們或能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來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