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不屬於任何地震帶

2020-12-06 南海網

 

 

  據四川省地震局預報研究所所長程萬正介紹,我國地震最多的是臺灣省,依次為西藏、新疆、雲南和四川,「四川處在中國南北地震帶中段,地震頻率很高」。不少市民擔心現在四川是否進入了地震的高發時期,但省地震局專家通過統計認為,這兩年四川並不算地震頻發時期。

  據省地震局相關人士介紹,成都不屬於任何地震帶和地震區,成都本身基本上不會發生地震。而大成都地區每年都有地震,主要集中在龍泉、金堂等地方。因為龍泉山脈是地殼積壓形成的,所以每年有地殼運動時候都會有輕微的地震。但是因為龍泉山脈屬於一個小型山脈,因此地殼運動不大,每年的地震幅度都在3級及其以下,在震中附近會感覺到稍微搖晃了一下,所以一般也不會被人察覺,同時也不會造成財產的損失。

  四川省的地震主要集中在8個地震帶(區)上:鮮水河地震帶、安寧河-則木河地震帶、理塘地震帶、金沙江地震帶、龍門山地震帶、松潘地震帶、名山-馬邊-昭通地震帶、木裡-鹽源地震區。據介紹,鮮水河地震帶從甘孜縣起,經爐霍、道孚、康定,到瀘定縣南部為止,是四川省地震最多、最強的一條地震帶。

相關焦點

  • 南北地震帶地震趨勢討論會在成都召開
    南北地震帶地震趨勢討論會在成都召開 中 小】   10月25日至27日,由中國地震局主辦、四川省地震局承辦的南北地震帶地震趨勢討論會在成都召開
  • 成都與地震帶仿似「眼睛」和「眉毛」
    安全加分  成都十分安全以後更加美麗  「成都和龍門山地震帶,就像眼睛和眉毛的關係!」在昨日的論壇上,成都市防震減災局研究員洪時中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將成都與地震的關係詮釋得淋漓盡致。雖然汶川大地震是四川有史以來經歷的震級最強、破壞性最大、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地震,但它也為我們研究地震帶來了不可多得的海量信息。「距震中僅74公裡的成都市區經受住了8級地震的考驗,這在世界地震史上實屬罕見。」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陳光教授則表示,成都平原地質結構穩定,獨特的地質構造決定周圍地震不會對其造成大的破壞,這使得成都的安全因素大大加分。
  • [地理知識點]中國地震帶分布(中國四大地震帶)
    [地理知識點]中國地震帶分布(中國四大地震帶) 2011-10-31 17:19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成都突發5.1級強震,為今年四川最大地震!分析:發生在斷裂帶上
    今天凌晨,當四川盆地很多人開始進入夢鄉時,突如其來的強烈震動將許多人從睡夢中驚醒——地震了?!的確是地震了,中國地震臺網消息,2月3日00時05分,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區,也就是北緯30.74度,東經104.46度的位置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
  • 四川處於哪個地震帶上 四川哪些地區位於地震帶
    6月17日22時55分,距成都240公裡,距西昌260多公裡外,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雙河鎮發生6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川渝多地有震感。中國地震臺網還顯示,此後餘震不斷,長寧縣其後又發生四次餘震,分別是3.6級、2.9級、3.0級、4.1級。此外,與長寧縣相鄰的珙縣在6月17日23時36分還發生了一次5.1級地震。那麼四川屬於哪個地震帶上?
  • 成都高新區發布新版地震預警手機軟體
    12月11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已發布升級版地震預警手機軟體。據悉,升級後的軟體具有LBS地理位置服務功能,信息更精準,更加智能化,用戶可在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網站、360、91、豌豆莢、蘋果商店搜索「地震預警」下載。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博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進一步證實了該消息。
  • 火山地震帶
    火山地震帶是指火山地震集中分布,且呈有規律的帶狀的地區,全球有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兩大地震帶,前者約集中了全世界
  • 「成都造」地震預警系統再次成焦點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6月18日,「成都高新造」地震預警系統成功預警發布會舉行。(圖片來源: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6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省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而在此次地震中,很多人第一時間收到預警信息。據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王暾博士介紹,成都提前61秒收到預警,成都的180個學校、110個社區收到預警。同時,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還通過手機簡訊、電視等途徑向社區居民發布預警信息。不少網友也曬出了自己收到的預警信息。
  • 研究表明四川成都,雅安均具備城市直下型地震風險
    蒲江-新津斷裂帶【又叫蒲江-新津-成都-廣漢斷裂帶】蒲江-新津斷裂帶位於成都市區下方,這條斷裂帶全長約200千米,西南起自四川洪雅縣西部,經蒲江,新津,雙流,武侯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新都區,青白江區,廣漢市,直至德陽市附近附近,蒲江-新津斷裂帶歷史上有記錄5級或者5級以上地震共發生2次,
  • 成都高新地震預警系統——地震可預警,預警能救命
    成都高新地震預警系統——地震可預警,預警能救命 今天上午11:58分,吉林松原市寧江區發生4.4級地震。綜上所述,地震幾乎無法預報,但是,它可以預警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成立於汶川地震後,專注地震預警研究;得到了國家、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區等各級政府及科技部、中組部、國僑辦、省僑聯、四川省科技廳、四川省應急辦、成都市防震減災局、成都市科技局等部門在資金、政策、項目的支持,以及各位專家的幫助下,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掌握了成熟的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核心技術並成功研發了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
  • 厲害了,成都提前60秒收到地震預警!地震預警與預報有什麼區別?
    ,包括成都主城區在內的不少地方都提前發出了地震預警,並通過電視、大喇叭等多種手段提醒民眾及時避險。 2018年5月9日,在汶川地震十年和全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成都高新區聯合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在成都高新區60個社區啟用地震預警「大喇叭」,通過社區廣播、手機、電視等多途徑,在地震波到達前提前預警,為民眾避險爭取寶貴時間。
  • 成都電視彈出地震預警:物聯網防禦已經來臨
    而基於電視提示並非最新技術,早在數年前已經實現:2019年10月16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和四川省有線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對外宣布,繼2018年5月在四川德陽、宜賓開通電視地震預警服務以來,已經實現地震預警服務延伸至四川所有21個市州,覆蓋四川76%的縣份。同時,早在2012年9月2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地震預警系統就通過鑑定 。
  • 成都5.1級地震:2020太難了
    抱一抱受驚的成都人三秒鐘。零點正打算睡,聽到成都地震的消息。趕緊抓起手機,問候幾個四川的朋友。確認均無恙後,點開朋友圈,一片餘震。連身處重慶的小夥伴,也表示瑟瑟發抖四面楚歌八面埋伏反倒是第一次身處震中的成都人民,一如既往地「佛系剛」:四川人民啥子都有可能怕,唯獨就不得怕你個地震哦莫慌,先發個朋友圈
  • 今天的濟南地震涉及了哪條斷裂帶?|地理研習社
    據聊城市地震局方面的研究,其自1976年投入微震儀觀測以來,聊城市內年均發生5次左右的地震(多數為無感地震)。據史料記載,斷裂帶及周邊發生過13次五級以上地震。較大的有1983年11月7日菏澤5.9級地震、1948年5月29日菏澤5.5級地震、1937年8月1日菏澤7級地震。本次地震震中位置的長清區在歷史上不屬於地震異常活躍區。山東省地震局的分析研判也認為,該區域再次發生4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 省地震局組織召開2020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暨南北地震帶中段構造協作區
    10月25日,四川省地震局在成都召開2020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暨南北地震帶中段構造協作區震情監視跟蹤工作會,中國地震局監測預報司副處長周龍泉,四川省地震局副局長雷建成、張永久出席會議並講話。
  • 四川汶川接連發生兩次地震 成都有明顯震感(圖)
    [提要] 3月23日23時52分許,在四川汶川發生4.0級地震。20多分鐘後,即24日00時20分許,該地又發生3.2級地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告,當地媒體的報導稱,地震發生時,成都有明顯震感。
  • 提前10秒預警,成都高新地震預警技術成功預警長寧地震
    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應急管理部門(原市縣防震減災部門)聯合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本次地震,提前10秒向宜賓市預警,提前61秒向成都預警。附近宜賓、瀘州、自貢、成都等地民眾通過電視、手機、專用預警終端收到預警提示。
  • 「中國地震帶自然災害恢復力研究」啟動
    新華社成都4月27日電(記者 董小紅 李華梁)如何提升一個城市整體災害風險應對能力、讓城市面對自然災害不再脆弱?記者27日從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獲悉,中英合作基金項目「中國地震帶自然災害恢復力研究」已啟動,將利用國際先進的系統模型,通過大數據分析,把四川西昌市打造成「韌性」示範城市。
  • 回顧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成因:龍門山地震帶【2】
    汶川縣處於九頂山新華夏構造帶, 地質構造複雜, 斷層、褶皺發育, 構造對巖土體的改造強烈。同時, 區域構造運動應力場的作用使巖體節理裂隙發育, 巖性破碎, 結構面發育, 從而使巖體力學性質大為變化, 為地質災害的發育提供了條件。
  • 成都電視彈出地震預警,遇到地震時應該怎麼辦?
    據@中國地震臺網 正式測定:10月21日12時04分在四川綿陽市北川縣(北緯31.84度,東經104.17度)發生4.6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有成都網友表示看電視時有預警突然彈出。